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谁人可评判?无人可评判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隋说书人522.谁人可评判?无人可评判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听道长之意,之前似乎对世家有所成见?” 崔婉容不知道李臻心里在想什么,只是觉得对方这句话似乎表露出了对世家的看法。 让她不得不深问。 “没有。” 李臻笑着摇摇头: “崔家自商周起传承至今,又是姜太公之后,贫道怎敢妄语。” “……那在道长心中,对我们这些人的看法又是什么呢?” 事关自己,崔婉容不得不问清楚。 她其实最不想的就是从对方口中说出什么言不由衷的话来。因为,这世间,人人皆畏世家,他们把持着这片土地最上层的资源,无论是寒门士子的登科之路,还是商贾之事的千金大利,一切的产业之中都有着他们的影子。 不遭人恨,是不正常的。 但世人最庸碌的地方也就在这,总有人觉得世家势大,该被削,或者不该存在,可却没有想过,这些产业、势力、地位、人脉……都是世家一代又一代之人辛苦耕耘出来的,或许崔家的传承确实久远了一些,但其他一些世家先祖也有白手起家之人。 这些人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而得到的回报,凭什么不能心安理得的继承? 怎么?一个这一代才开始发迹的寒门,又凭什么奢望可以赶超世家那一代又一代之人的努力? 但这些道理,和一些人是讲不通的。 也不用去讲。 这世道,就是弱肉强食。 多说无益。 所以通常崔婉容不屑于去解释,或者说家里人也都懒得和圈子之外的寻常人交际,因为没必要。 大家站的高度不同,看东西的角度也不同,没有共同语言,怎可称之为知音? 但眼前的男子是她钟意之人,她必须要纠正他心中的偏颇。 让他明白,崔家的势大,是一代又一代的崔家人承继祖业,发扬光大,拓展而来。享受了崔家的好处,就必须要为家族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这是每一个崔家人、攀附崔家的人、崔家的附庸们需要履行的义务。 给了你们庇护,帮你们在商业路上大展宏图,帮你们在仕途上青云直上。 而作为回报,你们必须要主动或者被动给予崔家需要的东西。 买卖公平。 她必须得让这个男子明白这个道理。 因为,这就是这个世道残酷的真相。 她不介意与他成为道侣,也允许他心中怀有苍生的慈悲抱负,只要他想,那么自己就会努力的成为他背后最坚强的支持者。 可却不允许他看不到这个世界的真相。 他的慈悲,在知晓了这个世界残酷的生存法则后,才会变得更加熠熠生辉,更加清晰明澈。 不然,这慈悲也只是大梦一场罢了。 身为崔家的儿女,御妻与训夫的道理从很小的时候,家里人就会有人专门来传授。 但并非什么自私自利的贴补崔家,也不是什么房中欢愉的一晌贪欢。 而是一种让家里的男丁女孩知晓何为小家、何为大家、何治小家、何兼大家的深奥学问。 婆媳关系、岳婿之论,为夫、为妻之道等等。 崔家之人必须要学,因为这同样是他们以后生存下去的保障。 所以,哪怕她还未表露心迹,可……训夫,从这一刻却可以开始了不是么? 而李臻听到她的问题后,也没想太多,只是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其实世家只是为了延续而已。” “!” 崔婉容眼里一抹惊喜立刻升腾。 可还来不及说话,就听他又说道: “只是自私了些。” “……” 面对沉默的女子,兴许是第一次被人问起这个,又或者是因为眼前的她是一位真真正正的世家子。 已经很久很久没升腾起倾诉欲望的道人难得的打开了话匣子: “当然了,我也不是说你们不好,甚至于,我可以理解你们在朝代更迭时做的一切。而一些史书之上乍一看便是奸人所做之事,比如大名鼎鼎的王允送貂蝉这些事情……现在许多人不都还在说王允等一众士大夫乃是自私自利之徒么? 可实际上,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代入到当年那个朝代,以王允为首的这些世家豪强在做的,也只是为了在乱世之中保全家族地位而已。从自我身上,这种事情并没错,但天下之公谓之大公,大公之下,世家的行为多多少少有点自私。可要说你们错了……也倒不尽然。 毕竟,如果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砸到了自己的手上,那么到时候九泉之下,又有什么脸面去面见祖宗?是吧……我不觉得世家多好,但也不觉得世家多坏。你们在与民争利,又还利于民,是个很矛盾的存在。 纵观历史,其实自东汉开始,世家与王权的结构就已经相互组成了。谁能得到你们的支持,谁就能问鼎天下。而同样的,你们需要的无非也就两点,一是足够的土地,二是朝堂有足够的话语权。至于其他的,其实也不过是这两样东西的延伸而已。而一座王朝在兴盛时,有你们的影子。在衰退时,也与你们息息相关。 可以说成也是世家,败也是世家……” 说到这,李臻忽然摇头一叹: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的。因为它太大了,你明白么? 如果我说世家不好,那你们确确实实不好。你们占用着天底下最好的资源,有着可以决定一个家庭乃至王朝兴衰的权利,你们还有着天下最肥沃的土地与人脉资源……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你们的存在,其实对普通百姓而言都是一种制约。 可是呢?没人明白么?没人讨厌你们么?肯定是有的。 甚至,我敢保证,这几百年间的统治者肯定有人在打你们的主意。可当他们想要实施时,却才发现……原来,皇权与世家,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动你们,就会迫使有着太多太多面对皇权制约经验的你们开始抱团。我想,这也是五姓七家同气连枝的由来吧? 而同样的,也正是因为你们是一个整体,所以动你们,就等于倾覆自己脚下的这座江山。所以,在这种平衡之中,你们的地位才能在几百年间保持如同山岳一般的稳固。可同样的,在一座王朝即将腐朽时,你们也可以及时抽身而走,站在皇权的对立面。 所以,要我说,你们才是这个世道上面最顶尖的那一批人。所以才有了那句“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的由来,对吧?而纵览全局,如果以大的方向来评价你们到底是好是坏,我想……除了你们自己,没有任何人有资格来给出这个定义。 任何人评价你们都只能从某种角度的小方面去说你们到底是好是坏。 可放到大面上,在让人评价时……其他人怎么想我不知道,可至少在我这,我对世家无法全部定义。你们……的根系太深了。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见证了不知多少兴衰。而每一段历史中,你们都在以自己的角度去扮演不同的角色。所以,这些历史有好,有坏。至少在我这里,崔掌柜见谅,我无法给出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 一番长篇大论说完,没看到女子眼里的惊讶与若有所思,以及那份简直要化作实质,流露出来的欣赏。 骑着马,看向前方那在阳光下竟然出现了一道彩虹,彩虹之下人声鼎沸的渡口,道人似乎很满意自己的说辞,用点头来佐证了他的想法: “嗯,便是这样。” 而崔婉容听懂了么? 她听懂了。 虽然,有些地方她不赞同,可心里却和明镜一样,自己的不赞同,只是因为自己是他口中的“世家”一员。 站在自家人的角度,必须要反驳否定。 至于其他的,她真的认为对方说的一点都没有错。 他,有大才! 有着超越这世间九成九庸碌之人的大才! 站的足够高,看的足够远。 所以,才会对于世家,或者说这个世道有着自己独有的真知卓见! 长这么大,她从来没考虑过,除了家中的长辈外,能从一个外人口中听到这种……除了个别言论,其余的简直与自家人看待这个世道的角度一模一样的言语! 如此清醒的头脑! 如此……绝顶的洞察力! 更别提对方心中那符合自家人对“英雄”所有评价的美好品质! 世家有错么? 曾经,她问过族中的长辈。 得到的回答是“一切都只是为了无愧列祖列宗而已”。 崔婉容不信佛,不信道。 可此时此刻在心中却对那从不敬畏的神佛仙君发出了真心实意的赞美。 她庆幸,当年大哥保下了自己。 也庆幸,她的执着没有错! 终于,让她遇到了可以满足自己心里所有渴望的意中人。 这是何等的……幸运。 于是,女子的脸儿变成了不胜娇羞的红色。 在和煦的阳光中,她的眉眼中流转的眼波好似一池春水,含情脉脉。 虽然道人没看到。 可是…… 不要紧。 因为…… 她会让他明白的。 而就在她张口想要说话时,忽然,一股祥和的韵味搅碎了二人世界中的含情脉脉。 突兀,且平静的自渡口那边的彩虹之下,蔓延而来。 “南无阿弥陀佛。” 不知是李臻与崔婉容,在渡口处忙碌的工人们心底,也都听到了这一声佛号: “诸位施主,贫僧乃菩提禅院监院,法号空寂,特来拜会于栝县丞,不知诸位施主可否行个方便,代为通传?” 情愫如梦幻泡影一般,化作无声。 只觉得头脑前所未有的清醒,诸多凡尘之欲尽数消退,只留下了灵台处清澈明净的崔婉容下意识的看向了渡口的方向,神情不自觉的变得肃穆起来。 可就在这时,忽然,一声轻笑又打破了她那种无欲无求的状态,让那被退散殆尽的情绪重新回归。 “哈~” 骑在马上的道人双眸之中金光闪烁,看着远处那逐渐与彩虹融为一体的祥和佛光,轻笑着来了一句: “秃驴。”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隋说书人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隋说书人》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隋说书人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隋说书人》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