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耕战曹国(一)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明末逐鹿天下第691章 耕战曹国(一)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苏蜀等人只在静安港,等待两天半时间。\n\n曹国都城安隆派来迎接的队伍,就已经抵达静安港。\n\n曹王李大壮的妻弟,曹国潞国公柳正元亲自带队迎接。\n\n潞国公柳正元见到展铁提督和曹正圆参谋长,他一脸笑意迎接。\n\n当他看到苏蜀时,眼睛立刻瞪大,他简直不敢置信,又揉了揉眼睛。\n\n这才上前鞠躬行礼道:“外臣柳正元见过大皇子。”\n\n他在京城时,姐夫李大壮还是曹国公,他就居住在曹府,经常与京城的权贵混在一起。\n\n大皇子苏蜀的面容,他怎么可能忘记。\n\n潞国公柳正元都没有想到,大华帝国大皇子苏蜀竟然会远渡重洋,来到曹国这里。\n\n看着帝国海军这些人对待苏蜀的态度,他也没有失势。\n\n仔细想想这个原因就不可能,一名失势的皇子,皇帝绝对不会允许他接触军方。\n\n那就显而易见,这是大华帝国皇帝选择历练大皇子苏蜀。\n\n潞国公柳元正对于大华帝国皇帝苏河与大皇子苏蜀都很佩服。\n\n他们二人真能下定决心,选择极为危险的历练。\n\n周乌麟知府在旁边候着,他趁别人不注意时,用袖袍擦了擦额头的汗水。\n\n他猜对了,这位小先生的身份果然不一般。\n\n他回想自己接待多礼仪,没有出格的地方,心里顿时轻松下来。\n\n大皇子苏蜀看到自己的身份暴露,他一点都不意外。\n\n这些藩属国的底层,很多人都不认识他。\n\n哪怕民间有他的相片流传,但现在的照相机很不清楚,他经过这段时间的历练,脸上也褪去了稚气。\n\n他的样貌与之前,差别很大,只凭照片印不出来。\n\n但藩属国的高层,有一部分人是看着他长大,例如面前的柳元正。\n\n大皇子苏蜀主动站了出来,拿出皇帝苏河写的亲笔信。\n\n他一脸正色地宣布道:“我代表父皇出访曹国,这是父皇写给潮王李大壮的国书。”\n\n潞国公柳元正走上前,他躬着腰双手前伸,用双手捧起国书。\n\n他把国书恭敬的收起来,指着前方的马车说道:“请众位使者,随我一起前往安隆。”\n\n苏蜀心中很激动,这是他正式交出的第一份国书。\n\n在赵国时,他以为赵王苏熊不在,把国书放在王宫之中,等待赵王苏熊回来翻看。\n\n在襄国时,因为瘟疫等原因,国书由展铁提督通过正式渠道送给襄王苏鲤。\n\n苏蜀看了看展铁提督和曹正圆参谋长。\n\n他们带着随行的人员和卫队,前往曹国的都城安隆。\n\n马车行驶在平整的水泥路面上,跑的速度不慢,但马车非常安稳。\n\n他们很快走出静安城,进入到大山之中,道路变得高低起伏不定,马车只能减速慢行。\n\n但整体看来,水泥道依然较为平稳。\n\n苏蜀看着这条水泥路,他仿佛是把一座山,生生的炸出开口,这应该是一个巨大的工程。\n\n他好奇的看向潞国公柳元正,询问道:“柳国公,这条道路是直接开山建造而成的吗?这可是一个大工程。”\n\n潞国公柳元正脸上露出了怀念的神色,\n\n“大皇子,我们先战行走的这条路,他可是一个大工程,去年才刚刚贯通。\n\n这条路主体是一个断流的河道。\n\n但修建这条道路,我们也遇到很大的难题。\n\n遇到高山就用炸药炸出来一个口子。\n\n遇到深渊,就用燧石把深渊填满。\n\n这条道路付出两万多土著的性命,才彻底贯通。\n\n也正是通过修建这条道路,我们曹国沿着道路进发,打服了周围的土著部落。\n\n也正是这条大动脉的贯通,让曹国上下都见识到工程师的利害。\n\n我们曹国也必须要发展工业,这才能利用较少的人口办大事。”\n\n苏蜀震惊这个庞大的工程,眼睛瞪得很大。\n\n他在静安港时,也旁敲侧击曹国为什么要攻打襄国,抢占奔牛道。\n\n曹国的主流说法是受到苏伊士运河影响,曹国想在奔牛道那里开挖一个新运河,联通美洲的东西。\n\n苏蜀开始还觉得曹国有些自不量力,闽国没有帝国工程机械的支援,都不可能短时间内挖通州伊士运河。\n\n他现在看到在大山中开出一条宽阔的水泥路,曹国能完成这个大工程,开挖运河不会遇到难题。\n\n曹正圆参谋长疑惑的问道:“潞国公,这么大的工程,需要海量的炸药。\n\n贵国的炸药作坊产量一定很高。”\n\n潞国公柳元正高兴的说道:“我们这里盛产硝石,当年曹王就特别看重化工人才。\n\n赵国、襄国这些国家,都只是靠黑火药糊弄时,曹王就认识到三酸两碱这种基础化工业的重要性。”\n\n曹正圆参谋长听到这个回答,他就知道曹国能这么轻松开山的原因。\n\n黄色炸药的威力比黑火药强大太多。\n\n黑火药开山有些勉强,黄色炸药完全没有问题。\n\n曹国认识到基础化工的重要性,这个国家必定能快速崛起。\n\n三酸两碱这种基础的工厂,因为消耗量庞大,在各地都建厂,从业规模庞大。\n\n这些工厂的基本原理,都在报纸上公开报道过。\n\n只要是小学毕业的工程师,就能根据报纸上的内容,重新建出来一座工厂。\n\n除了成本高些之外,他与帝国国内的工厂产品质量不会有太大差别。\n\n这种基础的技术,根本无法封锁,唯一限制就是硝石的产量。\n\n无论生产哪一种火药,硝石都是最重要的原料。\n\n赵王和襄王哪怕是不懂,国内必然有懂行的人。\n\n他们建不起来大规模炸药工厂,唯一的制约就是还没有找到硝石矿。\n\n帝国生产的硝石矿不会出口,这些国家只有技术没有原料,那也生产不出来火药。\n\n潞国公这么说,只是在给曹王李大壮脸上贴金。\n\n曹正圆参谋长示意苏蜀保持镇定,他没有在这里戳穿潞国公的想法。\n\n苏蜀看到曹正圆参谋长的示意,他知道这其中可能有他所不了解的隐情。\n\n私下的时候,他在向曹正圆参谋长请教。\n\n他立刻转移了话题,向潞国公柳元正问道:“柳国公,我在曹国看到国民令行禁止。\n\n特别是静安港,秩序井然。\n\n这种让所有人都尊重的秩序,曹国到底是怎么达成的。”\n\n潞国公柳元正听到这个问题,他眼神一缩,想到自己被用蘸盐水的鞭子,抽打在后背时的痛楚。\n\n他语气悠悠的说道:“曹国在帝国治军时,就以军法严苛而出名。\n\n曹王治国,秉承着军法治国。\n\n曹国上下所有人,只有两种身份,军人、军属。\n\n哪怕是牙牙学语的稚童、治国的官吏、田间工作的农奴,他们都属于预备军人。\n\n国法就是军法,敢不从国法者,轻则关押反省,中则鞭打,重则枪毙。\n\n全国上下,哪怕是王公贵族,也不能免除处罚。”\n\n苏蜀对于治国理政,他有着自己的心得。\n\n大华帝国那么多人才轮番教导。\n\n很多事情他不太懂,干一些浅显的事情,他还是能明白。\n\n苏蜀询问道:“这么做不太好吧!\n\n这种严苛的管理,短时间还能上下一心,长时间必定会生乱。”\n\n潞国公柳元正哈哈一笑,解释道:“有一些酸腐文人,他们也是这样劝曹王。\n\n直接被曹王一巴掌扇出殿外。\n\n曹王说过,这种制度执行不下去。\n\n第一个原因就是不公平。\n\n王公贵族办错而不惩戒,立小功就能升迁。\n\n王公贵族与百姓差距太大,百姓自然会有怨言,反对这个政策。\n\n第二个原因就是不诚信。\n\n以军法治国,也要以军功酬爵。\n\n有过受到惩罚,立功却不赏。\n\n这才是民怨之所在。\n\n只要做到赏罚分明,百姓对于这项制度,一定支持。\n\n百姓不怕受苦,而是怕受苦之后,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待遇。”\n\n苏蜀听完之后,他大受震撼。\n\n“柳国公,这不像曹王李大壮说的话。\n\n他不在殿上当场骂娘,那就算文明了。\n\n怎么可能说这些文绉绉的话。”\n\n潞国公柳元正想到当时的场景,曹王李大壮连骂带扇巴掌,压制住所有反对之声。\n\n曹国的公开报道,怎么可能直接说出曹王李大壮的粗话。\n\n他姐夫李大壮参军之前,还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大老粗。\n\n在皇帝苏河的教导下,勉强学会了写字。\n\n之前有皇帝苏河压制他,性格一直在收敛。\n\n曹王李大壮来到美洲建国,他老大,天老二。\n\n那是彻底解放了天性,谁都不能管束。\n\n曹国也正是靠这种无限抬高军人待遇的方式,他才能在四周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安稳的在南美洲北部生存下来。\n\n曹国上下举目四望,四周的势力不是金发碧眼的夷人,就是姓苏的诸侯王。\n\n他们作为唯一的外性人,隐隐受到各国的排斥,连一个可信的盟友都找不到。\n\n只能靠不惜一切代价,武装自己的方式,应对四周的危险。\n\n苏蜀看到柳元正的表情,他就知道自己的猜测没错。\n\n天色已经暗淡下来,马车也终于来到山间的驿站。\n\n潞国公柳元正来时,他是日夜兼程,晚上都在马车上睡觉,这才能快速赶往静安港。\n\n马车夜间奔跑在山路上,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n\n潞国公柳元正立刻让马车在驿站休息。\n\n苏蜀吃完丰盛的晚饭,他走近曹正圆参谋长的房间。\n\n陆元琪参谋,正在给曹正圆参谋长,汇报他从曹国官吏口中,打听到的消息。\n\n苏蜀听完之后,他对于曹国的制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n\n他像曹正圆参谋长,询问白天自己感到疑惑的事情。\n\n曹正圆参谋长根据他的阅历,把他了解到的情况,讲述给苏蜀。\n\n他解答完问题之后考校苏蜀。\n\n“小苏,你认为曹国的制度,脱胎于哪种制度。”\n\n苏蜀都不用思考,直接回答道:“曹国的制度即视感太强,他很像大秦能统一六国的耕战制度。\n\n所有国民都为战争服务,一切以军功论成败。\n\n在这个制度下,只要周边还有敌国,这个国家就能拧成一股绳,所有阶层齐心协力,就为了获取军功,为自己和家族争得出身。\n\n这个制度也有缺点,一旦像秦国那样平定天下,所有人都不能通过军功晋升。\n\n这个国家的精气神就被打断,如果无法转型,很快就会分崩离析。”\n\n曹正圆参谋长看着侃侃而谈的苏蜀,他说的极为正确。\n\n曹国的制度,就是吸取秦国耕战制度与大华帝国一些政策,形成曹国独有的耕战制度。\n\n曹正圆参谋长夸奖道:“小苏,你说的很正确。\n\n刚刚小陆讲述他获得的消息,你因为应酬没有听到。\n\n曹国首相在朝国建立时立下大功,连曹国建国的选址,都是柳远山带人勘探。\n\n但柳远山是一名文官,曹国制度确定后,非军功无法封国公,无法成为首相。\n\n柳远山只能辞相,成为吏部尚书,立下军功再复相。\n\n潞国公柳元正,你看着这么圆滑的人。\n\n他这个国公之位,那是带兵屠戮十万土著才获得。\n\n这两个消息,你应该对曹国的耕战制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n\n苏蜀点了点头,怪不得柳元正介绍时,他的表情那么复杂。\n\n听闻这两个消息,苏蜀认为曹王李大壮,真正做到了赏罚分明。\n\n他仍旧不解的问道:“曹参谋长,曹王李大壮为什么要选择这项制度,他就不怕反噬吗?”\n\n曹正圆参谋长纠结片刻说道:“我对于指挥舰队作战,有自己的见解。\n\n但对于国家制度这种复杂的问题,很多细节也看不明白。\n\n我在这里只说一下自己的浅见。\n\n曹王李大壮,他是不得不这么做。\n\n他认为自己群敌环视,不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国家,曹国根本生存不下去。\n\n最快的发展的办法,那就是上下一心,绝对的中央集权,容不得任何反对声音。\n\n能达到这个目标,又符合曹王李大壮认知的制度,我只能想到耕战制度。\n\n至于耕战制度的反噬,那要等到曹国一统美洲大陆,这个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n\n不说赵国和魏国,他们的地理环境和发展潜力,绝对不会输于曹国。\n\n单单说襄国,曹国想要灭掉这个国家,帝国都会介入。\n\n帝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绝对不会允许美洲大陆一家独大。\n\n哪怕是北美洲大陆或是南美洲大陆出现一家独大,帝国绝对会干预。\n\n美洲大陆出现霸主国家,这不符合帝国的利益。\n\n曹王李大壮正式看明白这一点,他才选择耕战制度。\n\n只要曹王李大壮能做到他许诺的公平、公正。\n\n用耕战制度把曹国上下捆绑在一起,曹国摆脱危机,发展成区域大国,还是没有问题。”\n\n苏蜀听完曹正圆参谋长的讲述,他对于曹国耕战制度,又有了新的理解。\n\n他现在只是从潞国公柳元正口中了解到,曹国的耕战制度。\n\n曹国耕战制度具体怎么样?\n\n那还是要等到苏蜀前往安隆,亲眼了解这个制度。(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明末逐鹿天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末逐鹿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末逐鹿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逐鹿天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