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家事了,离期近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草莽年代第二十三章 家事了,离期近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 )李亚民大概真是憋坏了,他一个小生产队长在公司大会上肯定没有太多发言权,所以一边吃饭,嘴里还不停念叨着。 李亚东听了一会儿,总算有些眉目,诧异道“哥,你上次是去的海盐?” “对呀。”李亚民尝了一口重新加热过的烤鸭肉,眼前不由一亮,不过也没说什么。眼下虽然他娘同意了这件事情,但他还是坚持认为大学生不应该干这个,“公司说话顶事的那几个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要是不想改革,就别派我们出去学习嘛,学了经验回来又不实施,这不是等于脱裤子放屁吗?” “步鑫生?” “哟,你也知道啊?”李亚民略显诧异,不过也仅限于此。 在八十年代的中间几年时间里,中国最耀眼的明星绝对不是刚拍完《少林寺》的李连杰,而是海盐衬衫总厂的厂长,步鑫生。 他是中国最早施行体制改革的国企厂长,制定了一套很新颖的员工激励政策,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个人不怎么喜欢按套路出牌,总爱做出一些惊人之举,在这个年代就敢跑到魔都最繁华的淮海路八仙桥,在嵩山电影院的门头上竖起一块巨型广告牌。 要知道这会儿整个魔都只有三块大型广告牌,除了他这块,另外的就是日国三洋,以及中华牙膏。 李亚东也多少有些了然他大哥这样一个在别人眼里很古板的人,为什么会如此推崇步鑫生的改革。步鑫生有一个外号,叫作“夏伯阳”,这是来自苏联的一部电影,讲的是一位作战勇猛、但对下属十分严厉的红军将领夏伯阳的故事。 “我就觉得他们的生产模式很好嘛,多做多得,绩效考核,这样才能让每一名职工都充满干劲嘛,哪像现在……”李亚民欲言又止,不由叹了口气。 他身在国营企业的第一线,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自然清楚的很,这年头流行一句话,叫作“党是妈,厂是家,没钱找妈要,缺啥从家拿”,企业职工完全由国家养着,也甭管干的活多活少,大家都一样,真遇到刺头还挺麻烦,只要不做出太出格的事,想开除掉都不容易。 “哥,我觉得这事不着急,企业改革是大势所趋,总有一天会到来,那啥……你也别太得……” “你真的这样觉得?”李亚民眼珠子一瞪,小小的激动了一把,好歹家里终于有个支持他的人了。 他又哪里知道李亚东还有一句话没说完,他原想说“你也别太得罪人了”,在体制里待着,跟大领导唱反调,实在不是什么明智的行为。 李亚东深知他大哥的毕生心血都倾入了这家公司,可哪又如何?等到九十年代末,厂里一纸公告,他照样还是下岗了。 在历史的洪流面前,我们大多数人就像一粒沙子,被风浪裹挟着,漂来漂去,想要挣脱,又无可奈何。 改革意味着新生,同样也意味着牺牲,中国这艘东方航母崛起的势头势不可挡,改革开放在摸索中前行,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再爬起来,期间难免要牺牲一部分人,九十年代末的那股下岗潮,那一代人,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牺牲的人。 “哥,你忘记了,我马上要到北大经济系报道,怎么能不提前关注一下社会时事和民生经济呢?”李亚东想了想,有些话还是不太适合现在说出来,因为时机未到,太过前瞻性的话语只能耸人听闻,很难取得想要的效果。 他大哥这辈子或许依旧会以悲剧收场,但没关系,还有他。 “对嘞!”李亚民笑了笑,脑子里总算腾出空来,拍着他的肩膀说道“好小子,真有的你,居然考上了北大,不错,这回算是给老李家争了光。” 话题回到这上面,饭桌上的气氛明显缓和了不少,陈月娥给李亚东夹一撮汉菜后,笑着问道“小东,算算时间也快了,打算啥时候动身啊?” “九月初开学,报名会提前几天,所以打算月底走。” “那没几天了,到时让你大哥请个假,送你去省城。”陈月娥点头道。 这个年代他们县里还没有火车站,出远门只能到省城乘坐绿皮火车。 下午从大哥家出来以后,李亚东一直心事重重,越发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作为家里最小的一个,他很难通过言语上的沟通,去改变家里人的命运轨迹,一是不能说,二是说了大概也无用。 就比如他大哥,如果按照李亚东的想法,他会劝大哥尽早离职,趁着现在政策刚放开,做个个体户,将来不说富得不能动,一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但这话他敢说吗? 他说了他大哥就会听吗? 答案显而易见。 “白给”大概也是行不通的,不说他大哥这种心怀信仰的人,就算他三哥也不会坦然接受他的馈赠之物。 那能怎么办呢? 他除了要为自己的人生做好规划外,也得替家人谋取一条后路。 “算了,还是一样样的来吧。” 寻思着这两件事情大概是个递进关系,李亚东暂时也就懒得去考虑了,他现在倒是迫不及待的想飞往京城,只有到了那里,他才算真正的赶上了时代的浪潮。 八月份的中下旬,自从乡长上他家里来了一趟后,李亚东就不怎么着家了,倒不是对当官的有什么歧视,只是单纯的不太想接触,他自认说不了太官僚的话,绕来绕去的兜圈子心累,所以懒得应付。 烤鸭店的生意现在触底反弹,每天要烤两炉,赚钱倒是其次,主要还是为了将张春喜和蔡小惠俩人彻底教会。李亚东可不想等自己走了后,俩人砸了自己的招牌,做餐饮他可是很认真的,向来注重口碑,这也是多年来养成的一点偏执。 “小东,有啥独门绝活全使出来,你放心,等你走了后,胡婶儿那边我一定照顾好,别的不敢说,三天一条鱼,五天一斤肉,妥妥的!” “算你小子有点良心。” 李亚东倒真没藏着掖着,对张春喜可谓倾囊相授,连自己制作烤鸭时省去的一些诸如“淋油、上蜜、填料”的步骤,都一一给他讲解,不要求他一步到位,以后有了时间慢慢改进就是。 这份买卖要真的沉下心来闷头去做,有多赚钱李亚东是心知肚明的,至少在这个年代,很快就能积累到一份不错的家底,只怕一年得出两个万元户,说不出都没人敢信。 而作为创业人的他,是没有索要过一分钱的,放日后怎么的不得弄个技术入股?因为张春喜答应帮忙照顾他娘,这对李亚东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时间就这样匆匆流逝,转眼间,月底到了,李亚东也要启程离家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草莽年代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草莽年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草莽年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草莽年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