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珠玉在前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踏枝第84章 珠玉在前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话音一落,朝房里笑声不少。\n\n这话说得没毛病,当臣子的,可不就是皇上怎么说、就怎么做吗?\n\n可说这话的是秦胤。\n\n不久之前,才因在御前坚持己见、被躺着抬出来的永宁侯。\n\n若真是一切照皇上说得办……\n\n!\n\n二殿下都乱来到那个份上了,永宁侯若还不退亲,就不是“粗人”,是“蠢人”了。\n\n君为重,但是非曲直,谁心中没有一把尺呢?\n\n话说到这儿,徐太傅垂下眼帘,摇了摇头。\n\n说到底,还是大殿下身体太差。\n\n若不然,与秦家丫头结个良缘,倒也不错。\n\n徐太傅正琢磨,边上的黄太师忽然开了口,问:“老侯爷,旁的不折腾就不折腾吧,晚辈的将来还是得操操心。长孙也不小了,还不给他相看相看?我家长孙与他一般大时,我可是把孙媳妇迎进家门了。还有长孙女……”\n\n秦胤朗声大笑。\n\n别以为他看不出来,黄太师这老狐狸,关心秦沣是假,关心秦鸾才是真。\n\n谁不关心秦鸾呢?\n\n都关心。\n\n最关心的那位是皇上。\n\n黄太师偶尔也会有和皇上意见不同之事,但论忠心,他绝对忠诚。\n\n当然,别看徐太傅时不时与皇上争执,同样是忠心耿耿。\n\n忠诚是应当的,就是在秦鸾的事儿上,秦胤不得不对其他大臣们的忠心有所防备。\n\n“太师说得对,”永宁侯说完这句,话锋一转,“老夫不擅长这事儿,挑媳妇姑爷,还是老太婆们擅长,不如太师让夫人出面,与老夫家里那顽固老太婆说说?”\n\n黄太师的脸刷得拉得老长。\n\n好嘛!\n\n骂他比老太婆事多!\n\n好心当成驴肝肺!\n\n年轻时就是个臭脾气,上了年纪,越发让人头痛。\n\n见黄太师吃了枚钉子,旁人自不再提这话,永宁侯得了个清净,却也不耐烦在朝房里待着,起身走出去,站在廊下吹风。\n\n若是先前,他绝不会这么不给黄太师面子。\n\n老太师虽是为皇上打先锋,但本身也没有恶意。\n\n可是……\n\n林繁提醒了他。\n\n一旦那些传言在有心人的推动下扩散,甚至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那该如何?\n\n皇上当真开口以大殿下来试探,他们秦家是应还是不应?\n\n永宁侯吐出一口气。\n\n天冷,白气久久不散。\n\n一如他心中郁气。\n\n不远处,皇城琉璃瓦被大雪覆住,白皑皑的,不现那流光溢彩的明黄。\n\n永宁侯定定看了一会儿。\n\n他想,他是不愿意的。\n\n他不满意阿鸾与赵启的亲事,若换成赵源,他依旧不愿意。\n\n并不是说,秦胤对大殿下性情品德才华有什么想法,哪怕不牵扯任何朝政、站位,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头子挑孙女婿,也想要挑一个身体康健的。\n\n更何况……\n\n秦胤往身后朝房里看了眼。\n\n珠玉在前。\n\n虽然他从来没有说出口过,连自家老太婆,秦胤都闭紧了嘴,但他自己知道,从很多年前开始,他的心就是偏的了。\n\n上朝时辰已到,内侍来请各位大人移步。\n\n朝房里的官员鱼贯而出。\n\n黄太师背着手,慢悠悠落在了后头,经过永宁侯身边时,他停下步子,想说什么,见对方一脸凌然气,终是摇了摇头,不再多言。\n\n徐太傅走在最后面,拄着拐杖,林繁扶着他。\n\n直到入金銮殿,林繁才松开了手。\n\n退朝后,林繁本该即刻回衙门去,才出大殿,就被内侍唤住了。\n\n“皇上请国公爷至御书房。”\n\n林繁应了。\n\n身后,徐太傅拿拐杖轻轻敲了敲地砖。\n\n林繁回身,观他手势,知老大人亦要同行,便又搀着他过去。\n\n迈进御书房,里头烧着地火龙,很快散了寒意。\n\n徐太傅行礼后依言落座。\n\n皇上问了些公务,林繁一一作答,本想提一提交给邓国师的道士奸细,话到嘴边还是收了。\n\n没有结果的事儿,早一天问、晚一天问,区别不大。\n\n那就别当着徐太傅的面提了。\n\n老太傅对邓国师的厌恶满朝皆知,训起皇上来从不管什么君臣、只讲师生,早几年就时常不欢而散,近一两年越发频发。\n\n徐太傅今儿嗓子不适、能不说话就不说话,脾气上来了,训又训不了,万一气病了……\n\n真没那个必要。\n\n林繁不想气徐太傅,却管不住有人要煽风点火。\n\n徐公公奉了茶,尖着嗓子,道:“皇上,大殿下那儿还等着徐太傅授课。”\n\n“让他等着,”皇上随口道,“朕与太傅商议朝事,难道比他听课还要紧?一到冬天就犯病的身子,还不知道好好养着,就晓得看书、看书!”\n\n徐太傅皱了皱眉头。\n\n皇上又道:“太傅就是太纵着他了,他想看什么书就教他什么书,他自身没有阅历,根本无从领会,越学越钻牛角尖,生生成了书呆子。”\n\n徐太傅不爱听这话。\n\n与大皇子念书教养有关的话题,他与皇上不知道争了多少回了。\n\n最初时,还是讲理为主。\n\n毕竟,教学需得因材施教。\n\n大殿下那身子,别说大江南北了,连京城都没有走出去过,何谈阅历?\n\n阅历受限,多读写圣贤佳作,他们几位老先生多讲多教,总不会读差了、教歪了。\n\n皇上说大殿下迂腐,但在徐太傅看来,再迂腐,也比二殿下那样不学无术强!\n\n他们一众老头子,培养的是大周将来的皇帝。\n\n继承皇位之人,不一定需要自己有多么的天纵奇才,但他得能看懂史书,能听边上文武大臣们的意见,且能从中分辨对错、善恶。\n\n徐太傅认为,大殿下在这一点上,学得很好。\n\n当然,皇上曾经也很好。\n\n就是登基久了,脾气大了。\n\n这很正常,没有人会一直不变,因此,徐太傅也在总结,想把大殿下教得比当初的皇上更好。\n\n再有一点,大殿下因着身体缘故,自幼克制,这种克己的品质,会让他在很多年后,与皇上的大脾气不同。\n\n“皇上,”徐公公道,“您这么说大殿下,太伤老太傅的心了。”\n\n徐太傅眼皮子都没有抬。\n\n这断根的玩意儿也不是什么好东西。\n\n指不定要怎么阴阳怪气呢。\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踏枝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踏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踏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踏枝》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