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登上长城 威慑蒙古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明末逐鹿天下第158章 登上长城 威慑蒙古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长城上的兄弟们,我是固原总兵许胜凯。 三边总督洪承畴和太师孙承宗,他们都被秦军抓了。 你们不要再继续抵抗,这样做是死路一条。 大家不要听信谣言,我也投降秦军,待遇很好。 只要你们打开关城,投降秦军。 苏侯爷保证你们的性命和财产安全,保证你们获得荣华富贵,拥有数不清的金币和银币。 秦军已经占据陕西,你们没有后路了。 很多兄弟们为大明卖命这么多年,自己的土地和老婆都没有。 只要投降秦军,就给你们分土地,帮助你们娶老婆。 过上你们想象不到,幸福的好日子。” 许胜凯在长城下面喊了很长时间。 他看到长城上面边军的表现。 露出笑容走向秦军的军阵,让他人继续在长城下边喊话。 许胜凯看到苏虎,谄媚道:“苏侯爷,这事儿基本成了,长城上的边军很快就会投降。 他们没有激烈反抗,就是在考虑投降。 我家祖辈一直在守长城,我家与三边大多数将领都通婚。 我的话他们能听进去,现在这个时局,没有人会头铁硬挺着。” “许总兵,你要能劝降边军,我亲自为你向秦王殿下请功。”苏虎许诺道。 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宁夏段的长城。 许胜凯就立下大功,他一定能获得秦王殿下给予的奖励。 他们第三军的任务最重,速度也最慢。 苏虎接到军报,李大壮轻装前进,每天急行军。 突袭长城,打了长城守军一个措手不及,现在已经拿下陕西东段的长城。 吴杰麾下的边军很多,他通过劝降和诈城等手段,拿下陕西西段的长城。 现在就只有宁夏段长城没有拿下。 苏虎拿下这一段长城,陕西明长城就全部落入他们秦军手中。 天色渐晚,看到长城守军还没有投降,苏虎的耐心也快消磨光。 “通知重炮部队,准备强攻。” 许胜凯看到这种情况,他把心一横,道:“苏侯爷,你在等一会儿。 我亲自去长城上面劝降,保证他们会投降。” “那好,你日落之前回来。 告诉长城守军,日落之前伱没回来,我们就用大炮攻城。” 苏虎看着许凯胜被吊篮吊到长城上。 他等了半个小时左右,长城的关门打开。 许凯胜带着长城守军,从长城内走了出来。 苏虎派三师长孟正前去接收投降的明军。 大军很快进入长城,防守长城各个重点地区。 明军这是真的投降,不是诈降。 苏虎看到秦军已经登上长城,他们向这段长城的两边前进,拿下整段长城。 第三军新任祝师陆波去接手投降的明军。 甄别并转化这些明军士兵。 苏虎走到许凯胜身边,赞许道:“你做的不错。” 许凯胜开心的笑了笑,他知道自己这次功劳稳了。 “苏侯爷,这段长城守军是大明的忠臣,他不想投降我们。 但他的手下们不想死,倾向于投降我们。 我上去做工作,众多将领联合起来把这人绑了,长城守军直接向我们投降。” 苏虎夸奖了许凯胜几句。 他登上长城,站在长城上,向着河套方向眺望。 就是他脚下这座长城,守护者华夏大地百姓,长达千年时光。 苏虎听过苏河讲课,只有大一统的国家,才能建立长城这种工事。 长城的情况,也与王朝覆灭息息相关。 只有国力强盛的时候,长城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 长城不只是工事,它还是最大的物资转运场所。 当军队有能力向草原发起进攻时,在长城内囤积粮草物资,非常的安全,根本不怕军队偷袭。 每当中原王朝衰弱,游牧民族就会越过长城,对中原大地发起攻击。 它是华夏民族,建立起来极为伟大的防御工事。 一些朝廷用不好这件防御工事,还怪修建长城劳民伤财。 苏虎看着长城上的防御工事,这都是集中着先辈们的智慧。 士兵躲在后面城垛两旁射箭。 它不是向寻常的城墙上面,直直的冲着城墙前方。 它像燕尾一样张开,士兵对外的射击口,呈现一定的夹角。 士兵不能向前射击,只能向左右两边射击。 这样士兵的身躯,就躲在长城的城墙内。 敌军正面射箭,根本没有办法打到城墙内的士兵。 这种设计,只能在长城上面使用。 长城太长,敌人可以从四面八方进攻。 长城上也遍布着众多的士兵。 进攻长城的敌军。无论从哪一个方向进攻,都能被守军打倒。 寻常的城池就做不到这一点,他们敌人所在的位置,只有城墙那么宽。 斜着射箭,就会形成一定死角,更容易让敌军攻进来。 苏虎立刻叫来传令兵,吩咐道:“立刻通知炮兵团和军属的炮兵,让他们在长城上布置大炮。 各大工程营,去长城外面修建炮楼和堡垒。” 许凯胜站在一旁,听到苏虎的吩咐。 他诧异的问道:“苏侯爷,你们这是要放弃长城吗?” 他一家几代人都在长城抗击外族,秦军真的要放弃长城。 他不敢反对,但一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苏虎笑着说道:“我们不是放过长城,这是华夏民族的瑰宝。 不仅不能放弃它,还要保护起来。 让我们的后代知道长城的作用。” 苏虎向前一指,道:“前方是什么地方?你知道吗?” 许凯胜表情一愣,随后说道:“前方是蒙古鞑靼的地盘,我们祖祖辈辈,都与鞑靼作战。 这些蒙古人很凶残,经常入寇。” “这里是河套地区,他还有另一個别名,塞上江南。 它紧邻着黄河岸边,水草丰富,自然环境极好。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华夏的领土。 大明历经洪武和永乐两代,把蒙古打到漠北。 要不是叫门天子朱祁镇把大明精锐搞丢了,大明也不至于丢了塞外大片领土。 大明没办法收回自古以来的领土,我们秦军当仁不让,收回河套地区。 这需要有庞大的骑兵与蒙古人抗衡。 现在我们通过建设碉堡和炮楼这种永固工事,保证我们对这片区域的控制。 蒙古人没有大炮等火器,他们没有办法攻下炮楼这种钢筋混凝土工事。” 徐凯胜听完,他就觉得秦王殿下气魄很足。 他们这些边军,一直都梦想收回河套地区。 但实力不允许,依靠长城才能勉强防守住蒙古鞑靼人。 苏虎住在长城上,他向投降的长城守军将领,了解长城平时防御蒙古骑兵的情况。 亲自考察长城的地形,了解大明长城的火力配置。 他在各个长城防守要点,安排炮兵和相应的步兵。 让工兵重新修建长城的烽火台系统。 并根据现在完善的通信塔,通过各种旗帜和灯笼,传递更精确的信号。 他也接到各个部队的汇报,他们已经完全拿下宁夏地区的长城。 部队已经与吴杰部和李大壮部建立有效的联系,他们共同守卫长城。 “报告军长,有敌情。” 苏虎走出营帐,他看向左方长城上出现黑色的狼烟。 他亲自来到瞭望台,这里有很多单筒望远镜,固定对着某一个方向,没有办法移动。 苏虎看着黑色狼烟方向的望远镜。 他定睛一看,出事的烽火台是一座规模较小的烽火台,它的名字叫做清水台。 望远镜内是一座通信塔,上面用令旗摆出简单的信息。 “蒙,骑三百。左,一千五。” 他们遭受到蒙古骑兵三百人进攻,现在骑兵在他们的左前方,距离长城一千五百米。 苏虎感慨的说道:“我们先辈很早就通过狼烟和瞭望台传递消息。 为了找到哪个烽火台释放狼烟。 瞭望台处都有一个木筒,通过它只能看到相对应的烽火台景象。 这样就不会看错点燃狼烟的烽火台,知道是哪个烽火台出问题。 我们现在的通信体系,只是对这种古老的长城通信体系进行改进。 通过令旗传递消息,又有望远镜观察情况。 技术进步了一些,手段还是这个手段。” 苏虎立刻吩咐道:“传令兵,通知清水台。 不到紧急时刻,不许动用大炮,尽量多抓一些俘虏。” 只有三百名骑兵,也没必要动用大炮,要抓更多的俘虏。 瞭望塔附近树立着通信塔,通过令旗,摆出苏虎的命令。 他们同时点燃白色的狼烟,通知其他瞭望塔,这里有信息传递。 通信塔白天使用黑白狼烟,夜晚使用红绿烟花。 吸引其他瞭望塔注意,同时表明事情的重要程度。 黑狼烟和红烟花,只有战争、天灾等重要信息才允许使用。 第三军祝师杜波说道:“军长,这个信息没错吗? 只有三百蒙古骑兵,他们就敢进攻长城。 这些人也太大胆了,三百骑兵,这人数太少了。” 杜波非常意外,三百蒙古骑兵,就敢进攻防守极为严密的长城。 哪怕是蒙古人,不知道他们秦军已经占领长城。 明军在长城上,也部署数万人,绝不是这三百人能抗衡,他们的胆子也太大了。 “许总兵,我们军中还有很多人,不太了解长城的作用,你给大家讲一下。” 陆波是军校第二期学生,表现优异在第三军当副祝师。 曲向阳受伤,转运回汉中医院修养,他被任命为第三军祝师。 军校第二期学生,大部分是自学成才。 那时苏河正在领兵作战,他们只能阅读苏河写的书籍。 根本没听过苏河几节课,一些没有在课本上的知识,这期学生就不太了解。 许凯胜听到苏虎的吩咐,他露出和蔼的笑脸。 “苏侯爷,各位将军,那我就献丑了。 整个长城每年都会经历大大小小的战役。 如果不是草原受了极为严重的大灾,比如冬天大规模白灾,牛羊大规模冻死,很多部落都饿死人。 或是崛起一个强力部落,统一了大片草原。 比如蒙古的崛起,或是后金现在的崛起。 一般情况下,草原游牧民族,不会掀起大规模的战争。 大规模战争,几乎就是国战,凭借长城也无法完全抵抗。 别说汉唐,就是前段时间,后金突破长城防线,都打到京城。 我们明军长城防守的目标,一直都是小规模的蒙古骑兵。 没有长城,这些蒙古骑兵,组织一二百人,就能南下打草谷。 有了长城防守,几百人的蒙古骑兵,就没办法突破长城防线。 长城上面的烽火台,主要目的也是通知各处敌军的规模。 敌人势大,我们就准备守城器械,请求援军过来支援。 敌人规模小,就派遣兵力去追击。” 苏虎道:“许总兵说的没错,长城的主要作用,是防范小规模游牧势力的袭击。 别不把几百人的小规模骑兵当回事。 如果没有长城挡着,他们进入长城内,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普通百姓,没有能力挡住这些嗜杀成性的骑兵。 我们华夏文明是农耕文明,必须依靠短暂的天时,完成耕种和收割。 在这个时间,受到游牧骑兵的袭击,也会当个天时,导致一地粮食的绝收。” 陆波听完之后,他已经明白长城的作用。 “军长,我们进军河套地区,也沿着黄河修一道长城吗?” “未必会修建长城,但一定会建造类似的防御工事。 这是一道大工程,我没有办法做主,要看秦王殿下怎么想。” 苏虎说完话,他看到前方清水台上的烽火和狼烟已经熄灭。 这是长城守军,已经解决这些来袭的蒙古骑兵。 “我们要给这些蒙古人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这里已经换了主人。 陆祝师,你过去审问这些蒙古人,他们是哪个部落。 最好策反几名蒙古人,让他给我们当向导。 茫茫大草原中,我军现在还不熟悉环境,迷路就麻烦了。 所有敢于进攻我们的蒙古部落,全部消灭掉。 修建道路和堡垒,还需要很多劳工,这些蒙古人抓来当劳工正合适。 我们要在这片区域,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参谋长秦相坤听到苏虎的话,他赞同道: “军长说的对,大汉能发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敢进攻我们汉人,这种蒙古部落,绝对不能留。 遵守规则的蒙古部落,我们可以和他们展开贸易。 现在草原上,蒙古的势力已经不强。 秦王殿下说过,我们的大敌是建奴,某些蒙古部落可以拉拢。 但敢向我们呲牙的蒙古部落,要坚决消灭掉。” 他们商量完,苏虎叫来传令兵。 他把几人商量的事,形成命令,告知给吴杰和李大壮。 他们三个军一同行动,摆明秦军的态度。 清水台的传令兵,很快来到这里,汇报清水台的战果。 守军都没有动用大炮,士兵只是动用火枪。 他们就杀伤大半,这种没见过火枪的蒙古骑兵。 这些蒙古骑兵仓皇逃窜,他们打开关门,俘虏了六十多名伤势不同的蒙古人。 苏虎感慨道:“我军没有骑兵,这些乌合之众,都让他们逃跑了。” 秦相坤笑着说道:“军长,我们已经来到长城,那就不用再担心骑兵。 长城的对面,有数不尽的骑兵和优秀战马。 早晚有一天,我们也会有一支优秀的骑兵。 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太遥远。 蒙古人都是硬骨头,他们绝不会投降建奴。 能投降建奴,他们就会投降我们,只需要把这些蒙古人打服。 这种游牧部落,都是慕强性格。 势弱当狗,势强成狼。” “势弱当狗,势强成狼,还都是白眼狼,必须要把他们拴住,一直当狗用。 秦参谋,你这句话很经典,完美形容了这些游牧民族的特点。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他们短暂的文明史和所处的大草原,决定了这些部落的性格。”苏虎赞叹道。 陆波双手一抱拳,道:“传令兵汇报,有的蒙古人伤势很重,我怕再去晚了,这些人就没气了。 我就先告辞离开,大家等我的好消息。” “记得带上药品,我们的青霉素和大蒜素还有很多。 不要使用清水台那里的药品,现在药品太贵重,基层使用药品都有定额。 超出使用量,会让他们打报告。 受伤的蒙古人要是投降,就给他们用一些药。 在草原上,我们有很多事情,还需要这些蒙古人协助。 剩下的药品就留在清水台,当做他们胜利的奖励。” 陆波带着药品,骑着快马和警卫一起,去清水台审问俘虏,策反几名蒙古人,为他们服务。 ……………………………… 三师师长孟正看着旁边炮兵拉着的火箭弹。 草原上的道路还没有修通,重炮炮车无法前进,他们只能靠火箭弹提供重火力。 现在开花弹,只有重炮炮弹和火箭弹这两种规格。 碰撞引信不能设置的太灵敏,只有重炮和火箭弹的射速和重量,才能激发碰撞引信。 孟正就没有携带中型火炮,只携带更加方便的75炮,为他们提供中远距离火力支援。 他认为75小炮不经过改进,也会处在淘汰边缘。 75小炮霰弹距离与线膛枪差不多,现在都没有人用75小炮发射霰弹。 “巴特尔,距离你说的合卜秃部落,还有多远。” 巴特尔一脸谦卑,小跑到孟正身边。 “长官大人,前方距离我们十里,就是合卜秃部落,这片草场就是合卜秃部落的草场。” 巴特尔扫了眼这些士兵背上背的火枪,他露出恐惧的神色。 他以前也是漠北一个大部落头领的孩子,也能争一争头领的位置。 一些黄毛罗刹鬼,出现在他们部落,就用这种火枪,直接消灭了部落最精锐的勇士。 他见机不对逃了出去,在草原上流浪,战败被卖到合卜秃部落当奴隶。 合卜秃听到消息,南方的大明陷入一场内乱,现在十分虚弱。 合卜秃部落派出一小队人马,准备试探大明的虚实。 他们没想到,长城这里已经换了人。 巴特尔听见火枪声,想起了之前的噩梦,他就准备逃走。 没想到运气不好,马被打伤,他直接摔下马。 巴特尔会说汉话,又表现得很顺从,他就当上了向导。 孟正听搞巴特尔说合卜秃部落已经不远,他在地图上做好标记。 军中不只有巴特尔这一个向导,还有很多明军和蒙古人出生的向导。 但巴特尔表现的最出色。 孟正吩咐道:“装填火箭弹,随时准备发射。” 炮兵开始给火箭弹装上碰撞引信,把火箭弹放到发射架上。 大军继续向前走。 孟正已经看到连绵不绝的蒙古包。 他诧异的向巴特尔询问道:“我带兵都已经打到他们部落附近。 这个部落怎么还没有反应,就凭他们这个样子,也能在草原上生存下去。” 巴特尔解释道:“长官他人,这应该是以前明军太弱。 他们从来没有主动进攻过,这里的蒙古部落,都没有防御南面敌人的习惯。 他们把重点防守方向,放在了其他蒙古部落上面。” 孟正听完,他都为明军感到憋屈。 他们秦军到达这里,就要亮出属于他们的獠牙。 “炮兵,发射。 步兵保持队形,发起进攻。” 孟正一声令下,炮兵拉动拉火绳,密集的火箭弹飞向合卜秃部落。 巴特尔看到火箭弹爆炸的场景,他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太可怕了,这也太可怕了。” 他没想到除了火枪,这只军队还有更恐怖的东西。 孟正带着步兵,冲进合卜秃部落中,杀死所有敢反抗的人,其他人全部被俘虏。 偌大的一个蒙古部落,彻底烟消云散。 孟正用了半个月,在巴特尔等向导的带领下,剿灭三个出兵袭击长城的蒙古部落。 几个蒙古部落联合起来,准备在大草原上围剿孟正。 他们遭遇到火箭弹和线膛枪。 依然使用弯刀的蒙古骑兵,根本无法抵挡火器的进攻。 这几个部落联合组成的骑兵,直接被孟正打崩,他们的部落被孟正派兵剿灭。 不只是孟正这一支人马,吴杰和李大壮,也派人剿灭这些敢袭击他们的蒙古部落。 秦军的名号,在漠南蒙古这里流传。 秦军放出消息,哪只蒙古部落再敢进攻长城,秦军一定会剿灭他们。 长城外开放互市,友好的蒙古部落,可以用马匹和牛羊,换取盐巴、药材、茶叶、铁锅、粮食等物资。 蒙古部落慑于秦军的强大实力,他们不敢再进攻长城,只能赶着牛羊和马匹,去长城那里交换物资。 7017k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明末逐鹿天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末逐鹿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末逐鹿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逐鹿天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