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朴素又直接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踏枝第310章 朴素又直接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待听安北侯说了来龙去脉,黄逸稍稍心安。 安的是,几位将军都不信所谓的“造反”,没有去扣林繁与老侯爷他们。 可他还有许多不安。 那道圣旨,就是悬在林繁他们脑袋上的剑。 底下站着的人,谁都不想看到剑落下来,只是架不住那梁上有一只耗子,一个劲儿啃绳子。 “在飞门关下,我们大致商量了这么个应对之策,”安北侯道,“不管之后如何,打下西州城就是我们眼下最重要的事。” 这一点,黄逸自是认同。 淡化那份圣旨的影响,把士气提振起来。 哪怕不能立刻敲开西州城的大门,起码,要把架势摆出来。 将所有的重心挪到两军对峙上,也就等于是把一部分的“矛盾”转移出去。 这就是祖父往日常提的,人得有事儿做。 事情堆在眼前,必须按部就班完成,就没工夫想七想八,胡乱折腾。 很多毛病,说白了,都是闲出来的。 照这个思路,要黄逸说,京里也是闲得慌。 南蜀缩回去了,西凉被打得日渐后退,火烧眉毛的困境一解,瞬间安逸起来,可不就乱生事了嘛。 安北侯深深看了黄逸一眼,低声道:“你与定国公交好,等见着他了,多开解开解他。 有些话,我们都不好说,他也不是个会主动开口诉苦的性子。 亏得你在这儿,多劝劝。” 黄逸太知道林繁的性格了。 同时,他也明白安北侯他们的难处。 那难处并非朝堂压力,而是,年纪、身份与经历不同,有些话说出来,难免飘飘的,不踏实。 不似他黄逸,与林繁至交,平辈相处,又知根知底,嬉笑怒骂都可以。 黄逸道:“我一定会与他说。” 两人正说着,外头来禀,说是冯仲到了。 冯仲赶了一夜的路,下巴上不少青渣,整个人看着疲乏。 只是,他的眼神炯炯,精神很振奋。 他从胸前甲衣中,取出信封,交给安北侯:“李芥写给余柏的劝降信。” 黄逸闻言一愣。 李芥那汉子,竟然要替他们招降? 安北侯亦是十分惊讶。 他知道林繁要去见李芥,但他没有报多大的希望,就是试一试而已。 “真劝动了?”安北侯问,“定国公真把李芥说服了?” 冯仲忙点头:“是。” 安北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重重地挥了挥拳头。 劝降信这东西,厉害了。 若是能说到对方心坎里去,那是不战而胜。 哪怕余柏听不进去,把信撕了烧了,对西州城的守军而言,也是士气的打击。 那可是李芥写的。 李芥这样的大将都对西凉失去了信心,普通兵士,谁能不犯嘀咕? 一旦质疑了、动摇了,就不好守了。 安北侯接过来,捏着厚厚的,他喃道:“他写得还挺长。” 打开信封,取出来看。 越看,安北侯脸上的激动之情就越少,看到最后,只余一声长叹。 冯仲对他的这一反应毫不意外,因为他自己就是如此。 安北侯又把信拿给黄逸看。 黄逸看完,久久沉默。 作为太师之孙,黄逸再是偏向习武、不爱折腾文章,他自小到大看过的、写过的文章也能累满一间屋子。 之乎者也,起承转合,全是一套一套的。 写得好的,自是大气磅礴,让人拍案叫绝。 与那些讲究极致技巧的文章相比,李芥的这封劝降信,没有一丁点的技巧。 他有的,是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 他的绝望,他的困境,朴素又直接。 见安北侯心情沉沉,黄逸吸了一口气,开解道:“往好处想,这封信连我们看着都戚戚然,余柏与李芥是好友,同为西凉效命,更能感同身受。” 这么一说,冯仲笑了起来,安北侯也失笑着摇头。 毛固安闻讯赶来,读完这信,各种脏话在喉咙里转了一圈,终是没忍住,道:“摊上这么一皇帝,李芥也是倒霉。” 安北侯和冯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就算毛将军向来爽直,骂人从不拐弯,两人都觉得,毛将军今日这话,意有所指。 毛固安骂完了,也就住口了。 毕竟,他比其他人多知道了那么一个天大的秘密。 他得藏着收着,免得一个不小心,冲口而出,那就坏事儿了。 黄逸从安北侯帐中退出来。 冯靖在不远处等他,刚才见将军们前后进去,心里焦急万分,此刻见了黄逸,忙跑到他跟前。 “怎么说?”他问道。 黄逸拍了拍冯靖的肩膀:“圣旨归圣旨,我们只管打西州,冤屈总能洗白。” 冯靖苦着脸:“真能洗干净?皇上一日不杀那妖道,一日……” 黄逸不好接这话。 因为在他看来,杀不杀邓国师,皇上既下了这道圣旨,事儿就已经不同了。 而且…… 安北侯之前说话的用词,很微妙。 可能安北侯自己都没有注意,但黄逸隐约品出来了。 “不管以后如何”。 以后能如何? 靠这一场大战的赫赫战功去洗清污命,然后为了不再让皇上疑心他,一辈子在京中当个闲散国公吗? 可若坚持再领兵、再建功,还会重蹈覆辙的。 退一步说,真闲散了,皇上就能安心了吗? 该疑心还是疑心。 徐太傅与皇上师生君臣走不下去,他不上朝、封大门,他毕竟岁数在那儿了。 等他百年后,子弟想要出仕,也会有机会。 林繁才二十出头。 一身武艺,一腔抱负,只能以此收场,作为好友,黄逸看不过眼。 但是,破局之法,他也想不出来。 黄逸用力晃了晃脑袋:“我再去睡一会儿,省得昏昏沉沉,等念之他们到了,你来叫我。” 冯靖忙应了。 而安北侯送走了冯仲与毛固安,拿着手中那沉甸甸的信封,连连暗骂可笑。 反贼? 说服敌将真心实意写下劝降书,定国公这算反贼? 京里也是,那么多文武重臣,怎么就没有人劝住皇上呢? “怀疑”是“怀疑”,圣旨一下,再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可能。 转念想想,皇上若能听得进劝解,徐太傅就不会不上朝了。 这事儿弄得…… ------题外话------ 还有加更。 7017k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踏枝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踏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踏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踏枝》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