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中关村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草莽年代第七十四章 中关村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 )回到京城后李亚东的生活照旧,读书赚钱两不误,花了两天时间恶补了一下落下的课程,日子大抵也就清闲下来。 这天下午没课,李亚东屁颠屁颠的蹬着二八大杠,来到中关村。 说来惭愧,这个他几乎每天都要经过的地方,来到京城几个月,却一直没有进去好好逛逛。果然不能奢求一个厨子去关心高新科技的发展。 不过这辈子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电子科技、包括互联网这一块,未来几十年内炙手可热的财富,如果错过了简直天理难容。 所以他今天来买bb机还是其次,主要想趁机考察一下中关村。 对电子科技一窍不通的他,也不知道能不能觅到一点商机,争取现阶段就在中关村站住脚,以便日后互联网大潮来临时,能够顺势而上。 前世两千年之后,他曾来过一次中关村,那时的中关村已经极具规模,可以说是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时期,远非现在一溜的低矮平方,零零散散的几块广告牌可以比拟。 这边电子商业圈的形成,与国家的宏观调控密不可分,最先入驻的几家公司别看规模很小,其实来头都大的很,不是中科院分离出来的产业,就是某某研究所的独立机构。八四年国家的体制改革已经逐渐深入,不光国企需要改革,放在实验室的高新成果如果不能运用到实处,创造出真金白银,终究是白搭,此时的中国实在太穷。 正是这些背景夯实的机构的入驻,才带动了社会群体的参入,以至于现在的中关村就像一个电子跳蚤市场,街道两旁林立的个体店铺,远多过那些闷头研发、正准备蓄势待飞的科技公司,卖什么的都有,电风扇、电水壶、电线板…… 其实这些店铺里真正有科技含量的商品很少,不过这个年代大概能跟电沾边的东西,大家潜意识里都会觉得很高档。 如此说来,在日后的中国硅谷里卖家用电器,似乎也就无可厚非。 卖bb机的就相对较少,毕竟中国的第一家寻呼台是去年才建立的,不过李亚东总算找到两家,选了一个门外小黑板上写着“免费入网”字样的商铺,停好自行车后,走了进去。 不管是多大的老板,如果不计较场面,贪小便宜的心态总归是有。当然,就他而言主要还是图方便。 商铺里不光只卖bb机,家用电器也有不少,得知李亚东要买bb机,能明显感觉到带着大金扳指的中年老板态度殷勤不少。 这也是人之常情,因为李亚东询问了一下价格,一部bb机接近五千块,这是什么概念? 在这个年代盖幢小洋楼外带豪华装修都绰绰有余。 好在李亚东心里有点准备,他上辈子九十年代曾买过一部,那时摩托罗拉等通讯大佬已经进入中国,bb机市场竞争异常惨烈,可即便如此,他当初还是花了两千大洋。 砍价是必须的,甚至还上演了一场“不卖就走的戏码”,最后两部加在一起,价格敲定在九千五百块。 入网的事情由对方代办,外送了两只皮套,从随身携带的皮包里取出好几摞钱,李亚东得到两只印着英文字母,甚至连什么牌子都不知道的bb机。 隐晦的打听了一下进货渠道,不过老板警惕性很高,只说这买卖一般人做不了,要门路。 离开店铺后,李亚东选了一部别在腰间,靠近里侧,刚好用外套遮掩住,不至于被人一眼瞧见。 趁着时间尚早,又在市场上转了转,能让他有冲动的商机着实难寻,不过市井小民的心态在作祟,一直想找到联想,可几乎转遍了整个中关村都没找到,也是奇了怪。 最后推着自行车不经意间走到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透过院门向里面瞅了几眼,瞥到门口传达室外站着的一个中年人时,眼珠子猛地一凸。 “老柳!” 幸亏隔着一定距离,老柳同志没有听见,此时正和一位带着铁框眼镜、年龄稍长的中年人谈论着什么。 “这是……老倪同志?” 李亚东感觉自己走了运,居然能目睹这么难得的一幕,联想创始之初最大的两位功臣含笑同框,要知道十年之后这俩人可就老死不相往来了。 “原来联想最开始是在这里。”李亚东恍然,他记得联想是在八四年创立,不过并不清楚其中细节。 看这模样旁边那间简陋的传达室,应该就是他们的公司驻地,还真是够寒酸的。 这时李亚东就在想啊,要不要趁对方“饥寒交迫”之时,雪中送炭一把? 指不定老柳同志感激得涕泗横流,大手一挥,刷刷两下,百分之十啊,或是二十的股权就拱手相送了……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白日梦。 此时的联想可能还不叫联想,显而易见,背后的boss就是中科院,私人想掺一脚,几乎不可能。 其实能见到老柳同志,这一趟也就不虚此行了。能见到老倪同志,就完全是意外之喜。 国人大多熟悉老柳,却不太知晓老倪,其实这位才是真正的人才,联想起初的汉卡和微机都是他一手研发的,随后大约在九四年的时候,他与老柳在公司发展上产生了分歧。老柳主张发挥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搞自主品牌建设,而老倪则坚持技术唯先,着重于芯片的研发。 老柳无疑是成功的,但实事求是的说,老倪也不一定就错了。如果联想真的在这个年代就开始研究芯片,也许会忍辱负重几年,但未来的成就不见得就差。 华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厚积薄发,中国思科可不是白叫的。 话说老任同志去年部队转业去了鹏城,此时只怕已经在埋头苦干,也不知道将来有没有机会邂逅,上辈子没见到活的,其实挺遗憾的。 好容易碰到日后的中国商业教父,还是那股市井小民的心态在作祟,李亚东此时真想隔着计算机研究所的大门嚎一嗓子,“老柳,要投资不?” 想象一下老柳同志一脸懵逼的模样,李亚东感觉还是挺过瘾的。 可惜这个逼他暂时装不了,因为他所剩不多的那点人民币,大头刚才已经买了bb机。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草莽年代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草莽年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草莽年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草莽年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