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难道是想帮他证明吗?(求月票)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踏枝第371章 难道是想帮他证明吗?(求月票)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只看皇上的神色,皇太后就知道他的想法了。 不甘心,憋得慌。 这太正常了。 别说皇上,便是皇太后,被秦胤、林繁与赵瑰逼到这个份上,她也不畅快。 就像是被狠狠塞了一嘴巴的黄连。 可是,不能吐出来。 那就只能咬咬牙,全部咽下去。 忍着,再苦也忍着! “皇上觉得,”皇太后抬起眼,看着他,声音尽量放平缓,“念之迟迟不公布,是为了什么?” 皇上哼了声:“为了显得义正言辞。” 林繁竖起了“为大周”的旗帜,他做的一切,也就符合大周的利益。 如果背后,还有自己的地位与利益之争,他跳出来指责祁阳颜氏,动机就不那么纯粹了。 也许,在一些人看来,他为达目的,许是夸大了颜氏的恶行。 当然迟早会公布的。 此一时、彼一时而已。 当真正掌握住局势时,起兵的动机就不那么“重要”了。 “不仅仅是,”皇太后沉声,点了出来,“他们的证据没有那么充分,二十年了,物是人非。” 赵临死了,他的妻子怀着身孕、失去行踪。 “我们都可以想象到,此事与林宣、赵瑰有关,林繁的出世也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皇太后一面斟酌,一面道,“可文武大臣们不知道,老百姓不知道,谁能证明孩子出生了、是男是女、就是念之? 哪怕他们让念之的生母站到人前,由老臣们都认得的吴王妃确认念之身份,那也是‘一面之词’。” “您知道的,这不是衙门断案子,还讲个证据!”皇上道,“兵权在手,一旦他步入京城,他不是也是。” “但他还没有!”皇太后咬着牙,一字一字道,“难道皇上现在就想放弃了吗? 他一日没有打进京城,以兵权、以皇权让别人认他的身份,他就一日还要证明自己。 皇上比他还急,难道是想帮他证明吗? 你但凡喊出他是‘赵临的儿子’,全天下还有哪个会觉得他不是? 皇上可曾想过,这是念之求之不得的事情! 他在逼你,他在等你忍不住先开口! 所以,你必须忍着,不能如了他们的意!” 皇上的喉头滚了滚。 皇太后坚定的态度与语气,让他颇为不满意,但同时,他也知道,皇太后说的话有道理。 他只能捏着鼻子、忍着臭,瞒下林繁的身份。 喊破了,得一时畅快,却给林繁扫去了大麻烦。 皇上问:“那照母后的意思,现在应当如何?” 皇太后深吸了一口气,又徐徐吐出。 看来,皇上都听进去了。 只要皇上愿意听她的,那就还有机会。 “他们不是清君侧吗?清的是祁阳颜氏,那就别让他们走出祁阳!”皇太后说完,下意识地,想召个人进来,好去请黄太师与范太保到慈宁宫来,见皇上站在一旁,她心念一动。 既然皇上都听得进去,她再次大包大揽,反而会起反效果。 尤其是,此次事情,由他们颜氏一族而起。 清了清嗓子,皇太后直接与皇上道:“太师既然写不出驳斥檄文的文章,不妨干脆让他也写一篇檄文,把祁阳往死里骂。 颜氏与官员勾结,仗着外戚身份,欺上瞒下,毁大周江山。 瞒报多年,把哀家与辅国公等人都瞒在鼓里,不止皇上震怒,哀家亦是哀痛又愤怒。 即便为皇亲国戚,亦是十恶大罪不可饶恕,必须大义灭亲。 皇上,无论如何,都要把祁阳颜氏一族,与京城的割裂开、对立起来。 想清了祁阳的不止念之,还有皇上和哀家! 只有这样,他们对祁阳动手的原因,就不能用到京城来。” 皇上眉宇紧锁,道:“母后莫非以为,祁阳现在还在颜氏与唐筹的手里?他们敢把檄文拿出来,依朕看,只怕祁阳早就易手了!他们现在,已经在进京的路上了。” “所以,才必须立刻应对!”皇太后岂会想不到这一点。 皇上的眼中,阴郁至极,问:“母后想要发兵去祁阳,借着剿灭颜氏的名头,把林繁他们也剿了,是吗?可母后不妨再想一想,谁带兵去?” 皇太后抬手,按了按眉心。 谁能拦得住秦胤? 安北侯和冯仲倒是能领兵,只是,他们刚刚才回京。 这两位,把秦胤等人留在祁阳,自己回来了,要说他们丝毫没有察觉,皇太后根本不信。 当然,这不等于说,安北侯与冯仲已经投向了林繁,而是,祁阳颜氏的所作所为让这两位默许了秦胤的清君侧。 他们愿意打颜氏,因为这是大周的江山,他们是大周的臣。 他们也会领旨打秦胤、林繁,在大周的天下受到威胁之时,别管打得过、打不过,他们会拼死血战。 可是,等林繁身份曝光的那一天,他们会如何选? 倘若调转头、向皇上发难,今日点多少兵给他们拦人,明日,就白白送了这些兵到敌人手中。 一时之间,皇太后也想不出,京中还有哪位大将可担重任,且绝对不会辜负皇上。 “京城这儿再琢磨琢磨,”皇太后道,“谢羽不是义愤填膺吗?让他官州发府兵讨祁阳去!是皇上让他向西讨伐,不是他官州给秦胤他们让路东进!” 反正,谢羽已经表态了。 官州已经不是朝廷可以指挥得动了的。 “此举,意在分割,拖延他们的脚步,”皇太后深深看着皇上,“赶紧回去,让太师动笔。” 皇上没有再与皇太后争论,先行回了御书房。 皇太后送他离开,疲惫地在罗汉床边坐下。 避在廊下的辅国公进来,听了皇太后的安排,道:“皇上肯照您的想法做,您先宽宽心。” 皇太后苦笑了声,摇了摇头。 一旁,夏嬷嬷垂着眼,道:“原该由奴婢出面,往祁阳劝长公主回京,偏中暑浑浑噩噩了好几天,耽搁了行程。如若奴婢当时去了,兴许……” 皇太后拍了拍夏嬷嬷的胳膊:“平阳早有准备,我们一步迟、步步迟,你去了也挽回不了。” 说完,皇太后又与辅国公道:“兄长等下去见见太师,把哀家的意思再讲一讲。” 辅国公知道,皇太后是怕皇上嘴上应得好好的,突然间又转了心意,便颔首道:“臣晓得。” 送走了辅国公,夏嬷嬷给皇太后揉了揉发胀的眉心。 “您思虑太重了。”她道。 皇太后叹了一声,没有说什么。 虽然,她质问皇上“难道现在就放弃吗”,但是,内心深处,皇太后很清楚,如此局面下,他们已经无比被动,连见招拆招都捉襟见肘了。 从三府的人都逃出京城起,运气与机遇,就不站在他们这一边了。 ------题外话------ 求月票~~ 感觉喊不喊,隔天的票数差距有点多…… 大家明天见。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踏枝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踏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踏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踏枝》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