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二世】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持秦第二百零七章 【二世】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直到朝中百官都退了朝,出了章台宫。 嬴胡亥还是有些恍若隔世。 直到赵高在胡亥的耳边说道:“陛下……可曾记住刚才在殿上反对陛下之官吏?” “啊?这……记……记住他们作甚?”胡亥有些茫然无措。 赵高的脸上,多了几分慈祥的笑意:“他们可都是反对您继位二世皇帝的!” 听到赵高的话,胡亥冷静了下来。 刚才的朝会上,一身丧服的左丞相李斯,当庭宣布了始皇帝崩殂的讯息。 朝中百官,哭声顿时响做一片。 始皇帝在秦国百官的心中,威信极高。 统一六国的丰功业绩,更是功盖三皇五帝! 这样的天下,这样的秦国。 亘古未有之! 始皇帝在秦人的心中是伟大的! 可是天妒英才! 始皇帝竟突然崩殂。 这让朝中官员万万接受不了这样的噩耗。 不少官员甚至伤心到几度昏阙。 整个章台宫,都沉浸在了一种猝然爆发的悲痛气氛之中。 着是经历过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始皇帝四朝的老臣,右丞相冯去疾。 虽然已经隐隐猜测到了什么。 但是听到李斯亲口宣布始皇帝的死讯。 还是眼前一黑,险些昏阙。 一行老泪纵横。 然而,就在秦国百官悲痛欲绝,心神大乱的时候。 左丞相李斯,又当庭宣读了两份诏命。 第一份诏命,是始皇帝将皇帝之位,传于自己最宠爱的十八子,嬴胡亥。 第二份诏命,则是要送去给远在上郡的长公子嬴扶苏的。 诏命只有一句话:“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 这第二封诏命,就是当初始皇帝留给扶苏,却还没有来得及发出的书信。 甚至写好封存之后,都没有开封过。 李斯早有谋算。 他要让公子扶苏,放下兵权,只身来到咸阳! 若是扶苏来。 那么不论如何,也要在咸阳除掉扶苏。 而扶苏若是不来。 那胡亥便能够坐稳二世皇帝的位置。 想要抗衡蒙恬和扶苏,胡亥便也只有依仗自己这个丞相! 李氏一族,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重用! 李斯与章邯、李由私下探讨过。 北进覆灭蒙恬,有些困难。 但若要自保,凭借关中地区的易守难攻,也可让蒙恬大军无功而返。 况且,蒙氏族人,北征大军的家眷,都还在关中。 蒙恬不敢乱为。 两封诏命,都是在秦国百官的面前现场开启封印,验封无误。 那上面,也都盖上了秦国国玺! 右丞相冯去疾查验了蜡封、玺印,都没有任何问题。 紧接着,赵高扶持着还有些懵懂的嬴胡亥,步入章台宫大殿。 以治粟内史为首的几个官员,发出了质疑。 觉得这其中有疑。 因为那两封诏书,都不是始皇帝手书。 而是赵高所书写,只是扣上了国玺印记。 李斯则说道:“上病重,无力书之。赵高为中车令,嬴姓宗族,代掌书印,不违制也。上托孤于斯,是任重也!斯,上蔡闾巷布衣也,上幸擢为丞相,封为通侯,子孙皆至尊位重禄者,故将以存亡安危属臣也。今奉主之诏,听天之命!岂可负哉!夫忠臣不避死而庶几,孝子不勤劳而见危,人臣各守其职而已矣。君等称疑,是言斯不忠邪?” 一言出,群臣不敢再提疑惑。 因为李斯俨然已经将自己和公子胡亥,绑定在了一起。 若是质疑胡亥,那就是质疑李斯。 若是反对胡亥,那就成了反对李斯! 官员们虽然嘴上不说,但心中的疑惑,丝毫不减。 其实,疑惑只是小事。 官员们的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利益集团。 既然始皇帝生前并没有明确立谁为太子。 那么……凭什么不能‘怀疑’呢? 就算是立了太子,君不闻当年嬴通公子吗? 谁当皇帝,受影响最深的可不是天下黔首。 而是当朝那些官员背后组成的利益圈子。 一朝天子一朝臣,说得可不仅仅只是治国。 几个李斯提携上来的官员,则顺着李斯的话说道:“上出行,咸阳诸公子均莫许从之!唯少公子胡亥,许之从驾东巡!足证上意!” 李斯作为秦国丞相,已经多年。 秦国朝野上下,大部分的官吏,都是李斯培养或提拔起来的。 所以李斯一言既出,便立刻受到了绝大多数官员的支持。 丞相李斯在位,才能保障他们的官位、利益和家族。 若是换一个人来当左丞相,那么势必也会对整个秦国的官场造成不小的冲击。 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 至此,虽然有几个官员还有疑惑。 但看了看大殿周围的那些甲士,和少府章邯一直按在剑柄上的手。 又看了看始终没有表态反对的右丞相冯去疾。 也便不敢再说什么。 李斯先是宣布了始皇帝发丧的一些事宜。 随后在章台宫,为公子胡亥举行了仓促,却不失隆重的祭祀大典。 至此,嬴胡亥正式成为秦二世皇帝。 只是胡亥没有料到的是,朝会和大典刚刚结束。 赵高就向自己提了这么一个问题。 那些…… 那些反对自己的官员,需要记住吗? 胡亥其实并不是个傻子。 对于秦国法令,胡亥还算是全部通读。 但是对于怎样当一个皇帝,以及怎样驾驭百官。 以及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勾心斗角。 胡亥却完全是一窍不通。 不通。 那就只能问赵高了。 “他们不愿意,又能怎么样?” 赵高则说道:“他们不愿意陛下来当皇帝,那么就会联合陛下的兄弟姐妹来反对陛下!然后……杀死陛下!” 胡亥惊恐万分。 “赵高……那……那本公子怎么办?” “陛下以后就是陛下了,不能再自称公子!”赵高说道。 胡亥有些手足无措:“赵高……本……朕……朕不想被杀死!” 第二天,二世皇帝胡亥,便颁布继位之后的第一道帝令。 在少府章邯麾下刑徒徭役中,选五万人赦免罪责,征为材士,屯卫咸阳。 这条诏令,让秦国百官大为震撼。 屯卫咸阳。 防谁? 不就是防止那些心中不服的官员吗? 很快,九卿之一的治粟内史向二世皇帝提出。 “征召五万大军,这些刑徒的粮食供应,就从原来的自带,变成了国家供给。” “养五万大军,可不是小数目。” “这两年,关中少雨,粮食欠收,巴蜀粮仓空虚……国府拿不出这么多粮食给这五万步卒!” 但胡亥却说道:“粮食不够吃,那就命令其他各郡征集粮食!” 治粟内史有些窘迫:“这……从其他郡县调运粮食,路途遥远,消耗颇费,十石粮食,运到咸阳,便只有二三石。若是供给宫廷食用,尚且捉襟见肘。供给五万大军……杯水车薪!” 说来说去,就是想说拿不出粮食,希望不要征召这五万材士。 而胡亥似乎是对征召五万大军的决议,非常坚定。 赵高说过,维护统治地位,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让押运粮草的人,自己自备粮食。同时咸阳周边三百里,任何人不得食用、调用这批粮食!粮食优先保障五万大军!”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持秦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持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持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持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