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盐树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在晚唐开发东北第二十五章 盐树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随着人口的增多,副作用也体现出来,塔虎城的食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着。 不得已,李悦又想起了西边的盐碱地,如果运气好的话,食盐以后不仅自给自足,甚至可以进行贩卖,这几乎就是一笔没本的买卖。 转眼间到了六月,东北的夏天已经来临,虽然不算炎热,可是一上午顶着太阳、小心翼翼的行走,众人身上还是出现了汗渍。 “大人,这里距离塔虎城已经有五十余里,路上虽然没看到马蹄印,可是咱们还是小心一点才是啊。” 李悦身边跟随着十几个老兵,这些人实际上已经算是他的私人卫队,无论是从私从公,每个人都不希望他有半点闪失。 没有看到看到一块盐碱地,甚至连大一点的水塘都消失了,如今只能看到大片的青草,以及成片的树林。 远处的树并非常见的树木,至少李悦从没见过。 树林高约两丈,似乎已经生长到了极限,雨伞一样的树冠上,开满了数不清的白花,只露出星星点点的绿色。 更让人奇怪的是,树干通体呈现白色,好像得了白化病一样。 李悦暗自好奇,打算近距离观察一下,并且以这里为界,以后刺探军情最远也只到这里。 众人进入树林,纷纷下马休息,兵士马匹补水完毕,随即把温顺的战马散放在树荫下。 树干上像是结出了一层冰霜,手指轻轻一碰便哗哗地掉落下来,更让人奇怪的是,马匹像是受到了诱惑,纷纷舔舐上面的白霜。 李悦好奇至极,轻轻刮了一块放进嘴里,脸上随即现出惊喜若狂的神色。 像是中了邪一样,李悦喜笑颜开的同时,手舞足蹈地在地上蹦着,嘴里还不停地喊道:“发财了、发财了……” 眼前的一幕让兵士们心里发毛,一个个悄悄后退着,生怕受到李悦的影响。 “我看大人刚刚吃了白霜,不会是中毒了吧?” “这个地方邪性的很,没见那些马刚才也吃了,现在还一个劲的吐着口水。” 说话的工夫,李悦终于不再蹦跳,而是惊讶地看着兵士,命令道:“你们还愣着干啥,还不赶紧把那些白霜刮下来,那些可都是钱啊。” “大、大人,您知道我是谁吗?” 与李悦比较熟悉的张子龙,惊恐地问道。 看了看四周兵士们的样子,李悦顿时恼羞成怒,开口骂道:“你给我滚犊子。我脑子虽然不够用,可是不是疯子。你们也去尝尝,那TM是盐。” 张子龙一愣,早就被李悦骂的脸皮厚了,用手指在树皮上试探着点了一下,随即放进嘴里,脸上顿时现出惊喜的表情。 “是盐、是盐,真的是盐。” 众人一听,一窝蜂的冲了上去,纷纷对着树干使出了一指馋,每个人像是尝到了世间美味一样,不停地在树皮上剐蹭,反复吮吸着自己的手指。 感受着嘴里的咸味,众人疑惑的同时欣喜若狂,不仅他们想不到,就连李悦也想不明白,世间居然还有产盐的树。 看树皮上雪白的颗粒,简直就是精心处理过的精盐,不仅没有一点杂质,更是没有异味。 “装、赶紧装,这可是老天赏赐下来的宝贝,千万不要浪费一点。” 李悦一声令下,众人全部忙活起来,看到马匹还在舔舐,上去就是一巴掌。 老天爷赏赐的宝贝,也是你们这些畜生能动的,回去给你们吃些粗盐就算不错了。 没有意想中会出现的情况,众人全部小心翼翼,生怕伤到树皮,两人一组、用树枝一点点慢慢刮着。 已经安排了人向西打探,李悦一边注意四周的动静,一边暗自琢磨着,在他的认知中,盐类或是存在矿物中、或是存在海水中,从没听说植物能生产出盐。 抱着试试看的念头,李悦挖出了一个土坑,捡起最下面的一块泥土,用舌头轻轻舔了一下。 果然猜测的没错,自己的判断也是正确的,这里确实是后世的那片盐碱地,只是比千年之后多出了许多树木。 “反正现在是由我发现的,干脆就叫你们盐树吧。历史记载某年某月,渤海国县令李悦发现一种产盐的树木,遂命名为盐树。如此一来,老子也算是名垂千古了。” 所有人携带的重量已经达到了上限,再多的话马匹也承受不了,可是盐树的“果实”才采收了一小部分,众人只能恋恋不舍的离开,再晚的话就要走夜路了。 “大人,我们兄弟二人向西探查,在三十里的范围内没有发现契丹人的踪迹,看天色不早,我们就没再去远处。” “有劳二位了。” 谢过两名探子,李悦暗自琢磨着,越是向西、越是接近契丹人的地盘,这些年塔虎城都是稳固防守,探子们到达的地点,已经是有史以来最远的地方了。 尽管出动了全部的战马,塔虎城出动了几十人,才把所有的盐收集干净。 趁着人马齐整,众人继续向西探索了近百里地,才发现一两个放牧的牧民。 以李悦的估算,这里距离后世的白城市,应该还有一段路程,似乎契丹人也不敢太靠近塔虎城,这里就是他们放牧的边界了。 为了避免麻烦,众人悄悄退了回去,万一附近有契丹人的聚集地,这几十人、几十匹马,恐怕就要交代到这了。 有了这一次的冒险,方平、李悦的担心也少了一些,至少在目前看来,契丹人并没有向东推进的想法,近两百里地的荒原,如今是双方的缓冲地带,只是不知道谁能率先发起进攻了。 忙碌了几天,塔虎城的细盐可以堆积成小山,至少今年不用担心吃盐的问题。 早就说好,扶余县出现情况会禀报自己,如今虽然一切正常,可也该回去了。 塔虎城已经步入正轨,砖窑在积攒了大量红砖之后,现在已经暂时封窑,却是另在长山村附近建造了一个。 扶余县的造船情况未知,这里的第一艘木船已经造完,前些天甚至通过了首航的测试,今天李悦将乘坐木船返回县城。 眼看着临时建造的码头上,一艘4、5丈长的木船正停靠着,小船看着不大,配置也有些简陋,除了船中央一间不大的船屋,便看不到其他的东西了。 尽管如此,李悦显得还是极为兴奋,二十几个老兵把细盐搬上了船,尽管李悦极力邀请,众人依旧站在船头、船尾。 独自一人进入船屋,李悦顿时满眼的欣喜,内部陈设虽然简单,仅仅布置了一张木桌、几张木椅,却显得极为清幽雅致,充满了轻松惬意之感。 两位船工缓缓驶离码头,两根长蒿轮番入水,木船在逆流的江面上缓慢游动。 一路上观看着江边的风景,李悦不禁有些飘飘然,自己眼下的势力不值一提,仅仅在扶余县的一亩三分地上,就生出这样的感觉,一旦掌握的更多,恐怕尾巴都要翘上天了。 想到这里,不禁暗自检讨,目前看好像是顺风顺水,可是一旦被有心人盯上,恐怕这棵幼苗就会遭受灭顶之灾。 眼下最缺少的就是时间,其次就是缺少人口,李悦敢肯定,如果建成自己心目中的扶余县,经过时间的沉淀之后,必将会在这个乱世大放异彩。 耗费的时间虽多,可是至少对这一段的水道有了了解,可以装载的人数、物品,更是马车难及,如果可以充分利用,势必成为一大助力。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话就是杨礼的真实写照,有他在县城坐镇,很多事情都想到了李悦的前边。 扶余县城外,一座简易的码头已然完成,附近更是停靠着几艘不大的小船,仅凭小船的外观来看,不过是简单渔船和货船。 让李悦不解的是,鱼肉松已经成了县城必需品,这个时候的渔船应该在江面上才对。 离码头不远的岸边,一群人围在一起,期间还夹杂着一些愤怒的声音。 “黄老板,你这人也太不地道了吧。之前还5文钱一斤收鱼,现在怎么就降到3文钱了?” “自古以来就有官商勾结,我看那李悦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还没过多久呢,就让他的狗来咬咱们的肉了。” 透过百姓之间的缝隙,隐约可以看到黄粱,此时正满头大汗的解释着什么,不过他的声音被百姓们淹没,根本听不到一个字。 李悦的脸阴沉难看,虽说也是出于自身的考虑,可是自问没有亏待过百姓,如今却被人当面骂成这个样子。 “放肆。” 一声惊雷平地而起,和李悦接触了这么久,牛庆也大概了解他的为人,面对如今的场景,不禁大吼了一声。 “大人。” “李大人。” 百姓们个个向后退去,一些人甚至害怕的低下了头,当初就连宫里的太监都被砍了,自己的脖子可不比他们的硬。 “老爷,您可回来了。” 黄粱哭丧着脸,从人群里跑了出来,距离李悦几步的地方,咕咚一声就跪在地上,让地面都小小震动了一下。 “说,到底是怎么回事?莫非是你打着我的旗号,在这里欺负百姓了。” 阴森森地声音从李悦的嗓子眼挤出,冷冷地眼神在百姓中扫视了一遍,以他对黄粱的了解,应该做不出这样的事情,不过也正好借此,来让百姓们了解一下,自己可不仅仅是一个老好人。 果不其然,百姓们再次悄悄退了几步,一个个头低得更低了。 “老爷,老奴冤枉啊。” 李悦的态度吓得黄粱一个劲的磕头,身后的老兵们也感受到微微的寒意,想不到县令大人平时嘻嘻哈哈,居然还有如此吓人的一面。 “给我一五一十的说个清楚。” PS:盐树真实存在,并非笔者杜撰。百度记载,位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交界处,还有这种树木存活。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在晚唐开发东北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在晚唐开发东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在晚唐开发东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晚唐开发东北》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