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苏联解体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草莽年代第六百零二章 苏联解体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 )苏联的灭亡已成定局,东欧剧变加速发展,继立陶宛于去年第一个宣布独立之后,观望了整整一年、或是说仍对苏维埃联盟抱有希望的其他十三个国家,面对如此混乱的经济形势,也纷纷宣布独立。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十六日,苏维埃联盟中的最后一个国家,哈萨克斯坦,宣布独立。 至此,庞大的苏维埃联盟、一个曾经的超级大国,名存实亡。 李亚东很清楚,距离敲响苏联解体的丧钟,仅剩下几天时间。 将近一年的时间,逗留在这个国家,苦心经营,几乎如同苦行僧一般的深居简出,期间更是遭遇了生死危机,付出的不可谓不多。 当然了,收获,也是斐然的。 甚至比他想象的,还要多得多。 他已经利用自己的贸易航线,向国内运送了两百八十亿美金。 是的,整整两百八十亿美金。 他的图-154C货运机,拉了十五趟! 没办法,飞机的最大载重量只有二十吨。 而一亿美金,且全是百元面值,就有一吨出头。 两百八十亿美金,是什么概念? 一个吓死人不偿命的数字! 李亚东甚至不得不精心伪装一番,并事先做好规划,让飞机降落在东北的一座小型机场,再让蒋腾飞和田三石二人亲自负责处理,才敢将这些钱运回国内。 他想都没想过载着这笔钱飞往首都机场。 但你以为这笔财富就是他在苏联收获的所有吗? 并不是。 甚至这笔钱,只是小头。 别忘了,他还利用苏联人民自己的钱,买下了不少有偿国有债券,而他收购国有债权的目标很明确,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能源。 小打小闹、或是占股不多的苏联企业暂且不提,他努力经营出来的最大一块蛋糕,便是尤科斯石油公司。 这是整个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拥有雇工近二十万人,日产原油一百七十万桶,原油产量占到整个俄罗斯的十分之一。 而他,现在拥有这家石油巨头公司61.5%的股份。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家公司就是他的,他拥有绝对控股权。 这,才是李亚东本次苏联之行最大的收获。 众所周知,能源业是整个俄罗斯的经济命脉,俄罗斯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都依赖于能源业。 尤科斯石油就是一颗摇钱树,日后每年,都会为李亚东带来至少数十亿美元的财富。 直至将来某一天,它被葡大帝回收走。 这是必然的,李亚东心里已经有所准备,一个英明的国家政府,不可能让经济命脉,掌控在外国人手中。 不过无所谓了,真到那时,李亚东早就赚得盆满钵满。 再说了,俄罗斯政府想回收走尤科斯石油,不付出点代价能行? 他可不是本国公民,任俄罗斯政府揉捏。 可以说,目前为止,以他的身家,已经能够排进福布斯世界富豪榜的前二十名。 若论现金流,那…… 世界首富吗? 经历了一些事情后,李亚东才蓦然发觉,这个名头只是一个玩笑罢了。 这个世界远没有普通人所知道的那么简单。 几百亿美金的身家,就可以成为世界首富吗? 我们都太天真了。 或是说这个世界,太过黑暗。 我们能看到的东西,只是某些人想让我们看到的而已。 真正的世界首富是谁,他不想让你知道,你这辈子都不可能知道。 不说别的,就说万塔那帮人,李亚东控制一家银行便在苏联敛取了如此多的财富,那他们十四家银行呢? 这个数字李亚东大约清楚,因为这十四家银行的经营他也参入其中,但他不想说,说出来他自己都会被吓到。 而这笔巨额财富,真的会全部充抵美国国库吗? 谁信? 反正李亚东不信。 当然,可以肯定的一点,它并没有传说中的二十七万亿那么多。 把整个苏联卖了,估计才值得这么多钱,不切实际。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圣诞节的头两天。 苏联发生了一件大事,胜过八一九政变。 这一天,叶利钦来到克里姆林宫,同戈尔巴乔夫进行了长达八个小时的会谈,要求他交出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权,以及发射2.7万枚核弹头的“终极按钮”,还有克里姆林宫总统府等。 大势已去的戈尔巴乔夫迫于无奈,在叶利钦保证他辞职后享有包括国家别墅、汽车、警卫人员在内的优厚待遇后,将一些珍贵的机密资料,交到了叶利钦手上。 二十四日,戈尔巴乔夫同他的工作人员,包括雅科夫列夫、谢瓦尔德纳泽等人举行了告别会,大家依依惜别。 一个政权,就此落幕。 二十五日,圣诞节。 戈尔巴乔夫签署了他的最后一道总统令:辞去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职务,将武装部队和“核按钮”的控制权移交给叶利钦。 晚上七点,戈尔巴乔夫在总统办公室内,面对着摄像机、向苏联全境和全世界,发表了辞去苏联总统职务的讲话—— “鉴于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形成的局势,我停止自己作为苏联总统职务的活动。作出这一决定是出于原则性考虑。我坚决主张各族人民的独立自主,主张共和国拥有主权;同时主张保留联盟国家,保持国家的完整性。但是,事态却是沿着另一条道路发展的,肢解和分裂国家的方针占了上风,对此,我是不能同意的。我还对我国人民失去一个大国的国籍感到不安,它会给所有的人带来十分沉重的后果。” 戈尔巴乔夫的表情非常严肃,不过,他还是以乐观的预言,结束了这段演说。 “我相信,我们的共同努力迟早会结出硕果,我们的人民将生活在繁荣昌盛和民主的社会中。” 结尾的这句话,在李亚东看来,怕只是迫于叶利钦的压力才说的。 而上面那一段,应该才是戈尔巴乔夫的心里话。 看得出来,他是并不希望苏联解体的,只能说心有余而力不足,他的能力,并不足以保全苏维埃联盟。 老叶同志如愿以偿,登临俄罗斯最高宝座。 而苏联,至此成为历史。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草莽年代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草莽年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草莽年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草莽年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