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你很希望我死?】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持秦第二章 【你很希望我死?】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就在闭上眼睛的那一瞬间。 嬴扶苏这具身体中,原本极为陌生的种种记忆和过往。竟然开始变成一种,好像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熟悉。 那些记忆,就像是涓涓细流一般,变成了秦天自己的记忆。 只一瞬间,秦天便经历了一位秦国公子的生平。 秦天猛然意识到,公子扶苏识海中那巨大的悲意。并不是在被赐死的这一刻,才突然涌现出来的。 而是在被秦始皇下令,出使北疆,监军蒙恬大军的时候,便开始的! 在记忆中,公子扶苏从前也是意气风发的。 从小便被委以重任,生来就是为了接任秦国的大业。对秦国的政事,公子扶苏曾经也怀着满腔热枕。 在秦始皇想要坑杀四百多方士的时候,扶苏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其实原本嬴扶苏的本意并不是想要为这些方士开脱。 他只是觉得天下初定,秦法、度量衡、郡县等等制度,对六国还没有完全普及。 山东六国旧民,大多追捧孔儒迂腐的仁政和封建礼制。 嬴扶苏熟读孔儒经典,自然明白,山东六国虽然从未使用儒家那一套治理国家。但从孔丘周游列国,四方施教以来,儒家仁政和崇尚周礼的印象早从百年前开始,就已经深入山东六国民心。 最关键的是,儒家人治仁政的主张,切切实实维护了士大夫阶层的利益! 而六国民众,又对秦法和秦国都不甚了解。甚至在很多人心中,秦法严苛和暴政等同,而秦国则是虎狼之国,秦人与戎狄无异。 不可能你灭了人家的国,毁了人家的社稷和宗庙,然后派驻几个郡守县丞,人家就会甘心服从你啊! 这个时候一次坑杀四百多人,对在六国旧土上推行秦法颇有影响。 那些在暗中虎视眈眈的六国复辟余孽,可不会管你杀的是方士还是罪犯。他们只会说,秦王一次坑杀四百六十余儒生,是滥杀,是暴政,是虎狼。 那些图谋不轨的人,会高举仁爱的大旗来蛊惑民众。 扶苏认为自己的建议是合理的,也是应该的。而且,秦国虽然经历商鞅变法而强大,奋六世之余烈,最终一统六国。但是现在华夏已经一统,适当施行仁政,更有利于治理国家、安抚民心。 秦始皇被自己的长子扶苏当众反对之后,非但没有听取劝谏,反而一阵暴怒。 不仅将其大骂一顿。 还直接将公子扶苏赶出了咸阳,让他到北境监军。 战国时期,军队只听令于虎符信物。手持虎符,便相当于拥有军队的绝对控制权。而且权力极大,几乎不受什么节制。 信陵君魏无忌,盗取虎符便能够统帅大军出征,最终解了邯郸之围。 而公子扶苏的这个所谓的监军,却是不授虎符的。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实权。既没有权力挟制三十万北征大军,也对上将军蒙恬没有太多的制衡。 名为监军,实际上只是处理一些琐碎的政务。 嬴扶苏觉得自己是彻底被父亲放弃了,所以才会被逐出咸阳,扔到这蛮荒的北境。 在来到北边之后,公子扶苏几乎是万念俱灰! 整日浑浑噩噩,消沉至今。 秦天完全可以感受得到,即便是到了被赐死的时候。 公子扶苏对自己的父亲,也是完全信任和遵从的。 那不仅仅只是被宗族血缘和道德束缚下的顺从,更是一种由心而发的敬仰和崇拜。 我父秦王政,天纵之资,统一六国,宁息天下战乱。又废分封,设立郡县,此举功过三皇,德盖五帝。轩辕黄帝以来,也从未有人做过这样的壮举。 父亲让儿子死。 那儿子就该死! 心中的种种失落、绝望的情绪,和对过往的无比怀念,秦天都能清楚感受到。 嬴扶苏分明已经对这个世界,再没有半分留恋。 于是原本这具身体中,公子扶苏的意识,便彻底消散。 头…… 头好像不疼了? 自己似乎正在慢慢掌握这具身体? 秦天突然心里觉得,有些难过。 · “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 而听到公子扶苏所说的这话,上将军蒙恬却是突然脸色大变。 蒙恬为将多年,参与过灭六国的大战,也和来去如风的匈奴鏖战过。他性格沉稳,向来谋定而后动。 他觉得始皇帝突然降下来的诏书,颇有些疑点重重。 公子扶苏是始皇帝的长子。 虽然没有明立为太子。 但立嫡、立长,向来就是规矩,也是祖制。废长立幼自古以来,就是取乱之道。 公子扶苏并没有犯什么重罪,怎么突然说赐死就赐死? 而自己蒙氏家族在秦国已经三代,满门忠烈,更是战功赫赫。即便是讨伐匈奴有什么问题,也应该是先被召回咸阳,然后依照秦法裁决。 哪有将三十万大军的上将军,直接下诏在阵前赐死的? 更何况,北击匈奴颇有成效,哪里是无功? 自己到北境以来,修筑长城防线,修直道,已有所成。大军几次北出作战,将数支匈奴大部落驱赶到漠北之地。 向北,秦军渡过大河,夺取河套,设立九原郡、云中郡,将大秦的边界扩大到了阴山之外! 向西,上郡以西、长城之外的广大区域,以前是匈奴袭扰的重点区域,但现在也已经成为了大秦的北地郡,很难再见到匈奴的影子。贺兰山以东的肥美草场,皆属大秦。 若不是头曼这个老家伙狡猾如草原狼,稍有风吹草动就立刻远遁。否则早几年的那次伏击,就已经将其擒来祭旗了! 西边月氏国对秦军甚为畏惧,几次派使者商贾来示好。但大秦没有什么表态,只是坐看月氏、羌人和匈奴的互相攻伐。 东胡虽然颇为强势,但东线的长城已经基本完工。雁门、代地、上谷、辽西几郡都已经开始着手屯兵蓄粮。 坐拥河套草场,蒙恬也已经开始大量养殖军马。 再有几年时间,便可集结大军,出河北之地,彻底平定戎狄之患。 这些,写给始皇帝陛下的奏章中,分明都是详细禀报过的。 始皇帝陛下也从未对这些,表达过任何不满。 怎么就急匆匆地突然赐死? 这般着急,难道是朝中出了什么变故? 这件事情,始终透露着一种诡谲。 想到这里。 蒙恬上前一步,想要制止公子扶苏的自尽,并且还想要说什么。 但站在蒙恬身后的那个使者,则在一旁用阴恻恻的声音说道:“蒙恬将军,始皇帝陛下的诏令,将军是在质疑吗?” 蒙恬听到这话,止住动作,皱了皱眉头。 那诏书上印着的,是始皇帝的国玺。蒙恬检查过,那字迹也是始皇帝手书无疑。 蒙恬虽是将兵三十万的上将军,但终究还是秦国的臣。尤其是公子与始皇帝之间的嫌隙,自己也未尽知。公然劝阻公子扶苏,便是插手嬴氏公族内事,不合规制。 可这一切,却明明都太不合常理! 此时,公子扶苏已经心如死灰地闭上了双眼。手中提着的暗金色短剑,已经微微举起,贴到了颈边。 那使者看到这番情景,眼中流露出一种得逞的意味。不过他不敢直视,只是垂首弓腰,一副恭敬的模样。 扶苏即便是被赐死,仍旧是秦公子。 是大秦的王子! 地位何其尊崇。 就算是自裁,也不是他这样的下人有资格嘲弄和亵看的。 更何况,身边还有一位征战多年,战功赫赫的大秦第一勇士——蒙恬。 不论目的如何,总还是要将礼数陪到位的。 使者低着头,竭力使自己的脸上不露出半点情绪。只是微微颤抖的身体,仍旧证明了心中的兴奋。 上将军蒙恬似乎对这诏书,颇有疑虑。看起来并没有想要服诏的意思。 但这并不要紧。 赵大人说过:公子扶苏才是此行最大的目的。 只要嬴扶苏死了! 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至于蒙恬现在死不死,无关大局。 更何况,诏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兵属裨将王离。 将军蒙恬的兵权其实已经被解除。 只要扶苏死了,就算是蒙恬心中有千般疑惑,也只能先交出兵权,只身去向始皇帝请示。 但身边没有了数十万大军的蒙恬,还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难不成还能一个人造反不成? 就算是蒙恬不愿意交出兵权,没有了公子扶苏这位继承人,这三十万秦军也断然不可能跟着蒙恬造反。 只要扶苏死了,那么胡亥公子继承国君的最大阻碍,便再没了。 朝内又有赵高大人和李斯大人的支持,即便是嬴氏公族们也不能动摇。 但前提是,公子扶苏必须死! 沙丘的那件事,群臣此时尚且不知晓,公子扶苏更是没有理由知道。 那么…… 父让子死,君让臣死,便不得不死! 想到这里,使者的嘴角,开始微微上翘,露出一丝笑意。 但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听到了一个清冷而淡漠的声音: “笑什么?你很希望我死?”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持秦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持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持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持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