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 迟早要打的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踏枝番外1 迟早要打的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嘉平二年。 积雪还未散尽,京中的学子便日渐多了起来。 今年朝廷开了恩科,为的就是选拔更多的官员。 人才提拔,这是赵繁登基后,极其重要的几件事情之一。 从赵隶手中夺得皇位时,已近年末了,哪怕有心,也无法在两三个月后便开恩科,不止朝中来不及,更因为考生、尤其是偏远些的考生,根本无法赶到京城。 因此,不得不延缓一年。 这一年的主考定了徐太傅,礼部右侍郎为副,眼看着考期临近,考题自然也都定了下来。 “外头都在猜,”黄逸坐在御书房里,一面咬着芸豆糕,一面与赵繁说道,“老太傅当主考,此前也有五六次,照着他往常出题的习惯,猜今年策论的方向。” 一旁,甘公公见他吃得有滋有味,轻手轻脚退出去,让人再去备一盘。 黄逸看在眼里,不说穿,也不停嘴,依旧吃他的。 从一道吃饭喝酒的好兄弟,到君臣相别,关于“与赵繁之间该如何相处”,黄逸思考了很多。 恪守规矩、一板一眼,固然是没有什么错,但是,很没有意思。 赵繁的登基路,走得颇为与众不同。 而在成功达成之前,他的经历也与寻常的勋贵子弟对不上。 别家公子哥,不说多么前呼后拥,也有许多同龄的好友、玩伴,哪怕是表面兄弟,也能听个热闹的响。 赵繁没有。 他在不做京城小霸王之后,就闭门练武、念书,等再出仕,哪里还有几个好兄弟? 黄逸与赵繁熟,一来他们小时候关系就好,二来,亦是沾了同为御前侍卫的光。 等赵繁去了赤衣卫当指挥使,成天与一群大小官员“勾心斗角”,以至于怕烦的都绕着他走,最后能称作好友的,也就只黄逸一人了。 当然,都说皇帝是“孤家寡人”,高处不胜寒,可黄逸觉得,真孤零零的,连个能坐下来自在喝酒的好友都没有,日子就少了很多滋味了。 于是,思来想去,黄逸还是选择了站在“好友”的位子上。 他们黄家,朝堂拼搏的担子,落不到他脑袋上;若要出征,他也就想当个被指挥着的兵,对指挥别人没什么兴趣。 如此“胸无大志”,与皇帝相处,自是能自在些。 赵繁正批折子。 闻言,他看了黄逸一眼。 不得不说,如今这状态,与前几年倒也差不多。 彼时他在赤衣卫翻看案卷,黄逸得空了来坐会儿,随口交谈几句,也不影响事儿。 “都往哪儿猜?”他问。 “猜变化不大的多些,”黄逸道,“但也有新说法。 以老太傅的精力,这应是他最后一届主考了,未必不会求变。 再者,这是新帝登基后的第一届,选题上兴许会更多参照您的想法。 而您,显然不是什么循规蹈矩的。” 赵繁笑出了声,不置可否。 黄逸说这个,也不是求一个答案。 科举有科举的规矩,连他祖父那样的身份,也不会去向徐太傅询问,就是在家自己猜一猜,出了门就打哈哈了。 不过,黄太师毕竟是黄太师,处在他的位子上,更能看清楚赵繁与徐太傅的想法。 黄逸说了会儿恩科,又说边关状况。 去年,毛固安一点没闲着。 风季结束之后,他持续给西凉施压,让本就人心涣散的西凉王庭里,越发得混乱、动荡。 “等今年风沙小些后,该继续西进了吧?”黄逸道,“我是请缨去打西凉,还是去南境防备南蜀好?” 这个问题,赵繁给了个答案:“南境未必打得起来。” 南蜀几次想动,都被压制住了。 一鼓作气,没成功,再而衰,三而竭,使得他们犹犹豫豫的墙头草脾气就冒了出来,比大周僵持住了。 “迟早得打他们。”黄逸嘀咕了一句。 赵繁笑了笑。 确实是。 迟早要打的。 这一点,不止他清楚,三公也很清楚。 亦是因此,徐太傅与他商量之后,策论定的是方向偏向了边城发展。 大周不缺有能力的官员、学士,废帝的程皇后返回程家之前,也与赵繁讨论过人才问题。 她说得很直白。 她出手援助赵繁争位,除了反对赵隶继续当皇帝,更大的缘由是,她想让程家子弟更多地参与到官场中来。 赵繁听说过程家的规矩,也接触过几位子弟,其中不乏能扛大梁的。 他们只是缺少机会。 赵繁很愿意给他们机会。 只是,程家子弟也好,其他的官员也罢,他们也有“弱点”。 他们都生在大周,长在大周,而以西州城为代表的边境城池,曾经有很长的时间不在大周治下,它们有非常突出的当地的氛围。 仅派土生土长的大周官员去治理,他们光是了解这片土地、这些百姓,就要耗费很多力气。 赵繁倾向于让更多了解当地状况的官员参与治理。 西州城,甚至以后的西凉王庭,甚至是南蜀一带,需要更多人去配合发展。 边城的融合与发展,与长年在治下的州府,各有各的思路。 而这个思路,是他与徐太傅希望考生们在文章中体现出来的。 两人随意说道了些事,黄逸起身告辞。 折子一直批到了傍晚,赵繁才往延庆宫去。 延庆宫里,亦有许多笑声。 秦鸾陪房毓说话,笑盈盈的。 房毓在两个月前又发了一次病,也正是那一次,她“意识”到了时间。 儿子长大了,赵临也已经不在了。 她那错乱的时间,顺了。 对房毓而言,接受赵临的早亡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哪怕当年她曾接受过,但她后来都忘了,以至于不得不在二十多年后再来一次。 幸好,这一次,赵繁与秦鸾都陪在她的身边。 已然发生的事,无法改变。 她得去接受。 而现在的结果是莫大的安慰。 即便她依旧不记得自己失踪前后发生了什么,但她还是慢慢从悲痛与失落中走了出来。 赵繁进去,里头几人闻声,都转过头来。 互相问了安,赵繁的视线落在了秦鸾的身上,眨了眨眼,笑了。 ------题外话------ 开始更番外了。 我尽量多写几章,但就是更新不会太快,大致是个单更,大家见谅。 感谢书友松树下童子、书友20220512111544556、小院子的打赏,感谢书城书友凯小莉、余生安好的打赏。 7017k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踏枝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踏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踏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踏枝》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