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黎明之前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第六百八十三章 黎明之前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一小队锦衣卫奉命前来杨府捉拿杨清源的家眷。 当然杨清源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家眷,杨府之中除了几个侍女仆役,就只有丫丫和崔可琴。其中崔可琴还是道门玉虚一脉的人间行走,标准的元化境。 如果一定要说家眷,倒也有一个老头子,一百零三岁了,也许因为腿脚不便,没有跟着杨清源一起来神都,现在还在武当山,有兴趣的可以去抓,抓到了那就是大功一件。 就在锦衣卫靠近杨府的时候,他们被人拦住了! “我道是谁呢?!原来是西厂的大档头汪公公啊!”为首的锦衣卫千户开口道。 汪值的名声在宫中也是不小,备受雨化田器重。 “怎么?!您老也来此公干?!” 汪值看了这千户一眼,这一行人显得有些狼狈,像是刚刚和人交过手的样子。 “李千户这是奉命前来捉拿杨清源府上的人员吗?!” 汪值的话引起了李千户的警觉,当然他不是怀疑汪值已经投靠叛军了,堂堂西厂大档头,怎么可能投靠叛军呢?! 那你还不如说,美利坚合众国的前总统通红党呢!? 汪值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容,“我等是奉命在此监视杨府的。” 李千户听到这句话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这可是个立大功的机会啊!若是能抓住杨清源的府邸之中的“家眷”,帮助天子反戈一击,那他日后还不是青云直上?! 刚刚李千户还担心汪值和他抢功劳,但现在听汪值这么一说,才放心了下来。 不过李千户也意识到,这是一个讨好汪值的好机会。 他再怎么立功,也只是一个通八脉的千户,以他的能力,当个锦衣卫指挥副使已经是极限了,倒不如分润一些功劳给汪值,大家相互扶持,一起升官发财。 不得不说,这个锦衣卫千户还是有点东西的,不过东西不多。 没有等李千户开口,汪值便问道,“李千户,现在大明宫中的局势如何啊?!” 汪值要根据大明宫的局势来判断自己接下来该做些什么?! “唉,那叛逆杨清源确实厉害,不过是小半个时辰,就从明德门打到了大明宫,还顺便把大明宫给破了!这本事,真不是吹出来的。” 对于杨清源是不是叛逆或许有争议,但对于杨清源到底能不能打,这个所有人的意见都高度一致。 “难道大明宫已经被攻破了!?” 汪值有了新想法了! “谁说不是呢?!所以我才赶着到这来捉拿杨清源府上的家眷。这可是一个不小的功劳啊!” 汪值上下打量了一下李千户,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这功劳也不大啊!” 李千户还以为是汪值看不上抓捕家眷的功劳,便一拱手,“那下官就进去抓人了!” “李千户请便!” 见汪值确实没有插手的意思,李千户带着六名手下便向着杨清源府邸的大门处走去。 但就在李千户路过汪值身旁的时候,突然看见黑夜之中,闪烁出一丝亮光。 李千户只感觉脖颈之间一凉,“你……”李千户只觉得原本略显温暖的春风,此刻正变得冰冷,不断灌入他的喉间,最终他的眼前化为一片黑暗。 跟着他一起倒下的还有六个锦衣卫。 汪值和雨化田一样,修炼的是葵花一脉的武学,剑法迅捷,身影鬼魅。 五息之间,这些锦衣卫便都倒在了地上,其中甚至有一个人,没来得及拔出腰刀。 “汪公公,你这……” 汪值这一幕让他的手下也看得一愣一愣的! 对于手下的震惊,汪值只是拿出了一块手绢,将自己佩剑上的鲜血擦拭干净。 “愣着干什么?!难道伱们让任由这些死尸躺在杨侯的府邸之前吗?!” 汪值的称呼已经从杨逆变成了杨侯。 在杨清源起步之处,“讨公道,立吴王。”的口号就已经传遍京城了。 汪值不过是个西厂的大档头,而且还是先帝任命的。 对他有知遇之恩的,也是先太宗文皇帝。要说他对于朱瞻坤多么忠心,那是扯淡! 当然,太祖高皇帝起于微末,再造神州;太宗文皇帝文治灼灼天下爱戴,故而周室天命深入人心。 只要不是改朝换代就行,不过就是御座上换个皇帝罢了,和他们这些小喽啰何干? 前唐的太宗,玄宗不都是如此上位的吗? 况且汪值心中是将于延益当作他的老师的,对于朱瞻坤冤杀于延益这件事情,汪值也是敢怒不敢言。朱瞻坤这种人也配当皇帝?! “汪公公!?这……” 这些西厂的厂卫,不过是打手性质的人,思维维度自然不可能和汪值在一个层面上。他们还是不理解,为什么自家老大要这么做!? 当然也不能全怪他们,毕竟他们也不觉得杨清源能够谋反成功。 “你们没听见刚刚他说什么吗?!杨侯已经带领义军攻入了大明宫中,朱瞻坤这暴君已经如冢中枯骨了。” 汪值这个情商,活该他年纪不大就当上西厂的大档头。 杨逆变成了杨侯,叛军变成了义军,天子则变成了暴君。 一切都是这么理所当然。 汪值看得很清楚,对杨清源更是很有信心,只要他拿下了大明宫和朱瞻坤,那这场政变就基本宣告杨清源胜利了。 杨清源兵权在手,整个京畿都在他的控制之中。难不成那些反对的人能用唇枪舌剑对抗杨清源的麾下兵马的强弓劲弩吗?!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这个道理常人都明白,何况是汪值呢?! 趁着杨清源还没有昭告京城,提前投靠杨清源。 汪值这小算盘打得…… 不过对于他来说,这还不够。 在手下处理完尸体之后,汪值立刻集合了心腹手下。 “现在吴王殿下作为皇位候选人必然会被贼人继续,我们西厂拱卫天子,自然不能看着吴王殿下陷入危险之中,所有人随我前往吴王府邸,保卫吴王殿下!” 杨清源政变成功之后,下一任天子的人选看似是一道选择题,实际上已经变成证明题了。 该如何合法合礼地让吴王朱瞻垕当上皇帝? 趁早向新君效忠自然是个最好的功劳了! …… —— 万里之外的燕城。 燕王朱楷也在头七之日为于延益设灵祭祀。 “于大人,一路慢行!” 在祭礼完成后,为于延益亲自祭灵的朱楷送走了前来祭祀的人。 朱楷的这一步堪称“妙手”。 他本人固然是极为欣赏于延益此人的。 但更重要的是,在朝廷强行定罪于延益,天下冤之的情况下,朱楷为于延益公然设灵祭祀。这一举动,大大地收服了天下文人之心。 不仅仅是在野的仕子,便是朝中的许多对此不满的大臣,在得知了此事之后,都会在心里对于燕王朱楷夸赞一番。 朱瞻坤冤杀于延益,而燕王不惧朝廷的压力为于延益祭灵。 孰高孰低,一眼可以分辨出来。 若是日后燕王朱楷真的起兵谋反,天下人心中的抵触情绪也会少很多。 至少相比于朱瞻坤,燕王实在优秀了不止一个档次。 父死子继天经地义,但是兄终弟及,也未尝不可啊! 在收拾完后,朱楷回到府中,来到了渡衍和尚的禅房之中。 “哈哈哈,我这个大侄子,可真是不折不扣的废物啊!我大哥英明了一世,没想到在最后打了眼了!” 朱瞻坤的一系列操作,在朱楷的眼中简直是离谱。 有一个猪对手实在是太值得高兴了。 连一向不苟言笑的渡衍,都露出了笑容。 “这倒是要恭喜王爷了,朱瞻坤继位,让王爷大业成功的把握又多了两成。” “于延益,可惜了。”朱楷的语气之中充满惋惜。 可惜的是朱瞻坤杀了于延益!更可惜的是朱瞻坤只杀了于延益! 朱楷和于延益也接触过,此人有文治武功之才,若不是于延益在关键时刻稳住大局,现在大周的北境已经糜烂成一片了。让若于延益能为他所用,则天下太平可期矣。现在这样难得的人才却被朱瞻坤这货给冤杀了。 这简直是暴殄天物啊! 至于朱楷更可惜的,当然是只有于延益一个人被冤杀。 若是朱瞻坤心狠一点,将杨清源也收拾了,朱楷当场就直接起兵,清君侧,诛奸佞。 没有了于延益稳定朝局,没有了杨清源统帅大军,朱楷自信有七成把握,登基称帝。 至于嫌七成把握低的……这可是起兵谋逆啊!难不成等到九成八的时候再出手?! 杨清源的晋阳之战的战果实在太惊艳了,足以震慑天下野心勃勃之辈。 这其中也包含着燕王朱楷。 三万破三十万,随后又在晋阳城下全歼后金主力。 朱楷自己也是沙场宿将,在得知了战况和战果之后,他曾经 反复推演战局,但越是推演,朱楷便越发现这仗没法打。 无论怎么推演,结果都只有一个,三万兵马全军覆没。 要知道对手可不是普通的流民,而是后金第一名将完颜陈和尚统帅的三十万精锐。 朱楷觉得自己倾巢而出,都未必能稳赢。 就算能完全洞悉对方的部署,也不可能做到杨清源这一步。 除非,杨清源还能指挥后金的大军…… 杨清源拥有孙吴韩李之才,若是能为自己所用,那足以建立一个远迈汉唐的大帝国。 渡衍当然知道朱楷在想什么,与朱楷不同,渡衍对于杨清源是畏惧之中带着厌恶。 杨清源是真武嫡传,在道门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愈加厉害,佛门自然愈加不喜。 佛门之所以扶持燕王朱楷,就是为了这国教之位。 “王爷不必太过忧心。”渡衍开始开口安慰道,“于延益已经死在了朱瞻坤的手上了,杨清源也未必能够幸免。王爷现在要做的,就是全力发展实力,以便在合适的时机与朝廷一决胜负。” …… —— 兵变的结束,但是政变才刚刚开始。 政治不仅仅是拳头谁大的问题。 深幽的夜色中,杨清源的命令,正在由西华门内的武英殿中不断地发出。 这里曾经是于师执宰天下的地方,杨清源特地选在这里。 当然更重要的时候,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传递消息,在这种情况下,消息的畅通极为重要,有的时候甚至能够决定胜负。 杨清源麾下的奋武、耀武二营兵分多路,派兵持太后的懿旨,劝降、驻守在神都内各处的巡防营和御林军,肃清神都内有可能出现的大股反抗武装。 太后此刻也没有反对的理由,在政变之中留魏王一命,已经是杨清源的仁慈了。 若是过分一点,太后之印的加盖,根本不需要太后来亲自操作,杨清源之所以对太后仍保持尊重,是因为先太宗文皇帝的缘故。 与此同时,杨清源派柳望舒前往锦衣卫京畿镇抚司,持太后懿旨和杨清源手书,收服京畿锦衣卫中。锦衣卫四大指挥使俱不在京畿之中,就算有人在,柳望舒也一人一剑也足以压服。 收服锦衣卫为己用是极为重要的一步,这也是未来十三的班底之一。 杨清源虽然诛杀了朱瞻坤,但这只是一起政变,并非改朝换代,谋逆篡位。锦衣卫继续给新帝效力,有何不可? 朱瞻坤可以代表大周皇族的,朱瞻垕同样也可以! 第三令,由杨过带人持太后懿旨,前往神都北门外的大营处,收降剩余的御林军人马。 朱瞻坤已死,希望他们切莫自误,考虑为新帝效力的事宜!当然如果其中有特别忠心的人想要为朱瞻坤报仇的,自然可以来。 如果他们觉得他们比后金的三十万精锐更能打的话,尽可一试! 第四令,杨清源派大理寺外勤人员包围李宏毅、曹守正一干人等的府邸。政治不仅仅是妥协,也要有铁血手腕。李、曹二人不仅仅是朱瞻坤的死忠,也是陷害于延益的元凶首恶。杨清源在为于延益的时候,同时存在杀鸡儆猴的心思。 第五令,派人联络现在京畿之中的政治盟友,在短时间内和他们达成新的政治联盟,保证自己可以应对政治上,朱瞻坤余孽的反扑之力 第六令,立刻召集京中剩余一三系核心成员入宫,特别是王华等人,他一个人难以稳住大局。 …… 杨清源的命令一道道发出,时间也慢慢流逝,此刻已是天光破晓。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