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业计划书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草莽年代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业计划书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 )之前李亚东跟朱云富说过,给他一些时间,毕竟写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也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更别提还要呈给高层领导观阅,自然得好好琢磨琢磨,文章也得润色润色。 好了,他确实给了李亚东时间,不过就一天,第二天就找上门来。 然而,李亚东还没开始动笔呢。 “老弟啊,写好了没?” 他大概是瞅准了四合院的大门,李亚东刚下课回来,门一开,不出三分钟,他就到了。 “……” 李亚东一脸尴尬,很想问一句:朱大哥,你都不用上班的吗,老盯着我家大门干嘛? 然后一想,他好像还真不用朝九晚五,好歹也是工厂一把手,谁能管得了他的考勤。 “写……是写了一点,但没写完,这东西挺复杂的。”李亚东讪讪一笑,望着他满脸期待的表情,实在不好意思讲,还没开始动笔。 果不其然,朱云富脸上的笑容一黯,叹着气道:“老弟啊,那你可得抓紧速度啊,之前忘记跟你说了,第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马上就要召开,想要接触高层领导,这可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错过就错过了。” “人大四次会议?”听他这么一说后,李亚东情不自禁的眼前一亮,脑子里捋了捋,浮出几个字——七五计划。 一九八六年,没错了,七五计划就是这一年定下来的,时间刚好吻合。如此说来,这次人大会议的研究主题应该就是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入会领导自然也是这方面的扛把子。 倒还真是个绝佳的契机。 忙问道:“什么时候召开?” 朱云富回道:“25号。” “那没几天了!” “是啊。”朱云富心说,要不我能这么急,都跑你这堵门来了。 “那我知道了,朱大哥……”李亚东想了想后,伸出三根手指,“这样,再给我三天时间,三天后你过来取。” “三天?”朱云富虽然感觉时间有点长,但至少得到了一个准确的日期,也只好点头道:“那行吧,你先忙,我三天之后再来。” 说着,转身离开,等走到门口时,忽然想到什么,脚步微顿,扭过头来又补充了一句,“老弟啊,这事要办成了,你就是我们厂的大恩人,以后别的不敢说,饮料管够,终生保障!” 李亚东一下被他给逗乐了,还终生保障,这是要让他喝出糖尿病吗,哈哈一笑,竖起大拇指道:“老哥,霸气!” “必须的!” 既然接下了这摊子事,就必须把它认认真真做好,这件事情其实还是挺有意义的,往小了讲,能保住一个饮料三厂,往大了讲,对于此时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经济而言,有着深远的启迪作用,就看上面的领导能不能意识到这一点。 而对于李亚东来说,好歹是个重生人生,若只顾着自己闷声发大财,那就太小家子气了。真要遇上这种事情,他并不介意为祖国发光光热一把。 日后社交网络发达,总听到有人说中国哪里哪里不好,哪里哪里不民主,但麻烦各位好好想一想,倘若没有祖国,你又哪里来的家,哪里来的安定生活? 当然,你可能会说,我可以移民啊,移动到美英法,不一样拥有这些,还会更加幸福。但请问,你移民的资本是从哪里来的?是你赚的吗?错!是国家给的!是国家给了你一个好的平台。 否则把你生在中东和非洲,那种战火纷飞的地区,你去赚个试试,赚你个大头鬼呢,饿不死你丫的才怪。 还移民,移个八爪鱼! 有这种行为的除非某些不可控的特殊情况外,譬如早年战乱,亲人逃离到国外,一心想与家人团聚的,其他的都是白眼狼! 该论叛国罪处,直接拉出去枪毙二十分钟。 所以李亚东这辈子是绝对不会移民的,富可敌国都不移,好活赖活,都在中国。 这个商业计划书该怎么写,他脑子里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框架,首先第一点,加点料,卖个惨。 当然,不是他卖。 他执笔的一瞬间,就将自己代入到了饮料三厂的一名职工身上,于是他在开头,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 “尊敬的首长,您好。 作为饮料三厂的一员,我见证了工厂从辉煌到没落,过去我们是快乐的,得益于党与国家的领导,吃得饱穿得暖,一家人过着幸福的小日子。可现在,随着市场变化,产品不被认可,这种日子将很快不复存在,也许几个月后,厂里就会连工资都发不出,一家人全指着这份工资过活,我们该怎么办? 写这段话的目的,不是为了向党和国家寻求补贴,首长们成日为国家大事操碎了心,实在不想再给你们添堵,国家也有国家的难处,这一点我们都很理解。因此我们打算逆境重生,自谋出路,经过集思广益之后,终于想出一个可行性方案,但其中还有些许的阻碍,希望能得到首长您的批准。 如此一来,饮料三厂必将再现昔日之荣光,为党和国家创收,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甚至能成为整个体制改革中的一块试验田,给予那些已经亏损,或即将亏损的兄弟企业们,一些成功转型的经验。” 诉诉苦,卖卖惨,再引出下文,大概这个样子也就差不多了,倒没有夸大其词,也确实是饮料三厂所面临的现状。 这其实是一段额外话,但也不得不写,凡事得有个起因,美帝这么嚣张,想干别人还得找点缘由呢,总不能平白无故的递给领导一份文件,得有个说法。又不能当面交流,也不知道朱云富好不好拉下脸皮向领导诉苦,所以只能往计划书里加了。 接下来的具体方案,其实不难,因为李亚东早就想好了,但想把它完整阐述出来,却并不轻松。 主要里面涉及的一些商业概念,是这个年代之前从没有过的,就譬如在八十年代,有人跟你聊电子商务一样,不给你从互联网的概念、发展,以及前景开始讲起,你能听懂吗? 所以这是一个漫长的工作,李亚东趴在书桌旁劳神费力,可谓逐字逐句,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脑子里的想法搬到信纸上。 翌日,燕园。 阶梯教室里,老教授正在黑板前奋笔疾书,口若悬河,讲的是还算有点意思的《西方经济史》,同学们也都聚精会神的听着,但唯有一人,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双手环胸,脑袋不时低下去,然后赶紧抬起来,再低下去,又抬起来…… 在干什么不言而喻,课堂睡觉这种事情,在这个年代是不敢想象的,大家都巴不得把睡觉时间榨压出来学习,哪有人舍得在课堂上来睡觉? 万一要是被逮住,拉到讲台上一顿批斗是少不了的。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草莽年代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草莽年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草莽年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草莽年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