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马县长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草莽年代第七百九十四章 马县长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李亚东穿着睡衣、拖着拖鞋,从卧室走出,来到堂屋一看,好家伙,这些人都不用过年的吗,组团跑他家来,四方桌都被他们围满了。 “哟,李总起了,我们来给你拜年了。” 众人谈笑风生,突然看到他,齐刷刷地站起来,为首一个肥头大耳的中年人笑呵呵地说。 “哦,我先去洗把脸。”李亚东莫无表情的点点头,拖着拖鞋去了后屋。 弄得一众县领导面面相觑,不是说这位李总很好打交道的吗? “马县长,亚东肯定昨晚喝多了,人还没清醒呢。”县长亲临,方驼子自然得全程陪同,赶紧解释了一句。 马升海一听这话后,也算找到一个台阶下,呵呵笑道:“是啊,不是听你说至少喝了一斤吗,那还能这么早起,已经算是好酒量了,要换成我,得一觉睡到下午。” “哈哈……” 众人脸上的笑容再次回归。 厨房外面的后院,李亚东正蹲在地上刷牙,大哥李亚民摸了过来。 “小东,都是县领导,咋这个态度?”他显然对小弟刚才的行为有些不满。 李亚东也是没辙,谁让他大哥是我党的好同志呢,嘴里喷着牙膏沫,含糊不清地说,“脑子还没清醒,待会儿会注意。” 就他个人而言,他非常不待见至少十年内的所有县委班子。 为啥? 因为他们这座小县城在两千年之前,几乎没有太大变化,基础建设还是那个鸟样,人民收入也没有显著提升,倒是河道里的挖沙船日渐增多,河床越来越低。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民生福祉没怎么变,价格逐年递增的河沙、变卖出来的钱,或是产生的税收,去了哪里? 更不提财政收入,以及国家对于扶贫的支持。 退一万步说,就算他想岔了、黑暗了,这几届县委班子依然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信赖。 对比一下他们周边的某个临县就知道,政府带着农民搞出来好几个省级驰名商标,比如茶叶、旅游景点什么的,要知道人家那边才是真正的大山角落,他们这边其实都是丘陵。 听他这么一说后,李亚民脸上的严肃表情才渐渐消失不见,语重心长地说,“小东啊,人不能忘本,不管你今天有多大本事,都别忘了是这方水土养育了你。” 这特么哪跟哪儿啊? 李亚东也是哭笑不得,他是忘本的人吗?要真忘本,他昨晚就不会直接喝断片。 可是没辙啊,大哥的教育,没有坏心,必须得听着。 “哥,放心吧,我清楚。” 等洗漱完后,母亲胡秀英已经做好了鸡汤包面端出去。 过年就这习俗,上门就是客,更别提人家还提了拜年礼,必须好生招待,而这种本地称之为“面包”,大多数地方唤作“大馄饨”的面食,佐以农家老母鸡,便是最好的待客前食——比较重要的客人通常还要留下来喝中午酒。 后院竹笼子里关着的几只老母鸡,大概是村民送来的,李亚东还没尝鲜呢,倒先便宜了一众县领导。 就这口儿,不提钱的问题,在外面很难尝到,特别是他还时常在国外跑。 说实话,真的有些馋。 好在他娘还是爱他的,刚好看他在,便给他留了碗鸡汤,肉却没有,因为时间的关系,就宰了一只鸡,有点不够分。 一碗浓厚的纯天然老母鸡汤下肚后,李亚东瞬间满血复活,感觉再怼一斤白酒都没事。 来到堂屋,李亚东鼻子差点没气歪,他娘辛辛苦苦弄的鸡汤包面,一众县领导居然吃得挑三拣四,大多只是把汤喝了,包面和鸡肉则留在碗里。 以老李家现在的生活条件,以及对健康的重视,可没有回收别人剩菜残羹的习惯。 这不能忍! 如果大哥不在,李亚东说不定直接就跳脚大骂了,可大哥在,也只能注意点分寸,笑眯眯地说,“各位,都吃掉啊,别剩着浪费了,我娘忙活了好久才弄出来的。” 一听这话后,县长马升海立马将刚放下的碗筷又端了起来,正色道:“那是必须吃掉,必须吃掉,不能让老嫂子白忙活。” “是啊,浪费是可耻的。” “啧啧……这味道,老嫂子的手艺也是绝了。” 一帮人大快朵颐,同样的东西,却似乎比刚才好吃了十倍不止,最后每个人都是光碗,一点汤汁都没剩下。 外面太阳已经升起,冬日里没有比这更好的东西,在李亚民的提议下,大家搬出椅子,坐到外面。 陈月娥又给每人重新泡了一杯茶水,还端出瓜子盒,一帮人晒着太阳、聊着天,倒也惬意。 不过李亚东却不太得劲,按照常理,这个时间点他家门前早前被村民们攻陷了,可今天除了方驼子外,没有一个人过来。 他宁愿跟没文化的村民们插科打诨,也不愿同这帮县领导们说些没营养的话题。 什么市人大经济工作会议马上就要召开、今年县政府将贯彻中央指示开展打假治劣的“质量万里行活动”…… 这特么跟他有个毛线关系呀? 他磕着瓜子一言不发,就想看看这帮家伙有多能忍,反正这里是他家,他又不急着走。 一众县领导拉着方驼子和李亚民唠了怕有一个小时,最终县长马升海实在忍不住,看似开玩笑地问,“李总,听说你在全国好多地方都有产业,怎么不考虑在家乡也弄点项目?” “我们这里?”李亚东漫不经心地问,“能弄什么?” “张秘书。” “是,县长。” 局面算是打开了,而且对方明显有备而来,张秘书会意,立马从随身公文包里取出一份资料。 像汇报工作一样地说,“第一个项目,罐头厂。我县拥有两个果园场,种植了大面积的柑橘和山梨,年产量高达八十万斤,如果加上零散的农户种植,就更多,完全具备投建一家罐头厂的基础…… “第二个项目,茶叶公司。我县山多地肥、日照充足、气温适宜,拥有茶叶种植的良好基础,完全可以成立一家茶叶公司,变废为宝,把废弃的荒山都利用起来,大力发展茶叶种植…… “第三个项目,陶瓷厂。我县矿物资源丰富,松软的土壤非常适合加工成制作陶瓷器的粘土,而近年来市场对于装饰瓷砖的需求日益增加,此时建造一家陶瓷厂,绝对能收获丰厚回报…… “第四个项目…… 张秘书一口气讲完了整整八个项目,别说李亚东,就连方驼子和李亚民都听懵了。 从来都没想到过,他们的县政府居然如此有远见。 而且,这些项目也不是随口说说,有理有据,显然做过详细考察,每一个都非常符合他们县的发展。 八个项目要真的全部落实到位,他们县想不富都难。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草莽年代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草莽年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草莽年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草莽年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