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新春伊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演员2003第72章:新春伊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往左一点,再往左,哎哎哎,歪了。” “你得齐墙缝的贴,边上浆糊也刷严实喽。” “哎,老许头你家的娃,鞭炮怎么往茅厕里扔呢?” “呀!林家娃,回来啦?带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可出息嘞!” 进入到居民区后,挨家挨户正陆续在贴对联。 看到一个年轻人肩挑着扁担出现在门前巷子里,打量一番后,邻居认识出这可不就是林家的小子么。 撇开肩挑着的大扁担不谈,此刻林意一身上下还是挺范儿的,皮大衣黑长裤凳头鞋,虽然颜色挺清肃不油腻,但身板气质是凸显出来的。 林意一路走着,沿路有人招呼就回应。 再往里走,家就在眼前。 单看上去,这是一栋三层家居楼,红色的琉璃瓦。 看上去像乡村小别野,但实际上早已脱离简单居住功能。因为沿着这栋楼,往两边就有围墙延展而出,出入口是一扇大铁门。 这是典型的前店后厂模式,小楼一楼办公,二三层家用,后面圈出来地方就是生产厂棚。 在火车站周遭的这些商户们,不少就跟自家一样,都是这样的小别野间隔着连成一排,后面都圈着两三亩地盘,地盘上盖着厂棚,厂棚里大多是一条环形流水线。就是这样的一个小规模作坊加上一条流水线,每天生产出密密麻麻的播放器。在MP3、MP4盛行的年代,这一带就是庞大的民间电子产品生产基地。 依托于火车站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初始的这些商户小老板,就是带领着手底厂工们用袋子装着生产出来的播放器,走向杭城、沪都这些大城市的电子商城,渐渐敲开了销路...... “汪!汪!汪汪汪!” 林意人刚到大铁门前,就一阵犬吠声飞来。 跳脚,呲牙,是条新汪。 但没叫唤两声,就被旁边一条黑汪吠叫两声,爆头打断。 黑汪是条老犬,自然认得林意,少时深受少主人苦楚,经常伙食里被搅拌老酒,如今已是一条酒鬼汪。 这会儿自家厂里已经没有声音,临到过年了,厂棚里往常忙碌的工人已经放假。 “谁啊?” 听到有犬吠阵阵,二楼阳台拉门推开,亲切的声音从上面传下来。一瞅是林意,踢踢踏踏下楼。 “哎!刚还在念叨你什么时候会回来,就这回来了,咋还挑了根扁担?” 看到自己儿子,谢巧琴脸上很高兴。同样诧异的,自家儿子挑着扁担的接地气造型。要知道,以往寒暑假让这小子是个让他帮忙厂棚里打螺丝都不愿意的主。 林意将两只蛇皮袋怼在了地上。 “你行李呢?” 谢巧琴敞开袋口一看,一袋是礼盒,一袋是酒水盒,全是吃喝,但没行李,就挺奇怪。 林意揉了揉肩膀道:“在沪都也有个住处,都搁哪儿了。礼盒是公司发的,这些是掏钱买的。” “净乱花钱,这酒你爸都托朋友买了。” 小城里大小东西也买得到,但也有的东西有价无市,不比大城市。此刻谢巧琴嘴上虽说着,脸上不自觉的是高兴。 回到家后的林意进入了休假状态,无非吃喝玩三个字。 但小城虽是个体手工商户的产业汇聚地,但其实能玩的地方并不多,能玩的朋友也聊胜于无。 倒不是高中时代人缘关系差,而是走的艺术生路子往往就意味着隔三差五不在学校班上,而是得去培训,同学相处时间短了,自然没有多深的感情。 不过林意依然喜欢拿着数码相机在街头巷尾走,咔咔的拍,可惜南方小城难得过年下雪,拍不到雪景笼罩老建筑的意境。 就这样一张张快门定格的时光里,取景框内的自然光线逐渐黯淡,百米远处腾飞的屋檐角伴随着烟囱里的腾腾热气化成一团模糊黑色光影,旋儿有鸟雀驻足瞭望,声声啾鸣里送别了天际最后一缕光芒。 团圆夜降临了! 在二楼,林远国和林意爷儿俩将电视从房间里吭哧吭哧的搬出来。 “开始了没?” “没有那么快的!” 通上电没多久,端着热菜放上桌的谢巧琴顺口问道。尽管菜都洗好,但总得下锅,她要掌勺忙活一家老小年夜饭。 这时候,春晚真是国民级全家共守屏幕前,桌上是腹中食粮,晚会是精神食粮,不似后来就是个烘气氛的托儿。 林家是每天流水线上成百上千的MP3播放器上下,小有财力,自是一早就换上了彩电。 通上电和信号,摁下开关,一会儿后,彩屏亮起。 “可以了。” “听说今年有神五的航天员!” “那可不,人家上过天,英雄......” 家里人开始议论起今年春晚的节目,当然这一届,确实大咖云集,就连后来的夫人也献唱了一首歌叫《江山》。 开席前,轰炮仗。 火车站周遭的这一带,应该是整个小城鞭炮燃放最烧钱的地方。 尤其是沿线这些前店后厂的个体小老板们,开年做生意,都希望讨个好彩头,所以从大年三十到初一八点和零点时间段,往往头顶天空亮成一片彩色,镶刻在鼻子里的年味儿,就是硫磺、酒味和饭菜香的综合体。 在耳边轰隆里,春晚节目已经开始了。 对于平日生活条件还不错的家庭而言,其实年夜一桌子菜,吃不了多少。 更多的是说话,谈论着一年。 瞅着节目,窗户凝雾间,彩电屏幕花团锦簇里,林意忽然提议说:“妈,年后你跟我去一趟沪都呗。” “嗯?”正对付着眼前一小盘蚬子的谢巧琴抬头,另有旁边的一家人。 “沪都那边人欺负你?”林远国放下酒杯,怎么说,他当年也是一人肩负一蛇皮袋MP3去沪上闯销路的男人。 “不能够”,林意摇了摇头,“我不是签了个公司么,还接了部戏拍。就有了一笔钱,然后用这笔钱买了个小店铺,想要开个奶茶店,店名商标都注册好了。还差些经营许可证、冲饮设备,关键还差人!” “儿啊......” 热腾腾的年夜饭桌上,因为林意突然而出的话,一度有些寂静,只闻彩电节目声响。 信息量冲击有些大。 对于家人而言,林意过年回来,潜意识里还像大学生寒假回家过年一样,虽然电话里听儿子讲过写了小歌、签了公司,但家人认知里还是一个孩子。但现在,孩子买了个小店,还在沪都,连商标都弄好了......这就有些措手不及,或者说耸人听闻。 但这件事是林意早已想好的。 家里目前赖以为生的生计,并不光彩的就是,现在倒没啥,反正一片混沌,但终究不持久,何况林意很清楚这火爆一时的播放器在即将而来的手机功能大扩容大爆发后就会被刹那取缔。 林意想着,借助奶茶店的经营拓展,以后家里这边,可以逐渐转型成粉装厂,生产一杯杯冲饮奶茶;而直营门店可以做热饮,也可以售卖顾客自冲杯装奶茶。 于是,这一夜。 林家的这场年夜饭,创下几年来吃饭时间最长的记录。 作为引发导火索的林意,接受了来自于爹妈爷奶的四方会审。 这其中,例如。 接拍了一部戏有多少钱? 门店买在哪里,花掉多少钱? 这奶茶是啥玩意儿,靠不靠谱? 以及,拍的电视剧什么时候能看到...... 其中,不免一些指责,类似于“主意太大,不跟家里商量”之类,当然这些指责最后自然全部林远国背锅,谁让他干出过一人背着一麻袋MP3去大城市闯荡这种事儿呢,现在有其父必有其子。 直到深夜,主卧之内。 谢巧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然后忍不住说道:“这小子,主意也拿得太大!” 这句话,今晚她已经是重复了很多遍。 林远国用着笔记本电脑不断搜索着“奶茶”二字的相关讯息,瓮声瓮气:“长大了。” 谢巧琴埋怨道:“都是你起的好头!” 正努力研究儿子想要干啥的林远国,再一记背锅。 见丈夫不说话,谢巧琴又问道:“你倒底怎么想的?” 林远国揉了揉鼻梁:“我只是在想,咱们儿子以后在屏幕上真要吃得开,咱们做的这活儿就会拖了孩子后腿。” 闻言,谢巧琴沉默不语。她瞬间意识到丈夫说的什么意思,自家这工坊说是代工,但其实就是,虽然在南湖周遭大家都这么干,可当自家孩子真在演员这条路上走出名堂了,这就授人以柄...... “驴驴驴~嘭嘭嘭!” 翌日清早,林意被声声愈隆的鞭炮声闹醒。实在不是他睡眠浅,而是早上这鞭炮声音就没停过。 伸手擦掉窗户上的一层水雾,透过层层下渗的水汽,外面的城市轮廓渐而清晰。 林意情不自禁的打了一个哈欠。实在是昨晚的四方会审,让人精神疲乏,脑壳痛。虽然在火车上预想了一些问题,但车轮战还是有些招架不住。 趿拉着棉拖,林意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一晚上不断说话的喉咙里泛着些沙哑,这想要让家长们相信,一个他们眼里没长大的孩子提出要开奶茶店不是在瞎胡闹,倒底不是一件容易事。 以往应有身影忙碌的厨房,空无一人。 给自己倒了一杯热水润着有些沙哑喉咙的林意点头恍然:原来顶不住的,不止自己...... 大年初五过后。 初六一早,林远国坐在沙发上,脸上看不出高兴,他有些郁闷。 因为老婆要跟儿子去大沪都了,老一辈也要回乡里。 独留下他,以及门口两条狂吠汪。 两汪狂吠,感觉不是因为主人离家,更像是在过年伙食过于快乐后,意识到接下来掌管它们伙食的女主人离开后自己得吃啥的问题。 年后返程的火车挺拥挤,排队候车的队伍老长。 就在这火车呜呜声里,谢巧琴揣着对儿子口中奶茶店铺的满满好奇,一同踏入绿皮火车。 一路向东,繁华不断入眼。 从火车站口出来,林意就看到孙泞举着牌儿等着。 “阿姨,新年好!” “哎哎……”谢巧琴转头看向林意,仿佛在问:“这谁家姑娘?” 孙泞自我介绍道:“阿姨我叫孙泞,林意的助理。” 林意补充道:“也是朋友。” 谢巧琴瞅着眼前的小姑娘,利索伶俐,年纪看上去也没大上自家儿子多少。 她不禁又斜觑了站在一旁的自己儿子,仿佛是在说:在家里怎么没交代?你老子都没敢整个秘书出来,你这就享受上了......呸!腐朽上了? 林意催促道:“走吧,先回住处。” 孙泞驾车,一路往住处赶。 她其实心里有点紧张了。 自己还是个小经纪,这可是艺人的家长,看上去眼神也不似乡下进城的那么目愣。 这还是自己第一次与艺人家长碰面,此前完全没有相处经验。 一直以来,林意在公司所展现出的谈吐态度挺容易让人忽视他的年龄,就连当初经纪合同签订的时候,都十分具有主见。 这就给公司和她,都有种下意识忽略了其家长的错觉。 就是不知为何,这次新春伊始过后,林意是带其老妈一同前来。也正是这种未知,让孙泞心里在今早知道林意会携带其老妈一起来时会感觉忐忑。 “这里住得不错呀!” 钥匙开门之后,看着九十多平的住处干干净净,南北通透,该有的物件儿一应俱全,谢巧琴是很满意道。亏她还打听说签了公司后,要住集体宿舍被公司压榨来着。 孙泞笑着讲道:“林意可是我们唐人影视签下的第一名男艺人。” 言下之意,可是公司一哥诶,待遇自然不会太差。 林意领着老妈四下房间里瞅了瞅。 转了一圈的谢巧琴,忽然道:“儿啊,这里不错诶,小区环境也好,就是有一点儿高,不过这么高热水也送得上来,物业不错的,买下来要多少钱?” 谢巧琴有个小癖好:看到好东西喜欢攥到手里。其实就如同林意,看到标价的店铺想买,看到四百一瓶的茅台想囤......不然怎么会有母子连心这么一说。 林意很乐意老妈的意动想法,此时入手,虽已涨价,但绝对也不亏,于是道:“这里大概得八十多万吧。” 但林意不知道,其实谢巧琴此刻的想法很简单:不想自家儿子在公司寄人篱下,就连住处只能依赖他人。 一旁听着母子对话的孙泞,则是下意识的打了一个嗝。 似乎,自己和公司都潜意识的以为:林意言谈举止里表现出的独立自主稳定成熟,大概与成长环境相关。而一般能锻炼出这样性格的环境,大概都是艰苦朴素的。 但现在看来,似乎并不是诶...... 相处了两天后。 懵然于林母为何来沪的孙泞,终于知道了原因。因为往来交通需要用到车,而谢巧琴不来沪都久矣,需要孙泞向导,所以在看到装修一新的的门店时,她是更为懵逼的。 但对于一个母亲而言,当她意识到自己的孩子需要到自己时,就会从血液里爆发出难以想象的伟大力量。 尽管沪都于她是陌生的城市,但她很快克服了水土不服。 在南湖小城,那个作坊式家庭里,她本就负责着管账的活计,也需要跟工商、市场、税务等部门打交道。 接手十一平的奶茶店面后,她开始套用以往经验,开始跑部门,办手续。因为涉及食品,现在又多了卫生、食监等部要跑。 这些审批跑部需要时间,即便沪都营商环境挺通透,但直到林意临近开学日期,经营执照才走完手续,可以落地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演员2003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演员2003》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演员2003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演员2003》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