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寻找答案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踏枝第160章 寻找答案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那盏油灯,又暗了暗。 昏黄的光摇着,晃得黄逸下意识地眯了眯眼睛。 在摇摆的,不止那簇光,还有他的心。 祖父说的这些话,他并非不能领会其中意思,但他依旧,不能完全信服。 可若要说,祖父的想法都是错的…… 黄逸抬起眼,认真地看着黄太师。 有一点,他很确信。 他没有办法去说服祖父,一如祖父也无法完完全全地说服他。 他们祖孙两人,在这件事上,想法分歧,不能统一。 如此状况下,一味的靠嘴巴说,是没有用的。 “祖父,”黄逸坐直着身子,一字一句,缓缓说道,“您的经历与阅历,是我没有的。 您从乱世走到现在,是大周的三公,是皇上的重臣,这几十年的人生,让您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符合您的利益,亦符合您的想法。 我还没有您这样的能力与眼界,只从我自己而言,我认为您这样做,并不对。” 饶是否认,黄太师听在耳朵里,也没有打断。 授业,授的是知识,学的是思考。 光会听而不会想,那是庸才,不是他黄太师欣赏的学生。 做为老师、祖父,黄逸敢质疑,黄太师就敢听。 只要是仔细说道理的,他就不会堵对方的嘴。 黄逸说到这里,停下来想了想,又道:“您先前问我,您要怎么做,说实话,我没有答案。 正如您所言,我长在京中,没有吃过乱世的苦,没有见识过边关动荡。 我想到的东西,终究太浅了。 所以,我想去寻找答案。” 黄太师摸着胡子的手顿了一下,他抬眼看着黄逸,绷紧了下颚。 “刚进来时,与您说去投军,是气话,”黄逸深吸了一口气,坦荡又直白,“现在再与您说一次,我想与投军,去见识真实的边关,我去过了,见过了,或许就能找到我心目中的答案。” “你……”黄太师的声音微微发颤。 见多识广。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一类的道理,黄太师能洋洋洒洒说出一大堆来,他亦十分信奉“走出去”。 若黄逸今儿说的是去江南、去两湖什么的走一走、看一看,黄太师会毫不犹豫地给他准备行囊盘缠,催着他出京师。 可偏偏,黄逸说的是边关。 他不是去“看”,他要去打仗! 打仗,是真刀真枪,生死难说! 两军对垒,什么太师之孙,无名小卒,敌人砍起来可不管不顾。 大周无疑可以取胜,但是,战损再小,它也是会出现的。 万一其中一个,是黄逸呢? 黄家,是文臣,并非将门,黄逸不需要以军功谋前程,去冒大风险。 黄逸虽然武艺不错,乱战之中,个人的力量渺小…… 各种念头在黄太师心中翻涌,翻到最后,否决之言,他还是说不出口。 大周起于乱世之中,靠着一众将士们打下来天下。 正如他与范太保说的那样,都是见过世面的老头子了,没道理说,别家子弟出征时,他们坐镇后方的老神在在,自家孩子要上阵时,他们如坐针毡、要死要活了。 脸皮再厚,也不能厚成那样。 当年,先太子都能亲征。 诚然,黄太师是非常反对皇太子亲自领兵、远赴战场的,只可惜,劝了,劝不住。 今时今日,太师之孙,能比皇太子还金贵? 见黄太师迟迟没有开口,黄逸问:“您是不答应吗?” 黄太师叹了一声。 平心而论,舍不得,也很担心。 可冷静想想,他又无法拒绝。 他若是拒绝了,范太保今儿在御书房里的那番话,就全映在他身上了。 对年轻一辈,是需要放手的。 黄太师以好长辈、好先生自居,总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吧? “这样,”黄太师拍了拍孙儿的肩膀,“夜深了,你先回去,好好睡一觉,等明日睡足了、酒也醒了,你若还是这份决心,老夫等着你来。” 黄逸颔首,起身行礼,退了出去。 这一夜,黄逸辗转,黄太师睡得也不好。 理智归理智,情绪归情绪,明明这把岁数的人了,他揉了揉胸口,该看不开,还是看不开。 纠结了一整夜,早上起来,黄太师的精神不太好。 微微晨光中,他看到了黄逸。 黄逸上前,深深地与祖父行了一礼,久久未起。 见状,不用再说什么,黄太师也明白了他的意思。 “老夫知道了,”黄太师的声音发哑,“想好了,就去做吧。你祖母、父母那儿,若有反对的,老夫会与他们说。” 黄逸颔首。 黄太师赶着上朝,没有多少时间收拾心情,匆匆入宫。 朝会上,林繁悄悄打量黄太师,琢磨着,不晓得黄逸怎么与黄太师说的,竟让老太师这般心不在焉。 待下朝后,回到赤衣卫衙门,才一迈进去,林繁就看到了黄逸。 “今儿不当值?”林繁问他。 “下午,”黄逸答道,“也就再当两日侍卫,以后就不当了。” 闻言,林繁顿住脚步,疑惑地看着他。 黄逸摊手,笑了笑:“我决定投军了,也取得了祖父的同意,到时候,与你一块去打西凉人。” 这个答案,让林繁意外极了。 黄逸这性子,突然起了这种念头,倒也好理解。 可他怎么能够说服黄太师的? “太师答应了?”林繁问。 “答应了。”黄逸道。 见他不似说谎,林繁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 既是好友,他会支持黄逸的选择。 “听祖父的意思,”黄逸一面走,一面道,“最多三天,就要出发……” 廊下,冯靖抱着一堆文书,神色严肃。 黄侍卫决意投军,黄太师还答应了? 那他呢? 留在赤衣卫,面对一位不知道什么性格的指挥使,他更愿意追随定国公。 他是不是,也可以向黄侍卫学习,主动投军去? 论武艺,他虽然比不过黄侍卫,但也不差。 男儿志在四方。 他要去! 下午时,御书房里下了旨,冯仲为主将,安北侯、秦威为副将,另点先锋三名,林繁在其中。 这份圣旨,皇上下得非常不甘愿。 他甚至在心里骂了黄太师许久。 黄太师提出让幺孙随军出征,去当一小小兵卒,皇上怎么还能找到阻拦林繁的理由? 这叫他,如何不生闷气?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踏枝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踏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踏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踏枝》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