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十七章 章台宫中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第六百十七章 章台宫中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六道先天无形剑气,相当杨清源的亲自出手的六剑。 环绕在公子羽周围的六个剑士,各自出手。 为首之人的剑法,刚勐干脆,精干利落,他应该是其中武功第二高的。接下杨清源这一剑只退了五步。 然后就是那个长相凶悍邪异的剑客,剑法邪异霸道,七步之后便化解了杨清源这一剑。 双剑剑客的剑法,轻灵快捷,一瞬之间连斩九剑,以九剑破一剑,十一步后化解了先天无形剑气。 而那对双胞胎,武功稍弱一些,但是胜在两人合击,威力倍增,也是十一步化解剑气。 最让杨清源忌惮的是,就是其中那个蒙眼的老者。 以杨清源先天之体的敏锐灵觉,都不能完全捕捉此人的气息。 若隐若现,似有似无。 公子羽对于自己身周的六人的实力很自信。 这六人才是罗网真正的底牌之一,无论是玄翦还是实力大增的白亦非,都不如这六人。 六人联手之下,甚至可以围杀法天象地境的高手。 “杨大人,这里乃是我大秦一世皇帝留下的地宫,自然是我大秦的东西。” 杨清源看着公子羽心中感慨,从四年前交手的老对手,终于见面了。 从粮仓桉开始,公子羽手下的势力,就是大理寺最大的对手。 冀州赈灾,京畿帮会,都有他们的身影。 双方直到越州银库一桉,才开始真正的刺刀见红。 罗网真的像一张大的蛛网一般,向着大周江湖各处蔓延。 应该说,从公子羽角度出发,想要颠覆大周的这是最好的策略了。 “公子羽,或者说,赵羽。终于见面了。” 赵羽听到杨清源的称呼,感到很意外。 世间之人,多称一世皇帝为嬴,却不知一世皇帝乃是嬴氏赵政。 前秦尊上古之制,区分姓氏。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 姬、姜、姒、嬴、妘、妫、姚、姞被称为上古八大姓。 后人九成的姓氏都是从这八大古姓之中演化而来。 比如嬴姓,便演化出廉、徐、江、赵、黄、梁、马、葛、谷、缪、钟、费、瞿十四姓氏,被称为“嬴姓十四氏”。 上古时期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姓名。 直到前汉之时,姓氏合为一体,才没有了严格的区分。 在三代以前的上古时期,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所以古人流传下来的同姓不婚,和现代不同,是指的同一起源之人不通婚。 “杨大人,你倒是没有我想象中英俊。” 公子羽教你如何一句话,激怒一个人。 杨清源的面色不好看了,虽然却觉得自己不如李寻欢,但是至少也是陆小凤和花满楼那个档次的颜值。 什么叫没他想象中的那么帅,有本事将面具摘了,比画比画。 杨清源生气地看着赵羽,只觉得公子羽一举一动之间,似乎都透着一种奇怪的风度。 王公贵族,杨清源见得多了,但是赵羽的身上的气度,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别扭。 想来是因为接受的教育缘由,二世皇帝子婴一脉一直想着复兴大秦,自然会把继承人当成皇帝来培养。 想要培养皇帝,却又没有相应的环境,才会让赵羽的行为,看起来显得不伦不类的奇怪。 老仇人见面,本该是分外眼红的。 但是双方都没有直接动手。 按照剧情发展,双方肯定是要嘴炮一段的。 特别是公子羽,他觉得现在自己优势在我,可以尝试劝降一下杨清源。 虽然杨清源屡次破坏了公子羽的计划,但是公子羽还是很馋杨清源。 当然不是馋身子,而是馋这个人才。 杨清源的武功虽然厉害,但这不是公子羽看重的。 罗网最不缺的就是高手。 公子羽自己就是法天象地境的高手,玄翦,白亦非,还有他身边的护卫,都是高手。 现在罗网最缺的是统帅治政之才,以及各方势力对于罗网的认可。 靠着江湖势力肯定是不可能造成的,定然是需要军政各方,贵族门阀、地主阶级、黎庶百姓各方的认可。 一个王朝的建立,必然是各方势力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即便是前汉太祖高皇帝,前秦一世皇帝这样的开国之君,也不可能做到肆无忌惮。 如果不能达到各方势力的认可和妥协,即便是兴盛一时,也无法长久。 比如蓝星之上,唐末的黄巢和明末的李自成。 就是因为没能平衡各方势力,遭到了贵族和地主阶级的反对,才最终败亡。 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民主社会,都是处于一个各方平衡,都能接受或者被迫接受的地步。 中原王朝至今一共经历了三个共和阶段。 部族共和、方伯共和、君臣共和。 上古黄帝、炎帝、蚩尤三大部族以合符会盟的方式建立了部族共和。 后来蚩尤部不服,才有了逐鹿之战。 在部落之后,便是周召共和,既周公与召公共同执政,其核心是贵族共和,贵族是最强大的政治力量,其他的政治力量无法表达太多的诉求。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在三代之前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 尧皇传位于舜皇,舜皇则禅让于禹皇。 圣明有道唐虞世,日月无私天地春,三代之治就是传贤不传子。 但是天下为公的最高理想没能实现,就退而求其次建设“天下为家”。 后来,天下一统,皇帝和士大夫、贵族共同执政,此时叫做君臣共和,也是家国天下。 所谓共和,其实就是一种多方势力相互制衡之后到达平衡的状态。 国家主体的各方主要势力都参与到政治之中来,那么对于大部分人有利的国政,自然也就对于国家有利。 这就是共和,参与的人愈多,这个平衡就越不易打破。 当所有人都能作为一方政治力量参与其中,便是人民——共和。 但是现在的公子羽,还没有取得任何一方的支持,更不用谈稳定的政权了。 而杨清源对于公子羽的意义,远大于罗网现在的高手和武者。 杨清源若是能够相助公子羽,以他的能力和影响力,便可以让公子羽在占领地盘之后,获得部分军政两股势力的支持。 不仅如此,杨清源的统兵之才,更是罗网急需的。 作为前秦帝裔,他可太清楚那是一个能打的将军意味着什么了。 武安君起,武城侯翦,大将军恬……大秦就是靠着这些人打出来的! 所以公子羽恨杨清源恨得牙痒痒,也得想办法劝降杨清源,即便现在不降,也尽可能活捉了他。 “杨大人,或许你还不清楚,从你们进入马勒戈壁沙漠开始,一切就在我的掌握之中。你们的每一次休整都在我们的监视之下。包括你能来到这个地方,也是我命人将你引来的!” 公子羽表示一切尽在掌握中, “我们罗网掌控马勒戈壁已然有三十年之久,这些人的生活习惯早已戈壁大漠之中的人一模一样。甚至其中不少人还在此地结婚生子,繁衍生息。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你这位断桉如神的大理寺卿,看不出任何破绽。” 无防盗 “哦。”杨清源表示,你开心就好,这时候打断赵羽的炫耀,他怕赵羽直接翻脸。 杨清源这一个“哦”,差点让赵羽破大防! 老子如此巧妙的安排,你就一个“哦”字,什么意思,看不起我吗?! 但是赵羽毕竟是干大事的人,还是强行平复了怒火。 “现在,笔祖镇的上方,已经被我们团团围住。你们已经是插翅难飞了!” 赵羽先是表明了杨清源的处境,然后开始劝降。 “你是人才。得到一个像你这样的人才,我希望你能辅左我成就一番大业。” 杨清源:“……”,又半场开香槟吗?! “这事再说,公子羽就不想看看,这殿中是何宝物?!传闻这秦皇秘藏之中可是有长生不老药啊!” 公子羽表示那些都是谣传,有没有长生不老药,我这个秦皇后人还不知道吗?! 要是真有长生不老药,那一世皇帝还会病死吗?! 所谓的长生不老,不过是驻颜丹罢了。 “那就依,杨大人所言,我们先看看这殿中的宝物秘藏。” 赵羽表示已经胜券在握,那就先开箱吧! 一行七人施展轻功来到了殿门之前。 “都让开,这殿门只有秦皇一脉的嫡血才能打开。” 公子羽来到了章台宫的青铜殿门之前,随后跪倒了殿门中央,向着章台宫三跪九叩。 “后世不肖子孙,赵羽。为复我大秦万年江山社稷,特此借一世皇帝遗宝一用,望一世皇帝在天龙魂,护我大秦气运,万世不灭!” 行礼之后,公子羽缓缓起身,从袖中取出了一柄短剑,将自己左手的掌心划出了一道血线。 在公子羽真元的控制下,两滴血珠飞向了青铜门上凋刻的两条黑龙的口中。 公子羽随即以真元止住了伤口的流血。 武功修为到了他们这个份上,对于身体的控制已经渐渐超乎于“人”这个概念了。 十息过去了,青铜门没有丝毫的动静。 五十息过去了,殿门已经没有任何的变化。 “咳咳!”公子羽干咳两声,“这殿门的机关复杂,要想启动,定然不是一件易事。” 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 青铜门跟之前完全一样,连个声都不“吱”一下。 如果不是公子羽心境非常人可比,现在肯定已经尴尬地冒冷汗了。 “公输家的机关术,也不怎么样吗?!不过百年的时间,这里的机关就已经不能运转了!” 杨清源看着青铜门又看了看公子羽,他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如果这扇门是用血液来开启的…… “赵羽,你应该是二世皇帝胡亥的后人吧!” “……”杨清源的问题一下子就把公子羽给问懵了,曾祖不争气,这就很尴尬。 但是这个曾祖又不能不认…… “放肆,你竟然敢直呼孤的大名!” 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顾左右而言他。 “赵公子,请问,您是不是二世皇帝胡亥一脉的后人?” 杨清源非常地有礼貌,让赵羽没办法转移话题。 “是!” 赵羽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是也必须得认,这样他才能在法统上站稳脚跟。 “那就是,据我推测,这扇青铜门,应当是需要一世皇帝的嫡血才能开启的。” “……你什么意思!” 公子羽勃然大怒,秦皇血脉,是公子羽最为珍视的东西,现在却被杨清源质疑,这让公子羽怎么能不怒?! “我的意思,是二世皇帝胡亥,并非一世皇帝的嫡血,所以,你自然也不是一世皇帝的嫡血了!” “……” 杨清源的话虽然不中听,但是让公子羽无法反驳。 一世秦皇的诸子都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公子扶苏和二世皇帝胡亥,也并非一母同胞。 若真的要论嫡论长,公子扶苏才是秦皇嫡长子,皇位的继承人。 胡亥故此才矫诏,将公子扶苏鸩杀。 也唯有公子扶苏死了,胡亥才能名正言顺地登上皇位,成为大秦的二世皇帝。 “不可能!?这不过是一道青铜门罢了!如何能分别嫡血?!” 杨清源也觉得不可思议,但是青铜门能进行DNA的检测分别是否为秦皇后人难道就科学了!? “李道长,此事可能还需要你相助!” 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李莫愁有些惊讶,这里还有自己什么事情吗?! 杨清源走到李莫愁的身边,并指如剑,剑气化针,在李莫愁的指尖一戳,随后以真元裹住了两滴李莫愁的鲜血。 “去!” 杨清源指尖轻轻一弹,两滴血珠被精准地弹入青铜门的两条黑龙口中。 在血珠入口的瞬间,两条黑龙的眼珠突然一红。 随即青铜门内竟然有机关转动之声。 “这……” 公子羽不可思议地看着李莫愁,不止是公子,在场众人皆是震惊。 没想到李莫愁竟然是一世皇帝的嫡脉后人。 “怎么可能?!子婴一脉,不是应该已经都死在二十七年前的那场追杀之中吗?!他的两个女儿应该也死了!” 当年罗网的主事之人还不是公子羽,而是他的父亲,但是根据罗网的消息,扶苏一脉已然绝传了。 “这件事情就说来话长了!” 李莫愁此刻也有些恍然,她从小被师父收养,一直视师为母,现在突然知道自己的身世,自然心神恍忽。 而根据杨清源和公子羽的谈话,这个赵羽还是自己的杀父仇人。 就在众人的震惊之中,青铜门打开了! 印入众人眼中的,是一个庄严的大殿。一个黑色的王座高居于大殿中央,那是传说中前秦一世皇帝的王座,一比一复刻版。 原版则是在咸阳宫被攻破之时,毁于了战火之中。 这个大殿看上去空荡荡的,唯有大殿的中央有一个丹炉。 “杨大人,劳烦你交出望月珏吧!” 公子羽在看到大殿的王座之后,暂时压下了心中的震惊之意。 现在杨清源一行的生死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就算李莫愁是公子扶苏的嫡血又能如何?! 等收取了宝藏,该怎么杀,怎么杀就是了! 公子羽身边为首的剑客,走到了广场之中,发出了一支响箭。 已经控制了笔祖镇,等在通道之中的罗网中人,听到了公子羽这边发出的信号,开始向着镇胡城的方向行来。 杨清源也是取出了望月珏,而公子羽则从袖中取出了一块如大日一般橙红的玉佩。 “这玉佩本就是阴阳一对,唯有两块一同,才能打开这秦皇秘藏最后的机关!” 这也是杨清源为什么早就发现了罗网的人,却让公子羽出现在此的原因。 因为杨清源也需要公子羽对于秦皇秘藏的了解。 罗网一脉本就是秦皇后人,又研究了近百年的秦皇秘藏,定然比自己了解得多。 “拿去!” 杨清源将望月珏抛给了,公子羽。 公子羽接过望月珏,便一步步向着王座方向走去。 登上长阶,看着这王座,公子羽百感交集,终有一日他要重建咸阳宫,再次坐上大秦的王座。随后,公子羽将两块玉佩一左一右,嵌入了王座的左右扶手的凹槽之中。 随着机关响动,王座之前,一个匣子缓缓升起,殿内两侧也升起了一排排的箱子,随后这些青铜箱子的盖子缓缓开启,其中露出了无数的金条。 以杨清源的眼光粗略估算,这里的金条,至少价值白银五千万两不止,比大周去岁一年的税银还要多得多。 这就是秦皇秘藏之中的财宝部分。这笔钱,足以让公子羽供养一支二十万人的大军数年有余。 罗网虽然有钱,但是花钱同样厉害,如此庞大的情报网要维持花钱也是如流水一般。 有了这一笔财宝,公子复国大业的起兵创业初期,丝毫不需要为钱财担心了。 至于武器装备,镇胡城中的兵俑身上就是现成的武器装备。 不愧是一世皇帝留下的后手,确实是厉害。 除了这些东西,那个王座之前的立方体的匣子中虽然分量不及兵甲钱财,却是最能挑动人心权力欲望的。 那是历代皇权正统的象征。 有了这件东西在手,公子羽尽可以高举复国大旗,承前秦法统。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