第三百八十章 入东宫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第三百八十章 入东宫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兵部。 “事情查得怎么样了?!”于延益坐在主座之上问道。 与他对坐的是兵部左侍郎李澄光。 “查过了!京城周围的驻军有配有天机弩的,兵部都已经查过了,目前没有一架天机弩丢失!” 于延益没有感到意外,敢动用天机弩这样的大杀器,又怎么会留下显而易见的证据呢?! “还有……”李澄光欲言又止。 于延益摆手道,“仲明,你我之间,没什么不能说的。” 李澄光,字仲明。 李澄光犹豫片刻之后,才开口道,“于大人,我在查此事的时候,家兄曾经来访,让我不要在此事之中,牵涉过深。” “左都御史李大人?!” “是!” 李澄光的回答让于延益眉头紧锁。 李澄光和李蔚光却是嫡亲的堂兄弟,还有一个交州刺史李浩光。 现在李蔚光竟然主动开口,说明此事的背后比于延益想象得还复杂。 左都御史,正三品,兵部左侍郎,正三品。 能让两个正三品的官员讳莫如深,朝中还有多少人?!无非就是涉及天家之事。 “李御史还说了别的什么吗?!” 李澄光无奈道,“家兄似乎有所忌惮,没有多说!” “你怎么看?!” 于延益直视李澄光,询问道。 “大人面前,我没什么可遮掩的,说实话,此事,我不想管!”于延益持心公正,君子风骨,无不可言。 李澄光办事公正,洁身自好,但不愿意参与到这种斗争之中。 能让自己的兄长忌惮的,无非就是夺嫡之争了。 “我知道,你的意思无非不想参与皇子之间的龌龊。”于延益没有任何避讳,开口直言道。 无论是太子还是楚王,在于延益面前,都没有什么架子可摆,即便是其中一人继位,正常情况下,十年之内,都动摇不了于延益的地位。 所以这句话,于延益敢说,也能说。 “但是此事,却不是皇位之争!” 李澄光等着于延益继续开口。 “大理寺少卿杨清源,在前往万年县查案的路上,遭遇伏击,这架天机弩,就是设伏者用留下的。” “杨学士?!”这个回答出乎了李澄光的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杨清源的大理寺一向查办各大案要案,受人忌惮是很正常的事情。 再加上杨清源自身武功也是高强,故而有人使用天机弩倒也算是合情合理。 “除了你之外,我还派人查了三年内,天机弩整机报废和零件磨损情况!” 于延益不用猜也知道,这些人是绝对不会用现役登记的天机弩的。 天机弩这种战略物资可没法补充,若使用现役的天机弩,一下就会被查出来。 “大人可有收获!?” 于延益点了点头道,“御林军卫河营、太子的亲卫长林军,军中天机弩的各种零件损耗比往常多了五成,快赶上御北的龙武军和天策军了!” 龙武、天策乃是防御大乾和建奴的主力,边境摩擦、冲突不断。 对建奴,天策、龙武更是战火不灭。 北境一年四季,大小战事,数以百计。 这次这般,天机弩的零件磨损率才变得极高。 而御林军卫河营常年驻扎在神都边上,负责水路的防御,别说是用天机弩了,就算是普通的弓弩也没什么机会用。 就算是部队换防,但是像天机弩这种重型装备也是不换的。 所以卫河营和长林军中一定有问题。 “长林军?!”李澄光眉头微皱,现在他算是明白李蔚光的用意了。 自从楚王倒台之后,李蔚光便开始旗帜鲜明地支持太子,成为太子党的中坚! 如果不是夺嫡的,那么就是杨清源查的案子和太子有非同寻常的关系了! “杨学士的忙还是要帮的。” 之前张三……张慕青的案子,杨清源虽然只是秉公执法,但是对于李澄光来说,确是帮了自己的大忙,这个人情得还。 官场之上,是极为讲究人情往来的。 而李澄光自身的道德也不允许。 夺嫡之争,可以袖手旁观,但是涉及袭杀朝廷大臣,李澄光便不能袖手旁观了。 今日可以袭杀杨清源,那他日为了别的理由是不是也可以袭杀李澄光?!可以袭杀于延益?! 这是打破政治生态的行为。 “大人我明白了!此事,我必然协助大人,追查到底!” 兵部,这个帝国的庞然大物,也开始加速运转起来。 ------------------------ 在兵部追查天机弩的时候,大理寺这里却没有任何收获。 周明生这个人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在神都之中彻底消失了踪迹,负责周府盯梢的叶剑寒甚至潜入了其府邸之中,却发现府中的丫鬟下人大部分都已经被遣散了,只留了一个管家和几个护院。 “大人,已经三天了,这个周明生还是没有下落。他会不会已经逃出神都了!?” 姬瑶花这些年也在尽力发展广闻司的情报实力,不说像护龙山庄那般,网罗天下情报,但是神都之中的各方动向还是瞒不过广闻司的。 但是即便广闻司全力运转,却也没查到周明生的痕迹,所以姬瑶花怀疑是不是周明生已经逃出神都了。 “我觉得不会,但是万事无绝对!”杨清源摇头道。 虽然能逼太子交出周明生,但是不到万不得已,杨清源不想走这一步,他倒是不怕和太子翻脸,但是也得为手下的弟兄们考虑啊!? 但是此案不能久拖,随着时间的迁移,万年县的案件影响力会逐渐衰退。 “没有办法了!我不想先一步和太子翻脸,但是现在看来这一步是不走不行了!” 杨清源取下了一边黑色的大理寺外勤制服,披在了身上。 “瑶姑娘!你继续追查周明生的下落!我去找太子要人!” 快步走出房门,“缉盗司,第一、第二大队跟我来!” 话音一落,不过二十息,缉盗司第一、第二大队,便已整备完毕。 “跟我去抓人!” 杨清源率先走了大理寺漆黑且古朴的大门,随后,缉盗司的捕快皆鱼贯而出! 既然周明生不愿自己现身,那就来逼他出来。 杨清源带着六十余名捕快浩浩荡荡地大明宫的东门。 东宫只是习惯性地称呼,其地点并不是固定不变得。 总得来说,太子住在哪里,哪里就是东宫。 而如今的太子住在武德殿中,所以武德殿便是东宫。 武德殿位于大明宫的外城之中,靠近大明宫的东门——兴安门。 虽然仅仅是在外城,但依旧属于在皇城之中,不是杨清源可以带人私闯的。 果不其然,杨清源被人拦在了兴安门外。 “杨大人,您这是?!” 守门的御林军校尉虽然拦住了杨清源,但依旧很客气。 以杨清源的年纪和官位,在朝中的知名度想不高都很难。 “见太子!” 校尉有些为难,“见太子需要这么多人?!” 杨清源此刻的脸上,就差没明写“我是来找事的”几个大字了。 还好他们是御林军,如果是太子的亲卫长林军,说不定双方就直接亮家伙了!! 杨清源从怀中掏出了周帝御赐的腰牌,扔给了校尉。 “就我一个人进去!这应该没问题吧!” 虽然知道杨清源来者不善,但是校尉还是乖乖让手下,让出了一条道路。 虽然杨清源看起来像是找太子麻烦的,但这块腰牌确实天子亲赐。 太子、天子,一笔之差,便是君臣之别。 杨清源自顾自来到武德殿前,再次被人拦住了! “什么人呢?!” 出言的是太子亲卫,长林军。 长林军合计有精兵三千,都是从六军十二卫中抽调出来的健者。 平日里,长林军是驻扎在大明宫以西的御林军大营之侧。 没错,恰好和东宫的方向截然相反。 当初太子设置长林军的目的,便是为了让太子能够知兵事,但也为后世之君留了一手,将太子东宫和长林军的驻地隔开。 让太子并不能简单地就到达长林军中。 若是这支长林军,太子能如臂指使,那么对于京畿和皇权都是极大的威胁。 在这三千长林军中,又会抽出三个精锐的百人队,轮流负责守卫东宫。 此刻拦着杨清源的正是这些人。 杨清源没有说话,这是再次缓缓地从怀中取出了天子御赐的令牌。 “我要见太子!” “这……” 为首的队正犹豫了一下,随后便让开了通道。 他当然可以找茬刁难,不让杨清源进入了,但是此时的杨清源手持天子令牌,代表的是天子的威严,他一个小兵,没有什么靠山人脉,藐视天威,那便是死罪。 “请杨大人跟我来!” 杨清源刚刚踏入武德殿的正门一个宦官便已经等候在那里。 “你认识我?!”杨清源一边随着宦官步行,一边随口发问道。 “杨大人才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奴婢虽然只是个阉人,但是却也是听过杨大人的才名的。” 宦官显得很恭敬,礼节之上没有任何失仪或者僭越的地方。 不过多久,宦官就将杨清源带到了一处花园之中。 “杨大人,来得正好,孤正好备了些酒菜,可有兴趣陪孤小酌!?” 太子已经在花园的亭中设宴,备好了酒菜,似乎早就知道杨清源会来。 “微臣杨清源,参见殿下!” 虽然此刻杨清源即将和太子翻脸,但是却依旧恪守礼节。 在这皇城之中,“礼”之一字,远超常人的想象,杨清源不敢在太子面前失仪,被他抓住机会,那样会失去主动权。 行礼完毕之后,杨清源才在太子的对面落座。 “殿下这是早就知道我要来?!” 太子笑而不语,这是斟了一杯酒,递给了杨清源。 从大理寺的大队人马出门开始,太子就时刻关注杨清源的动向。 杨清源见太子不答,便从太子手中接过酒杯,“殿下,微臣酒量低微,实在不能满饮此杯,还见殿下见谅。” “无妨!”杨清源刚想放下酒杯,便被太子给制止了,“我知道杨大人不喜酒水,所有特地备下了这雪松酿,虽然其中有酒香,但确实不是酒。” 杨清源举起酒杯一闻,其中确实没有酒味,便一饮而尽。 至于杯中会不会下毒?! 先不说杨清源的先天之躯可以免疫天下大部分的毒素,就算杨清源没有武学在身,是个普通人,也不会有此顾虑。 在大明宫中以鸩酒毒杀一个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文华殿学士。 太子还没有这个资格! 如果太子真的这么做了,也就彻底和皇位没有关系了! “杨大人好气魄!” 太子再次打量着杨清源,他内心里是不愿和杨清源为敌的。 三年之前,是杨清源率先击破了楚王党羽,打破了朝堂势力的平衡,让他彻底坐稳了太子的宝座,从这点来看,杨清源甚至是太子党的头号功臣。 而且杨清源对天子传位,并没有明确的偏向,又是一个新兴政治势力的领袖,这样人的拉拢起来,有百利而无一害。 即便抛开以上通通不谈,太子对于杨清源的才华人品也是极为欣赏的。 这是一个直臣。 直臣虽然不一定讨喜,但是历代君王都需要朝中有这样的人物。 有些昏君并不是被人懵逼,他们能清楚地分辨忠奸,但是却不愿用忠臣,罚奸臣。 就如同学习一般,心无旁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是学生时代最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说人人都知道。 但是却不会人人都如此去做! 因为有东西会在不断的诱惑着人。 虽然我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但也不代表我一定就会这样去做。 为君也是一样的。 大部分的君主在智力上都是没有问题的,那么难道他们会忠奸不辨,善恶不分吗?! 忠臣秉公执法,铁面直谏,最好天子能为国操劳,处理政务,不要贪图享受。 奸臣贪财弄权,惑主媚上,但是却会帮主君物色美女,进贡宝物。 忠臣或许对国家有益,但奸臣却能让主君过得更加舒服。 若换作你是天子,你会喜欢用谁?! 故而自古,能做到亲贤臣而远小人的,便是明君之资了! 而太子便是这样的人,他虽然不爱个人享受,东宫之中也是人才济济。 这样的储君自然也会欣赏杨清源这样的人才。 若是杨清源为首的“一三党”能尽力辅佐,太子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伟业! 7017k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