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牲畜育种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明末逐鹿天下第525章 牲畜育种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皇帝苏河祭拜完黄帝庙,又在西安耽搁几天,接见陕西的官员和百姓代表。 他看望陕西的烈属,作为皇帝苏河起家的重要地盘,陕西这里的烈属非常多。 静妃柳如是,在陕西表现的很好,获得了官员和百姓的称赞。 她把怀中的小白猫,送给了四位注意看好的烈士遗孤。 皇帝苏河处理完陕西的事情,乘坐火车前往这次出巡的最后一站张家口。 张家口是京城的西北大门,距离京城很近。 他们提前算好时间,不准备在张家口逗留,处理完那里的事情,即刻返回京城。 火车路过山西大同府,这个之前的军事重镇。 现在大同府已经看不到士兵的身影,到处都是拉煤的马车。 皇帝苏河指着火车外的场景,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真正的强国会把所有敌国消灭。 蒙古草原没了威胁,朝廷也不用在长城一线,维持几十万人的大兵团。” 副总参谋长曲天紧接着说道:“除了草原势力被我们肢解,防线北移之外。 四通八达的铁路,也能让内陆重要地区,维持较少的军队。 总参谋部通过电报下达命令,就能调动几万大军,乘坐火车增援。 近处当天,远处两三天,军队就能赶到出事地点。 军队通过铁路线,调动的速度极快,再也不需要在某一个地方驻守大兵团。” 皇帝苏河点了点头,铁路的出现,对于交通那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数千辆马车运输一个月的货物,一列火车只需要三天,就能把同等规模的货物运到目的地。 皇帝苏河感慨道:“铁路确实方便很多,军队通过铁路运兵,能完美诠释兵贵神速。 朕这次出行,起程之前就怕劳民伤财,出行一趟花费上百万两银币。 通过火车出行,既能保证朕的安全,花费又极少。 这次出行一次花费,不足一万两银币。” 皇帝苏河很满意这次出行,目的都已经达到,耗费的钱财又不多。 这次出行所花费的费用,都是由内帑出钱。 大华皇室内帑极为富裕,但出行的花费要看值不值。 如果每次出行耗费数百万两银币,这个花费肯定是不值得。 ……………………………… 皇帝苏河从张家口城火车站下车。 这里极为繁忙,张家口是内地前往塞外贸易的中转站。 通往塞外的铁路,还没有开始修建。 内地的货物,通过公路或是铁路运到张家口。 商人们再从张家口出发,前往塞外与蒙古部落做生意。 每天都有大量的马车,拉着各种物资,前往塞外贸易。 他们也从塞外蒙古部落,拉回来大量的牲畜、皮毛、肉干等物资。 张家口知府林永光,早已经在火车站等待。 他看到皇帝苏河下车,立刻上前拜见。 “臣张家口知府林永光,拜见陛下。” 皇帝苏河看着井然有序的张家口火车站,这里恢复的很不错。 他询问道:“张家口这里最先爆发鼠疫,现在看来这里已经走出鼠疫的阴影。” 林永光知府直起腰板回答道:“陛下,张家口已经度过鼠疫,经过那一场大疫。 百姓和基层官吏,已经掌握应对鼠疫的方法。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及时隔离和治疗病患。 草原上还有零星的鼠疫传过来。 我们及时隔离病患,用青霉素等药物积极治疗病患。 大部分早期病人,只要处置得当,都能得到治愈。 为了防范鼠疫,户户都养猫,勤洗澡防止跳蚤。 百姓发现鼠疫能控制住,他们也就不再恐慌。” 皇帝苏河赞许道:“你们张家口应对鼠疫,做得非常好。 朕会让炎黄日报记者写一篇专访,把你们的经验推广到全国各地。 其他地方遇到瘟疫,也有借鉴之法。” 林永光知府听到皇帝陛下这么说,他喜出望外。 他能作为全国知府的标杆,今后升迁肯定排在第一序列。 林永光脸上的得意一闪而逝,他很快恢复正常。 他再次向皇帝鞠躬,起身说道:“臣的做法得到陛下认可,臣深感荣幸。 臣一定会毫无保留,给炎黄日报介绍张家口这里的各项政策。” 林永光知府鞠躬感谢后,他询问道:“陛下是否前往行宫。” 张家口距离京城太近,林永光知府根本无法预料,皇帝会在这里待多长时间。 皇帝苏河摆了摆手,道:“张家口距离京城太近,朕没必要准备行宫。 这里的情况,朕也较为熟悉,朕不准备接见百姓代表。 朕听说皇家科学院在张家口设立牲畜育种研究所,它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朕准备过去看一看。” 无论是动物育种,还是植物育种,它都是一项见效缓慢,投入庞大的项目。 粮食育种方面,皇家科学院培育了冬小麦、抗寒玉米、抗寒土豆等多项成果。 牲畜育种方面,之前主要集中在马牛羊三个品种。 马主要是战马,皇帝苏河也是了解到战马育种取得成功,他才专程想要前往研究所。 牛主要是大黄牛,耕种北方旱田的牛,蒙古草原以这种牛居多。 水牛的育种放在长沙,适合南方的水田。 羊主要是长绒羊,例如辽东长绒羊,就是在张家口培育出的新品种。 它以辽东本地长毛羊和蒙古绵羊为父本和母本,培育出来的新品种。 牛和羊已经育种成功,新品种受到民间的欢迎。 林永光知府听到皇帝陛下要去牲畜育种研究所。 他想到了之前去那里,不太好的体验。 他看到皇帝苏河兴致勃勃没有规劝,主动请求引路。 林永光前方带路,他们一行人乘坐马车,赶往牲畜育种研究所。 ……………………………… 牲畜育种研究所所长马福,看到研究所进来一批背着枪的士兵。 他立刻上前了解情况,得知皇帝苏河即将视察研究所。 马福欣喜若狂,立刻安排研究所人员配合。 牲畜育种研究所,它地处张家口,这就说明研究所在皇家科学院里,地位不算高。 马福每年去要经费,都是一段极为困难的旅途。 皇帝苏河如果对研究所的成果满意,今后再去要经费,那就容易很多。 马福认为这个可能性很大,那么多研究所,皇帝苏河不去视察,去专门视察牲畜育种研究所。 这就是皇帝苏河,对他们研究所工作的肯定。 马福知道战马对国家最重要,他把研究所的主要力量,都投入到战马的配种工作。 他们研究所的王牌儿,蒙古宝马培育成功,这应该是皇帝苏河到来的主要原因。 马福看到麒麟卫靠近自己身边却直皱眉。 他立刻反应过来,把衣袖紧贴在鼻子上,用力的吸气。 他嗅了嗅自己身上的味道,一股牲畜粪便和尿液混合的味道。 他长期生活在牲畜的圈中,已经被这个味道腌入味儿。 马福暗道大事不好,现在这个情况,怎么能给皇帝苏河留下好印象? 他准备沐浴更衣,却发现已经来不及。 数辆马车已经来到研究所门前。 马福与研究所高层,立刻返回宿舍,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 他们又在衣服上喷了许多香水,试图掩盖身上的味道。 ……………………………… 皇帝苏河一行人来到牲畜育种研究所。 柳如是抱着一只小白猫,听着研究所内,各种动物的嘶鸣吼叫声。 她转身看向皇帝苏河,疑惑的询问道:“夫君,这里是什么地方,我听到数种动物的叫声。 其中有马、牛、羊、猪、鸡、鸭,还有很多听不出来的叫声。 这里难道是一个大型养殖场。” 皇帝苏河笑着说道:“这里可不是一般的动物养殖场,这里是育种中心,专门繁育更加出色的牲畜。” 柳如是有些疑惑,但她从这里的名字,就能猜测育种中心的作用。 “夫君的意思,这里培育的牛,能耕更多的地。 这里培育的马,能跑得更远。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里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皇帝苏河语气肯定道:“这里培育的牲畜,比你想的还神奇,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他和妻子柳如是的问答,让随行的官员对于研究所,有了更大的好奇心。 皇帝苏河一行人刚走进研究所。 马福带着一群学者,急匆匆的向这里赶来。 他在龙腾奖的颁奖仪式上,见过皇帝苏河。 马福神情激动,立刻带着随行的人员行礼。 他们处在上风口,一阵微风飘过。 混合着各种各样的气味儿,随风飘到人群之中。 有的人被突如其来的气味儿,呛得直咳嗽。 林永光知府来过研究所多次,他知道研究所内的情况。 他走到皇帝苏河身边,建议道:“陛下,研究所内的环境不佳,是否要视察其他地方。” 皇帝苏河拒绝林永光知府的建议,他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态度。 他立刻走到马福身前,说道:“马子爵请起,你带朕参观研究所。” 马福保持鞠躬的动作,但他用余光打量这些人的表现。 看到有人捂鼻子,马福心里当时就凉了半截。 他们这些在一线搞研究的人员,身上有着与马夫类似的味道,这是完全无法避免的事情。 很多养尊处优的人,都极为讨厌这种味道。 马福看到皇帝苏河没有在意这些味道,径直向他走来,心中的担忧这才放下。 他眼中闪着一丝激动的泪花,立刻带领着皇帝苏河,参观牲畜育种研究所。 随行的人员,看到皇帝都不在意,他们立刻跟上。 马福了解到皇帝苏河,想要见识新的宝马。 他带领众人走到马舍,看着在马舍散步的宝马。 他简单的科普道:“陛下,李大江侯爵在研究植物时。 他发现植物的某些特性,可以遗传给子代。 李大江侯爵研究这种情况,开启了物种遗传学这门新学科。 臣经过实验,发现动物的遗传情况,也适用物种遗传学。 例如马,谁都说不清世上有多少种马。 但每一种马都有其独有的特性。 不同品种的马进行配种,其中的显性特性,可以稳定遗传给子代。 我们研究所,正是根据物种遗传学,人为筛选遗传稳定的优良品种。” 皇帝苏河能听懂马福在说什么? 随行的很多官员,他们却一脸迷茫。 马福不再解说,让人牵过来一匹马。 众人看到高大俊俏的马,正被人牵过来。 皇帝苏河一眼就相中这种马。 它比蒙古马高大一些,没有阿拉伯马高大。 马福介绍道:“这是我们找到的三十八种不同的马,用它们做祖父代,进行育种实验。 主要品种是蒙古马,其中还包括汗血宝马。 经过不同马的配种研究,繁育出这种蒙古宝马。 它大部分血缘来自蒙古马,有着蒙古马的超强耐力。 力量和冲锋速度,又超过蒙古马很多。 这种马除了食量大一些,臣已经找不到它的明显弱点。” 皇帝苏河让马福,找来一匹训好的蒙古宝马。 他翻身上马,骑着这种马跑了一圈。 他下马之后,牵着这匹马爱不释手。 在坦克没出现之前,骑兵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大华帝国的骑兵,有着武器的优势,打的俄国哥萨克骑兵落花流水。 现在又有这种宝马,那简直是如虎添翼。 皇帝苏河交代道:“这种马耐力很不错,服从性也非常好。 研究所要加大繁育速度,提升它们的种群数量,尽快装备到骑兵师。” 马福恭敬的说道:“陛下,研究所的种马足够,随时可以扩大种群。 一百匹母马和五匹公马组成的种群,足够让一个牧场,繁衍出蒙古宝马的种群。 蒙古宝马种群的增长速度会非常快。” 皇帝苏河交代首相魏时鸣,内阁要关注这件事。 他们继续参观研究所,看到了耐力更好的大黄牛,出毛量更多的长绒羊。 这两种动物早已经普及,马福只是简短的介绍。 他们来到猪舍,这里有着黑白相间的大花猪,躺在猪圈之中晒太阳。 哪怕是看到人到来,这些猪也没有起身。 皇帝苏河看着这些大花猪,每一头猪都在200斤左右。 马福介绍道:“猪肉一直都是百姓最常吃的肉。 传统的大黑猪,肉质非常鲜美,但产肉率太低,长得也不快。 微臣选取各种猪配种,最终发现这种黑白相间的大花猪,只要八个月,就能长到200斤,这种猪还不挑食。” 皇帝苏河看着大花猪,他很满意。 百姓摄入到足够的肉食,身体才会变得更强壮。 良种猪推广出去,还能让百姓养猪获利。 皇帝苏河感慨道:“看到这种猪,朕很开心。 百姓通过养猪能发家致富,猪肉储量增多,很多人至少在过年时,能吃上几两猪肉。 但要让百姓平时吃到肉,猪肉还是太贵了。” 马福听到皇帝这句话,他激动的说道:“陛下,对于百姓寻常的肉类,我们研究所也进行了研究。 鸡是最常见的禽类,我们研究所主攻肉鸡和蛋鸡。 这两个项目准备达成的目标,肉鸡出栏块,蛋鸡下蛋多。 它们抗病能力还要强,适合百姓大规模养殖。 这个项目取得突破,臣相信能解决百姓餐桌上缺肉的问题。” 皇帝苏河听到这两个项目,他交代道:“这两个项目非常重要,皇家科学院的经费,会优先供应你们研究所。 这两个项目有什么难题或是取得突破,你们研究所一定要通知朕。” 马福听到皇帝苏河给出的承诺,他欣喜万分。 有了皇帝苏河的金口玉言,他们研究所再也不用担心经费。 皇帝苏河离开研究所,队伍后方的马车上,还装着两头大肥猪。 这是研究所送给他们的午餐,这两只猪不是种猪,而是劁过的肉猪。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明末逐鹿天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末逐鹿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末逐鹿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逐鹿天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