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东宫交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第三百八十一章 东宫交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杨大人此次进宫所谓何事啊?!” 太子放了手中的酒杯随后开口问道。 明知故问,杨清源其实很烦和这些人打锋机,或者说每个人都喜欢直爽。 而柳望舒就是杨清源最向往和期待的模样。 天下不平事,问我掌中剑! 但身在庙堂,又如何能独善其身?! 杨清源放下了手中的杯子,“这确实是不错的果酿。” 所谓果酿,其实就是调配的果汁,不含酒。 太子看着此刻似乎在品味果酿的杨清源,目光炯炯。 杨清源却似乎没有看到一般,反而自顾自吃起菜来,“嗯!东宫之中的御膳确实美味,臣在外奔波,好久没吃到这样的美食了!” 太子面色不变,“杨大人为国效力四处奔波确实辛苦了!机会难得,多吃一点,在外面办差的时候,可吃不上这样的好菜。” 杨清源想要抓人,而太子想要在不和杨清源翻脸的情况下保住周明生。 双方都在等对方主动开口。 杨清源因为目的明确的原因,不得不率先出言。 太子可以慢慢修复和“一三系”的关系,但是杨清源必须要尽快抓住周明生。 “多谢殿下招待!”杨清源放下玉箸,以锦帕擦干净了嘴角的污渍。 “微臣此来,还有一个目的。” 太子面上虽然是一副儒雅淡然的表情,但其实心中已是微微得意,终是自己占据了主动。 “我是来向太子殿下要一个人的?!” “要人?!”太子假装不解,“这可真是怪事了!?杨大人要人要到我这里来了。难道这武德殿中还有你大理寺的犯人吗?!” 太子用着半开玩笑的语气和杨清源说道。 “我要的这个人,只有太子殿下这里有!” “怎么说?!” 杨清源盯着太子的双眼说道,“我要的是太子内弟,周明生!” 太子似乎也是被杨清源的话给震惊了,眉头紧锁,“周明生?!他确实是孤的内弟,但是一向遵纪守法,低调谦和,怎么会和大理寺扯上关系!” “也不是认定他就是凶手,只是想请他出来协助调查!还请殿下能支持大理寺。” 太子满口答应道,“好啊!孤一定答应,孤现在就前往周明生的府上,勒令他协助大理寺的调查。” 太子此言一出,杨清源便知道,太子已经没有半分诚意解决此事。 杨清源也直接开口道:“太子殿下不必如此试探,我们都已经查清楚了。” “哦?!杨大人这是说哪里话,莫非杨大人以为是孤在包庇周明生?!” 杨清源再度饮下一杯果酿。 随后从怀中掏出了一个证物袋,从中取出一个木条。 “殿下可知这是何物?!” 太子看着杨清源手中的木条不明所以。 “杨大人出示的是何物?!” 杨清源将木条微微一侧,露出有字的一面,虽然这个木条一侧已经全是焦痕,但仍能隐约地看出上面模糊的字样。 长林军,玄-甲七。 “殿下不认识此物吗?!” 太子心中微怒,这群废物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明明自己已经下令,长林军不要与此事扯上直接的关系,这些人还是留下了如此致命的证据。 当然太子面上仍然是疑惑之色。 “这是何物?!为何有长林军的字号?!杨大人是从何处得来的!?” “臣在从京城到万年县的路上,遭到了不明身份的人围杀,臣侥幸逃生,而这就是当日围杀臣的杀手留下的。” 太子仔细看了看说道:“孤才疏学浅,确实不知道这是何物!?” “这是天机弩的零件,这上面所刻乃是其出处。这是长林军的天机弩!” 太子听到长林军的名字,面色一沉。 “杨大人什么意思?!莫不是以为是我下令围攻杨大人的?!” “莫非除了太子还有人能指挥的了长林军?!”杨清源没有绕弯子。 “此事我确实不知情,还请杨大人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让人查个清楚,给杨大人一个交代!” 杨清源确实微笑道,“此事就不劳烦太子殿下了,这是兵部的失职,自然有兵部来管辖。我已经将线索交给于延益大人了。” “如此甚好,于大人持心公正,经世之才必然能将此事调查得水落石出。” 太子的脸上似乎看不出一丝异样,似乎确实在为此事的处理感到高兴。 “如此便好,那我们言归正传!大理寺怀疑无论是围杀下官还是万年县命案,都有周明生有着脱不开的关系,还请太子殿下交出此人。” 太子脸色也沉了下来,“难道杨大人以为是孤在蓄意包庇!?” “殿下眼中了微臣只是就事论事!”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杨清源的面上就是这样一副表情,就差写明我就是这么想的了! “哼!”太子一声冷哼,正要发作,杨清源便继续开口道。 “殿下应该是知道的,臣在士林之中薄有才名。” 太子政治斗争娴熟,面色一沉,自然知道杨清源的话中之意,以杨清源在士林的名声,足以让他在文人之中的声望大幅受损。 杨清源还可以支持其他的皇子,无论他支持哪位皇子,被支持那人的声威都会大涨。 更有甚者,杨清源直接支持楚王。 别看楚王之前和杨清源针锋相对,但是说来杨清源并没有主动针对楚王的意思,只是在查案的时候牵扯到了楚王党的势力。 若是此时杨清源旗帜鲜明地选择支持楚王,楚王就算心中有怨气,也会大度地接受杨清源的好意,放下双方之前的恩怨。 毕竟能得到杨清源为首的“一三党”的支持,区区勋贵势力,算不得什么! “杨大人!这是在威胁孤王?!” 杨清源没有立即答话,在估计时间差不多后,杨清源才开口道:“不仅仅是这样,还请殿下侧耳倾听!” 太子带着疑惑仔细听着,却没有听到什么?! 数十息后,太子依旧没有收获,还以为是杨清源耍他,但就在此时,宫门方向,激起了一阵声浪。 “周明生涉嫌凶案,还请殿下切勿包庇,交出人犯!” “周明生涉嫌凶案,还请殿下切勿包庇,交出人犯!” “……” 太子面色大变,不复之前的云淡风轻。 他没想到杨清源真的敢这么做?! 武德殿在大明宫的东侧,如此动静,宫内宫外都能听个正着,一旦此事传扬开去,他在民间士林的贤德之名便不复存在了。 如果说是一个初入仕途的愣头青如此行事,太子还能理解。 但是杨清源是什么人?! 是朝中公认的未来重臣,政治水平甚至不逊色于那几只老狐狸,他竟然会用这样撕破脸皮的招式,来逼迫自己,这完全不在太子的意料之中。 这声浪没有持续多久就停了下来。 “交人与否,只在殿下一念之间!” 周明生是太子的内弟,这固然是周明生的最大的靠山,但同样的,在特定的条件下,这也会成为周明生的最大破绽,只要太子还顾及自己的名声,就必然会选择交出周明生。 “周明生,真的不在东宫之中!” 太子咬牙切齿地说道。 “在不在东宫,并不重要,殿下有没有包庇,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圣上怎么想?!百官怎么想?!天下人怎么想!?” 其实在杨清源的安排到时的情况下,太子面对的几乎就是一盘死局了。 无论他是否包庇了周明生,在天下人眼中,若是大理寺抓不到周明生,绝不会是大理寺无能,而是太子在背后包庇他,才使得大理寺无功而返! 这是一招阳谋,也是一招绝杀! 太子对太子妃周明玉宠爱有加的事情,神都尽人皆知,若是有人在庇护案犯周明生,那太子便摆脱不了嫌疑。 只要太子还在乎他的名声和威望,就必须要找出周明生。假使他真的不知道,也得想办法帮大大理寺找人。 太子之中目光闪烁。 单就一个周明生而言,对太子来说,只是一颗随时可以丢掉的弃子。 京城富商的身份,可不在大周储君的眼中。 但周明生最重要的身份,是太子妃周明玉的胞弟。 其他时刻太子永远是睿智冷静的,但是一旦涉及到太子妃周明玉,太子就会像变了一个人一般,失去理智和沉稳。 周明玉身体不好,而周明生又是他唯一的弟弟。 原本此事太子都不打算让周明玉知道,但是东宫之内不知是什么乱咬了舌根,此事竟然传到了太子妃周明玉的耳中。 太子如今力保周明生,也为了周明玉。 周明玉先天患有心悸,受不了大喜大悲的事情,若是真的任由杨清源将周明生诛杀,那么必然会影响周明玉的病情。 所以,周明生的命,太子无论如何都想要保住。 太子长叹一声,选择了先退一步。 “杨大人刚正不阿谀奉承,又才华横溢,确实是国之柱石啊!” 太子主动拍杨清源的马屁,这场面显得十分的违和。 在这种情况之下,太子还有一手妙棋。 “以杨大人的资历、才华、人品、德行,在父皇万岁之后,便是内阁首辅的最佳人选啊!” 这一开口,连杨清源的心跳都加速了一下。 天子的身体不好,近年来更是每况愈下,若无外力干涉,确实寿数不多了。 那太子的这句话便不是一句空口的赞扬了,而是一桩政治交易了。 用未来内阁首辅的位置,换周明生一条命。 这一步可谓一举两得,若是杨清源答应了此事,不但能保住周明生的一条狗命,还能顺势将杨清源等人收归麾下。 内阁首辅,即是内阁中位列第一的辅臣。 大周设中极殿、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东阁、文渊阁,这四殿两阁,其中长官为大学士。 由这六位大学士负责朝中的政务,普通的政务,这六位大学士便可一言而决。 重要的政务,则需要内阁和天子一同协商解决,但是在其中内阁依旧拥有极大的话语权。 内阁首辅,虽无相之名,却有相之权。 这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多少文官的最终梦想,便是能当上内阁首辅。 若是你能顺利地从内阁首辅的位置上自然退休,且不遭遇政治清算,那么就很有可能在史书之中列传的。 太子自以为给出砝码已经够多了,而且杨清源也不怕自己反悔。 先不说这案子怎么样?!杨清源背后的政治势力怎么样?!杨清源的党羽如何?!就凭杨清源出身武当,且为张三丰师弟这一事实,就能让太子不敢反悔。 “这是孤的诚意,杨大人应该是能感受到的。” 岂止是满满的诚意啊!杨清源还能感受到满满的恼意。 就在太子以为杨清源会答应的时候,杨清源犹豫了。 说实话,杨清源也很心动。 其实太子的要求并不过分,他并没有要求杨清源将此案撤销,或者停止追查。而是要求保住周明生一条命! 这甚至不能算是双目出格的事情。 大周律中,明文规定可以减轻处罚的“八议”。 八议的第一条,便是“议亲”,即皇亲国戚。八议众人犯罪,犯了死罪时,刑部或者大理寺不能直接审判,要先禀报天子,说明他们犯的罪行,以及应议的种类,然后请求众臣商议处罚方案,最后交皇帝决定批准,一般都能得到宽大处理。 杨清源若是按照“八议”来处理,不仅仅没有任何违律之行,甚至还会被人称赞执法严明,依律办事。 数十息后,杨清源双目微闭,以慧剑斩去了脑海之中各种妄念,然后起身败,对着太子说道。 “殿下的好意,臣要辜负了!李守一家人,万年县的上百亡魂,还有大理寺在此案之中捐躯的弟兄们让臣没法做出这个选择!” 太子难以置信地看了杨清源一眼,“你要为了那些平民,放弃内阁首辅的位置,与孤为敌?!” 杨清源微微一笑,心中坦然。 虽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ps:还欠3章合计6000。 7017k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