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庄子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踏枝第279章 庄子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一行人在破庙休整,直至天黑。 不能走官道,只能走山间小路,马儿跑不起来,速度必被拖累。 再者,这一带的山上,树木不多,白日里在山上行走,只一会儿兴许能侥幸,长时间下来,一定会被人发现。 地势不由人,他们无法保证脚下的每一步,都恰恰在守备们的视线扫不到的地方。 因此,不得不选在天暗后,靠着夜色掩护前行。 天光散尽了,官道设卡处,火把又被点上。 秦鸾随着长公主与永宁侯夫人又去看了一眼。 火把蔓延,隔几里就是一处。 再往远一些,在目光触不到的地方,想来也有布防。 看来,谢知府即便不信定国公府会造反,但他身为一府的父母官,依旧在认真做着朝廷吩咐的事。 此地都是如此,那么,颜氏一族的地盘——祁阳,防守会比现在还严密。 当然,眼下,他们需要先走出这里。 这几日没有月光,星子稀疏,底下看不到山上状况,山上前行的人也很难看清路。 骑一段,走一段。 一整夜时间,也走不了多少路。 天亮找地方歇,天黑了尽量前行,如此折腾了六个夜晚,他们总算抵达了长公主说的庄子。 位于两府的交界处,建在山上,地方不算小,养了许多鸡鸭,甚至挖了个水塘养鱼。 从表面看起来,就是个城中大户的庄子,每旬往宅子里送新鲜的鱼与肉禽。 庄子的管事是个三十余岁的妇人,她迎了出来。 见到这管事,定国公老夫人仔仔细细地打量了她好一会儿,唤了声:“阿蕊?” “您还认得我?”管事捂住了脸,笑容憨厚,“哎呦这么个岁数还让人叫小名,真是怪难为情的。” 一句话,把所有人都逗笑了。 几夜赶路的辛劳,顷刻间散了很多。 阿蕊管事引他们进去,也慢慢说着庄子的状况。 秦鸾听她说话,渐渐的,勾画出了她的形象。 阿蕊是小名,她娘家姓安,以前稍有些祖业。 逢着战乱,那些祖产也不值什么银钱了,长辈们一年接一年的逃难。 阿蕊在襁褓中就被长辈们抱着,一路东逃,辗转多年,最后投了先帝。 乱世,人命不值钱,可人命又恰恰很值钱。 先帝有野心,需要人来实现,或是从军,或是生产,粮草不会自己冒出来,得有人种、有人护。 长辈种粮,阿蕊做家务,几个月后,她知道主公家的公主殿下操练了一支女兵。 有二十几岁的小娘子,也有她这样连十岁都没有满的小丫头。 阿蕊心动了。 那之后,除了替家里分担生计,阿蕊还成为了瑰卫里的一员。 姐姐们教她认字、算数,教她强身健体、拿起武器。 最初,长辈们并不愿意。 认字算数是好事。 自家并非一字不识,若不是这几年逃难耽搁了,阿蕊也不至于就只认得那么几十个字。 强身亦是应当,要不是阿蕊身体底子好,早几年更苦的时候,小小的女童就已经活不下来了。 他们只是不愿她投军。 可阿蕊坚持,白日操练,夜里熬着做家事,如此辛苦了一个月,长辈们也反对不下去了。 说白了,乱世里生活,活到哪儿都是命。 阿蕊做了几年的瑰卫。 直到大周初建,瑰卫散时,她是其中年纪最小的几个了。 也是因着年纪,她没有随瑰卫出城打过仗、运过粮,她们年幼的那一批,留在城里,传消息、补后需,跟着统领“内务”的房家姐姐管理库房、账册。 那位房家姐姐,就是后来的皇太子妃,林繁的亲生母亲。 那几年间,阿蕊长大了许多,也说了一门不错的亲事。 先帝建大周,瑰卫里很少的一部分转成了“平阳公主”的女官,绝大部分,没有随着去新京城,而是随家里人回到祖籍,开始了普通生活。 阿蕊也随长辈返回祖籍,尝试把安家的旧业重新做起来。 只可惜,百废待兴时,困难重重,长辈们接连过世,她连守了几年的孝,又担负着重重的家业。 男方那儿等不住,愿出礼金,解除婚约。 阿蕊亦舍不得长辈,干脆当个老姑娘,用心经营自家事。 直到庆元二年,她再次见到了瑰卫的牌子。 以前带过她的一位瑰卫姐姐,不远千里来寻她,交代了她一件很简单的事儿。 在山上,与隔壁府交界的地方,建个庄子,置安家名下。 不用讲究、奢华,只要最简单的,能养家禽就好。 也许哪一年,就会用得上。 阿蕊照做了。 而那个“哪一年”,她等了二十年。 中间甚至想过,是不是长公主都忘了曾让她起一庄子。 直至年初,那位瑰卫姐姐又来了,确定庄子状况后,说的是随时用得上。 本以为可能还会等个一两年,没想到,不过半年。 “前几个月,收了指点后,我就把庄子里的人都调去别处了,”阿蕊道,“前些天,京中道道消息传到城里,我就上山来了。” 她不清楚长公主具体要做什么,但她知道,这处庄子要派上用场了。 阿蕊在山上等了几天,等到了他们这一行人。 庄子里备了热水,各自梳洗整理后,坐下来用了顿热腾腾的饭菜。 待用过了,便说正事。 阿蕊看着驿官向西,便也向西派了个商队。 “祁阳那儿,查得最紧,”阿蕊道,“我们手续齐全的商队,都饱受盘查。” 平阳长公主颔首:“意料之中。” “您让大部分人留在庄子里,只几人继续西去,这是个好主意,”阿蕊想了想,道,“人选尽快定下来,我好准备文引。” 文引都有固定的格式,上头需得写上年纪,大致体貌。 虽是官府衙门出具的东西,但要作假,在有些本事的人手里,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我倒是很想一块去,只是我这张脸,进了祁阳,编什么都不好使,”平阳长公主哼笑了声,凤眼飞扬,侧过头去永宁侯夫人,“不知道侯夫人还记不记得长兴六年的事儿?” ------题外话------ 我顾着写,忘记传了定时了…… 二更还在路上,快了快了。 7017k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踏枝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踏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踏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踏枝》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