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四章:再无瓜葛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比崇祯大一岁一百八十四章:再无瓜葛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耿家简直是好事不断,封妻荫子的好事都不算啥,最大的好事是长子耿章光秋闱中举了。 这年头对于一般家庭中举是改换门庭,是阶层转换,是鲤鱼跃龙门,是最值得夸耀的喜事。 对于士大夫家庭来说,家中又有子弟中举,一样的重要,意味着后继有人。 中举真的不容易,才高八斗、名满天下的文徴明赶考九次都名落孙山就可见一斑。 耿章光不仅仅中举了,还名列前茅,不愧是耿如杞眼中的麒麟儿。 死里逃生必有后福,老耿这些天乐不可支,想着好好庆贺一番。 大宴宾客必须有,刚刚回来没几天的耿章华被老爹派遣了任务,去根据地请黄毅来宣府赴宴。 喜宴的日期没定,那得等耿章华落实黄毅到达宣府的时间。 耿如杞发了狠话,那黄毅如若还不肯来,从今往后耿家跟他再无瓜葛! 老耿心里不爽是有原因的。 东山再起的耿如杞更进一步当上了位高权重的宣大总督,上赶着趋炎附势的达官贵人世家大族何其多也。 太多级别差不离的士大夫希望跟耿家政治联姻。 故而耿家择婿之事,张家口、宣府街谈巷议,各路豪门纷至沓来。 这段时间耿家顶着压力回绝了不少特意赶来提亲的,甚至于有来自南直隶的权贵。 理由充分,不仅仅能让提亲的人家少些怨气,还能够刷个好名声。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美德。 危难之际见真情,苟富贵,无相忘!耿家是重情重义的! 老夫人说话有水平,回绝媒人之时都要掌握分寸。 姨娘没什么顾忌,自吹自擂一番必须有,况且她亲眼瞧见过高大威猛谈吐不俗的黄毅。 特希望女儿能够嫁给这样的英雄好汉,说话不留余地。 所以太多人家知道耿家的女儿不攀高枝,耿家不嫌贫爱富,耿家不歧视武夫。 话放出去了,民间赞不绝口,然至今都不知道黄毅的态度,更是没见着黄毅请人来说媒。 老耿不知道女儿的亲事怎的就传得满城风雨,传得最离谱的居然是耿家为了报恩准备把未嫁的两个闺女都许配给黄毅。 所以老耿不能等了,必须尽快见到黄毅跟他面谈。 只可惜黄毅闲不住,秋粮入库后用不着担心根据地被突然袭击导致损失惨重,那当然要去袭击为虎作伥的喀喇沁三十六家。 选择此时下手好处多多,打赢了更加能够削弱敌人壮大自己。 无论什么部落,也不论大小,总要储备过冬的食物。 袭击他们,即便做不到围而歼之,只要抢光食物夺走蒙古包,被袭击的部落等同于被消灭了。 雄狮搏兔当尽全力! 根据地城池已经拥有了一圈两丈二尺高的单面石头墙,有八百辅兵、八百民兵守卫,杀来五千蒙古骑兵都得望城兴叹! 距离根据地不超过一千里的蒙古诸部,能够组织起五千骑兵的只有送妻王林丹汗。 黄毅是赫丹巴特尔的盟友,理论上跟林丹汗是自己人,相互之间没有发生过摩擦。 一直坚持亲自巡逻,亲自探查周边岂能没有收获,三百里内的大小部落可谓了如指掌? 太多误入根据地的蒙古牧民被收服成为了黄毅的人民。 其他部落的游骑、探马根本没法接近,根据地的牧民就有可能直接把他们抓了。 因为黄毅早就颁布了命令并且由巡逻队向牧民宣传,每抓捕一名探马,奖励铁锅一只、麦子一石、烧酒三十斤。 及时报信,使得巡逻队抓获探马,报信的牧民得一半奖励。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没有外人能够接近到可以窥视根据地城池的地点。 故而黄毅能够断定,林丹汗根本不知道这儿有个根据地,有了一座城池,短时间内不可能派人来索取供奉。 供奉等同于保护费,相当于是纳税。 就凭送妻王,他也配? 黄毅早晚都得和虎墩兔翻脸,这时封锁消息就是想让翻脸的时间尽可能延后,最好是建奴再次暴揍察哈尔部后。 其他的部落恐怕只剩下了顺义王卜石兔能够发动五千以上的人马,但是他来根据地必须经过虎墩兔的地盘。 卜石兔被虎墩兔打得一溃千里,哪有胆子再来挑衅? 所以黄毅能够肯定根据地安全无虞! 为了战果最大化,黄毅决定率领一千四百正兵,携带两千八百匹战马、挽马去征服喀喇沁诸部。 今非昔比,黄毅的一千四百正兵人人有甲,所有的骑兵都可以在临战之前外穿铁甲内衬棉甲。 三百火枪手和一百步弓手都没有铁甲,全部是内衬棉甲外加牛皮胸甲。 练习射箭比练习使用火绳枪困难多了,必须身强力壮,最好是臂力超群。 火器才是发展方向,故而黄毅没有选拔青壮年练习射箭,这一百步弓手都是有基础的。 一部分曾经是明军弓箭手,大部分是从小打猎为生的猎户。 二百长枪手当然是重装,接战之时人人着三层甲胄,包裹得如同铁人。 三百刀盾手只装备皮甲,一半手握长牌,单手持五尺长的钢矛,背后背着三杆可投掷的四尺短矛。 一半使用皮盾,持单手战斧或者鬼头刀,也有三支短矛作为远程攻击武器。 一百五十面长牌可以组成一个全面防御的方阵,每面长牌的腰部都有一个豁口,那里是明晃晃的钢铁枪尖。 前进时即便羽箭漫天飞舞也没法造成杀伤。 面对面厮杀之时,方阵会忽然裂开,杀出手上端着一丈二尺长枪的重甲战士,连人带马一起扎。 紧接着刀盾手上来专门砍脑袋,如此打法,蒙古轻骑兵根本抵挡不住。 蒙古人最擅长的战术是曼古歹,破解的法子很简单,火枪手齐射,步弓手箭发连珠。 火绳枪的威力和射程理所当然强于弓箭。 大明帝国使用火枪的部队打不过以弓箭为主的建奴,不是火绳枪不行,而是人出现了问题。 朝廷腐败得没了底线,连军饷都发不出,士卒闹饷时有发生,打制火器的费用哪有可能给足? 工匠也要吃饭啊!饭钱从何而来? 连锁反应理所当然出现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比崇祯大一岁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比崇祯大一岁》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比崇祯大一岁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比崇祯大一岁》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