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黄河改道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明末逐鹿天下第519章 黄河改道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4338年(公元1641年),六月二十二日。 皇帝苏河乘坐的专列,停靠在开封火车站。 火车从南京府直达开封府,途中都没有停靠其他地方。 柳如是听到气笛声,她站起身,舒展一下麻木的手和腿。 汽笛声响起,这就代表火车即将停靠火车站。 “夫君,咱们乘坐这么久的火车,总算能下车活动一段时间。 济南、松江、南京这三地,我们都行色匆匆,这次在开封府,应该有富余的时间。” 柳如是神色有些疲惫,她本以为陪苏河出巡,是一个比较轻松的差事。 她没有想到行程这么急切,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多少。 她在火车上,根本无法休息好。 火车上的蒸汽机产生巨大的响动,火车车轮和铁轨的碰撞声,经常会惊醒熟睡的她。 最关键的一点,这一路她什么都没做,没办法展现自己的价值。 柳如是的人生经历,让她深刻的认识到。 哪怕是当花瓶,也要当一只有价值的花瓶。 皇帝苏河站起身道:“朕会在开封府,停留较长的时间。 我们在其他地方没有进行的安排,都会在开封府补上。 黄河改道成功,朕这次南下主要目的达成,之后就不用这么急切。” 火车的车门打开,河南巡抚王林江与河南布政使夏衍竹带领众多官员,立刻向皇帝苏河行大礼。 王林江巡抚见到皇帝苏河及时赶来,他担忧的神情才缓解几分。 黄河旧河道不开闸放水,继续拖延下去。 错过农时,那还算是小事。 没有在最佳的时间开闸放水,可能影响新河道的安全。 六月之前,黄河流域降水有限。 这个时间点黄河改道,没办法给予黄河大堤一定的压力,无法判断黄河大堤是否存在隐患。 时间再拖下去,等到黄河水量充沛,甚至产生了洪峰。 那时再把海量的黄河水,引入到新河道。 黄河大堤一旦承受不住,出现溃坝的情况,那将会是巨大的灾难。 皇帝苏河看着王林江等人,他询问道:“黄河工程,进展的怎么样?” 王林江巡抚立刻回到道:“陛下,一切准备就绪。 微臣也通知山东方面,让他们准备好。 黄河工程随时可以把河水,引入到新河道。” 皇帝苏河吩咐道:“朕赶路有些乏累,现在也已经是下午。 你们做好准备,明日上午安排黄河工程正式开闸放水,黄河抛弃旧河道,改用新的河道。 你们有没有信心,彻底驯服黄河,让它变成滋养两岸百姓的母亲河。” 王林江巡抚听到皇帝苏河的话,他立刻挺直身体,左手紧张的握紧拳头。 “陛下请放心,微臣一定做好相应的安排。” 皇帝苏河点点头,鼓励了王林江几句,让他办好这件事。 布政使夏衍竹带领皇帝苏河一行人,前往开封府的临时行宫修整,接见河南的百姓代表。 王林江巡抚身为黄河水务衙门的负责人。 他通过电报,与负责其他事务的分管官员联络。 再一次确认明日黄河工程正式进入最后阶段,黄河河水流经新河道,分配各个部门的任务。 王林江巡抚直到晚上,他顶着月光从电报局走出来。 他用余光看了一眼电报局,感慨的说道:“还好有电报,可以方便与远方的同僚取得联系。 如果没有电报,真想不到要怎么安排,这种复杂的工程。 某一个地方出现错误,如果无法及时沟通,其他人根本就不会知道这件事情。 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出现了一点点差错,整个工程就前功尽弃。” 王林江回想着他接手这个工程之后,遭遇到的困难。 这还是前任官员钱明义,已经把复杂的事情梳理好。 钱明义也是凭借黄河工程立下的功勋,成为内阁大臣。 要不是山东黄河大堤出现豆腐渣工程,直接绝了他功绩的基础。 一般的动荡,那可搬不倒钱明义。 整个工程花费太高,困难的地方太多。 怪不得在之前,各朝对黄河只是修修补补,没有哪个朝廷会大动干戈,想要重建一条新河道。 ……………………………… 4338年(公元1641年),六月二十三日。 皇帝苏河起得很早,吃了份开封府的独特美食。 他带着随行的人员,开始登上十二米高的黄河大堤。 他携带的专职发报员,把专门制造的电报机,接到黄河大堤的电报线路上。 电报机内部的电路,会自动发放一组编码,用于识别发报的电报机。 每一名发报员,他们的发道习惯也不一样。 其他人正是通过这两方面,再加上发送电报的线路和位置。 判断这封电报,发报人的正确身份。 以皇帝身份,通过电报下达的圣旨,只能由专人负责。 更改人员,需要提前在整个电报网络上公布。 皇帝苏河站在黄河大堤上,向着四周看去。 黄河大堤南方不远,那就是开封城。 开封城发展的很快,北城门都被拆掉,修了一条宽阔的公路,连接老城区和城外工业区。 皇帝苏河看着开封府,老城区升起的炊烟和工业区升起的滚滚黑烟交相辉映。 这是一幅人间烟火气,展现出开封府的勃勃生机。 黄河大堤北面,那是一条离地六七米高的地上悬河。 汹涌的河水,不断拍打着脆落的堤岸。 旧的黄河堤岸,不断遭受着河水的侵蚀。 哪怕是经过修修补补,它也变得千疮百孔。 等到降雨量增多,黄河出现巨大的洪峰。 它就会在地上悬河多发的河南溃堤,把海量的洪水和大量泥沙,留在河南这里。 埋藏在开封府地下十多米的旧开封城,就见证了黄河在数百年间,基本年年溃堤,大量泥沙淹没这片土地的过程。 皇帝苏河把目光看向河南巡抚王林江。 “王爱卿,黄河工程,一切都准备好了吗? 特别是黄河新河道内,一定要确认,不能留下大量的百姓聚集。 流速极高的河水冲过来,没有人能存活下来,这会造成巨大惨案,把喜事变成悲事。” 皇帝苏河知道百姓爱占小便宜。 河南段的黄河新河道,因为山东的情况耽搁了一年多,修建河道的工人早已经撤离。 这些爱占小便宜的百姓,他们会在河道底部修建房屋或是种菜。 这些人一旦不及时撤离,就会造成极大的隐患。 王林江自信的说道“陛下,我和山东巡抚衙门有联系。 我们河南和山东的黄河新河道,在一个月前就清理河道内的杂物,驱赶进入河道的百姓。 黄河新河道沿岸的各府,都会组织人员在黄河大堤上巡逻。 保证百姓不会在黄河新河道内聚集。 黄河新河道上的各大水库,已经做好准备。 至关重要的三门峡水库,由河南参政卜仁亲自坐镇。” 皇帝苏河听着三门峡水库,他对这个水库比较了解,这是黄河新河道最重要的水库。 三门峡水库,就负责黄河新旧河道的切换。 黄河在陕西潼关至河南孟津一带为太行山脉所阻,以巨大的水力,冲出三路山口。 这就是三门峡水库名称的由来。 这里的地形极佳,是天然适合建造水库的地点。 皇帝苏河亲自让人发报,他以皇帝的身份,向各地确认他们是否准备好。 电报机滴滴答答的响起,通过电报专线,把信息发送到每一台电报机上。 电报员很快接收到,各地的回电。 【三门峡水库已经准备好】 【洛阳府正组织人力巡查黄河大堤】 …… 【青州水库已经准备好】 【黄河入海口观察哨已经就位】 皇帝苏河看着各地的电报不断汇总。 黄河新河道沿线的各府和重要部门,都已经发报确认,他们已经准备好。 皇帝苏河吩咐道:“命令三门峡水库,打开黄河新河道的闸门,开闸放水。” 一道电波带着皇帝苏河的圣旨,立刻发往三门峡水库。 河南参政卜仁,正坐镇三门峡水库。 他是河南参政,除了河南巡抚和布政使之外,河南级别最高的官员之一。 巡抚和布政使,负责接待皇帝陛下,他只能接下这个苦差事。 坐镇三门峡水库,事情办得漂亮,那是应该做的事。 一旦出现问题,他就是背锅的人选。 之前的云选不是他,而是陕西巡抚蒋方鼎。 蒋方鼎即将结束陕西巡抚的任期。 他在陕西的经历,彻底打磨了他的脾性,让他意识到理论和实务的差别。 他做出的政绩,也得到皇帝苏河的认可,任期结束就会升任京城。 再加上三门峡水库这里,缺少朝廷大员,河南方面也极力推荐蒋方鼎,要把功劳分一份给他。 但蒋方鼎变得很圆滑,找借口推辞掉。 三门峡水库主事马旭东,拿着一封电报走过来。 他激动的说道:“卜大人,陛下的命令已经下达,我们可以打开黄河新河道的闸门。 这个用时数年时间,花费数千两银币的工程,终于可以投入使用。” 马旭东万分激动,他是黄河工程一开始,就跟着钱明义大人,从无到有建造这个工程的官吏。 黄河工程已经是他生命的一部分,现在正式投入使用,他感觉人生都圆满了几分。 卜仁阅读完电报,确认电报发送者的身份,他吩咐道:“打开黄河新河道的闸门,把河水引入到新河道。 新河道一侧的闸门全部打开,确认河道整体的安全性,我们再把旧河道的闸门关上。” 马旭东表示明白,他立刻吩咐下去。 蒸汽机拉动绞锁,提起了数吨重的水库闸门。 卜仁看着仿佛巨龙般,浑浊的河水进入黄河新河道,发起阵阵咆哮声。 海量的黄河河水,顺着新河道和旧河道,一起流向下游。 肉眼可见,黄河旧河道的水位,在急剧降低,流速也慢了下来。 卜仁看着庞大的三门峡水库,有些担忧的问道:“马主事,我听陕西学者在报纸上宣扬。 三门峡水库建立之后,这会抬高渭河的河床,导致陕西农田大量减产,水灾频发。 陕西巡抚蒋方鼎正式听信学者的话。 他不止拒绝我们河南的邀请,还上奏疏弹劾三门峡水库。” 马旭东摇了摇头道:“如果三门峡水库的任务是储水,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 黄河流经陕西、甘肃、河套三省,河水中携带大量的泥沙。 渭河作为黄河的支流,河水中也有大量的泥沙。 三门峡水库如果蓄水,渭河的流速会降低。 一旦渭河水流减缓,必然会导致大量泥沙沉淀。 渭河河床抬高,这会导致水灾频发和土地盐碱化。 但三门峡水库的定位不同,它主要是联通黄河新河道和旧河道。 不会阻挡渭河流入黄河的速度。 只要渭河流速不变,不会对渭河流域造成影响。 现在陕甘两省植树造林,治理沙化地区。 我这些年一直在三门峡水库,看到黄河河水,已经没有之前那么浑浊。 陕甘全域,水土流失情况,正在减轻。” 卜仁听着马旭东的介绍,他感觉蒋方鼎再借机生事。 ……………………………… 河南洛阳府,方振兴知府带着大量的人,正在黄河大堤上巡查。 他向师爷询问道:“明达,黄河河水还有多久,能到咱们这里。 你们一定要注意,今天可千万不要出事,影响了本官的仕途。” “大人,我估计再有十多分钟,黄河河水就能流经我们这里。” 洛阳府黄河新河道一个弯折处。 三名脸上带疤的贼人,正躲在河道底部的转弯处。 “那些黑皮狗,盯得我们太紧。 咱们兄弟好不容易从监狱逃了出来,可不能再进去。” “大当家,咱们兄弟劫富济贫,在道上的声望多好。 现在只能像老鼠一样,躲在河底阴暗处,再也不能像以前,大口喝酒大块吃肉。” “兄弟们,躲过这次追捕,大哥带你们去海外。 那时身份一换,谁又记得我们。” 他们正在聊着天,河底传来巨大的震动。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地龙翻身了。” 巨大的震动过后,很快就传来轰隆隆的水声。 汹涌的河水,直接撞上躲在河底的几名贼人。 河水中夹杂着碎石子和树枝,再加上水流的冲击,这些贼人瞬间毙命,被浑浊的黄河水埋葬在河底。 ……………………………… 洛阳知府方振兴,很快听到轰隆隆的水声。 他看到高速流动的河水,撞击在河道的转弯处,掀起了巨大的水花。 他立刻吩咐道:“快巡查黄河大堤,仔细查看上面有没有漏点。 一旦发现问题,立刻向本官汇报。” 方振兴知府一直关注着黄河大堤,他看到黄河河道水流已经平复。 他知道河水还在高速流动,但看上去已经很平静。 师爷立刻汇报道:“大人,各地已经巡查完,我们洛阳府的黄河大堤,没有发现问题。” 方振兴知府松了一口气,他立刻通过电报,汇报洛阳府的情况。 黄河新河道沿岸的各府,通过电报及时汇报,他们那里的情况。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明末逐鹿天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末逐鹿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末逐鹿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逐鹿天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