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骑兵落幕的开端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明末逐鹿天下第156章 骑兵落幕的开端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开元4329年,大明崇祯五年,三月初九。 苏河在凌云殿,听取李凤鸣关于这次明军围剿战役,各地区情况的汇报。 “秦王殿下,北线统帅苏虎,首战歼灭明军关宁军步兵。 线膛炮与线膛枪的发挥极为出色。 除了燧石发火率有些低,线膛枪和线膛炮的性能,远超之前的火枪火炮。 改进引信之后,开花弹和地雷的表现,也惊艳了全军。 特别是地雷,改进后的压发引信,多次防止关宁铁骑偷袭我军营地。 正是有地雷的存在,现在明军唯一有战力的关宁铁骑,已经对我们主力部队威胁不大。 苏虎统帅正带领大军,逼近陕西西安城。 我们很快就能拿下西安,逐步夺下整个陕西,占据三秦大地,打下霸业的根基。 侯恂和苏山在兴安州打得很稳,不断进行消耗战,谁都没有占据上风。 苏山和牛思远这个组合,防守能力很强。 四川那里,秦良玉的白杆兵,打起仗来很疯狂。 他们多次从山道中杀出来。 要不是混凝土工事坚固,线膛枪火力又足,苏鲤未必能抵挡住秦良玉的进攻。 南线统帅苏熊,带领第一军和第二军,已经击败贵州总兵许成名。 广西总兵张桂带着两广明军,根本不敢和我军碰撞。 他还杀良冒功,杀戮一些土司兵,冒充我们的军队。 苏熊统帅发来军报,他们已经攻下昆明,留一部分兵力稳定云南,正在向贵州前进,准备包围张桂的兵马。 苏熊来信向秦王殿下请示,他们夺下云贵完全没有问题,是否进攻广西。” 苏河对于各个地方的态势,早已经记在心中,听到李凤鸣说完,他吩咐道: “通知苏虎,要加快进度,今年之内必须拿下长城防线。 我们不要只盯着陕西这一块地方,暗卫的情报显示,黄台吉已经出兵攻打蒙古察哈尔部。 林丹巴图尔的蒙古大军,在辽东附近,无法抵挡八旗军的进攻。 他们只能向着内蒙地区逃窜,这里有他们的盟友土默特部落。 辽东附近草原到青海湖,肯定会经过陕西段长城。 我们必须在林丹巴图尔逃到长城附近之前,占领长城。” 李凤鸣听到苏河这么说,他就明白苏河的意思。 苏河与他闲聊时说过,后金是老虎威胁很大,又无法驯服,只能彻底消灭。 蒙古人是狼,拴上绳子就变成了狗,只要给他们套上铰链,就能为我所用。 “秦王殿下,现在陕西明军步兵,都被我们打崩了,他们完全没有抵抗的信心。 现在唯一有战力的明军,就是关宁铁骑。 有关宁铁骑存在,苏虎统帅不敢分兵。 有地雷的存在,他们不怕关宁军袭营。 但补给线太长,后勤队伍又没有办法在行进中布雷。 一旦后勤被骑兵切断,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参谋部想出几个针对关宁铁骑的作战方案,请秦王殿下批准。” 李凤鸣说完,他就把参谋部制作的三套方案,交给苏河审阅。 “就选第二套方案,让近卫军伪装成民夫,按照这套方案提出的办法,把关宁铁骑吸引过来。 让苏虎和李大壮,根据战场的形势,调整这个计划。” 李凤鸣记一下苏河的吩咐,他又提出一個计策。 “秦王殿下,关于秦良玉的白杆兵,我有一个解决他们的计策。 白杆兵的家属,大部分都在屯垦兵团,他们现在过得很好。 白杆兵不识字,但总能看得懂图画。 派人画一些他们家人生活的画面,同时宣传他们家人的情况。 一般军队看到这种情况,士气肯定会崩盘。 哪怕秦良玉在白杆兵中声望很高,能强令白杆兵进攻。 明军那些文官,还敢用秦良玉他们,他们不怕这些白杆兵反水吗? 他们不想反水,让军情局和暗卫散播消息。 白杆兵不想反,明军也会把他们逼反。” 苏河听到李凤鸣的计策,大喜道:“这个计策不错,详细安排好,让苏鲤、周全胜等人去执行。” 他又说道:“通知苏熊,夺下云贵之后,停下进攻的脚步。 我们要消化云贵,再向外扩张。 这次战争结束,我们又拿下陕西和云贵。 刚刚拿下四川不久,又加上陕西和云贵。 短时间经过两次大规模扩张,必须要养精蓄锐,治理好地方。 要把大明治下的百姓,变成拥护我们的百姓。 陕西经过大旱和兵乱,人口急剧减少。 云贵那里土地稀少,土地矛盾不突出。 大部分矛盾是汉人和土司的矛盾。 广西则不一样,土客矛盾极为突出。 没有强大的基层管理能力,根本搞不定,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 苏熊的军队,能轻松拿下广西,顺便夺下广东的钦州地区。 这样的战略,苏河之前也想过。 趁机夺下出海口,他们凭借工业和华夏特产,能获得大量的银币。 只要海贸发展起来,他就再也不愁银币。 但仔细梳理家底之后,苏河放弃了进攻广西的计划。 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蛋。 只要秦兵实力强大,这些地区随时可以夺下来。 现在的首要目标不是扩张地盘,而是发展工业提升底蕴。 如果不是明军大规模围剿,让苏河看到他们有被围困的风险。 云贵和陕西这三个地方,苏河都不准备现在就拿下。 ……………………………… 李大壮看着背着枪的士兵,怒吼道:“把枪都给我藏起来,哪有民夫背着火枪。 这种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破绽,怎么就没有人提出来。” 他穿着破旧的亚麻布,头上戴着草帽,伪装成一个民夫。 专门针对骑兵的铁箱车,也刷上一层厚厚的漆,伪装成普通的粮车。 铁箱车分布在队伍的两旁,中间是许多粮车。 大部分是真的粮车,少部分是重炮车伪装的粮车。 李大壮看到装成运粮官的张瑜亮。 他走过去,羡慕的说道:“老张,你这一身行头多气派,我怎么就要装成民夫。” 张瑜亮扫了一眼健壮的李大壮。 “老李,就你那身材,装运粮官也不行,别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运粮官即便不是白白胖胖的,也要文质彬彬。 你这一身肌肉和彪悍的气质,与运粮官这个角色一点都不搭。” “老张,你说的也对。民夫就民夫,装个把月民夫,能把关宁铁骑骗来,付出这些辛苦也值了。” “老李,你就放心吧。 秦王殿下和苏虎统帅,互相配合,通过多种渠道,让明军相信我们运输影响战局的物资。” “老张,咱们确实运输着影响战局的物资。 重炮和火箭弹,哪个都能影响战局。 就不知道,关宁铁骑会不会上当? 如果他们派遣一支小股部队试探,那我们就露馅了。” “老李,你快去准备,把队伍手尾全部换成真的物质和民夫。 关宁军不会进攻队伍的中部,他们也害怕上当。 但很有可能,针对队伍的前方或后方。 派出小股部队,验证我们是否是真的后勤队伍。” 李大壮立刻让传令兵,按照张瑜亮的建议,让民夫去队伍前后两端。 “老张,前段时间,你们炮兵师可算是露了一把大脸。 重炮直接打残了关宁军的步兵,为我们现在这一连串胜利,奠定了基础。” 张瑜亮听到李大壮的夸奖,他不自觉地露出笑容。 炮兵师在这次战役中,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让所有军队,都见识到重炮集群的威力。 从春秋战国到大明朝,还没有哪个军队伤亡三成以上不崩溃。 重炮集群直接导致关宁军伤亡在五成以上,渡过渭河的明军伤亡在三成以上。 他们士气直接崩溃,没有抵抗的意志。 看到这种情况,苏虎统帅都让保护炮兵的韩叔凉部出击。 那是一场辉煌的胜利,也向所有人证明炮兵的地位。 张瑜亮客气地说道:“老李,你们也不差。 近卫军绕远路,突击明军洪承畴部后方。 配合第一军的两个师,直接歼灭洪承畴部十万明军。 特别是你们俘虏了,明军孔有德部。 孔有德本事稀松平常,但他所带领的炮兵,经验非常丰富。 只要稍加教育,就会变成精锐炮兵。” 李大壮听到张瑜亮的夸奖,他也露出笑容。 他打的这场战役,不是主要战役,但对陕西的局势影响也很大。 没了这十万明军,孙承宗没有办法防守陕西。 他肯定要想办法破局,孙承宗一着急,明军就会出现破绽。 ……………………………… 陕西西安府。 孙承宗召集所有将领议事。 他看着泾渭分明的两队人。 现在只剩下陕西军和关宁军。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考验,陕西军将领没有投靠黄衣贼。 但两方人马,非常敌视对方,这种情况还在不断加重。 首战失利,他们撤退过程中,被黄衣贼追击。 关宁铁骑利用骑兵的优势,直接甩开追兵。 留下陕西军和其他地方支援的军队。 因为太过慌乱,其他军队迷了路,他们被黄衣贼全歼。 吴襄站出来,跪在地上说道:“孙大人,请您快些想办法。 黄衣贼进攻速度太快,朝廷发给我们的粮草,大部分都被黄衣贼夺走。 军中现在要断粮了。 陕西这里大旱连年,在当地也收集不到粮食。 一旦断粮,这场战争我们就打不下去。” 许凯胜听到断粮,他也忍不住站出来。 “孙大人,我们军中也陆续断粮,军户们都吃不饱饭。 粮食为何要优先供给关宁军。 现在的战争,都是我们在前方打仗,关宁军取得的战果极少。 军中剩余的粮食,应该优先供给我们。 这段时间,我们与黄衣贼作战可曾留手,早已经洗清奸细的身份。 我们陕西每一个卫所,都有人死在黄衣贼手中。 黄衣贼没有留手,我们也拼命作战。 实力没有黄衣贼强,我们屡败屡战。 总比关宁军不战而逃强。” 孙承宗认为陕西军有黄衣贼的奸细。 但陕西军全面投靠黄衣贼,这个基本不可能。 从他们这段时间,与黄衣贼的作战中,也能看到一些端倪。 “大家都别争了,现在是国事艰难的时候。 我已经把奸细处死,今后再发现奸细,也会被处以重刑。” 孙承宗发话,所有人都不在言语。 他看着众人说道:“我在凤翔府官仓被黄衣贼占领时,就给朝廷写了题本。 现在朝廷也很难,到现在还没有把粮食运过来。 现在即将断粮,我们也要自己想办法。 锦衣卫来人,他们有密探潜伏在黄衣贼那里。 密探送来重要情报,黄衣贼的武力,极其依靠火器。 他们的火器弹药,都是特殊制造。 无法向我军一样,通过随军工匠,就能简单制造火器的弹药。 黄衣贼进攻速度太快,前线已经缺少弹药。 这几天经过我们的试探,前线的黄衣贼,确实缺少弹药。 绝不能让黄衣贼,安稳的把弹药送到前线。 我们这一路受到一些损失,其他路还在僵持。 黄衣贼为了剿灭我们,尽快调兵去支援其他地方。 他们派遣大量的民夫,把黄衣贼储存的武器弹药,全部运到前线。 黄衣贼这次不只是运输弹药,他们还运输足够十万人吃三个月的粮食。 如果能把这些粮食和武器抢到手,我们还有胜利的希望。” 孙承宗得到锦衣卫的消息,他通过多方验证,并派遣一小股关宁铁骑去查看。 现在已经了解到。黄衣贼后勤运输队伍的情况。 这是一只庞大的运输队,人数不多,主要靠骡车运输。 只有四千名民夫和一千名黄衣贼二线部队。 孙承宗把黄衣贼运输队的详细情况说出来。 祖大寿立刻站出来,道:“孙大人,袭击黄衣贼后勤队伍的任务,可以交给我们关宁军。 我们的骑兵速度更快,也方便撤退。 黄衣贼没有埋伏,我们就能获得大量的粮食火器。 黄衣贼有埋伏,我们可以从容撤退。” 祖大寿对这个任务志在必得。 黄衣贼的情况,是他们关宁军探查出来。 黄衣贼骑兵很弱,即使有埋伏,他们也能完好的撤退。 现在这个时刻,什么东西都没有粮食值钱。 获得足够的粮食,他们才能活下去。 孙承宗看到祖大寿主动请缨,他很满意。 这种偷袭后黄衣贼后勤队伍的任务,肯定要交给骑兵。 ……………………………… 祖大寿拿着望远镜,看到前方缓慢行进的黄衣贼后勤队伍。 “黄衣贼不止火器先进,他们的望远镜,也能看得更远。 吴襄老弟,你在周围十里地,是否发现有黄衣贼大部队隐藏。 我们就剩这么多兄弟,我还要把兄弟们带回辽东,可不能折在这里。 黄衣贼正规军太厉害。 在正面战场,我们骑兵不是主攻,也经常被黄衣贼的火枪火炮打死打伤。 特别是黄衣贼的地雷,非常的恶心,马匹踩上就会炸断马腿。 看似伤亡不大,但日积月累,我们这点人,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更何况,黄衣贼还运输大量的粮食。 我们必须抢到粮食。” 吴襄道:“寿哥,你的良苦用心,兄弟们都知道。 我经过详细调查,四周方圆十里内,没有黄衣贼的伏兵。 十里之外的伏兵,以我们骑兵的速度,黄衣贼赶到这里之前,我们就能逃走。” 祖大寿听到没有伏兵,他才彻底放心。 他看到黄衣贼后勤队伍,没有察觉到他们。 黄衣贼正在缓慢的行进中,这证明后勤队伍周边,没有布置地雷等武器。 现在正是突袭的绝佳机会。 “让兄弟们发起冲锋,不要冲得太快,一旦发现不对劲,千万别犹豫,立刻掉头就跑。” 祖大寿心中有股说不出来的别扭,他有没有发现问题。 他通知骑兵留一些力,真有意外情况发生,他们也能逃出去。 ……………………………… 张瑜亮看到前方烟尘滚滚,从望远镜中能看到,数万骑兵向他们冲过来。 他惊喜地说道:“关宁铁骑真的来了,看样子还是倾巢而出。” “老李,一会儿你们可要顶住,关宁铁骑发现自己没办法逃掉,他们肯定会疯狂进攻。” “老张,伱就放心吧!只要我们近卫军没有全部阵亡,关宁铁骑绝对不会越过我们的防线。” 李大壮说完,他把自己一直挂在脖子上的哨子放在嘴上。 一股独特的哨声,在军阵中响起。 听到哨声的军官,他们也吹响自己的哨子。 哨声接力传递,很快就传遍全军。 士兵们听到哨声,在班长的指挥下,他们把铁箱车首尾相连接。 直接通过机械扣锁,把铁箱车牢牢锁住。 没有专用的钥匙,用刀都劈不开这种钢锁。 他们打开铁箱车,里面装的火枪和弹药。 士兵熟练的拿出,属于他们的火枪,快速给火枪上弹。 张瑜亮也指挥炮兵,直接掀掉重炮上的伪装。 炮兵根据关宁铁骑的位置,在调整重炮的射击角度。 随军的工匠,开始给开花弹装碰撞引信。 他们动作非常麻利,装好一枚炮弹,就有炮兵接过炮弹,小心翼翼运输到大炮附近。 张瑜亮来到最为特殊的炮兵营地。 他看到炮兵正在装填,刚装完碰撞引信的火箭弹。 士兵的操作速度很快,火箭弹装填也十分方便。 只用了不到五分钟,他们就准备好火箭弹。 张瑜亮用望远镜观察,他看到最后面的骑兵,都进入到重炮的射程。 “开炮。” 传令兵点燃信号弹。 炮兵接收到开炮的命令,他们拉下炮绳。 发火管儿点燃炮弹内的火药。 砰的一声响。 炮弹被发射出去。 比炮弹更壮观是火箭弹。 密集的火箭弹,飞向骑兵的大部队。 火箭弹数量更多,但它们准度不够,靠饱和攻击,杀伤大量的骑兵。 炮弹精准度强很多,有一部分炮兵,专门盯着关宁铁骑的将领炸。 火箭弹和炮弹,覆盖了大部分关宁铁骑。 吴三桂在队伍的后方,他看到黄衣贼的后勤队伍,突然冒出这么多大炮。 他都无法想象,黄衣贼只有五千人,哪怕全是炮兵,他们怎么能短时间,发射这么多炮弹。 炮弹在骑兵中炸开,马的嘶鸣声和人的惨叫声相继传来。 战场上很快就被硝烟遮蔽,他看不清楚前方的景象。 “爹。” 吴三桂痛呼一声,他带着本部人马立刻逃跑。 这明显是黄衣贼的陷阱,再不跑就没机会了。 处在后方的关宁铁骑,调转马头仓皇而逃。 吴襄在后勤队伍的尾部,他遭受到炮击,就知道这是黄衣贼的埋伏。 立刻带着他麾下的骑兵,向着旁边跑去。 战马在硝烟中穿梭,身边的亲兵,都有人被大炮炸伤摔下马。 他很快跑出炮兵的射击范围。 看到他身边,只剩下几百名骑兵。 大部分骑兵,都已经陷入混乱,没有办法跑出来。 他看到黄衣贼的铁箱车,两端在慢慢向中间合围,准备用步兵包围骑兵。 黄衣贼的队伍,两面都有铁箱车守护,他没有办法冲过去。 吴襄摇了摇头,带着他仅剩的队伍,撤出了战场。 位于骑兵军阵前方的祖大寿,他听到炮声,看到密集的炮弹飞过来。 他就知道自己中计了,前方不是黄衣贼的后勤队伍,他们是黄衣贼精锐。 他看向自己后方和两边,这些地方都被黄衣贼炮击,骑兵乱作一团。 现在调转马头,他们也跑不出去。 “大家随我冲,只要冲到黄衣贼军阵附近,他们的大炮就没有效果。” 祖大寿带着关宁军,发起了冲锋。 骑兵冲锋的过程中,他们拿起朝廷制造的燧发枪。 现在燧发枪,已经取代他们常用的三眼铳。 祖大寿带兵冲锋的过程,他看到宋伟总兵被开花弹波及,掉下了马。 他带领大部队,很快冲到黄衣贼的军阵前。 这里已经不会遭受到炮击 但他听到砰砰的枪响,身边不断有亲兵中枪倒地。 他们开枪还击,却没有听到黄衣贼的惨叫声。 “黄衣贼的火枪射程更远,大家靠近在射击。 我们是骑兵,只要冲破防线,那就是胜利。” 祖大寿带着亲兵,你已经冲到黄衣贼阵前。 他们用燧发枪反击,也射中了许多黄衣贼。 他没有时间给燧发枪装弹,拎起钢刀冲向黄衣贼。 他只听见一声“齐射”的大喊。 感觉自己胸前一痛,口吐鲜血,掉下马匹。 ……………………………… 张瑜亮看着前方放下武器投降的关宁铁骑。 这些骑兵发现他们没有办法逃走,又冲不过铁箱车构成的防线。 士气完全崩溃,大部分向他们投降。 李大壮派兵去看押这些降兵,打扫战场。 张瑜亮看着满是弹坑的战场。 “这一战,将是骑兵落幕的开端。 今后的骑兵,再也不是战场的主宰。 我们炮兵,才是战争之神。” 7017k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明末逐鹿天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末逐鹿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末逐鹿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逐鹿天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