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桑巴民族的运动天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乒乓人生第203章 桑巴民族的运动天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虎克的乒乓,从头至尾都透露着一股与众不同的气息。 他最常用的发球是高抛,这是他的招牌。 他的高抛比所有人都抛得高,小球笔直往上飞,虎克仰头看着,球从离手到落下经历了足有几秒钟之久。 他出手的动作非常突然,完全不像一般球员会提前引拍,而是在球几乎要落桌时才忽然出拍,触球速度极快,一触即收,那一瞬间手腕的抖动与球拍的转动都极其隐晦,于是人们很难看清楚他发出来的球到底是怎样的旋转。 但因为球抛得太高,转化的重力势能过大,所以这个球的威力极大,旋转超强,速度超快。 他是不玩假动作的,因为他在巴西这种东西,从小并没有学会这些过于细腻和细节的技巧,他的整个打球风格都透露出一股粗犷和狂野的味儿。 这是原生态的、野蛮生长的打法。 这球直落孙天龙反手位底线,即便从桌上再次弹起,依然充满了澎湃的力量。 这个球质量极高,就连孙天龙也没办法将球身上的力量完全化解,回过去一个完美的摆短。 孙天龙的选择是搓一板长球。 这是最佳选择。 对付这种又长又快的下旋球,实力不够的选手会选择退台拉高吊弧圈,因为这种接球最不容易失误,也不需要你太精确的判断对手施加在球身上的旋转方向。 但一旦你真的拉了,对手就会直接得到抢攻机会。 虎克打球有个特点,每一个球都像是在拼命,从头至尾都会选择最高难度的触球方式,所以他打出来的每一个球质量都超高,而他过去的对局里,几乎所有的球都是在三板以内解决的,要么他自己自杀,要么你接球失误。 所以这个球,孙天龙其实是想搓成一个短下旋的,但他做不到,最终搓成了一个长下旋。 虎克毫不犹豫的抢攻了。 其实这个球除了略长之外,几乎已经被孙天龙搓到了极致,即便是换成华乒主力选手,看见这种球也绝不会选择强行进攻,因为失败的可能性太大。 但虎克不管这么多,他向来是心血来潮的打法。 他拉了一个非常凶狠的重弧圈球。 这球的轨迹极为陡峭,在空中飞过的路线如同一座弧度极大的拱桥,一头扎在孙天龙面前的桌上。 与此同时,王超嘴里轻轻吐出两个字来:“怪力?” 罗九“嗯”了一声,全神贯注盯着屏幕。 是的,这正是天赋怪力。 这球拉出来的轨迹过于怪异,代表在球拍与球摩擦的那一瞬间,球身上被施加的力量远远超过常人的极限,所以才会因为旋转过于强烈而在空气阻力的效果下形成仿佛爬山一样的陡峭曲线。 仅仅开局第一个球的第一次进攻,这个重弧圈的质量就已经稳稳超过了今天白天梁鲲鹏的那个正手爆冲。 好在这球落点不刁,反而极正,所以龙队稳稳将球挡了过来。 他没选择跟虎克对拉,而是借力一个推挡,直接把球推到了虎克反手底线大角度。 孙天龙是世界上最擅长制定针对策略的职业选手,他知道不能跟虎克拼蛮力,所以他想以落点取胜。 应该说,从打球的常理判断,这个球虎克该丢分,因为虎克第一板爆冲用力过猛,已经犯了打球大忌,此时被调动大角度,他应该是来不及救球的。 但这一刻虎克的身躯瞬间由极静转为极动,像是豹子般往左侧飞扑,竟然刹那间就已经落位,手臂伸出去,狠狠往外反撕。 王超嘴里又吐出两个字来:“极速?” 罗九又“嗯”了一声。 是的,这是天赋极速。 如果没有极速,虎克绝不可能在犯了兵家大忌的前提下还能如此迅速的救球,他甚至来得及在落位之后再退一步,腾挪出足够的空间,来一板大力反撕。 但反撕终究不比正手爆冲,这个球看上去虽然凶狠,对孙天龙来说却反而是个机会。 孙天龙这场决赛一开始就没打算求稳,因为他知道今天虎克的状态恐怕不弱于神功大成的罗九,所以他从最初就打算要搏。 既然机会来了,他毫不犹豫侧身爆冲。 但不是十二分力气的爆冲,而是九分力气的爆冲。 这是孙天龙的性格特征,他永远都会留下一分力气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意外,他永不梭哈。 这个球直接冲到了虎克正手位球台侧面。 这是绝对意义上的大角度。 从球台左侧底线到球台正手位侧面,即便虎克有极速,追上球的可能性也不过百分之五十。 更何况龙队这球质量极高,既是变线又是爆冲,还在上旋的基础上隐隐带着点左侧旋,几乎是必杀的一球,虎克就算追上了也未必接得住。 虎克并没有放弃,他身躯急停,变向,速度快得惊人,再次在球落桌的同时成功追了过去。 但这球威力太大,他匆匆站定,已经来不及调整姿势反拉了。 于是他继续疯狂往后退,一连退了四步,已经距离球台有近两米远。 小球也已经飞到了桌面以下,距离落地只剩下最后的三十公分。 虎克蹲身,球拍下沉,从下往上一兜,一捞,手臂划出一个完整的圆弧。 这动作在乒坛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海底捞月”。 小球从低于球台的地方往上飞,在空中划过一道漫长的曲线,成功爬到了球台以上的高度,继续往前飞,几乎是擦着球网飞过去,一直飞到了孙天龙面前正中央底线。 球在孙天龙眼前下坠,落桌,弹起,高度绝不超过二十公分,还带着强烈的侧旋。 这个球让整个赛场都响起了口哨声和鼓掌声,观众们的热情高涨,还有人不断呼喊着“hugo”的单词发音,仿佛这里变成了巴西人的主场。 这样热烈的反应,不仅仅因为巴西人打出的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超级球,还因为巴西人的对手是华乒选手孙天龙。 任何时候,当有外籍球员与华乒球员进入决赛,观众们都会无一例外的支持外籍球员,因为所有人都希望看到勇士屠龙,而不是恶龙继续无敌下去。 而当这名华乒球员是孙天龙时,观众们对外籍球员的支持会达到顶点。 毕竟,天下苦帝国破坏龙久矣。 王超的脸色终于变了,他不再看屏幕,而是转头直勾勾盯着罗九,咬牙道:“入微?” 如果不是有着无双的手感,这个海底捞月是绝对不可能捞到这种程度的。 虎克本来是大劣的局面,已经被孙天龙两边调动,被调动到死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因为这个超级球,他居然把局面完全扳了回来,重新回到了起点。 罗九也不“嗯”了,转头与他四目相对,认真的点了点头:“是的。” 王超轻轻吸了口气。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赛前罗九会说“就是这么夸张”了。 因为真的很夸张。 开局第一个球,他居然就一口气从虎克身上发现了“怪力”“极速”“入微”三大天赋。 这还是他穿越之后,在这个世界上看到的第一个拥有多项组合天赋的人。 他自己是不算的,因为严格说来,他只有一个天赋“入微”,至于其他的,都不过是穿越带来的红利罢了,只是蔡国栋等人不知道真相,才会给他搞出一个“无双”来。 他是个假天才,而虎克毫无疑问是个真天才。 这让王超不得不感慨,桑巴民族是真的天生就有着让人惊叹的运动天赋,过去数十年巴西出了那么多足球明星,而现在,桑巴民族终于开始入侵乒坛了。 比赛还在继续。 作为这颗星球上比赛经验最丰富的球员,孙天龙面对虎克接二连三展现出来的特质,并没有半点心理波动,哪怕此刻局势重新回到起点,他依然表现得非常镇定,退后半步,将这个超级球再度稳稳的搓了回去。 虽然是超级球,但毕竟在空中飞得太久,力量有所衰竭,所以孙天龙这个球比刚才那个搓球控得更好些,完美的搓出了一个短下旋。 他不急,底气十足,并不怕跟虎克斗台内短球。 九月份的亚洲杯决赛上,就连已经把入微天赋运用到极限的罗九都不敢跟孙天龙斗台内短球,这就说明,孙天龙实际上已经是这个世界上斗短的最强者。 虎克当然也不想,因为他虽然手感无双,但其实技术却有些糙,打球更多靠的是本能和灵感,并未接受过系统化细致化的技术打磨。 他选择台内挑打。 这个挑打是地狱级难度,所以虎克最终挑打失败,有些虎头蛇尾的结束了第一个球。 1:0,孙天龙旗开得胜。 但坐在屏幕前观赛的华乒诸人,却没有任何人露出半点喜色。 谁都看得出来,孙天龙这个球其实是得势不得分。 从场面上看,他是被虎克压住了的。 而两个小时之前,萧飞打虎克的第一局第一个球同样如此,萧飞被虎克一阵狂轰乱炸,到最后稳稳的守住阵脚赢下了第一分。 两场球的开局如出一辙。 但萧飞最终是0:4惨败的。 所以这第一-->>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个球的胜利,反倒让有些比较相信玄学的球迷把心提了起来,总觉得孙天龙开局不详。 虎克再次发球。 依然是高抛转超快下旋球,直插孙天龙右手位底线。 了解虎克的人都知道,他的发球其实与战术战略并没有什么关系。 他就是单纯喜欢发高抛,单纯偏爱各种超高质量的球。 所以他不做假动作,也不会故意发不转,他就是要足够的快,足够的转,足够的长。 事实上,他的发球威力极大,在国际赛场上曾经多次依靠发球得分。 就连萧飞,半决赛上也吃了他三个发球。 第一个球,虎克发的是反手位底线,结果输球了,所以这一次,他要试试右手位底线。 虎克的头脑其实非常聪明,智商极高,但他打球并不喜欢系统分析来龙去脉,更多是靠直觉,比如这一次,他只知道第一个发球最后输了,所以第二个发球他要换一个落点,至于第一个球到底是怎么输的,到底与发球有没有直接关系,他并不在意。 这大概算是桑巴民族的某种种族特质。 他们性格中特有的热情因素,如果换个角度来理解,其实也叫做“想到一出是一出”。 但对孙天龙来说,反手位底线只能搓,正手位底线那就可以直接抢攻了。 孙天龙撤步,侧身,转腰,收腹,正手爆冲! 作为世界上唯一被公认的六边形战士,其实孙天龙身上是没有天赋的。 他没有怪力,所以很少从反手位发起致命攻击,因为他知道反手进攻的力量打不死对手。 他没有极速,所以反手位的球就反手接,正手位的球就正手接,从不考虑像林梓君那样强行跑到球的另一侧去。 他没有鹰眼,但他打过的对手太多,练过的技术太多,到最后,别人动作还没出来,他就已经依靠动作出来之前的小征兆判断出了对手要干什么,于是他从来不被欺骗,不吃旋转。 他既不够快也不够重,更不够转,所以他很少一板子打死人,从来都是用组合拳杀人。 但他的教练秦华昌跟他说:“就算你精通世界上所有的技术,你也一定要有一招杀板,否则你成不了超一流。” 所以龙队练成了一招杀板。 那就是他的正手爆冲。 他向来谋定而后动,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先等对方出手,再抓对方的破绽,即便偶尔需要正手爆冲,他也会留力,因为他觉得对手能猜到自己要爆冲,那么对手就有打回头球的可能性。 但当他真正决定一板子打死的时候,通常就是他判断对手并没有后招的时候。 所以我们极少看到孙天龙主动发十二分力气爆冲,但一旦他冲了,那百分之九十都把对方冲死了。 譬如此刻。 虎克发完球,觉得孙天龙七成可能会搓底线,两成可能会撇大角度,最后一成可能会拉高吊。 所以他并没有任何提速的心理准备。 这种情况,在职业赛场上当然不能算走神,充其量叫做难度预估不足。 他是真的万万没想到,一向风格稳重的龙队忽然来了一板有死无生的爆冲。 他直接被打死了,压根动都没动一下。 等到球飞过身侧,他才后知后觉的转了下眼珠子,咧了咧嘴,小跑着去捡球。 2:0。 孙天龙拿到发球权。 虎克展现出了他又一个与众不同之处。 他双腿岔开,往下蹲,再蹲,蹲得非常深,脑袋已经沉到了球桌以下,只露出一双眼睛,看上去就像一只大蛤蟆,动作颇为怪异。 观众们发出低低的哄笑。 这其实已经是虎克在国际赛场上的招牌动作,但每次出现,观众们依然觉得好笑。 更何况虎克还习惯性的不断用力眨眼、转一下肩膀、踮一下脚、咧一下嘴、鼓一下腮帮子…… 他有大量的小动作,仿佛是情不自禁的,整个人都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中,给人的感觉就像有多动症,永远安静不下来。 但王超和罗九都没笑,反而表情很严肃。 因为他俩都很清楚,越是蹲得低,重心就越稳,待会儿动起来就越迅速、越不容易失去平衡。 而双眼与桌面水平,其实可以帮助虎克最好的判断对方来球的精确高度和旋转。 那个水平线,其实是球桌上的最佳观测点。 只不过蹲到这种地步对身体的负荷太大,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太高,所以从没有人真正做到这个地步。 虎克能做到这一点当然也不是谁告诉他的,而是他自己凭直觉试出来的。 这个人是真正的体育全能天才,而不仅仅是个乒乓球天才。 孙天龙理所当然发短下旋,因为他是世界斗短第一人。 虎克脑子里对于技术克制的概念并不清晰,也并不能明确的说出“决不能跟孙天龙斗短”这种观点,但他的直觉异常敏锐,看到这个短下旋,就意识到不能摆短。 于是他台内强行挑打。 第一个球他正是挑打失误送掉了一分,但这次他依然要这么打。 这一次他打成了。 这种强行拔高难度系数的打法,一旦成功,对手也会极其难受,因为这种情形下一旦挑打成功,进攻的质量就必定超高。 孙天龙正手去救,接球冒高。 虎克直接正手爆冲。 落点很正,依然在孙天龙正手位底线。 这球力量太足,孙天龙没得选择,唯有退台拉重弧圈。 于是这个球形成了中台相持对拉。 虎克继续爆冲。 孙天龙不退了,稳稳站在原地,也是一板正手爆冲。 这两个回合,双方都没有注重拉球,而是更注重往前拍,想要提升球速和力量,直接终结比赛。 虎克这时候往前进了一步,贴着球台把球拉过去。 孙天龙的瞳孔微微收缩,他在十分之一秒内做了一个权衡,最终选择依然站在中台。 他看得懂虎克的意思。 虎克上前一步,是要跟他台内相持,因为中台相持的球速太慢,节奏太慢,虎克认为这样谁也打不死谁,所以他想玩得更极限一些。 如果孙天龙也上前一步,那就变成新世代选手们最流行的打法,不退台,不侧身,斗节奏,比速度,比上台率,比反手拧。 但孙天龙拒绝了虎克无声的邀约。 因为他已经三十一岁了,有腰伤,有腿伤,有肩伤,最重要的是,他的神经反应速度和视觉动态画面捕捉能力都有所下降,如果速度过于快,他真的会跟不上。 所以当虎克强行近台,他只能继续维持着距离球台四十公分左右的距离,以此来形成缓冲区域,降低虎克进攻的威力。 但这样一来,他就直接陷入了不利局面。 退台打不退台,不退台的那个一旦变线两边调动,退台的那个就会疲于跑动。 果然,虎克下一秒就直接打了一个变线。 孙天龙横跨两步,救球成功。 虎克身躯往右移动,直接拧球。 速度快得出奇,力量大得出奇,赫然是个标准的台内霸王拧。 这个球孙天龙没有再去救,因为他知道自己救了也是白救,不如战略性放弃,节省体力。 比分变成2:1,虎克追回一分。 打到这个地步,外协会的观众们眼睛越来越亮,华国观众们一颗心却越揪越紧。 谁都看得出来,孙天龙虽然比分领先,但始终是得分不得势。 但势终究会转化成分数,当虎克越打越顺,胜利的天平终究会倾斜过去。 “怎么办?”王超问罗九。 “你问我,我问谁?”罗九摊摊手:“这个比今天稳得一笔,三个球打完,基本零失误,这完全不是他以前的作风。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他偷偷找了一名华国教练,特训过心理素质了?” 王超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打?” 罗九皱眉,想了许久才道:“可能跟龙哥一样,先撑住,尽量咬住分数,不强求取胜,慢慢耗,或许耗着耗着,虎克自己就开始掉链子了。” 他看王超表情诧异,便有些无辜的嘟囔道:“看什么看?你当我想这么干吗?问题是,过去两年我们遇到他都是这么打的啊,他也确实会掉链子啊。” 王超眉头皱紧,脸色已经变得很难看:“你不敢跟他拼单板质量?” 罗九诚实的摇摇头:“拼不过,真的,这个比力气真的太大了,动作真的太快了,吓人。” 他顿了顿,叹气道:“只能智取,不能力敌。” 王超到此刻才发现,t2上的夺冠到底还是把自己误导了,让自己低估了华乒存在的隐患。 还真不是华乒自己掉了链子,而是世界乒坛,各个种族,各个肤色,真的有已经有大量的新人,从地球的各个角落一茬一茬开始冒头了。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乒乓人生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乒乓人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乒乓人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乒乓人生》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