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陶邑之战【二合一】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战国大司马第336章:陶邑之战【二合一】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鉴于攻陷陶邑的不易,以及对攻占陶邑的欢喜,赵国的奉阳君李兑在率领齐赵联军击退宋国军队、占领陶邑后,便犒赏三军、宴请齐赵两军的将领。 此番奉阳君李兑率军攻打宋国,总共带了十万赵军,帐下大将有四人,分别是赵希、董叔、许钧、廉颇。 而齐国则派来五万军队,由田彻、高争二人所率领,故齐赵联军的总兵力约十五万左右。 待等在陶邑犒赏齐赵联军完毕后,奉阳君李兑便在齐将田彻、高争二人的催促下,继续进攻宋国。 说起来,蒙虎猜地还真没错,此前奉宋王偃之命驻军于陶邑抵挡齐赵联军的,还真是宋国的军司马景敾,这老头率领两三万军队在济水抵挡了齐赵联军足足一个多月,但最终还是难免被赵希、廉颇二人攻破济水,考虑到敌我双方兵力悬殊,景敾只得后撤,退后南边的曹县,静等盟国的援军。 而奉阳君李兑这边,则与齐赵两军将领商议接下来的对策。 倒不是为了商议如何攻打曹县,毕竟曹县不比陶邑,它无险可守,只要他十五万齐赵联军将城池一围,攻破城池就只是时间问题。 李兑真正所顾虑的,还是魏国的态度。 魏国是宋国的盟国,又对宋国这座富饶的陶邑垂涎三尺,它岂会容忍赵国占据陶邑? 说起来,自赵主父继位之后,赵魏两国的形式就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此之前,魏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哪怕赵国的国力在赵肃侯时期就已蒸蒸日上,但与魏国相比仍显几分逊色,再加上此前齐魏两国在惠施的促成下缔结了盟约,因此总得来说,赵国还是难以取代魏国成为三晋之首。 直到赵主父继位后,励精图治、厉兵秣马,赵国的实力迅速窜起,已然隐隐超越魏国。 但总的来说,魏赵两国现如今的实力大致还是持平的,赵国最大的优势,还得说是齐赵之盟的坚固胜过齐魏之盟——这也难怪,谁让魏国让跟齐王田地有仇的薛公田文当了国相,又与齐国处心积虑想要吞并的宋国缔结了盟约呢,不夸张地说,现如今齐魏两国之间的盟约,可以说早已名存实亡。 魏国会不会派兵救援宋国? 奉阳君李兑认为会! 哪怕他赵国派了李跻、韩徐二人率领五万军队陈兵于中牟,威胁魏国的河北诸城,然而李兑仍然认为魏国十有八九会派出援军,阻止他齐赵联军攻打宋国。 原因很简单,一旦齐国吞并宋国后,齐国的国土便与魏国大面积接壤,介时齐赵两国便可以对魏国形成更加凶猛的夹击之势,只要魏王遫不傻,那他就绝对不会容许齐国吞并宋国。 因此当齐将田彻、高争二人屡屡催促李兑率领大军继续进攻宋国时,李兑用这样的话堵二人的嘴:“暂时还不清楚魏国的意图,倘若我军贸然深入宋国腹地,难保不会被魏国的军队截了后路,一旦后路被截,后果不堪设想。” 以这样的理由,奉阳君李兑将麾下的齐赵联军分作两队,由赵希率领廉颇、田彻、高争等将领率军攻打曹县,而他则与董叔、许钧,驻守陶邑,免得魏国军队把他的后路抄了。 这一日,正当奉阳君李兑在陶邑的治府内与董叔一边弈棋,一边等待赵希、廉颇等人攻陷曹县的好消息时,忽然有士卒入内禀报道:“启禀李相,有斥候在陶邑城外发现了魏军的踪迹。” “该来的还是得来……” 奉阳君李兑点点头,也不觉得有什么意外,只见他从棋碗中捏起一枚棋子,随口问道:“必然是魏国派来支援宋国的军队……可曾派人去打探魏军的虚实?” “这个……”前来报讯的士卒犹豫了一下,低头说道:“魏军的先头部队,是不知具体人数的骑兵,我军的骑兵不敢贸然行动……” “……” 正捻着那枚棋子的李兑闻言一愣,惊讶地转头看了过来:“骑兵?” 此时与他对坐的赵国士大夫董叔亦惊讶地问道:“李相,魏国有骑兵?我原以为只有我赵国才有骑兵。” 李兑不明所以地摇了摇头,皱着眉头问士卒道:“那支骑兵……打的什么旗号?” “方城!”士卒正色回答道:“除魏字旗号外,那支骑兵打的是‘方城’的旗号。” “方城……” 李兑将手中的棋子放回棋碗,捋着胡须若有所思,此刻他脑海中不由地闪过一个年轻人的面容,一个曾经持剑站在赵主父身边的,某个极其年轻的近卫司马的面容。 “是他!”李兑的脸上露出几许凝重之色。 对此,董叔很是不解,问道:“何人?” “蒙仲!”李兑沉声说道:“他如今在魏国,前年因在伊阙之战中击败了秦将白起,故而被魏王封为方城令,他的麾下出现了骑兵,倒是不奇怪……” “蒙仲?”董叔想了想,皱眉说道:“这个名字……莫非是先王的近卫司马,信卫军的蒙仲?” “唔。”李兑点点头,沉声说道:“当年蒙仲一众随宋国的使者李史来到我赵国,被先王所看中,提拔为近卫,亲自教导其众人骑术……想来蒙仲后来投奔魏国后,效仿我赵国的骑兵亦组建了一支骑兵……” 说到这里,他立刻对那名士卒下令道:“传令于张嵇,叫张嵇立刻派骑兵去打探魏军的虚实,看看魏军究竟有多少兵力。” “喏!”那名士卒抱拳而去。 看着李兑脸上那凝重的神色,董叔不解地问道:“我观李相的面色,似乎李相对那蒙仲颇有些忌惮?” “……” 李兑瞥了一眼董叔,一言不发。 他能怎么说? 想当年他与安平君赵成、阳文君赵豹一同率领王师征讨谋反的叛臣公子章,结果却被庞煖、蒙仲等人打得落花流水?若非关键时候他策反了牛翦,搞不好公子章早已攻破邯郸,当上了他赵国的君主? 片刻后,张嵇便接到了李兑的命令。 他立刻就召集了一千名骑兵,率军离开了陶邑,直奔先前那些赵骑所说的地点。 魏国有骑兵么? 张嵇对此亦颇感诧异。 然而片刻之后,待等他亲眼看到蒙虎、华虎二人所率领的那些打着魏字旗号的方城骑兵,他这才相信这个事实。 而此时,蒙虎、华虎二人亦注意到了远处由张嵇所率领的那一千名赵国骑兵。 当然,他们最关注的,还得说是赵国骑兵的马具,或者更直接点说,是赵国骑兵的马镫。 跟蒙虎、华虎二人记忆中一样,赵国骑兵仍然在采用单边马镫,而这就意味着这群赵国骑兵在正面交锋中绝对不会是他方城骑兵的对手——这一点,方城骑兵已经从秦国的骑兵那边得到了证实。 只不过,赵国骑兵的骑术,那可要比秦国骑兵精湛地多,未必不能弥补一部分双边马镫所产生的差距。 舔了舔嘴唇,蒙虎嘿嘿一笑,旋即压低声音对华虎说道:“要不要跟这些赵国骑兵耍耍?” 华虎淡淡说道:“阿仲只是叫我二人来查看陶邑的现况,眼下还不是与赵国骑兵交手的时候……” “喂,只是随便耍耍嘛。”蒙虎耸耸肩说道:“难道你就不想知道,究竟是赵国骑兵厉害,还是我方城骑兵厉害么?” 听到这话,华虎有些动摇了,毕竟他们训练骑兵的方式就是学自于赵国,如今碰到了老师,他当然也想验证一下,看看他方城骑兵究竟从赵国学到了几成本领,或者说,是否已具备了战胜旧日老师的实力。 见华虎默不作声,蒙虎立刻意会,嘿嘿一笑后,朝着远处喊道:“喂,对面那赵国的骑将,进又不进,退又不退,却是为何?若有胆量,便与我军骑士厮杀一回……” 远远听到蒙虎的挑衅,赵骑这边的张嵇微微一愣。 『这个声音……有点耳熟啊。』 想了想,他试探性喊道:“对面的魏将,可是蒙虎?” “诶?” 蒙虎闻言一愣,旋即哈哈大笑着对华虎说道:“看到没,咱的勇名,早已传到了赵国!” 『不是吧?』 华虎简直难以接受,正要说话,却见对面千名赵国骑兵中,有一名将领缓缓策马而出,远远朝着他们抱拳喊道:“我乃张嵇,蒙虎兄弟别来无恙。” “张嵇?” 蒙虎、华虎二人对视一眼,旋即不约而同地打消了给这支赵国骑兵一个下马威的打算。 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初蒙仲等人在赵国时,他们与张嵇曾短暂的合作过,彼此间关系融洽,后来当他们保护着赵主父试图逃离赵国时,受牛翦之命负责率领骑兵追赶他们的张嵇,曾私下故意放过他们。 这份天大的人情,蒙仲等人可是至今还未偿还呢。 此时,蔡成在旁笑道:“是两位司马的旧识?” 华虎亦不否认,点点头说道:“我等曾经在赵国时,曾欠下此人一个天大的人情。”说罢,他对蒙虎说道:“走,去打个招呼。” 于是乎,蒙虎、华虎二人叫麾下的骑兵原地待命,他二人则策马上前。 见此,张嵇亦孤身上前,双方在距离几丈远的地方停了下来。 此时,只见张嵇打量着蒙虎与华虎二人,点点头笑着说道:“蒙虎、华虎,果然是两位兄弟……蒙司马与其他几位兄弟亦在这边么?” 他口中的蒙司马,指的便是蒙仲。 听闻此言,华虎摇摇头说道:“阿仲不在这边,他在后面呢……” 说着,他朝着张嵇努了努嘴,问道:“张嵇,你怎么会在李兑的军中?” 张嵇苦笑着摇了摇头,回头看了一眼他麾下的骑兵,旋即压低声音对蒙虎、华虎等人说道:“军将死后,我等骑军便被安平君收编,后来安平君身故,奉阳君执掌了赵国……我不在他麾下,还能在哪?”顿了顿,他笑着说道:“不说这个了,两位兄弟如今也是手握兵权了,我观两位兄弟手底下的骑兵,坐姿挺拔稳固,便知这些骑兵骑术精湛……” “嘿嘿。”蒙虎坏笑了两声,说道:“就算是你张嵇,其中秘密也不能对你透露,除非你投奔我方……怎么样,张嵇,倘若在李兑手底下呆得不快,投奔我等如何?” 他与华虎都很清楚,论骑术,他方城骑兵绝不会是赵国骑兵的对手,但谁让他们有双边马镫这个神器呢? 听到蒙虎的话,张嵇亦是哭笑不得。 他当然知道蒙虎、华虎二人因为赵主父的死,对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等人怀有恨意,但就他个人而言,他在奉阳君李兑手底下待的其实还是蛮不错的。 于是他委婉地拒绝道:“倘若日后在下走投无路,介时再投奔诸位,到时,还请莫要将在下拒之门外呀。” 蒙虎与华虎对视一眼,也就不再强求。 此时,张嵇隐晦地试探道:“今日两位兄弟率骑兵至此,莫非有什么要事?” 听到这话,蒙虎嘿嘿怪笑道:“你这家伙,拐着弯想刺探我方军情……唔,告诉你也无妨,此番李兑联合齐国攻打宋国,让秦魏两国都非常不快,是故,秦魏两国派了联军来讨伐你们……” “阿虎!”华虎皱着眉头看了一眼蒙虎。 “没事。”蒙虎摆了摆手,旋即对张嵇正色说道:“看在你当日有大恩于我等的份上,兄弟我跟你说句真心话,这场战争李兑必败无疑,你最好先想想退路……” 张嵇皱了皱眉,但看着蒙虎那诚恳的表情,他也明白这恐怕并非蒙虎的恐吓。 点点头,他又问道:“贵方有多少兵力?” 蒙虎也不傻,闻言嘿嘿笑道:“嘿嘿,这就不能透露了,否则阿仲肯定会责骂我的……唔,本来今日想试试赵国骑兵的实力,不过既然是你麾下的骑兵,那今日就算了吧。……时候不早了,我等也要回去覆命了。” 说着,他拨转马头。 此时,他好似想到了什么,扭回头对张嵇说道:“张嵇,战场之上,刀剑无眼,虽说我有心偿还你当日的恩情,但倘若你不慎死在我军的将士手中,你可也莫要怨恨啊。……总之,一旦两军交锋,我不会留情的。” 张嵇闻言笑骂道:“小崽子翅膀硬了,竟敢这么对老子说话……” 彼此笑骂了几句,蒙虎与华虎回到了军中,旋即带着麾下的骑兵徐徐离开了。 看着他二人离去的背影,张嵇脸上的笑容徐徐收起,继而惆怅地叹了口气。 他当初与蒙仲、蒙虎、华虎等人相处地很不错,万万不曾想到,今日却要沙场相见。 再次长长叹了口气,张嵇立刻回营禀报奉阳君李兑,将蒙虎所透露的消息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后者。 李兑当然知道张嵇与蒙仲、蒙虎那群人熟悉,相比较张嵇阵前与蒙虎、华虎二人交谈,他更加在意于张嵇所禀告的消息。 不得不说,前来救援宋国的军队不止魏国,还有秦国,这着实是一个非常紧要的消息,纵使是奉阳君李兑,心中亦难免有些震惊。 “秦魏两国居然联手了?怎么会这样?” 他着实有些难以置信。 也是,毕竟据潜伏在魏国的细作所送来的消息,去年秦国派司马错与白起攻打宛方之地,秦魏两国打地正激烈呢,这也是齐赵两国今年兴师动众攻打宋国的原因——他们想趁魏国被秦国牵制的机会,尽快瓜分富饶的宋国。 可谁能想到,在他齐赵两国攻打宋国的情况下,秦魏两国居然握手言和,组织军队联手前来阻止。 想了想,他急切地问张嵇道:“秦魏联军有多少兵力?几时能抵达陶邑?” 张嵇摇了摇头:“关于此事,蒙虎、华虎二人并未透露,不过在下从蒙虎的语气判断,秦魏联军抵达陶邑,怕就在近几日了……” 听闻此言,奉阳君李兑沉思了片刻,下令道:“张嵇,立刻派人前往曹县,命赵希、廉颇、田彻、高争几人率军返回陶邑,相比较曹县的景敾,秦魏联军才是我方最强劲敌,唯有先击败这支军队,我军才能继续图谋宋国!” “喏!”张嵇抱拳而退。 当晚,张嵇派出的骑兵便抵达了曹县,将情况简单地恶跟赵希、廉颇、田彻、高争几位齐赵两国的将领一说,这几位将领立刻率军后撤。 次日,即五月二十三日的傍晚前后,赵希、廉颇、田彻、高争四将各自率领军队返回陶邑,依旧驻扎于陶邑城外原先的营寨。 当晚,奉阳君李兑召集诸将,详细说了一下秦魏两军组织联军前来讨伐他们的事宜。 当他说起这支联军中有蒙仲时,赵希、廉颇、许钧三位赵将皆露出了复杂的神色。 长长吐了口气,李兑沉声说道:“蒙仲此人,不愧是受先王看中的骁将,投奔魏国的第一年,便在伊阙之战中击败了秦将白起,此人带兵打仗的能力,我想无需赘叙,在座的诸位,或多或少都与此人打过交道……” 话音未落,就见廉颇沉声说道:“李相放心,这次廉某定会击败蒙仲,洗刷当日被其击败的耻辱!” “很好!” 奉阳君李兑很满意于廉颇的志气,旋即他转头看向赵希与许钧二将。 这二人,都是蒙仲的旧识。 尤其是赵希,他从一开始看不起蒙仲,每每针对蒙仲,再到后来被蒙仲义释,被其感动,以至于最后与蒙仲等人称兄道弟,用赵希自己的话来说,假如蒙仲如今在赵国最亲近的友人是肥义的儿子肥幼,其次是赵贲,那么第三个就肯定会是他。 然而世事弄人,他作为安平君赵成的侄子,当年沙丘宫变前后,他就站在蒙仲等人敌对方的立场,如今亦是。 更糟糕的是,当年他好歹还没有与蒙仲正面交锋,但这次,恐怕是逃不过去了。 想了想,赵希沉声说道:“蒙仲此人,有勇有谋,且身边还有蒙虎、华虎等人为其爪牙,想要击败他,我等必须慎之又慎。” 虽然他这话说了等于没错,但奉阳君李兑却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两日后,即五月二十五日,翟章、司马错、蒙仲三人率领秦魏联军沿着济水顺流而下,抵达了陶邑一带,准备在陶邑西侧约二十里处安札。 不用问,在距离陶邑二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这肯定是翟章与司马错二人的决定,毕竟到了他们这个岁数,带兵打仗第一求的是稳,也就是兵法中所说的“先立于不败”。 但蒙仲却有不同意见,他对翟章与司马错二人说道:“秦魏联军之强,胜于齐赵联军,今我秦魏联军至此,我认为当先声夺人,威慑齐赵两军。两位老将军先立营寨,此举虽然稳妥,但立营岂需十四万大军?不若留下两万人安营扎寨,率其余军队前往陶邑搦战,彼若敢出城应战,则趁机败之;若彼固守不出,介时我军再退回此处即可……” 可能是因为习惯了被白起顶撞,司马错听了蒙仲的反对意见,笑着对翟章说道:“怪不得白起希望这位方城令担任他的副将,在我看来,他二人打仗的方式颇为相似……” 还别说,蒙仲与白起的打仗方式确实很像,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正面刚,先击垮对面的气势,让对方被动陷入己方的节奏,然后再步步紧逼,最终一举将其击溃。 唯一的区别在于,白起更急功近利,在正面交战没有优势的情况下,他会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来达到目的,而不是耐心等待时机,比如他当年在惮狐城时,强迫城内韩国平民冲击韩军的阵列。 相比之下,蒙仲则比白起更有耐心,他在正面交战没有优势的情况下,会选择暂避锋芒、静待时机,然后瞧准敌军关键的破绽,一举将其击垮。 这也是白起希望蒙仲辅佐他的原因:在白起看来,蒙仲的厉害之处,其实不在于他的谋略,而是在于他对战局的把握,以及伺机反制秦军的眼力,这一点,恰好能弥补他白起打仗过于莽进的弱点,不至于被敌军抓住破绽,甚至于可以后发制人,反过来将敌军的奇兵击溃。 “年轻人嘛,难免气盛,自然不同于我等……” 听到司马错的话,翟章微微笑着说道。 就像司马错对白起越来越宽容一样,翟章对蒙仲同样也是越来越宽容,毕竟他已经逐渐意识到,他魏国的未来,恐怕要落在蒙仲这个年轻人的肩膀上。 想了想,他笑着对司马错说道:“虽兵法教我等先立于不败而后胜于敌,但此子所说倒也有几分道理,没有田章的齐赵联军,岂需我等这般顾忌?不如就按照此子所言,留下两万人建立营寨,率其众前往陶邑搦战,好叫齐赵两军的兵将知道我方欲击溃他们的决心。” 司马错想了想,觉得翟章的建议倒也可行,便点点头答应了此事。 于是乎,十三万秦魏联军原地歇息了半日,旋即翟章、司马错各自留下一万军队建立营寨,率领其余九万军队,以及蒙仲麾下的两万军队,浩浩荡荡地杀向陶邑。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战国大司马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战国大司马》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战国大司马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战国大司马》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