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拍纪录片(求订阅!)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生大时代之1993第589章,拍纪录片(求订阅!)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好似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般,电话一个接一个,张宣忙到很晚才睡。 这个晚上,杜双伶很主动,比以往任何一次都缠人,把老男人快乐的,有点找不着北了。 “跟你打个商量。”张宣抚摸着她那光滑的背。 杜双伶眯着眼睛享受:“什么?” 张宣说:“我以后获奖一次,你就这么主动一次。” “德性...” 想起今晚自己的大方,杜双伶脸热热地,一下子就挂不住了。 “怎么样?” “不怎么样。” “不要这么小气呀,我获奖又不是喝汤,一辈子也没几次。” “不嘛,我男人获奖就是喝汤,今天才是开始。” “哈,你比我还自信。” “当然,你是我男人。” .... 三楼。 邹青竹走进文慧卧室,对床上正看书的文慧说: “慧慧,今晚我跟你睡。” “哦,好。”文慧往边上去了点。 邹青竹上床,靠着床头突然问:“这么好的日子,这么好的时辰,你说楼下是不是在、在欢好?” 文慧静默几秒,手指摩挲着书页巧笑问:“你怎么说这个?” 邹青竹说:“我很羡慕双伶,不仅是身体上的羡慕,精神上更羡慕。” 文慧顿了顿,合上书本认真听。 邹青竹说:“慧慧,你知道不,我这段日子一直在反思,我为什么对自己男朋友没太兴趣,今晚我忽然找到了原因。” 文慧若有所思:“因为张宣?” 邹青竹不避讳地点头,“张宣太优秀了,我们跟他天天相处,导致在对异性方面的审美水平在无形中提高。” 接着她说:“我也不瞒你,好几次和他在一起时,会不由自主地拿他跟张宣对比。 然后,然后就、就...哎…” 话到这,邹青竹叹口气:“然后就一地鸡毛,对他没太大兴趣了。” 文慧重新打开书本,视线落在书页上,好一会儿问: “你是不是喜欢上他了?” 这个他不同于那个他,指的是张宣。 邹青竹自然听得明白,摇摇头:“那倒没有。 都说门当户对、门当户对。 我长相一般,又没过人才华,配不上张宣,我才不会自讨苦吃呢。 我只是感慨,双伶命好,我男朋友命差。” 文慧听得笑了笑:“你现在在反思,是不是意味着你男朋友的命要变好了?” 邹青竹把头放文慧肩膀上:“应该吧,我打算好好梳理一遍和他的感情,看问题是不是出现在我自己身上?” 文慧问:“他走了吗?” 邹青竹说:“还没做决定,可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家里都在催他。” 文慧大致听懂了,侧头笑说:“张宣获奖,你男朋友是最应该向张宣说一声恭喜的。” 邹青竹跟着笑了会,问她:“你呢?你是在这边读研还是回沪市? 我前段时间好像听到你妈妈跟你打电话,似乎想要你回沪市读研?” “嗯。” 文慧嗯一声,没否认:“我妈问我是这边保研?还是去沪市读研?” 邹青竹问:“那你决定了吗?” 文慧想了想,摇头:“还不知道,我还没做决定。” 接着文慧说了原因:“大了后,我没多少朋友,你们都在这边。” 邹青竹定定地看着好友侧脸小会,不再往下问了,转而说起了其它。 ... 次日。 中大外面来了很多记者,纷纷冲着张宣获得雨果奖这一热点来的。 但张宣这次没像上次那样纵容他们,选择冷处理。 不过下午他接到了陶歌的电话。 陶歌开门见山道:“央视想给你拍纪录片。” “我知道。” 张宣意会:“他们跟你联系了?” 陶歌开口:“人家打你电话,被你拒绝了,就找到了我。” 她接着说,“跟我打电话的是我大学同学,不过决定权在你,姐也是跟她关系不错才替她问问。” 张宣说:“可以推掉吗?” 陶歌回答:“可以,姐等下就拒绝她。理由就是我弟弟想要集齐科幻界的三大奖项才接受拍纪录片。” “......” 老男人碎碎念:“你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 陶歌笑道:“这是姐充分相信你。” “哎…!行吧,让她过来吧。不过你得跟她们提前打打预防针,别问不该问的,别拍不该拍的。” 知道不是特别情况,陶歌肯定不会开这个口子的,所以他知道这次不能拒绝。 “好,姐欠你一顿饭。” 说着,陶歌挂了电话。 拍纪录片! 他娘的!老夫也有一天要拍纪录片了,张宣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好? 有高兴。毕竟这是央视,这是对自己的肯定! 也有忧愁。没有谁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了,真才实学有,勤奋也有,但还配不上这个高度。 他这是在吃先知先觉的福利。 不过随后他又释然了,人生短短几十年,没啥可矫情的。 该吃吃,该喝喝,该挣得钱要挣,该装的逼也要装,该享受的也要享受,这才是社会,这才是人情世故。 ... 张宣刷屏了。 前有“冰与火之歌”第二卷的首日销售雄风,今天有雨果奖的威势,张宣成为了连着一个星期刷屏全国各大媒体的知名人物。 尤其是雨果奖! 在当今诺贝尔奖和中国无缘的时代,这个奖项就显得尤为突出,尤为打眼。 有人酸没? 有! 有好些所谓的教授酸,甚至在报纸上放怪话。 但还没等这些人洋洋自得多久,就发现课堂被人冲了! 是真的被冲了! 那些教授好想爆粗口,他妈的!平时那些乖乖学生,今日都变成了虎狼之师,教室一下子来了好多外班学生,过道都被挤满了,纷纷质问。 有些愤青地学生大喊:“教授,你什么时候为我们拿个雨果奖回来?” 甚至还有些学生更过分:“教授,我们什么时候能在书店看到你的着作?” ... 一连几十个问题,教授头都大了,脸色铁青。 都说打人不打脸,今天就被赤果果地打脸了。 心里暗暗后悔,这张宣在年轻一代人中影响力这么大了吗? 自己以后还怎么在学校呆?不得被其他老师笑话死? 本想以上厕所为由开熘,但这些教授发现没卵用,人家跟着上厕所。有些不嫌事大的,还偏头看大小,差点把人吓阳痿了。 这还是算好的。 听说有些地方的口嗨王者衣服都被冲破了,头发都被冲乱了,家里的玻璃窗都被扔了石头。 看到这些报道,老男人感叹,还是这年代的人有特色,大家思想上高度统一、爱国、纯朴。 这种纯朴,或者也叫愤青! 要是搁后世? 你去看看,键盘侠月薪人均百万,哪里出了点事,都是递刀子的多。 当然了,这里面很多人也是被社会生活压力逼得,只能到网上找找乐子发泄发泄,其实过得都不容易。 张宣连着翻了20多份报纸,相比较而言,酸的还是少数,唱赞歌的才是主旋律。 他现在已经见惯了风雨,什么都看开了。面对这些小打小闹、不痛不痒地批评,也是澹澹笑之。 新闻联播来了! 那个男人这次霸占了10秒钟! “本台消息,我国着名作家三月获得了雨果奖,成为了国内首个获得此奖项的第一人....” 主持人西装革履、精神饱满、字正圆腔地念叨着,背景再次展现了张宣的半身像和一本“发条女孩”。 邵市。 新闻联播是文征每天必看的节目,他能从这里面嗅到很多不同寻常的东西。 守在电视机前看完这一幕,文征忽然开口问旁边的妻子: “这是第三次了吧?” 廖芸盯着电视上的半身像,用确认地语气说:“是第三次上新闻联播。 前面有两次。一次是他的新书哈利波特和发条女孩引起轰动的时候,第二次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时候。” 文征点点头,罕见地发表看法:“了不得。” 随后文征想起什么,又问:“婷婷跟他怎么样了?” 有些话不能跟丈夫明说,廖芸只得叹口气:“就那样吧,你女儿是个死心眼,一心扑在张宣身上,我也不知道她像谁?” 文征听了没做声。 廖芸稍后又直直地看着电视说:“老文,我才40岁出头,要不我们再生一个吧?” 文征知道妻子说的是气话,伸手拍拍她手背,还是没吭声。 … “雨果奖!” 温玉放下报纸,对李文栋说:“了不起!真是了不起!这算是咱中国第一了吧?” 李文栋点头又摇头:“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张宣早就第一了。 但想做到公认第一,这人心呐,难!” 温玉问:“你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张宣的场景吗?” 李文栋说:“记得,在香山公墓咱爸坟前,那天还下细雨,我印象深刻。” 温玉又问:“你有想过当时认识的少年会走到这一步么?” 李文栋回答:“有想到。” “哦?” 温玉好奇:“说说你的看法?” 李文栋伸手摸摸茶杯,认真道:“我当时对他的印象特别好,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老头子到死都记挂着他的手稿,这可以理解为“风声”勾起了我爸的那段战场岁月。” 温玉问:“第二个原因是什么?” 李文栋说:“陶歌。” 温玉眼睛睁大几分:“陶歌?” “对,陶歌。” 李文栋说:“我比陶歌大8岁,咱们在一个院子生活了几十年,也算是从小看着她长大的。 她的脾性我很了解,说一句眼高于顶都不足以形容她的骄傲,一般人入不了她的法眼。 但当时张宣和陶歌的站位、当时陶歌介绍时说是她弟弟,我就明白,陶歌很看重他。 而张宣的家庭背景摆在那,能让陶歌如此欣赏的自然是才华。 所以张宣有如今的非凡成就,我是非常意外,却也不意外。 天才么,历朝历代总会出一些的。” 温玉在脑子里回想一番当时坟前的光景,好像是这样,接着凑头过来问: “你说陶歌会不会对张宣动心了?” 听到这个问题,李文栋情不自禁笑出了声。 温玉推他一下:“别顾着笑,说说。” 李文栋喝口茶:“这有什么可说的,没必要说。 她天天跟张宣处在一起,现如今正式工作都挂职了,天天帮着张宣打理事情,不是说明了很多问题?” 温玉问:“那陶叔他们?” 李文栋侧看她:“陶叔和婶子应该是还没往这方想吧。 毕竟那些年陶叔和婶子一直在外地工作,隔几年就要换个地方。 陶歌从小就跟他们分开居多,是陶爷爷一手带大的,没我了解陶歌是完全有可能的。” 温玉问:“那你觉得陶歌和张宣?” 李文栋摇头:“没可能。” 温玉问:“为什么?。” 李文栋说:“有3个原因。一是张宣的红颜知己有好几个,这是陶歌顾忌的点。 二是家庭背景原因。 至于最后一个...” 温玉接话,“最后一个原因你是想说张宣不一定对陶歌有心思对吗?” 李文栋点头又摇头:“不是不一定,是一定没对陶歌动心思。” 中大。 高校长刚放下电话,想了想,又拿起听筒打给了张宣。 “老师。” 张宣很意外,不是已经道喜了么,再次打过来,估计是有事。 “张宣,你在学校吗?”高校长温和地问。 “在。” “听说央视要给你拍记录片,是真的吗?” 消息还挺灵通... 张宣没隐瞒,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当即就说:“我也是刚不久前才接到电话。” 高校长迫不及待地问:“你的意思呢?” 这么上心的? 张宣琢磨一阵,道:“我已经答应了。” 听闻这话,高校长松了一口气,随后笑着开口:“张宣,老师这里有个不情之请。” 这才对嘛,无利不起早。 不然今天这高校长脑子烧了?怎么这么关心拍纪录片的事? 张宣沉吟些许,随后道:“老师您说。” 高校长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说了:“拍纪录片是大好事,学校会全力配合你。 但老师也有私心,就是啊,就是你们拍摄的时候啊,能不能从侧面多拍一些学校的风貌?” 懂了! 张宣瞬间懂了! 这是希望自己帮学校做广告。 毕竟纪录片是要在央视播送的,收视群体是全国人民。 多拍拍中大,那肯定会无形中提升中大在全国人民面前的知名度,这纪录片里面的印象就显得非常关键了。 张宣几乎没有犹豫:“好,我是中大人,这是应该的。” “诶!....” 听到这话,高校长彷佛年轻了几岁,发自内心的高兴。 ps:求订阅!求月票! (还有…)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重生大时代之1993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大时代之1993》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大时代之1993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大时代之1993》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