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炽热弹融冰 多尔衮拼死一搏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明末逐鹿天下第357章 炽热弹融冰 多尔衮拼死一搏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4334年(公元1637年),十二月八日。 距离除夕节越来越***壤城的冰城墙却越来越厚。 李大壮之前夸下海口,在平壤城过除夕节,现在看来是很难实现。 李大壮召集军事会议,讨论怎么解决平壤城外围的冰城墙。 只要打破冰城墙,第七军的重炮,短时间就能攻破平壤城。 众将来到第七军的指挥部。 他们看到李大壮,正握着大铁锤,不断敲击两米多厚的大冰块。 李大壮看到他们到来,边用力敲着冰块儿,边叹息道:“没想到建奴竟然用这种方法,把我们阻拦在平壤城外。 我们每天用炮弹,消耗的冰城墙,还没有他们补充的快。 建奴的冰城墙,现在已经达到十米厚。 重炮的炮弹直接在冰城墙中炸开。 它对平壤城原先的城墙,也造成不了太大影响。 外围的冰城墙,已经把所有爆破力量都吸收。 我们炸毁两三米厚的冰城墙,也没有太大作用。 现在天气依然没有升温,他们可以快速补充炸毁的冰城墙。” 谭方圆感慨道:“确实是这样,没想到建奴竟然想到这种办法,用冰建造城墙。 这种筑城墙的办法,在严寒的天气下,它比水泥建造城墙的速度都快。 只需要三五个小时,冰城墙就冻得非常结实。 我军之前还能尝试攻城,用云梯进攻平壤城的城墙。 只要我们能忍受大量伤亡,攻下平壤城不算困难。 现在却没有办法,冰城墙表面十分光滑。 即便我们想要用传统方式攻城,千幸万苦爬上冰城墙。 只要敌军倒上热水,冰城墙直接垮塌。 我们辛苦登上冰城墙的士兵,也会直接掉下城墙。 还是我军携带的重炮少,全军只有五门重炮,没办法一次性把冰城墙这种乌龟壳炸掉。” 庄仁义听到谭方圆的说法,他建议道:“我们不是有抽水机,能不能利用蒸汽抽水机,把热水浇到冰城墙上。 这样复杂一些,蒸汽机本来就是用高热蒸汽驱动。 我们可以直接把高热的蒸汽,喷到冰城墙上面。 冰城墙遇到高热蒸汽,这些冰城墙不就融化了。” 参谋长段瑞德摇摇头说道:“这种方法我也想过。 锅炉内的压力,根本达不到这种要求。 锅炉内形成的压力,只能让高热蒸汽喷出几十米的距离。 平壤城上的红夷大炮,射程就高二千五百多米。 冬天平壤城附近的冻土很结实,根本没办法挖掘壕沟。 我们利用壕沟躲避炮击的办法也行不通。 这种办法想得很好,但完全无法实施。 它还没有鸡肋一般的燃烧弹效果好。” 潘宏才看着李大壮,没有加入他们的讨论,依然用铁锤敲着冰块。 潘宏才提醒道:“冰块非常坚硬,你哪怕是把胳膊敲折了,也没办法敲碎这么大的冰块。 除非你把铁锤烧红了,炙热的铁锤敲冰块,那就像快刀切豆腐一般。” 李大壮听到潘宏才的话,他眼前一亮。 李大壮惊喜的大声喊道:“对啊!炽热弹,我们用炽热弹。 这可是我军的传统手段,怎么把它给忘了。 我还记得我们早期作战,从宝鸡县出发进攻汉中,在那场战争之中,就使用了炽热弹。 那是陛下第一次把炽热弹,带到我军之中。” 段瑞德用力的拍着手掌。 “我在军校中,学过炽热弹的使用。 它主要是早期实心炮弹威力不强,水师为了对付木质船舶使用。 炽热弹能有效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 炙热弹这种传统炮弹,使用的是老旧火炮。 我们现在使用的火炮,都是后膛炮,都带有膛线,还装有引信。 最关键的问题,这些炮弹都是开花弹,炮弹内装有火药,它们没办法加热。 炽热弹需要的火炮,是老旧的前膛火炮,就像现在平壤城上的红夷大炮。 这种火炮在我军,早已经被淘汰,我们上哪里去找这种火炮。” 李大壮脑海在快速转动,找寻着使用炽热弹的方法。 他听到参谋长段瑞德的疑问,立刻想到解决办法。 “这种办法好解决,我们就使用传统的实心炮弹。 这种实心炮弹呈现球形,也方便整体加热。 至于火炮,我们有很多膛线被磨平的火炮。 这些火炮只能回炉再造,全部堆积在后勤仓库之中。 完全可以把这些废旧火炮,进行改造。 不求它的性能有多好,只需要。只需要能开炮并不炸膛。 找到状态好的火炮让工匠改造一下,再让工匠加工一些实心铁球,炽热弹就成型了。” 众人听到李大壮这个办法,他们都认为这个办法,有极大的可行性。 李大壮最后一锤定音道:“就用炽热弹试一下。 如果这种办法不成功,我们就用燃烧弹慢慢烧。 这种办法见效极慢,但也能慢慢消磨冰城墙。 真的毫无办法,那咱们就等一等,等到开春冰城墙融化了,我们自然能取胜。 攻下平壤,也不用太着急。” 李大壮确定好计划,第七军立刻开始行动。 炮兵团的士兵们,找到膛线已经被磨平的旧火炮。 他们对旧火炮进行改造,把后膛炮改成前膛炮。 一些老兵,还记得前膛火炮的结构。 不考虑火炮的使用寿命,只需要把炮栓完全封闭,经过简单的封堵。 一门改造好的前膛火炮,就能正式投入使用。 他们一共改造五十门老旧的火炮。 哪怕是这些老旧的火炮,气密性也比建奴制造火炮效果好,射程比他们的火炮远。 李大壮站在炮兵团这里,观看着炽热弹的效果。 蜂窝煤炉烧的很旺盛,数个已经被炭火烤的通红的实心铁球,整齐摆放在大蜂窝煤炉中。 士兵们在火炮中装好发射药,他们用一块薄木板,隔绝炽热的炮弹和火药。 士兵们用铁钳子,紧紧夹住一枚烧的通红的炽热弹。 他的双手很稳,直接把炽热弹从炮口放下去。 炮兵已经调整炮口的角度,炮管微微扬起。 这个铁球靠着重力,缓缓的滚到炮管底部。 炽热弹的温度极高,它很快引燃了薄木板,点燃了发射药。 炽热通红的铁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直接飞向平壤城的冰城墙。 温度高达七八百度的炽热铁球,它与冰城墙接触之后。 冰城墙立刻融化,并发出很大的嗤嗤声。 冰城墙就仿佛被刀切的豆腐一般,整个铁球直接打穿冰城墙内部。 炽热弹融化了冰块,它被大量的水包裹。 嗤嗤声不断响起。 这些水很快变成热水,又快速变成高温蒸汽。 大量的热水和热蒸汽,在冰块之中流窜。 李大壮用望远镜仔细观察,他看到被炽热弹击中的冰城墙,冒出了大量的白烟。 冰城墙直接被打出来一个巨大的孔洞。 李大壮看到这种情况很欣喜,他下达命令道: “有效,炽热弹这种办法很有效,立刻用炽热弹发起进攻。” 第七军开始用大量炽热弹,进攻平壤城西边的冰城墙。 单独一个炽热的铁球,对冰城墙影响不大。 但大量炽热的铁球,为冰城墙带来庞大的热量。 这些在冰城墙内部释放的热量,足以让冰城墙变得千疮百孔。 重炮配合炽热弹进攻,平壤城外的冰城墙,很快被炮弹炸得粉碎。 重炮继续发挥它强大的威力,平壤城墙的裂缝渐渐加大。 ……………………………… 一头白发的多尔衮,看到他想到的冰城墙,竟然被大华军队破解。 平壤城墙这种老旧的城墙,他们根本无法承受大华军队持续的炮击。 平壤城墙上面的裂缝,每经过一次大炮的轰击,裂缝都会扩大一些。 多尔衮预计,在不久之后,平壤城的城墙就会完全垮塌。 这个时间会很快,也许城墙都挺不到明天。 多尔衮召集所有八旗将领议事。 他语气悲哀的说道:“我们不能在平壤城内等死,必须要想办法突围。” 八旗将领听到多尔衮用这个语气说话。 他们心中都产生了恐慌的情绪。 多尔衮逃出沉阳城,他还意气风发,准备带着后金重新崛起。 多铎阵亡和正白旗全军覆没,多尔衮还留有一口心气,准备与大华军队拼一拼。 现在听多尔衮的语气,仿佛后金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摄政王,平壤城墙上有那么多的红夷大炮,我们也借助城墙防守。 我认为咱们还能拖一拖。” 多尔衮叹息一声,道:“拖不下去,沉阳那样的坚城都拖不下去,何况是平壤这种城池。 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拼死一搏。 如果能逃出生天,那我们还有机会。 逃不出去,世上就没有我们八旗子弟。 留在平壤城,那只是等死而已。 我们一旦被大华军队困在平壤城中,发挥不出骑兵的机动力。 我们凭借手中的弓弩和刀,能在城中打得过火枪和火炮。 与其等死,还不如拼死一搏,死中求活。 你们难道想被汉人抓住,变成枪下亡魂或是太监吗?” 多尔衮分析八旗面临的选择,他说服众多八旗将领。 八旗将领面带悲伤道:“摄政王,我们能带家属吗?” 多尔衮重重的一拍桌子,怒吼道:“你们想什么好事,我们这是拼死一搏。 第一步是逃出平壤城的包围圈,第二步是摆脱大华军队的追击。 一步比一步危险,必须要保证军队的实力。 别说是家属,一些年纪太小、年龄太大、身体有伤病的八旗子弟,全都不能携带。 让他们都留在平壤城,尽量守住平壤,不行就投降吧。 别说是你们的家卷,就是我的家卷。 哪怕是大汗福临和大汗的母亲大玉儿,全都要留在平壤城。 带着他们出城,这只是让他们去送死,还会影响我们突围的成功率。” 八旗将领听到多尔衮这么说,他们都无法反驳。 摄政王多尔衮都不带家属,还把大汗留在平壤城,他们没什么可说的。 “摄政王,我们从何处突围。” 多尔衮对于平壤周边的局势了如指掌。 “我们从北城突围,北城别看炮兵厉害,但北城是朝鲜新军的防区。 朝鲜人的战斗力,大家都心中有数。 我们从北城突围,成功率会更高一些。 只要冲到军阵附近,炮兵的作用就会减少很多。 炮兵又没有近距离作战的能力。 只要我们能突破朝鲜人的防线,就能消灭大华军队的炮兵。 大家不会连朝鲜人都没有信心打败。” 多尔衮用激将法,就是要激起八旗将领的自信心。 “哈哈,摄政王说笑了,我们还没有退化到,连朝鲜这种废物一般的军队,都没办法攻破的程度。” 多尔衮看到八旗将领信心十足,他有些忐忑的心才平复下来。 这次就是拼死一搏,成功他们还要继续逃亡,失败就会彻底灭亡。 多尔衮立刻安排八旗子弟开始准备。 他对于建州女真出身的八旗子弟,几乎来者不拒。 这些人知道他们的下场,活着也是生不如死,拼死的决心最为浓烈。 八旗士兵开始在平壤城中备战。 备战的动向,可以瞒过朝鲜的大臣,但瞒不过后金的高层。 范文程发现八旗的动向,他就已经猜出多尔衮的计划。 他坐在家中不断唉声叹气,思考着他接下来的选择。 后金这艘船,现在看来是完全沉没。 他选择投靠后金,就已经想到失败时,自己会是什么下场。 他范文程也算享受一些时日的荣华富贵。 他辅左后金明主黄台吉,差一点就成功推翻大明。 只是因为时运不济,他失败了。 大玉儿直接找到多尔衮。 “多尔衮,你要把我们母子抛下吗?” 大玉儿直接质问,她和孩子可不想留在平壤城等死。 多尔衮无奈的说道:“我何尝不想带所有人一起走。 但我们去的是战场,我们这些人都未必能活下去,带着你们生存几率更低。 我连自己家人都没带,所有士兵也没带家属,就是为了增加一分活下去的机会。” 多尔衮硬下心肠,没有理会大玉儿的呼唤。 他穿好盔甲,骑着马直接赶往军营。 八旗兵已经准备好一切。 多尔衮选择在临近傍晚时出城。 这样如果战争顺利,他们会在夜色的掩护下逃走。 多尔衮下令打开平壤城北城的城门。 他带着一万三千八旗强军,冲出平壤北城门。 多尔衮拼死一搏,是继续书写八旗满万不可敌的辉煌,还是消失在历史中,就看接下来的战果。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明末逐鹿天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末逐鹿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末逐鹿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逐鹿天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