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调整赋税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第一暴君第七章:调整赋税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皇爷饶命!” 高起潜凄厉悲恸的惨叫渐行渐远,最后戛然而止,刺鼻的血腥味逐渐弥漫开来。 待这时,已经有东厂的娴熟番子,将人皮整个拔下,往里边塞满了麦草,正准备往太和城门上吊呢。 像是做了一场梦般,群臣这才恍然惊醒过来。 一些人早已两股战战,身子更是直接软倒在地,额头也磕在地上,浑身战栗,更有心理脆弱者下面直接便是吓湿了一片。 “朕今日便是要告诉诸位卿家,从今往后,厂卫将重新履行以往职责,过往之事,朕可以既往不咎,但……” “以后不论厂卫,还是军政官员、吏员将士,贪污受贿一事,朕绝不容忍,凡有敢犯者,形同此獠!” 朱由检指着正用绳索往城门上吊的人皮,令在场众人脊背发凉。 “过往的贪污受贿,朕可以既往不咎,你们之中为了补贴家用经商,朕也尚可理解。” “不过,从即日起,商税一律调整到一分,农税三年不征!有谁利用职务之便逃税漏税,朕一律按贪污受贿斩立决!” 感受着皇帝语气中带着的坚定与杀意,再望了一眼高起潜那已经悬挂好的人皮,群臣如木头人般默然。 能站在此处的都是人精,那所谓商户所欠的二十年辽饷,以及以后商税的提升,是皇帝对之前贪污受贿所做出的让步, 或许有不少人敢拍着胸脯保证他们没有过贪污,但绝对没有人敢摸着良心说自己没有受过贿赂! 哪怕是刚刚考中举人、进士时,那些贺礼严格说起来也是贿礼! 没有人平白无故地会送礼,那人情总归是要还的。 “商税之事,便由方岳贡负责吧。” 方岳贡,湖广谷城人,自幼聪慧,以清正廉明著称。 这些年间,江南漕运一事皆由方岳贡督办,从未出现过差错,被崇祯所倚重,入内阁而官拜户部尚书。 同时,方岳贡还同时兼任左都副御史,是有明以来,第一位以阁老和六部官员的身份,还能兼任言官的人。 朱由检清楚的记得,后来李自成抄家之时,这方岳贡作为掌握着大明财政的一把手,家里竟然只有区区几百两银子。 同时,在太子朱慈烺坠马身亡的消息传来后,方岳贡便自缢而死。 在朱由检看来,这不仅是个忠臣,还是个一心只为国家干实事的清廉能臣! 大明不缺忠臣,也不缺干实事的人,甚至不缺清廉官员。 但这三者皆有者,恐怕举国还真挑不出来几个! 最关键的是,此人和杨嗣昌一样不结党! “臣遵旨。” 对于来自皇帝的看重和信任,年近六旬的方岳贡脸色淡然。 正所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或许在方岳贡心中,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官本分。 而他做到了身为臣子的本分,皇帝重用他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伴随着方岳贡领旨,已是日上三竿。 群臣也都明白,此次早朝已经落定。 短短一个时辰的早朝,信息量却是极为庞大,变化亦是翻天覆地。 第一,确定对建奴此次入关的态度。 第二,重整厂卫势在必行。 第三,整肃吏治。 第四,调整商税,并免三年农税。 这其中哪怕单独拎出来一个,放在往常恐怕吵个好几个月都没有结果。 但就在今天,朱由检独断专行,直接给确立了四个! 在场众人忽然觉得,眼前这位皇帝,相比以往变了许多。 或许还是那么的薄情寡义,但曾经的优柔寡断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股不容置疑的武断。 从对杨嗣昌的处置,就得以看出,皇帝对于治国,似乎是有了自己的见解? 看着下方议论纷纷、却再无谏言的群臣,朱由检松了口气,知道一切都尘埃落定。 方才这些人谏言时,隐隐有着逼宫的味道。 若非是想到那棵歪脖子树,以及未来数十年中华大地的生灵涂炭,就算是他,也差点没有承受住这股压力。 千万不要小瞧明朝这些个文官,如果真给他们逼急了,那朱由检还真就成了孤家寡人。 杀? 杀得完吗? 而且这其中还有不少全心全意为大明之人,哪怕这些人劣迹斑斑,可依然有用。 这个内忧外患,临近爆炸边缘的大明,可不能像洪武和永乐那样意气行事,光靠血腥手段可不行。 治大国若烹小鲜,有些事即便火烧眉毛也不能急于求成。 大明得了一种病,是一种潜藏了二百年,日积月累形成的慢性疾病。 如今不过是慢性病堆积起来逐渐爆发,农民起义、满清入关不过是并发的急症而已。 历史上的崇祯,就是急于求成,只想着换各种猛药把这些急症给一股脑子压下去。 就像肺结核一样,只是将如肺穿孔这些显症治好,那又有什么用呢? 大明需要的,是一场上上下下的全面革新刮骨疗伤,抽精剥皮方能焕然一新。 不过目前首要困难,还是要将入关的建奴人解决掉。 皇太极和多尔衮就在距离京城几十里外的地方虎视眈眈,也不急于进攻,就等着朱由检向他提出议和。 这个时候的建奴,还远没有后来那么强大。 纵观历史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明并非打不过建奴,而是要看皇帝如何用人。 只可惜明末朝堂党争不断,皇帝也一个比一个奇葩,这才导致了对外战事总会在关键时刻功亏一篑。 实际上哪怕打进了关内,皇太极也没有与大明决战的把握。 而大明此时的朝堂上下,对建奴人也说不上恐惧,至少没有达到谈之色变的程度。 此时的议和派,也不是因为畏战才议和,无非是在先内忧还是先外患的问题上纠结。 崇祯最大的失误就在于,心里想着议和,却又摇摆不定,错失了议和的最佳时机。 同时,还因为顾及面子,不承认有议和之心,白白将那些力主决战的将士葬送。 好在时间并不晚,大明现在并没有到内无宰相、外无将帅的局面。 卢象升、孙传庭、黄得功,甚至就连洪承畴、祖大寿这两人,此刻也还心系大明。 留给朱由检的时间并不多了,但此时并非绝境。 他现在需要的,是一场对建奴人的胜利。 并携此胜利,对有功将士进行落实到位的封赏! 卢象升能否总督各路大军,便是其中关键。 但尽管如此,朱由检还是有些不放心。 这毕竟是京畿重地,打仗可不是儿戏,他作为皇帝,需要随时做好最坏的打算。 在回乾清宫的路上,朱由检思虑至此,想起了一个人。 此人就在皇城中,或许会成为此战的关键!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第一暴君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第一暴君》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第一暴君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第一暴君》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