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治理黄河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明末逐鹿天下第261章 治理黄河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军队攻略河南各地,苏河暂时在开封城闲了下来。 他叫上河南巡抚钱明义,开封知府李盛名登上黄河大堤。 他们站在黄河大堤上,向北望着包括开封城在内的广大平原地区。 秦军专门测量开封附近,黄河超出开封城的高度,普遍在五到六米之间。 黄河大堤只需要一个小决口,海量的黄河水,就会灌进河南大地。 河南广大的地域,在三五年之内,都会变成一片泽国,无法种植粮食。 现在是小冰河时期,天气反复无常。 表现在北方大部分地区,那就是持续的干旱。 这几年河南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旱。 特别是去年,大干旱导致的绝收和兵灾,导致很多河南人跑到陕西和湖广。 苏河看着脚下这座黄河大堤,历史上记载,六年之后,北方大范围暴雨。 开封附近黄河大堤决口,这是历史上记载,几次黄河大决口之一,造成的结果影响深远。 河南成一片泽国,直接伤亡和后期饿死的人口何止百万。 历史上这一次黄河大决口,散尽了大明王朝最后一丝元气。 苏河想要坐稳江山,必须要把这条桀骜不驯的母亲河驯服。 他看向开封知府李盛名,问道:“李爱卿,你看着这条地上悬河,有什么想法?” 开封知府李盛名,正在安抚受灾的开封百姓。 他工作正是繁忙时,秦王把他带到黄河大堤上。 这肯定不是游览风景,而是将比治理河南,更重要的事情交给他。 李盛名知道这时候,正是表现自己才能的时候。 他看着冻得结结实实的黄河,想着秦王苏河的提问。 他沉思片刻后说道:“王上,黄河这条地上悬河,治理的好,能养育沿河数千万的百姓。 治理不好,每隔几年,就会导致黄河沿岸受灾。 制造出数十万上百万的难民,也会造成一到数省之地的粮食绝收,给我们带来庞大的负担。 历史上长久稳固的皇朝,必须要治理好这条母亲河。 但随着黄河内泥沙的堆积,黄河变得越来越不好治理。 北宋时期,治理黄河就做的极差,宋代皇帝根本不懂治河,经常瞎搞,导致黄河两岸受灾严重。 黄河决口改道这种大事件,都发生过很多次。 微臣认为,治理黄河不要怕花钱,拿出上百万两银币,检修所有黄河大堤,对有问题的黄河大堤加固。 黄河大堤在决口之前,必然会出现多次警示。 只要有专门的人巡堤,及时发现问题所在,找出来黄河大堤有问题的地方。 及时修缮加固黄河大堤,就能减弱黄河造成的灾害。” 苏河听到李盛名的回答,他不太满意。 李盛名的答案,就是历朝历代正在做的做法。 有人做得好,那只是减少黄河的灾难。 有人做的差,黄河两岸受灾不断,母亲河变成了一条灾难河流。 但这些办法,都是治标不治本,修整一次黄河大堤耗费颇多,但却没有办法阻挡灾害。 一旦到了吏治腐败时,黄河大堤没人管,又会造成极多的灾害。 他看向一直在旁边思考的河南巡抚钱明义,询问道:“明义,你对于黄河这条地上悬河,有什么看法?” 钱明义跟在秦王苏河身边很长时间,又在宁夏等地锻炼了几年,见识获得增长。 他对于秦王苏河,有一定的了解。 知道秦王苏河这么问,肯定不会选择历朝历代,这种裱糊匠的治理黄河办法。 “王上,大禹治水,高明之处就在于疏堵结合。 河流发洪水,只是把河流堵上,那就是治标不治本,早晚有一天会堵不住。 黄河这条地上悬河,一直让它悬在河南大地上。 哪怕是把黄河两岸大堤加固的再厉害,一旦遇到天灾,黄河必然会决口。 黄河的艰险,就在于它是地上悬河,在于河流中蕴含着庞大的泥沙。 想要治理黄河,必须要治本,哪怕花费再大代价,也要彻底治理黄河。” 苏河听着钱明义的建议,他的想法和自己差不多。 苏河作为开国君主,他有强大的权威和魄力,拿出海量资金,彻底治理黄河。 等到他死亡后,后代的君主,绝对不会有这种魄力,下极大的决心治理黄河。 “明义,你详细介绍一下,治理黄河的方案。” 钱明义听着秦王苏河的问话,他就知道自己的建议,已经被秦王苏河认可。 “王上,我治理黄河的方案,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点是治理黄河上游的泥沙。 黄河产生泥沙,那就是陕甘地区大量的黄土,被河流冲入到黄河之中。 表层治理的方式,就是多种树。 陕甘地区树木成荫,就能极大的减少黄沙进入河流。 再加上各地建立大型水库,每年合适的时候,放水冲击黄河的泥沙。 就能把黄河泥沙冲入大海,不会让黄河地上悬河加高。 深层治理方式,那就是找到陕甘地区形成大片黄土的原因。 在唐朝时期,陕甘地区还有大片森林,土地也极为肥沃。 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主要是人地矛盾。 随着人口的增多,想要获得更多土地,就要砍伐森林种地。 这样导致土地逐渐荒漠,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的肥力也减弱,大量泥沙冲入河流中。 陕甘地区能承载的人口有限。 现在因为遭受天灾等原因,陕甘地区人口非常少。 只需要种植大量的树木,就能解决泥沙入河问题。 我建议出台相关法律,禁止陕甘地区,大规模砍伐树木。” 苏河听着钱明义的建议,他比较认可这个建议。 陕甘地区森林消失,主要原因就是人口太多,需要更多的土地种粮食,需要更多的木柴取暖。 那就只能把森林砍伐一空。 次要原因就是降水线南移,导致陕甘地区,靠大自然力量无法再形成森林。 现在陕西和甘肃的人口很少,还需要从其他地区移民。 现在正是大量种植森林的时候,同时限制这里的人口。 随着工业发展,土地也能承载更多的人口。 华夏今后只会缺人,绝不会缺少容纳人的土地。 钱明义看着秦王苏河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继续说道:“治理黄河这条地上悬河,治本的方法,那就是让它不再是地上悬河。” 站在一旁的开封知府李盛名,他听到钱明义这句话,惊讶的询问道: “这怎么可能?黄河高出地面五六米,用什么办法能把它挖下去。” 钱明义笑着说道:“为什么要挖原先黄河的河道。 只需要计算好黄河的流量,在旁边建立一个堤坝。 原先黄河河道和新堤坝之间的空地,就是新的黄河河道。 建设好新河道,就可以人为让黄河改道。 我们只需要建造一座新堤坝的工程量。 就能彻底解决黄河这个地上悬河。” 开封知府李盛名听到钱明义说完,他惊讶的询问道:“钱巡抚,你这个办法非常好,就是需要的银币太多。 没有上千万两银币打底,这个工程建不起来。 修建新的黄河大堤,要用钢筋水泥土建造吗?” 钱明义摇摇头说道:“不会选用钢筋水凝土,我打听过研究水泥的专家。 他说现在生产出来的水泥建筑,预计寿命也就四十年左右。 十多年之后,水泥建筑就会不断风化,二十多年之后,最外层的水泥,用手就能直接捏碎。 我们建造能用数百年的工程,不会选择水泥这种材料。 混凝土的造价也太高,不适合修建距离非常长的黄河堤坝。 水库用水泥建造,因为水库可以不断修缮。 大坝正常情况下不会经常修缮,需要它能坚持更久的时间。 依然采用常见的碎石子和土搭建黄河大堤,材料易得还便宜。” 苏河听着钱明义的办法,这个办法和他想的差不多,都是废弃原先河道,建立一座新河道。 苏河原先计划,是修建两条堤坝。 现在按照钱明义的方法,只用修建一条堤坝的工程量,就能解决黄河问题。 苏河看着钱明义,点点头道:“这个想法非常好,这个工程真能完工,今后数百年时间,黄河都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但它需要投入数量极多的银币,至少要两千万两银币,耗时十年以上才能完工。” 苏河之前计算过,重新建设堤坝需要的银币和时间。 两条堤坝,需要四千两到五千两银币,耗时二十年以上。 钱明义这个方案只需要修建一条堤坝。 所耗时间能减少一半,这个也是需要建设十几年的工程。 钱名义道:“王上说的没错,修建这条堤坝,把地上悬河改成正常河流,需要投入极多的银币和人力,耗时也是十数年以上。 这个计划,只能作为远期计划,分步骤去实行。 现在的计划,就是要加固黄河的大堤,防止黄河近期决堤。 同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调节黄河的水利资源。 我们在汉中和四川的经验都说明,修建水库能有效调节河流。 丰年蓄水,灾年放水。 治理黄河的同时,也要把配套的水利设施建设好。 让灌溉的水渠,深入到每一片田地之中。” 苏河很满意的说道:“明义,你有整体的规划,那非常好。 四川现在已经基本建设完水利系统。 远离河流的稻田,现在能充分灌溉,粮食产量翻了一番。 河南有广大的平原,是小麦最佳种植区之一。 特别是冬小麦和玉米出现,河南粮食产量的上升趋势比湖广还高。 我预计河南将会取代湖广,成为华夏大地新的大粮仓。 在这个过程中,完善水利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苏河站在黄河大堤上,不断和钱明义商讨治理黄河相关事情。 他偶尔还会问开封知府李盛名几句,听听他的意见。 苏河回到开封城中,他让李盛名找来之前开封城管理黄河的老胥吏。 还有之前大明负责治理黄河的官员。 苏河听着他们讲述,大明之前治理黄河的办法。 了解大明具体治理黄河的情况。 大明有一整套,治理黄河较为成熟有效的办法。 但随着吏治腐败,这个办法渐渐失灵。 每年朝廷划拨几十万辆银子治理黄河。 真正用在治理黄河上面的钱,连一万两银子都不到。 衙门之中,有八成人都没上过黄河堤岸,全是领空饷的人。 苏河不知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他的治下会不会变成这样。 但他现在已经决定,治理黄河之前,必须要先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 苏河成立黄河衙门,专门负责治理黄河。 这个衙门挂靠在内阁麾下,衙门的各项事务由内阁监管。 同时让都察院,派御史重点盯着黄河衙门。 税务局也驻守税警,时刻查看黄河衙门的交税情况。 这些都是文官体系,苏河为了防止文官体系串通。 他让苏长胜派人,专门盯着黄河衙门。 在这个时代,暗卫这种特务机构,天然就和文官集团不对付。 让他们盯着黄河衙门的文官,即使多重保险失效,还有人能作为苏河的耳目。 苏河做好规划后,他立刻叫来河南巡抚钱明义。 钱明义很快来见苏河。 苏河看着他站在一旁,他笑着说道: “明义,不用太拘谨,坐下喝口茶,我有事情要交给你。 我准备设立由内阁直管的黄河衙门,专门治理黄河,管理与黄河有关的各项事宜。 现在的首要任务是修建水库,加固黄河两岸的堤坝。 远期的目标是彻底治理好黄河,给黄河重新换一条新的水道,消除地上悬河的隐患。 明义,你的建议,我经过几天的考虑后,觉得可行性很高。 现在任命钱明义兼任黄河大臣,负责治理好黄河。” 钱明义听到秦王苏河这个任命,他激动万分,立刻起身说道: “请王上放心,明义拼尽一切,也要把黄河治理好。” 苏河看着钱明义激动的表情,示意钱明义坐下,他继续说道: “治理黄河的钱,你不用担心。 现在由秦王府直接支付,等正式建立国家之后,会发行专门的国债,筹集治理黄河的资金。 现在河南百废待兴,冬季又是农闲的时刻。 可以招募河南大量百姓治理黄河。 这也是我们以工代赈的手段。” 苏河交代好治理黄河这件事,让钱明义立刻开始治理黄河。 现在是冬天,不适合筑坝,但也能做一些前期准备。 7017k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明末逐鹿天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末逐鹿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末逐鹿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逐鹿天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