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你确定?这里是中医科?不是研究所?!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陈医生,别怂!第240章:你确定?这里是中医科?不是研究所?!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陈南忍不住内心多了几分激动! 陶院长啊陶院长,您这可是给我送来了一桩天大的机缘啊! 若不是今天遇到了李远帆小朋友,陈南可能一辈子都想不到痧症这种学科。 痧症不能称作是一种疾病,因为他涵盖的种类太多了,痧毒入侵卫气营血、经络脏腑等都会有不同的表现,治疗手段更是内外结合,相辅相成为主。 就连诊断和治疗,都是有独立的标准。 虽然说,痧症主要流传于民间为主,没有官方组织收拢,就连医学组织也很少计算在内,但是医疗只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手段,还分什么高低贵贱啊? 而痧症主要是由瘴气感染所致,然后形成的这样一个民间学科。 何谓瘴气呢? 其实,国外也有类似的称呼,国外称ia,为意大利文不良〕与aria〔空气]二字合成。 说是一种不良气体。 而现代研究表明的,瘴气其实属于疟疾。 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有疟原虫导致,但是,很多时候,中国古代病名,并不能用一类单独的现代医学术语解释,因为诞生瘴气的地方,其实也是有大量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 古人显然无法解释这种东西,就用瘴气来描述了。 按照《景岳全书》中记载,瘴气,惟东南之域乃有之。盖岭南地气卑湿,雾多风少,且以冬时常暖,则阴中之阳气不固,夏时反凉,则阳中之阴邪易伤,故人有不知保重而纵欲多劳者,极易犯之。 说白了,就是凡劳疫伤饥之人,皆内伤不足者也。 所谓邪气伤虚不伤实,同一个道理。 这就说明,瘴气中含有的绝非仅仅只是疟原虫那么简单,还包含了大量的细菌、病毒等邪气感染所导致。 陈南不是一个读死书的人。 大量的临床经验和病案告诉他一个道理: 有时候,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并不能强行融合,要结合临床来辨别。 所以,此时的李远帆十有八九,就是痧症! 目前为止,唯一要确认的,只有一点! 想到这,陈南对着李远帆的母亲说道:“把孩子的裤子脱下来,我看一下的他的腿上情况是什么样的。” 女人闻声,连忙点头,此时的陈南已经彻底征服了夫妻二人。 李建波则是瞪大眼睛,看着陈南说道:“陈主任......您的意思......我孩子是受了瘴气损伤?” 陈南点头:“嗯,十有八九是这样的。” “孩子和成年人不一样,免疫系统还不完善,你们带着回到云南之后,本来气候的变化,就容易让他机体失调。” “这个时候,十分容易收到外邪的侵袭。” “不过,我还是需要确认一下。” 说话间,女人已经帮李远帆把裤子退了下来。 陈南走到了小男孩的身边,然后弯腰下来,盯着他的胭窝,也就是膝盖后面的弯曲处。 古言有云;凡遇危症,病家不识痧筋,犹用刮痧可辨。医家或认脉不清,尚有痧筋可详。 找痧筋,就是确定痧症的主要线索。 毕竟,痧脉不好找,但是痧筋相对来说,还是容易一些。 《痧症度针》卷上:“凡两臂弯、两腿弯上下有细筋如丝,深青色,或紫或深红、或淡红者,痧筋也。” 果不其然! 陈南发现,李远帆的腿弯上下处的地方,有一条青紫色的,如同紫癜一般的细线。 这就是痧筋! 陈南顿时激动起来。 “你们瞧,这就是痧筋!” “一般来说,痧筋出现的地方,就在腿弯和臂弯的地方。” “你们看,这一条紫红色的线,就是所(本章未完!) 第240章:你确定?这里是中医科?不是研究所?! 谓的痧筋!” 陈南看到患者痧筋之后,自然情绪也高涨了很多。 夫妻二人见状,连忙蹲下身子,细细查看了起来,果不其然, 就在孩子的腿弯处看到了两条细细的紫红色纹路。 “这......我们还以为......这是紫癜呢!” 李建波和妻子不是没给孩子洗过澡,对于身上还算是了解,但是没想到......陈南竟然能从这些细微的地方,发现疾病所在。 他们也曾看过中医! 甚至寻访过不少名医,但是……却没有一人提出要看这里。唯独陈南! 一瞬间,李建波夫妻二人顿时兴奋了起来,他们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个叫做希望的东西! 妻子一兴奋,连忙问道:“陈主任......您确定吗?” “不是......不......我不是质疑您的意思。” “我只是......我只是太激动了!” “我的意思是,您能治疗这种痧症吗?” 陈南面色认真的说到:“我只能说尽力尝试。” “毕竟,痧症这种疾病,我也是头一次见到,所以我们彼此协作,做好能把孩子的病治好了!” 李建波连忙点头:“陈主任,我们一定会竭力配合的!” “您放心去治疗就好了!” “如果真的能治好了,我们......我们夫妻二人一定好好感谢您。" 夫妻二人连忙把孩子衣服穿好,毕竟这大冬天的,挺冷的。 “你们先去办好住院手续。” “然后,我会安排好治疗。” 说到这里,陈南电话响了起来。 “小陈,张院长说一会儿有国家重点专科的专家过来,让您准备一下。” 陈南点头:“好的,我知道了。” 说完,陈南就准备挂电话,而杨鸿年忽然有些尴尬的说了句:“这个......你办公室用完了没有?” “我没别的意思,我去换个白大褂,我这白大褂脏的......一会儿领导来了看见我这样,不太好。” “我不是催你!” 张培元看着杨鸿年说话都有些紧张和局促,顿时愣了一下,这......这是自己委以重任的杨鸿年吗? 怎么和小陈打电话的时候,结结巴巴,唯唯诺诺的? 主任办公室不就是你的吗? 陈南这个时候说道:“我好了,你去换吧。” 杨鸿年笑吟吟的说到:“好嘞。” 说完,他挂了电话以后,看见张培元一脸皱眉的盯着自己。 杨鸿年理所当然的说了句:“这叫礼贤下士!” 张培元咳咳一声,笑了笑:“这个......我觉得吧,杨主任,你们科室可以给小陈安排一个新的办公室!” 杨鸿年顿时瞪大眼睛,是给小陈安排吗?应该给我安排一个新的才对! 这主任办公室,早就改名换姓了。 毕竟……来找陈南的患者,比找我的多的多。 我杨鸿年,不就是挂了一个主任的名字吗? 杨鸿年摇了摇头:“不能!” “成何体统。” “小陈是副主任,有了办公室,其他副主任怎么看?” “其他科室的副主任怎么看!” “体恤是体恤,但是......原则是原则。” “两者不可混为一谈的。” 听着杨鸿年义正辞严的这一番话,张培元讪讪一笑:“这个…小陈是个例外嘛!” “通融一下?” 杨鸿年看了一眼张培元:“张院长,你在教我做事吗?” “赶紧走吧,一会儿专家组来了。” (本章未完!) 第240章:你确定?这里是中医科?不是研究所?! 说完,自己率先进了电梯,张培元站在身后,看着面前这个孔武有力高大威猛的男子,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种叫做不卑不亢的气势。 好啊! 果然是我张培元看重的男人,值得重用! 不过……他根本不知道,杨鸿年内心想的是……这办公室可是自己给小陈打好关系的根据地啊,这要是换了办公室,怎么能拉近关系呢? 不可,不可! 别说一个办公室了,就是……算了,房子不行,不是舍不得,是因为……房子名字在他娘的老婆名下呢。 ...... ...... 楼下,一辆别克GL8在院子里停下来,车子上面下来了几人,其中,赫然就包括了陶功书。 作为这一次国家重点科室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到来,陶功书作为普省中医领域的负责人之一,他自然是要亲自接待的。 只是,张培元和杨鸿年两人看见陶功书之后,不有的面色一沉。这家伙怎么来了? 这不是坏事儿呢吗? 张培元自然情绪也不是很高,自从中医科发展起来以后,陶功书没少在卫健委的会议上提过意见,这一次见陶功书带人来的,自然也是有些不满。 这个时候,杨鸿年看了一眼张培元,示意莫慌,交给我吧! 随后便大步朝着前面走去:“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到我们医院考察工作!” 张培元见状,内心欣喜。 陶功书笑着看了一眼杨鸿年,随后对着张培元打了个招呼:“张院长,杨主任。” “我给二位介绍一下。” “这位是咱们中医领域,专家组的成员,冯教授,是首都医师协会,中医分会的副会长,也是咱们全国医师协会中医分会的秘书长,冯途教授。” “这位是咱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学科组的卫平华主任。” “这位是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于涵教授。” “......” 说话间,陶功书给众人介绍了一下来参加考察工作的五位成员。 随后,这才介绍到:“这位是源城市人民医院院长张培元,张院长。” “这位呢,就是这一次提出辨证论治十法原则融入病历记录这个思路的中医人才,杨鸿年,中医科主任!” 陶功书刚刚介绍完,众人对着张院长打了个招呼以后,对于杨鸿年很热情的握手亲近。 “杨主任,我们对你这个辨证论治十法原则,可是十分推崇啊!” “对啊,上一次你分享的病历,我们讨论了一番之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那边十分重视,这一次过来,我还带着任务呢。”卫平华笑着说道:“我们高局长希望你把你的思路好好写一写,总结一番设置几个试验点,然后尝试普及。” “中医不仅需要中医临床人才,想要发展,也离不开你这样的管理型人才啊!” “幸会幸会,杨主任,有机会到我们医院讲课。” ...... 这一番话说出来以后,张培元和杨鸿年都有些迟疑! 这…… 不是说专家都很不好对付吗? 他们这一次甚至已经做好了同仇敌忾的准备了。 而更何况有陶功书这个人存在。 可是… 似乎......大概......事实并非如此啊! 源城市人民医院妇科就是国家重点专科,张培元和王主任甚至打听过专家组考察的事情,王珍兰当时说,很难对付,对方十分刁钻,甚至会给你挑一些而莫须有的小细节。 当时妇科评选国家重点专科的时候,张培元还不是这里的院长,说白了……他对于国家重点专科的考察评审,也是大姑娘上花轿(本章未完!) 第240章:你确定?这里是中医科?不是研究所?! ,头一回! 可是......似乎......大家都很好啊! 很热情啊! 专家组的人,面容和善,长得又慈祥,说话又好听,这......哪儿像是刁难的? 难道……情报有误?! 张培元想到这里,内心咯噔一声。 而杨鸿年却光棍的很,早已和几位专家打成一片! 对着这一次评审组组长冯途拍着肩膀,笑着说话,俨然一副自来熟的感觉,看那架势,今晚没有两斤白酒,都浇不灭那股子热情劲儿。 而一旁被称为女魔头的于涵,看着杨鸿年的眼睛都有些发亮…这不对啊?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于院长,他们一起开过会的,那个不假颜色,说话直来直去的于院长,不是很难对付的吗? 还有…那个卫主任,卫平华! 米磊上一次去找卫平华申请课题经费,人家见都没见一面,现在竟然拍着杨鸿年的肩膀有说有笑。 张培元沉默了! 也震惊了! 杨鸿年……还是一个隐藏属性的交际花? 张培元连忙招呼众人,笑着说道:“咱们先去我办公室坐一会休息休息,喝杯水咱们再去中医科?” 可是…谁曾想,杨鸿年却直接说道: “休息什么?” “咱们直接去我们科室!” “走,我带大家参观一下中医科,看看咱们现在中医科的情况。” 此话一出,深得民心! 冯途点头一笑:“对,张院长,不麻烦你了。” “我们今天是抱着目的来的,可不是喝茶的,等完事儿之后,咱们有的是时间。” 卫平华点头一笑:“对,我正好抓紧时间多收集一点资料。” 于涵更是面不改色的看着杨鸿年:“我现在很想看看杨主任的病例记录完整版是什么样的。” ...... 几人这么一说,张培元再次愣住了。 这他娘的......剧本是不是不太对啊? 考察组不和我去谈谈感情,拉拉交情,攀攀关系,怎么能给好的评价呢? 杨鸿年此时看了一眼张培元,使了个眼色。 张培元读懂了他的意思,这分明是在说......你听话,乖! 这让老张瞬间心里有些迷乱了。 不过,看着杨鸿年带着众人就朝着中医科走去,张培元赶紧跟上。 而陶功书陪在张培元身边,两人对视一眼,笑了笑。 陶功书笑了笑:“张院长身边人才济济,源城市人民医院中医领域,难怪发展这么快!” 张培元也是笑着说道:“比不上陶院长的省中医院,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啊!” 说话间,众人已经到了中医科内。 张培元说话间走了过来:“张主任,去把小陈叫过来。” 可谁曾想,杨鸿年却笑着说了句:“不用,小陈正在给患者治疗。” “再说了......考察,就要考察真实情况,各位专家,我说的对吧?” 冯途微微一笑,点头说道:“没错,真实的才是可靠的。” “我们来,就是这个目的,所以也没有提前通知各位。” 杨鸿年笑着说道:“咱们先去办公室。” 说话间,带着众人进了医生办公室内。 “赵主任,陈主任去哪儿了?” 赵建勇此时正在记录陈南刚才说的那个痧症,头都没抬,对着电脑说道:“陈主任刚收了一个新病人,刚下医嘱,治疗组那边,去给人治疗去了。” 听见这话,一旁的陶功书来了兴致:“哦?什么样的患者?” 他其实在想,是不是李建波的孩子? (本章未完!) 第240章:你确定?这里是中医科?不是研究所?! 谁曾想,这赵建勇一点也不给陶功书面子,直接说了句:“疑难杂症,说了您也不一定知道。” 此话一出,顿时气氛有些尴尬。 因为此时,办公室的众人都在忙忙碌碌,有条不紊,丝毫没有在意来的人是谁! 其实,这段时间,大家已经免疫了来参观的专家主任教授们。 前段时间,同行专家评测来考察了一周,科室的众人甚至已经习惯了这种场面,所以并不会应影响工作。 而陶功书的脸色略微尴尬了起来。 而冯途笑着说道:“冒昧打扰一下,我们也很好奇,是什么疾病?” 赵建勇把陈南的医嘱记录在《陈南日记》上之后,说道:“腹痧。” 果不其然,此话一出,顿时来到办公室考察的几个专家都沉默了下来! 一开始,大家还觉得这个赵建勇有些狂妄呢,但是……伴随着人家这个病名说出口,现场果然安静了下来! 因为大家还真的没有听过这个病名! 陶功书眉心紧皱,嘴里不停的回忆赵建勇说的这个“腹痧“两个字。 而冯途几人先是愣了一下,都开始思考了起来。 几个人凑近电脑一看! 陶功书顿时皱眉,这不就是李远帆吗?李建波家的儿子,紫癜性胃炎! 你说什么腹痧啊? 等等… 腹痧? 痧? 有些耳熟! 这个时候,身后的冯途、于涵几人也反应过来,忽然瞪大眼睛:“痧症?” 赵建勇这个时候转过身子,好奇的看了一眼几人:“咿?你们知道痧症?” 冯途几人对视一眼,面色凝重,他们还真的没想到,这一次刚来科室,就遇到了这样的疾病! 说实话,虽然冯途几人出于对陈南的尊重,或者说是对于陈南几个老师的尊重,决定这一次考察,态度好一点。 而且,杨鸿年的那一篇关于“辨证论治十法原则”的文章,的确是惊艳。 但是…即便如此,这里也不过是一个市级三甲西医院的中医科啊! 水平能高到哪儿去? 可是呢! 众人一来,就是一个下马威! 痧症! 这东西,别说大多数的医生了,就连他们几个人,了解也只是皮毛而已! 因为痧症不在任何一本教科书里出现,甚至专业古籍和典籍里没有这个病名。 只存在于民间医学里面,他们若不是因为论文和科研需要大量的阅读量,说起来也很难接触到这个病名。 陶功书忍不住说了句:“痧症,确定吗?” 陶功书其实想说点什么,但是…却没有说出来。 毕竟…李建波孩子就是他送过来的,他怎么会说出来呢? 赵建勇呵呵一笑,没有说话。 而此时,于涵看着赵建勇手里的《陈南日记》,忍不住说了句:“您好,打扰一下,我可以看一看吗?” 赵建勇点头:“嗯。” 说完,递给了对方,他虽然心里搞不清楚对方是谁,但是毕竟是杨鸿年和张院长带来的,估计又是那个单位的主任过来了。于涵拿过笔记,几个人连忙凑了过来看了起来。 只见上面记载的。 “凡两臂弯、两腿弯上下有细筋如丝,深青色,或紫或深红、或淡红者,痧筋也。” “治痧三法……” “分析紫癜性胃炎和腹痧的联系......” “痧症的舌、脉、症不符合情况的合理分析......” “建立痧症的临床路径......” 这一记载,看的于涵是内心震惊不已! 若非身在源城市人民医院,她绝对会以为自己来到了某(本章未完!) 第240章:你确定?这里是中医科?不是研究所?! 个首都的国家级中医药疾病研究所! 因为这些内容,无论是专业性,还是思路,都足以让身为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于院长深感震惊! 不仅是他! 就连冯途都感觉这里的人......都他妈是怪物!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医生,竟然开始建立腹痧和紫癜性胃炎的结合思路,开始创建临床路径了...... 这还了得? 几个人的内心都有些震撼。 显然… 办公室是待不下去了。 杨鸿年看见了几人的尴尬,笑着说道:“咱们去看看医生查房吧。” 他想缓解一下众人的气氛:“其实,我们大多数的患者,没有这么严重。” 主要是…杨鸿年也怕他们问自己腹痧是什么! 关键是,他他娘的也不懂啊! 鬼知道什么是腹痧! 显然,办公室成了是非之地。 而且,他也不想在赵***面前丢了脸,毕竟自己才是主任呢。 冯途点头:“也好,看看病房,对于医院的中医护理,也能有所了解。” 说话间,一行人开始查房起来。 冯途跟着杨鸿年开始查房,发现病房内不少患者都在护士的帮助下进行中医特色治疗。 药罐。 艾灸。 ...... 等等……各种各样的中医特色琳琅满目,窥一斑可知全豹! 看来这里的中医特色发展确实不错。 很快,众人发现,一个老太太一旁放着一碗中药。 一个小护士正在给患者理疗。 一旁的一个卫平华忽然碰到了药碗,顿时一愣,因为药凉了! 全冷了! “阿姨,您这中药怎么不吃啊?” “是不是中药不好喝啊!” “呵呵,良药苦口利于病啊!” 卫平华笑着说道。 老太太闻声,顿时笑了笑:“就是要等药凉了再喝啊!” “这是陈主任说的。” 而一旁的护士忽然愣了一下,好奇的看了一眼卫平华,又看了一眼身边的杨主任和张院长,欲言又止! 卫平华此时却好奇了起来,这大冬天的,喝凉药,这合适吗? “天这么冷,喝凉药,肚子不会不舒服吗?” 说实话,此时的卫平华脸色已经有些不好看了,如果说科室为了理疗,耽误患者吃药,这是不允许的。 而这个时候,护士忽然说道:“这叫中药冷服!” 卫平华一愣:“冷服?” 冯途也好奇的看着护士,笑着问道:“小姑娘,为什么要冷服啊?” 护士直接说道:“冷服是指汤剂冷却后服药,陈主任说中草药煎剂待冷却后服,以充分发挥其疗效。 对于一些疾病,如果寒剂冷服,适用于大热证! 而热剂冷服,适用于假热真寒证。 《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里面说:“凡煮药饮汁,以解毒者,虽云救急,不可热饮,诸毒病得热更甚,宜冷饮之。” 还有,陈主任说,解毒药亦以冷服为宜。” “这都是我们中医科护士要必备的基本素养啊!” “中医和西医不一样,很多东西,我们也得定期培训。” “大叔,您可能不太了解,不过没关系的,我们科室的所有医务人员,陈主任要求我们加强这方面的护理强化。” “杨主任也说了,要在护理上,配合中医治疗。” “毕竟,是中医科嘛,对吧?” 这一番话说出来,顿时现场所有人都沉默了一个个瞪大眼睛,欲言又止,却又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一个小护士…(本章未完!) 第240章:你确定?这里是中医科?不是研究所?! …这一个小护士竟然说出来了这样的一番话? 你敢想? 一瞬间,卫平华有些脸红,而身后的几个专家也是面色凝重。 这……一个小小的细节,足以看出这个医院中医科的水平! 着实有些震惊啊! 这里……真的是一个市级医院的中医科吗? 几个人都怀疑人生了! ...... 离开病房以后,对面就是治疗室了。 杨鸿年说道:“要不…我带大家先去治疗室看看吧!” “我们中医科分为中医临床组和中医治疗组,治疗组是陈主任在带头,负责中医外治法…” “现在科室有专业的推拿按摩师,他们的水平很高,目前建立的小儿推拿治疗效果显著。” “陈主任应该也在。” 冯途点头:"好!” 一行人这才放下笔记,起身离开了医生办公室内。 他们站在治疗室的门口,看着里面的治疗。 此时的陈南正在给一个患者推拿,而其他推拿医生都在忙碌。 有小儿推拿,有艾灸,有针灸,有理疗整个房间里,有条不紊! 但是…这个时候,冯途忽然瞪大眼睛,看着一个小姑娘,竟然手里已经出现了柔劲儿。 他顿时愣了一下,对着杨鸿年小声问道:“这个小姑娘是谁?” 杨鸿年看见徐敏,笑了笑:“这是一个小护士,来了没多久!” “冯院长,怎么了?” 冯途讷讷自语:“柔劲儿?!” 一旁的于涵等人也纷纷看向徐敏,这个时候…大家都惊讶的发现,她使用的手法,真的是柔劲! “她真的是护士?” 杨鸿年淡淡的笑了笑:“嗯,刚招进来的,还没有转正。” “科室现在要求比较高,我们科推拿治疗组,必须要掌握柔劲、顺劲、寸劲,中的一种,才有资格转正。” “护士也可以参加培训。” 此话一出,身后的几个人都是老脸一红! 他们感觉……有点尴尬! 一个市级医院的中医科,竟然……要掌握各种推拿领域的高级手法才能转正? 这他妈的......也太......太不对劲儿了吧? 不对,是太过分了吧! 要知道,他们医院都有专门的推拿科,而且都是硕博类的研究生,可是……这些高级手法,也没有多少人能掌握好吗? 杨鸿年笑着说道:“陈主任会定期培训,教他们技巧,其实这个东西,没有想得那么难!” “我也会一点。” “但是天赋有限,就不跟大家抢饭碗了。” 陶功书:“???” 冯途、于涵、卫平华;...... 陶功书:“!!!” 陶功书是最受打击的! 听听,这是人话吗? 几个人脸上的三叉神经,都有些颤抖,连带着有些脸疼...... 这无形装逼,最为致命啊! 而就在这个时候! 一个小护士急匆匆的跑了过来:“陈主任,不好了!” “您新收入院的患者李远帆突然腹部绞疼,现在疼的不行,您快去看看!” 陈南皱眉:“我知道了!” 说完,他放下手里的工作,起身就朝着病房走去! 冯途几人也是眼睛一亮,连忙跟着陈南离开治疗室,他们很想知道,陈南该怎么办? 难不成…是针灸? 针灸止痛? 此时,一个个来考察的专家,哪儿还有什么脾气? ...... 看《陈医生,别怂!》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M.(本章未完!) 第240章:你确定?这里是中医科?不是研究所?! -到进行查看 第240章:你确定?这里是中医科?不是研究所?!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陈医生,别怂!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陈医生,别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陈医生,别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陈医生,别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