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合唱》巡演,活动开始!(求订阅~月票!)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非正常音乐家第543章 《合唱》巡演,活动开始!(求订阅~月票!)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看李少杰这个样子,领导顿时认真了起来,静静的等李少杰组织语言开口。 仔细想了想,李少杰便开口说道。 “还真有点事情拿捏不定。” “说说看。” “嗯,是这样的。” 李少杰开始娓娓道来。 “领导你可能不知道,这次的活动模式,大体是分为三条线进行推动的。” “一条,就是这些乐团们,在自己所属的音乐厅进行大批量的演出,尽可能多的演出。” “第二条,那便是去属于他们自己的人文遗址进行演出的录制,这主要实践的,是展示文化上的一种传承,发扬,以及重视人文的态度。” “第三点自然就是在咱们这进行的综合性质的整体演出。” “但实际上,针对每一种演出,排练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中间是需要乐团更改演出效果的,有很多的调整,需要一定量的时间。” “这时间很难综合考虑。” “我觉得,虽然目前大型活动还在筹备,但对于个体音乐厅的那些合作伙伴们,可以让他们近期准备开始筹备相关演出了,提前进行发酵。” “按照我的想法来看,大概一个月后基本就可以进行第一轮的演出了。” “但这些事比较大,领导,您看看您怎么说?” 此时体量甚大,纵使是李少杰足够有魄力,但在很多问题的处理上,依然要听一听更多人的想法与意见。 换源app】 虽然这个年代的知识获取,让“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说法没那么绝对。 但老人言依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人行的道理其实也是一样。 未必要照搬,但或许其他人总会注意到你自己注意不到的地方,也会有你缺少的一些经验。 “那时间上的安排合理吗?” 领导若有所思的问了一句。 要知道,观众们对一首名作的感官发酵是有一个曲线的。 这个发酵时间太短,很多人不知道,或者仍然有一点陌生感,那么影响力有限。 可如果时间太长,热情消耗了太多,真正爆发出来的时候似乎又缺点力量。 “按照现在的进度来看,考虑到他们进行演出,会砍掉我们进度这边的时间,预计全部完成需要四个月。” 李少杰开口道。 “留一个月的缓冲时间的话,五个月吧,现在开始应该差不多!” “五个月......” 领导皱眉,旋即问道。 “那如果现在暂时不进行演出,继续排练,要多久能拿下?” “就算现在暂时不进行演出,排练速度确实很快,大概一个月就可以,可是,按照流程来看,依然还是会先打散,再聚合,打散的演奏发酵时间依然要给出足够的时间,而且后面聚合的这个过程......为了最终演奏的质量,留出的时间依然不能缩短。” “这样反而更加耗时耗力,因为大型合奏和单个乐团的表演,有不小差距的。” 其实李少杰的意思很好理解。 乒乓球都是乒乓球,但单打和双打还是很不一样。 单打前着重单打训练,每个人特点不同,要完美的发挥个人风格。 而单打比赛后,如果要参加双打,也依然要留出足够的训练时间来进行配合上的再次磨合与热身,这个时候的侧重点就是要整体统一性。 看似一样。 实则完全不一样。 这种切换,放在现实中,是需要时间来训练的。 李少杰说的这艺术表演上的事情,领导不懂。 但领导懂一件事。 杰哥很强,信他没问题,很稳。 “这样吧,什么是第一个开始的,那就先着重搞好什么,然后等后续计划安排好,计划好,就开一个好头。” “缓冲时间可以多准备一点,有备无患。” 对于时间安排这个,领导确实没法给出什么有用的意见。 因为这并不算是官方的活动,只能说是深受官方关注的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 支持不代表会亲自下场。 讲真,真要是来一个谁去管李少杰,那恐怕才是有问题的。 其实放在各行各业都是类似的。 专业人士是会从专业上进行更细致的考量,领导一般负责的是宏观上的调控与调度。 所以,给出一些建议,确定一点方向可以,具体怎么做,外行的确不好插手,去指指点点。 李少杰又考虑了很久。 很快,事情便开始推动了起来! 在乐团中,经常会碰到一种情况。 同样的一首作品,但不同的指挥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与演奏方式的。 所以,在乐团进行排练的时候,几乎可以说是重新再练的。 哪怕你已经无比熟悉这首曲子,也有自己的看法与解读,但乐团不同于独奏,抱歉,这些个人的看法不重要,你得跟着指挥的看法走。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所以,即使同样的曲子,交给不同的指挥,在排练上也会差异极大。 至于指挥会不会统一...... 抱歉,那反而失去了指挥存在的意义。 乐团是一部精密的机器,指挥才是控制机器的人。 但这由人构成的“机器”,在不同的指挥切换中,也是需要适应时间的。 如果全部指挥都交给李少杰亲力亲为,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除了最终的总演出,以及在各个国家历史遗址的演出活动的指挥,是李少杰负责以外。 平日里,在各自音乐厅的作品演奏,是由各乐团的常驻指挥家来进行指挥的。 像是普通人以为的,“你就以李少杰的基准来呗”,这实际上才是不可能的。 或许未必一定要大改特改,但按照自己独特的个人指挥风格来,绝对是必要的。 放在李少杰本人来看,也绝对不会扼杀这种艺术的发散性的。 如果说,这作品,是一个复杂的公式。 乐团,就是计算器,或者算盘,甚至是楔形石板,麻绳,算筹........等不同的计算方式。 那么,公式中xyz的代表数字具体是多少,就是由指挥家自己决定的。 公式是一个,但算出来的结果却千千万万,这才是音乐作品,乐团,指挥家,彼此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 这样百花齐放的结果,才是音乐艺术真正活着的灵魂。 而不会成为死的东西。 如果真的完全一样,照着抄,那这些指挥家也不可能会成为顶尖。 而正是因为这些铁律。 导致活动展开的时间安排变得极难。 面对这么多五花八门的国外乐团,国外音乐厅,指挥家。 很多时候,确实很难做到统一指令,统一进度。 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的精神是艺术家成功的基石,但往往也是烦恼的来源。 就好像画家总会纠结于颜色的选择,哪怕颜色在外人看来几乎是一样的。 音乐家也会纠结于单个的音色,尽量想达到完美,哪怕外人听不出来。 这还都只是一些小细节。 在李少杰满世界跑,带乐团的这段时间里,李少杰更是感觉到了不同乐团不同的训练问题。 这都算是宝贵的经验,完全可以带回去,靠着这些经验改造国内乐团,使其进步发展。 当然,也感受到了乐团之间水准的参差。 而这么一晃,那就是一个月。 已经可以开始正式运作了。 于是,在这个秋季,李少杰作为指挥,与国交,一同在京城举办了《合唱交响曲》真正意义上的首演! 紧随其后的便是全国范围内的巡回演出,时间安排的非常紧。 甚至有时候下午三点一场演出后,需要坐飞机前往另一个城市,在七点继续第二场演出。 古典乐曲的口碑发酵,其实还真和流行音乐不太一样。 由于古典音乐有那么一点特殊,借助网络的代价是一大群的牛鬼蛇神。 普通人或许最差也就是扑了,或者热度起的慢。 但李少杰这种自带热度的人,最不缺的也必然是一些理所当然的喷子。 而这次活动涉及到的事情很多,舆论是很重要的。 所以,并没有将乐曲公布在互联网上。 而仅仅是大批量的网络报道。 作品本身演出主要还是放在了线下。 -----能搜到很多消息,看到很多新闻,但具体是啥样的,网上目前还搜不到。 实际上,目前来说,古典音乐最主要的地方还是在线下的演出。 很多音乐家的影响力积累,那也都是要靠一场一场音乐会打出来的。 网络只能算是一种助力。 真玩命,那还得看现场。 或许感觉这线下演出.......在扩散上比不上网络。 但实际上,这个线下的演出频率却超出想象。 历时一个月,三十一天的演出。 已经安排好的演出场次,就已经达到了整整78场。 78场,31天。 这就算放在业内,也绝对算是堪称狂魔级人物的演出密度了。 不过好在一点。 虽然场次多,但只有一部作品,单场下来,也就一个多小时。 而在这样密度的演出里,《合唱交响曲》在古典音乐爱好者的圈子里,名声那是越来越响! 古典音乐的爱好者圈子吧,其实大多都是老油子。 新人算是比较少见的,而且就算是新人,平时交流也不算特别多。 按照古典音乐的发展,不同学派,不同创作者,不同时期,或者现如今一些严肃音乐家们的作品,基本都是按照各自喜好,或者内容,自己听自己的。 很多古典音乐爱好者的群......很死。 像是流行音乐群,如果里面经常会因为不同的歌曲有所争执......那正经的古典音乐爱好者那就多少显得佛系了许多。 可这几天不太一样。 这些圈子几乎完全被《合唱交响曲》所刷屏!! 极其工整的对位创作,在演出中,是能完全体现出来那种魅力的! 尤其是在经过一整个曲子后,当最后大合唱《欢乐颂》响起时,那种极致的情感推进,简直堪称震撼!! 【实在是震撼,最后一个乐章,居然是总结前面内容,然后突然进行一个大推进。】 【我在鹏城音乐厅看的,好家伙,合唱的时候,观众们差点激动的站起来!!】 【刚看完,我的妈,我脑子还是嗡嗡的。】 【前段时间没日没夜的听《命运》,我还在想着,这曲子可能无法超越了,正膜拜着,李少杰反手就告诉我,他自己还是可以超越自己的。】 【这也就是因为《命运》与《合唱》出自同一人之手了,不然绝对得干起来......】 【太勐了,《命运》如果是带点黑色的英雄故事,那《合唱》真就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光明。】 《合唱》交响曲所带来的震撼,开始在整个音乐圈不断的蔓延! 而此时,关于《合唱》的相关“八卦”也蔓延在整个音乐圈中。 “听说了吗,这《合唱》的首演其实一开始面对的听众,居然是多达两千多名音乐圈顶尖的大师!!这tm到底是什么样的魄力?” “卧槽真的假的?!” “真的,骗你干啥,我一朋友的老师,就是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的教授,人家亲口说的!” “听说当时演出结束以后,几乎所有大师都认为,真正能承载这部作品宏大与格局的演出规模,以及演出场合,现实中都很难达成......” “这么夸张?” “这一点都不夸张,说一句杰哥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甚至是整个古典音乐史上的前三,都绝对不为过了......” “这tm要是玄幻,那保准属于只活在设定里的最高天花板了......” “md,简直堪称一代乐圣!” “笑死,听之前:【乐圣?开什么玩笑,太夸张了。】听之后:【阿巴阿巴阿巴......】” 慢慢的。 通过古典音乐圈的辐射。 热度越来越高。 甚至于官媒也下场报道。 不只是国内。 影响力甚至已经来到了国外。 这很恐怖。 因为这首乐曲,还没在国外进行演奏。 但即使这样,影响力都已然来到了国外。 当然。 无图无真相。 这么爆炸的吹捧虽然由不得人们不信,可依然带有不少的质疑。 很多外国爱好者也觉得,这些说法似乎有些夸张。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 李少杰的第二波行动来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非正常音乐家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非正常音乐家》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非正常音乐家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非正常音乐家》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