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伪楚残暴无良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二百七十八章 伪楚残暴无良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人员和骡马相加,这吃喝嚼用一年下来就得八百六十万以上,稍微作战时间长一些,损耗大一些,突破千万也是有可能的。 而承顺二年的常规军费预算,一共也才一千五百万两而已。 这一千万已经是被人员和骡马给占据了。 剩下的五百万两银子,才是用于装备采购以及弹药采购的费用。 别觉得这五百万两银子多。 因为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想要把炮弹打到敌人阵地上,这价钱可不便宜! 每开一炮,那实心炮弹铁疙瘩就不说了,光是发射药就不便宜。 如果是臼炮发射的榴弹,那么榴弹里还有装药。 而大楚帝国的火药可是贵的很! 没办法,硝石和硫磺等核心原料都得依赖外购,而为了保持外购渠道,又必须花费高价。 所以一直都导致了大楚帝国的弹药成本比较昂贵,比明军那边都要贵,而且贵不少。 也就是大楚帝国现在钱多,要不然空有大量枪炮估计也用不起。 大楚帝国军方,预计今年会采购总额约五百万两银子左右的各种装备弹药以及其他军需品,而这些军需物资的订单,最终会流向汉天兵工厂,襄阳兵工厂为代表的各类军需工厂里。 就这,人家军方还嫌少,工业部那边也觉得军方有点抠……等到大冶工业基地那边全面铺开,也就是今年年底大部分工厂都达到设计产能的时候,这五百万两银子,估计也就只能维持大冶工业基地的全速运转。 至于襄阳工业基地那边,怕是要主动减产了…… 为此,工业部的袁高峰已经和军方高层多次开会,商讨增加军需订单问题。 但是现在军方也没多余的预算,想要加订单也加不了,只能是给袁高峰画大饼: “等我们拿下了楚南后,再酌情增加订单!” 先拿下楚南抢一波后,有钱了才可以加订单嘛,现在,仗都还没打加个屁的订单…… 话说,就当大楚帝国的君臣们觉得一千五百万两银子不够用,军方觉得钱用起来紧巴巴的,工业部那边也觉得采购订单不够多的时候。 明廷的崇祯却是连几十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 陈必谦三天两头上书朝廷要钱,户部自然是没钱的,而内库也没多少,崇祯东拼西凑,又宣布缩减宫中开支。 甚至丢下天子颜面不要,宣布两日一衣。 也就是说一套衣服穿两次后再扔…… 此言一出,朝野震惊,诸多大臣连忙上书,痛哭流涕说让陛下您受委屈了,又有人上书赞扬崇祯,陛下真乃仁君,生活之节俭千年罕有。 一件衣服穿两次就扔掉,这就变成节俭了? 嗯,别惊讶,还真就是! 咱们不能用普通人的思维去评定一个皇帝的日常生活。 因为我们普通人可没最少上千,多好几千人,一年到头啥也不干,就专门给我们缝制刺绣衣服…… 人家皇帝的库房里备着数百上千件常用的常服,衣服别说一天一扔了,一些喜欢干净,讲究一些的皇帝一天扔好几套呢…… 别说古代皇帝了,后世现代富豪名媛们穿的高定礼服之类的,很多也是穿一次就扔。 你想洗了再穿,人家设计师都得傻眼……因为人家设计的时候就没考虑过要洗这个问题…… 而古代的皇帝,尤其是华夏传统封建王朝里,集权力于一身的皇帝,人家的生活比后世的富豪要奢侈一万倍…… 扯远了,且说崇祯再一次缩减宫中的开支,尤其是个人以及嫔妃们的开支,又从其他方向里挪用了不少钱。 最终东拼西凑,才凑出来了五十万两银子给陈必谦。 有意思的是,这钱按照明王朝的传统,离开京师前就已经被漂没了三成,用于分润群臣。 上到阁老,下到六部里的普通吏员,都能从中分润或多或少的钱…… 经手的官员们也不是故意贪腐克扣,纯粹就是按照常规正常漂没而已,哪怕是崇祯自己亲自跑过来问责,人家都敢大着胆子说这是国朝传统! 这不漂没,你让经济这么多官吏喝西北风啊……难不成就靠那点俸禄?那点俸禄连赛牙缝都不够。 至于贪墨,也不是所有官员都有机会贪墨的啊,很多清水衙门里的官员以及低级官员们,其实也没机会贪墨,但是人家还不是得养家糊口啊。 这钱怎么来? 只能是靠各种名目的漂没了。 这么多年下来,明廷这边都已经形成了管理,甭管啥钱,先漂没再说。 这还是军费,所以才漂没了三成,如果是换成其他经费,漂没个五成那都是常规操作。 被漂没三成后,崇祯省吃俭用挤出来的五十万两银子,已经只剩下三十五万两银子了。 这些钱,有大部分被折算成枪炮粮食等物资。 经过折算后,最终这一批金银物资就变成了十万两现银以及市价大约值二十万两银子的粮草以及枪炮盔甲刀剑等。 其中五万两银子那里去了,废话,一大群人辛苦忙乎,可不得给人家点辛苦费啊,还有这么多物资不得运费啊。 至于你说为什么物资都是直接从河南当地调运,根本用不了这么多运费,你扯淡,我们明明是从京师把物资运输过来的…… 这些物资一路南下运输,免得了又有所损耗。 那个啥,路上翻个车,遇个匪盗之类的很正常吧! 所以等送到陈必谦手头上的时候,这一批物资已经只剩下五万两现银以及价值十五万两银子的粮食以及物资。 这些粮食里,还都是清一色被渗了沙子的陈年发霉粮食。 当陈必谦接到圣旨,说是陛下给自己挤出来了五十万两银子,在看看眼前这一堆总价值撑死了也就二十万两银子的现金和物资,却是没有多大的意外或者是愤怒。 作为官场中人,尤其是以前还在京畿任职,也拿过无数次漂没后分成的官员,陈必谦很清楚为什么五十万两银子会变成二十万两。 但是他却不能说,甚至都不能指责。 因为这是传统,国朝上下无数官员的统一意志。 大家都得养家糊口不是……你陈必谦跳出来坏事,想要恶心谁呢。 陈必谦非但没有生气或指责,甚至还有些庆幸,朝廷大佬和沿途经手的人,大多还是知道局势紧张,这一批钱粮的重要性的,同时也算是给他陈必谦面子的。 前后一共只漂没以及克扣了六成而已! 这要是换成了发往辽东等地方的钱粮,前线边军想要拿到六成是不可能的,顶多就给点银渣滓让你闻个味…… 这一批钱粮还能够给陈必谦留下四成,二十万两银子,这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 只是吧,看着这点还没自家地窖银库里藏银多的银子……陈必谦有些头痛,这么点钱不够用啊。 此时,他又想起了前些时候听到的一个传闻,据传南边的楚贼一年军费有上千万之巨,端是让人羡慕又愤怒。 羡慕,这一年上千万军费能吃多少空饷……哦,不,能养多少军啊! 而愤怒,则是楚贼只是依托区区楚北以及武昌府这么一点地方,却是搜刮千万之巨用以养军。 搜刮的如此之狠,可见伪楚苛政之残暴,怪不得众多湖广当地的士绅百姓们普遍说伪楚税吏猛如虎,苛政甚暴秦。 别说陈必谦羡慕又惊恐了,其他人听闻了楚贼那边每年开支竟然达到千万之巨的时候,反应也都是非常的夸张。 身在长沙的杨嗣昌听闻伪楚每年军费超过千万两的时候,叹了口气道:“如我有千万在手,编二十万新标军又有何难,有二十万新标军在手,平定楚贼又有何难!” “可惜啊!” 东边的安庐巡抚史可法听闻这个消息后,更是挡着一群下属破口大骂:“伪楚罗贼残暴无良,为一己私欲搜刮民脂民膏,还有那伪楚税吏陈贼,上千万两啊,他这是榨干了多少百姓的血肉啊!” “楚北武昌,如今怕是民不聊生,饿殍满地啊!” 这话如果让大楚帝国税务部尚书陈星凯听了,肯定对他翻白眼:你可以污蔑我人品,但是绝对不能污蔑我的智商。 你觉得我得傻到什么程度,才会放着一群士绅大户们不收税,去找一群苦哈哈收税啊。 就普通老百姓的那三五个铜板,我陈某人可看不上眼……麻痹,找他们收税,连税收成本都收不上来。 你真当我税务部的税务巡警和武装税务巡警不要钱是吧……养这些人很贵的好吧。 收税,那也是需要成本的! 真找一群苦哈哈收税,把他们全榨干了,收上来的钱估计连税务部自身的运转成本都摊不平…… 所以,大楚帝国税务部的主要工作目标,也就是征税目标,从来都不是那些普通老百姓,而是那些士绅大户们,甭管是大地主还是大商行的东家,全都是他们的重点监控目标。 这个过程里,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士绅大户们因为武装抗税而遭到抄家灭族,也有一些人以为偷税漏税而被逮捕入狱或则抄家,因此死伤的士绅大户不在少数。 但是不管怎么说也到不了饿殍满地的地步, 哪怕把士绅大户们全抓起来通通饿死,也不至于饿殍满地……不为别的,纯粹是士绅大户人数不够多,饿殍是可能会有,但是绝对做不到满地…… 士绅大户相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是属于绝对的少数人。 毕竟通常来说造反想要获得成功,就要站在大多数人的一边,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 嗯,这只是理论。 实际操作中罗志学啥群体的利益都不代表,他只代表他自己的利益! 他造反,只是因为他想要当皇帝! 而他造反之所以能到现在这程度,纯粹是因为他麾下的保乡军比明军能打。 仅此而已!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老子就是要当皇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老子就是要当皇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老子就是要当皇帝》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