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关门弟子(求月票)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从死人堆爬出来的千古一帝第二百三十七章:关门弟子(求月票)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董府书房内。

董学孟见徐阳答应了下来,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董学孟看着徐阳笑道:“来来来,刚刚匆忙忘了介绍。”

说着董学孟指了指刘平开口说道:“刘平,泰安城都漕,同时也是我军中先锋。”

“此前在醉仙楼你们已经见过了。”

闻言,徐阳朝着刘平拱手道:“刘都漕。”

刘平哈哈大笑着抱拳道:“入了义父门,就别叫我都漕了,以后你我兄弟相称即可。”

徐阳轻笑道:“刘兄。”

“哎,这就对了嘛,徐兄。”刘平哈哈大笑着抱拳道。

董学孟伸手指了指苏维之开口介绍道:“苏维之,也是我门下杰出弟子,现任奉符县、县令。”

徐阳拱手问候道:“苏县令。”

苏维之洒脱一笑道:“叫什么苏县令,日后你我便算同窗,当以同窗相称。”

徐阳笑了笑再度拱手道:“苏兄。”

苏维之哈哈大笑道:“徐兄,改日有空定要去我那奉符县坐坐。”

徐阳连忙回答道:“一定、一定,日后肯定少不了叨扰苏兄。”

闻得此言,苏维之面上笑意更浓连连说道:“那可说好了,日后若不去奉符县叨扰,可别怪为兄生气。”

徐阳求之不得,连忙保证道:“苏兄宽心。”

那奉符县不是别处,此县位于泰安城正西方。

西周时期肥族人居住散居与此地,古称肥子国,后几经改名,到了此时便被称之为奉符县。

由于水质、土壤等条件得天独厚,自古便有齐鲁必争汶阳田的说法,可想而知此地土壤、水质等条件好到了何等程度。

哪怕到了此时,奉符县对于泰安城来说,也是一等一的产粮大县。

单单奉符县一地所产粮食,便能养活小半个泰安城。

董学孟见二人聊起来没完。

不由得打岔道:“来日方长,何时不能聊?”

“看日头,临近午时过半了,府内还有诸多宾客。”

“徐阳既已无碍,你等三人且随我去宴客。”

说罢,董学孟率先踏步走出客房。

徐阳与苏维之、刘平二人对视一眼,默默跟上。

刘平看着走在最前方的董学孟与其身后的徐阳、苏维之二人。

不由得摇了摇头。

别人不知道,他刘平还不知道吗?

董学孟说什么宴客是假,显摆倒是真。

果不其然。

一进董府大厅。

原本嘈杂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目光全部集中在董学孟与徐阳二人身上。

在场的都是人精。

从董学孟那满脸笑容上,众人心中虽不知发生了何事。

但众人皆能确定一点,那便是此事定与徐阳有关。

董学孟走进大堂,直接作与主坐。

轻咳两声,清了清嗓子。

这才满脸红光的宣布道:“今日,诸位齐聚我董府,正好也为我与徐阳做个见证。”

满堂华服朱紫贵人齐刷刷地将目光聚集在董学孟身上。

众人心道:“重头戏终于要来了。”

颜琪玉目不转睛的盯着徐阳,心道:“这才多久?他便醒来了?醒来也就罢了,看这情况接下来董副帅所说之事定然不小。”

“且还与他有关?这段时间他又做什么大事了吗?”

颜琪玉强行安耐住内心的好奇,亲耳聆听。

董学孟看了一眼站立一旁的徐阳。

郑重道:“今日,我董学孟当着诸位的面,收徐阳,为关门弟子!”

谷蚊“收徐阳,为关门弟子?”

“关门弟子?”

人群中瞬间传来一片哗然。

这可是董学孟的关门弟子啊,董学孟已经整整十年没有再亲收过弟子了。

上一个亲收弟子还是苏维之,可那已经过去十年了。

当代的徂徕书院三大才子文采那么出众都没有被董学孟收为弟子。

更何况还是关门弟子。

这徐阳,何德何能啊。

要知道,董学孟关门弟子的分量,可远远高过徂徕书院三大才子。

毕竟三大学子每三年都会出现三人,而董学孟已经足足十年没有收徒了。

但凡是董学孟亲传弟子,随便到哪个城池,随便到哪个政权那儿,都会被当成座上宾对待的。

即使到了金国,金国藩王以及金国朝廷也会以礼相待,当然,前提是你能过董学孟这一关。

说什么山东路文坛领袖,书法第一人,那只不过是人家的自谦罢了。

即使到了江南之地,提董学孟的名字,在文坛照样好使。

.....

徐阳听着周围的议论声,这才明白古时关门弟子的分量,以及董学孟在整个文坛的分量。

可以说,有了董学孟关门弟子这个招牌,那么在山东路,他将不会发愁无文人可用。

这分量,太重了,重到徐阳此时哑口无言,任何感激的话语在此刻说出来,都将显得苍白无力。

董学孟看了一眼发呆的徐阳,郑重道:“此时不拜师,更待何时?”

徐阳回过神来,发现刘平这笑面虎早已笑着将拜师茶准备齐全了。

徐阳轻笑一声,整理了整理身上的儒衫。

满脸严肃的走向董学孟,接过刘平手中茶水,朝着董学孟深深躬身:“先生请用茶。”

董学孟端起茶杯一口饮尽,哈哈大笑道:“好!好!好!”

能让董学孟连说三个好,显然徐阳是真正入了董学孟的眼。

一瞬间,满堂宾客看向徐阳的眼神彻底不一样了。

没拜师之前,徐阳在众人眼中顶多是个骁勇善战的领兵将军。

有打好关系的必要,但没太过巴结的必要。

毕竟徐阳再能打,他也只能对外,不能对内,对外他是将军,对内他也只不过是一个掌书记罢了。

掌书记官职是不小,但也只是负责军务,可管不到他们这些文官、商贾。

拜师之后,徐阳在众人眼中的形象彻底改变了,摇身一变成了董学孟的关门弟子,徂徕书院现如今辈分最高的几人之一。

这转变不可谓不大。

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拜师已成事实,那么今后徐阳将不会再是孤军奋战。

他身后还站着一个徂徕书院,还站着一个董学孟。

可以说,徂徕书院与董学孟在众人眼中,彻底变成了徐阳的靠山。

“不容小觑。”

“此子前程无量。”

“定要与此子打好交道。”

“武能上马作战立下泼天功劳,文能被董学孟青睐收为入室弟子,此子日后前程无量啊。”

“不行,家族必须与此人打好交道,万万不能恶了此人。”

一时间,满堂宾客望着一坐一站,一老一少两道身影,心中思绪纷飞。

无论是徐阳暴打董府下人,还是孔泰见飞虎英魂。

亦或者是徐阳最后说出的那番话,亦或是董学孟的三拜徐阳。

众人原以为今日所见所谓已经十分精彩了。

万万没想到,真正的重头戏居然会在此刻上演。

相信用不了多久,今日董府发生的一切就会以飞的速度传遍整个泰安城。

徐阳在城内百姓心中,地位本就不低。

今日之事一但传出,真可谓是泰安百姓谁人不识徐。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从死人堆爬出来的千古一帝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从死人堆爬出来的千古一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从死人堆爬出来的千古一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从死人堆爬出来的千古一帝》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