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各怀心思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踏枝第248章 各怀心思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寝间里,晋舒儿撇着头,不吭声。 她肚子隆着,身子重,自个儿不愿意起身,旁人也硬扶不得。 乌嬷嬷问她一些身体状况,她左耳进、右耳出的,没有好好答。 安国公夫人见晋舒儿“清醒”了,便没有继续凑在这儿。 这么多人凑着,越发显得可疑。 世子夫人想上前仔细看看晋舒儿,又怕她说话没分寸,露了馅,便迟疑了几分。 偏婆母还在边上使眼色,世子夫人无奈,只能牵着晋宁儿往外走。 舒儿有乌嬷嬷看顾,但府里还有秦大姑娘那位贵客。 人家不计前嫌、来给舒儿驱邪,果真治好了舒儿,自家不说要奉上一份多重的礼物,起码,不能失了最基础的礼数。 道个谢,谢她救安国公府于水火,也谢她灵机,没有在两位嬷嬷面前说穿。 世子夫人打起精神,与次间里的秦鸾笑了笑。 “大姑娘……”世子夫人和蔼着,正要开口,抬眼见郑嬷嬷在一旁立着,话又都咽了下去。 秦鸾佯装看不出她的欲言又止,笑道:“您紧张呢?您自个儿生了三个孩子,经历了三回,轮到二皇子妃大着肚子,您就放不下心了。” “这……”世子夫人感激地看着替自己没话找话的秦鸾,接了话头过去,“这当然不一样,不瞒你说,我是真的担心。” 秦鸾连连点头:“不如我们坐下来,慢慢……” 慢慢说,让她能极其自然地留在安国公府里吃茶吃点心,浪费大把大把时间。 没成想,这话还未说话,里头,传来了晋舒儿的声音。 “秦大姑娘!”晋舒儿几乎是尖着嗓子叫的,“秦鸾!” 世子夫人几乎跳了起来。 秦鸾亦十分意外,大步进到寝间里头。 抬眼一看,乌嬷嬷一头雾水,完全弄不清楚状况;晋舒儿躺在那儿,冲她直招手。 秦鸾没有贸然向前。 晋舒儿那脾气,万一才捋顺了的账册,顷刻间就成了糊涂账,也不是毫无可能。 秦鸾走到桌边,问:“二皇子妃叫我做什么?” 晋舒儿的眼睛里,全是不安。 刚刚,那挤得满满当当的屋子一下子空了下来。 只有她和乌嬷嬷两人。 乌嬷嬷越是嘘寒问暖,晋舒儿越是害怕,同样是只两人面对面,她觉得,乌嬷嬷比秦鸾可怕。 晋舒儿当然看不出秦鸾的防备,她只希望,屋里能有其他的、利益一致的人在场,坐床边、桌边,一个样的。 她从“丢魂”中醒来,祖母看了一眼就走,母亲也没有问她状况,这让晋舒儿心里不舒服极了。 所谓的关心,其实是怕“牵连”吧。 一旦她康健了,便不在意了。 嬷嬷们要带她回宫,家里怕是欢欢喜喜送她出府。 这么想来,还是秦鸾这个“知根知底”的,更靠得住些。 “你别急着走,”晋舒儿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坐,我们再说会儿。” 秦鸾:…… 她懂了。 晋舒儿这是一本干干净净的账在手,对里头的一分一厘计较上了。 怕慈宁宫的人害她,不愿意起身、不愿意回宫,在娘家能赖多久赖多久。 这个“赖”,与秦鸾不谋而合。 很好。 秦鸾从善如流,笑盈盈坐下来:“那就再说说。” 郑嬷嬷亦进来了,对这状况颇为不解。 转念一想,周旋、周旋,人都不在一块了,还怎么周旋? 就得是这样,一屋子里坐着说话,她们才好见风使舵。 如此,也就不反对了。 水盆端进来,晋舒儿只让常嬷嬷替她净面,世子夫人安排人送了点心茶水来。 秦鸾抿了口茶,笑着夸了声“好茶”。 她幼时离京,回来后也从未参与过什么京中贵女们的这个花宴、那个花宴,只听秦鸳抱怨过几句。 用秦鸳的话说,只几人能结交下,其他人,脸上笑、心里愁,各怀鬼胎,所以,她用一手出神入化的叶子牌,赢得没人敢再叫她去赴宴了。 秦鸾当时听得直笑,现在想来…… 眼前这状况,就是个小型的各怀心思的花宴了。 有点意思。 丰富一下她缺失的“京中贵女生活”。 慈宁宫里,一样是各怀心思。 永宁侯夫人坐着,与皇太后絮絮说着家常话。 “您突然召我来,我还挺意外的。”侯夫人道。 “就是好久没有见到你了,”皇太后笑了笑,叹道,“虽是隔了些时日,哀家还是得给你赔个礼。” 侯夫人道:“此话怎讲?” “就是启儿婚事,”皇太后摇了摇头,“启儿理亏,哀家很生气,当时就想给你赔礼,只是安国公府那儿…… 国公夫人这么多年很不容易,她也是个知道好赖的,心里定十分愧疚与不安。 哀家与你说这道那,态度太明确,国公夫人难上加难。 事情已经那样了,哀家只能叫你孙女来,与她说说,让她给你捎个话。 可到底是没有当面与你说过。” 永宁侯夫人面上露了三分恼:“过去的事儿,提起来做什么?这事儿过了就别提了。” 皇太后摇了摇头:“你还是老脾气。” 老脾气好,若是变化大了,才会让人不放心。 皇太后观察着侯夫人,侯夫人也在品皇太后。 进宫前,她以为皇太后“拿”了主意,这出调虎离山之计,是皇太后配合皇上使出来的。 但是,坐下来说了那么会儿,永宁侯夫人有些吃不准了。 皇太后可能是被皇上瞒在鼓里了,是被动着配合。 这在侯夫人看来,是件好事。 如果皇太后全盘掌握,那么,自家想在合适时间脱身,绝不容易。 皇太后不知情,才有活动的空间。 话又说回来,哪怕是被皇上赶鸭子上架,一旦到了危机时,皇太后可不会计较皇上的隐瞒,而会毫不犹豫地配合下去。 理顺思路,侯夫人道:“这把老骨头了,不就是一股子老脾气?不像年轻人……” 说到这儿,她看向了边上坐着的年轻人。 “淑妃娘娘,”侯夫人问,“豆沙糕还合您的口味吗?” “我尝着挺好,”淑妃笑了起来,“不过,还是惦记百合糕。” 皇太后指着她,笑骂道:“看看,年轻人!” 侯夫人哈哈笑了起来。 7017k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踏枝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踏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踏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踏枝》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