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与潘师正论道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耕耘贞观第一百一十八章 与潘师正论道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李泰洒下书局的种子后,很快便把这件事情放到一边去了. 因为杜楚客带着一位健壮而修长的中年人过来找自己,说是得到高人。 是不是修道之人李泰看不出来,但李泰可以肯定,如果这人道理讲不通,那讲物理绝对很有天赋。 潘师正见到李泰没任何架子,马上对李泰行礼道:“山野之人潘师正,见过越王!” 杜楚客倒是热情的对李泰推销潘师正,杜楚客道: “此人乃是我落脚嵩山之时所遇到的上清真人,深得道家真意,还望越王重视!” 李泰先让人上茶,潘师正喝了一口,这清茶入口,虽然一开始有几分苦而不涩,是回味甘甜让潘师正不由心中一惊。 低头看看自己的茶水,这茶水倒没加入奇奇怪怪的东西,只有清澈的甘泉,以及散发着清香的茶叶,化繁为简,反而别有韵味。 李泰看着潘师正喝茶喝得有一点点的入迷,倒也没有什么在意。 第一批来自己越王府喝茶的人,大多数都是会对这种比较纯粹的喝茶方式感到新奇。 对比起李泰这种简单干脆的喝茶方式,这时代加入奇奇怪怪配料才是时代主流。 不过,对潘师正这种隐居修道的人来说,这种喝茶的方式才是真正的喝茶啊! “山野之人没见过这般甘泉茶水,是贫道失礼了!”潘师正对李泰道歉。 “白鹤,备上一斤竹叶青,真人走时带上!”李泰转过头对潘师正道, “真人是高士,而我是俗人,望真人莫要推辞。 蜀地竹叶青,用沸腾开水冲泡,从第二泡开始饮最佳。” “越王盛情难却,贫道便却之不恭了!”潘师正倒也没推迟什么,而是好爽收下来。 然后潘师正对李泰说道,“我听闻山宾而言,越王对修道感兴趣?” “其实我对修仙也很感兴趣,可惜不得入门!”李泰吐槽了一句。 不过,也没等到潘师正回话,李泰正色道,“严格来说,我觉得道家的学说太高上了!” “一切有形,皆含道性!”潘师正色道,“越王能觉如此,身有道性,当以无戒而求真!” 李泰听到潘师正神神道道的话,不由皱眉,说实话,自己真听不懂。 就好像是自己身在皇家,也看过几场佛道辩论。 他们相互辩证的结果就是,自己听了只感觉智慧开悟,境界提升,身体飘飘欲仙,脑袋空空如也。 反正除了证明自己是个蠢人以外,自己实在是听不出什么。 而周围的家伙,却又全部都像是开悟的样子,仿佛听了这一场辩论,他们的智力好像增加了n个点,但自己却完全没任何感触。 李泰正色说道:“潘真人此次邀您前来,是因为我觉得现在的道家学说太高了。 高得只有你们道家佛家听得懂,所以我觉得这样不对! 我觉得大道全真,那就不能够只有阳春白雪能够听得懂。 我觉得要让下里巴人也一样能听得懂大道,这才是我来找您的原因!” “越王真有魄力,果然非常人!”潘师正听到李泰的话对李泰夸奖,然后道, “请越王恕在下才疏学浅,渡不得天下芸芸众生,若想天下悟道,需得请吾师王法主。” 天下事,将它变得杂乱很容易,但想要让它变得简单这就很困难了。 尤其道教这神神道道,更有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之说。 但真要把真传总结成一句话,并且让所有的人领会,并且能真正做到修真…… 省省吧,这绝对不是现在的潘师正能做到的。 至于能做到这种程度到底是什么水准,大概就是牛顿总结了力学三大定理的水准。 更重要得是,牛顿总结的定理是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印证的,但道教传递下来的证言,因为没有灵气,没有修炼,顶多就是让人能延年益寿。 至少在对比不明显的情况下,这句真言就算放在芸芸众生的面前,怕也没谁相信啊! 所以,潘师正听到越王这个想法的第一想法,就是觉得越王要耍自己。 当然,如果越王不是耍自己,而是真的有这个想法的话,那潘师正表示,找我老师吧,贫道做不到啊。 “潘真人,不如听一听我的想法如何?”李泰对着潘师正开口说道。 “请越王论道!”潘师正神色却也严肃了起来,他希望李泰只是因为年龄小,而有些不知道轻重。 当然,如果越王真以为自己能够做到,化繁为简的阐述大道,那自己也就只能想办法告辞了,因为这活自己真干不了! “首先,我认为道是全,是真,是永恒,是万物!”李泰对着潘师正很是认真的说道。 “道乃是万物之源!”潘师正听到李泰的话,也应和着说了一句。 而李泰继续道,“所以,我认为除非是如同先祖老子那般的神人,正常人智慧再高,道性再深,却也无法理直接领悟何为道,至少我不行,真人您呢?” “我之资质在太清道德天尊面前,又岂有相比的资格!”潘师正也感叹道。 “所以在我看来,人是不能得道的,人所做的只是近道!”李泰认真阐述自己的观点。 “不论道家学说有多么高多么的远,只要没能超越老子,那就没人能说得道。 后人再有千千万,一样超越不了老子,那得道终究是不可能。 所以走得道的道路,一开始就是错的!” 骤然听到这话,潘师正不由一愣,就算杜楚客听到了李泰的话,先是一惊,继而愕然,然后马上给李泰打眼色。 杜楚客心中默念道,“越王,您前脚砸了儒家的锅,现在是来砸道家的吗? 您不是就是让他们来证明道的吗,何必要说这么多呢!” 潘师正听到李泰这话,不免气得站起来,想说什么,反驳的话,一时间也开不了口。 至少从逻辑上来说没有错,超越不了老子,不甚至不能媲美老子的人自然没资格说得道。 但问题是,谁又能够自比老子,更重要得是让世人所承认! 不过,潘师正还是坐了下来,看着李泰道:“越王请我来,是要来消遣贫道吗?” “不是的!我觉得真人误会我了,我自认为是当今最虔诚的求道者!”李泰摇摇头说道, “我只是觉得只要不超过老子,那个人是不可能得道的。 而若说要超越老子,又有谁能证明你能得道吗? 所以我觉得要换一个思路,既然个人不可得道,那可以集体去得道!” “集体如何去得道!”潘师正听到李泰的话,不由被带起几分好奇,便是问道。 “首先第一点,去伪存真!”李泰道, “想要得道,先得证道,若是伪道,继续强求,那自然是南辕北辙,一开始便是错了!” “如何证道!”听到李泰这般的话语,潘师正不由坐了下来,继续询问。 “数学!”李泰看着潘师正认真的说道。 “数学?嗯……”潘师正听到李泰的话,先是有几分愕然,继而不由沉思起来。 李泰继续道:“老子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所以,当天下真经伪经相互杂乱,我等平凡之人分不出真假。 但是当真经只能靠辩论进行争辩时,那所谓真假本身难道还重要吗? 为什么不会都是假的! 但只有数学,不论你进行怎么样的辩论,真真假假却是一目了然,一加一终究等于二。” 潘师正听到这话,张了张嘴,不过最终也没有跟着李泰争辩什么。 因为好像也没有什么好争辩的,因为数学好像真就是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一目了然。 至少对于绝大多数的智者来说,推算出数学结论有些难,但证明对错绝大多人只要学过方法,那就能证明结果。 “第二点,应该算格物致知!”潘师正听到李泰的话,微微皱眉,“这好像是儒家学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毕竟我也找不出比这更合适的词!”李泰坦然承认自身学识不足,继续说道, “最简单的,就是五行学说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构成世界的五种物质,五行相生相克。 那我想问得就是其中的火,到底只是个事物变化过程,还是真实存在的物质!” 听到李泰的话,潘师正不由瞪大了眼睛,虽然五行学说在汉朝后,基本上没什么人再提。 毕竟五胡乱华断了相当多的传承,但并不是五行学没了,而是更进一步融入华夏民族。 别得不说,中医体系,便是借助了五行学说的理论,甚至连董仲舒弄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之类的东西时,也吸收了儒家学说。 结果李泰一开口,便是要挖道家根基。 “越王,五行学说自古有之,而且这火,我们能看得见的啊!” 潘师正觉得自己要纠正李泰心中的谬论。 毕竟若火是不存在的,潘师正感觉整个道教怕是会坍塌掉大半。 “我知道!”李泰点头道,“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会不会正是因为我们人有眼睛,所以被这火焰的颜色所欺骗。 否则其他四种,金木水土,可称量,能感触,能以数学计算其量。 但唯有火,无法用数学计算其数目,而凡是不能用数学计算的东西,我觉得都需要对它的存在表示怀疑。 因为我的眼睛会欺骗我,我的耳朵会欺骗我,甚至我的感觉都会欺骗我。 但数学不会,不会就是不会!” “其实数学会不会也骗了你!”潘师正听到了李泰的话,心中忍不住的吐槽。 什么道家真人,什么道家大拿,在李泰的这些挖掘道教根基,但又逻辑自洽的理论面前,潘师正感觉修道什么的好像也不是很重要了。 自己现在要做得是不是遮住耳朵,转身就走,然后宣布李泰是道敌! 但真正的求道意志,却让潘师留下来,因为他是真的想要得道。 李泰的学说虽充满各种歪门邪道,但却有着别样的魅力,让潘师正想要继续听讲。 “经过去伪存真,经过格物致知,那么到了第三点,就是三生万物!”李泰从容道: “经过,数学的印证,经过了探查事物的本质,那我们自然就不能再孤立的看着事物。 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一生二,二生三,三三生万物。 当我们不以发展的眼观看事物,而是以静止的目光看事物时,那不断发展的大道,必然会离我们越来越远,不会停下来等人!” “不仅是老子,就算庄子,也曾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潘师正感叹道,“这并不是劝说世人不得道,而是劝人别被自身所局限。 因为受到局限的人,是追不上不断发展的大道的。” “原来是这意思!”李泰听到潘师正的话不由恍然大悟,说实话,李泰也不懂。 不过,李泰说道,“这就是我想要说的第四点。 我一直以为庄子是劝说人不要去追求知识。 因为知识是无涯的,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很危险的。 但如果脱离人这概念呢,以华夏整个民族去追求那些被证明的大道呢? 是不是就是以无涯追无涯,这是否就是种能接近道的办法!” “以无涯而追无涯?”听到李泰的说法,潘师正带着几分愕然。 “嗯!”李泰说道,“我第四点的核心,便是传承与证道! 因为道唯一,但道又化身千万,成为一直存在的真理。 那我们是不是能先证明基础之道的存在,然后再用基础之道去验证其他的道。 比如最简单的便是勾股定理,勾三股四弦五,可得直角三角形。 那我们是不是能用作图,画出以其为边的方形,看看勾三股四所组成的方形面积,是不是等于弦五的方形面积。 然后是不是能从勾三股四弦五能成直角三角形,是不是能印证勾平方加股平方可得弦平方,从而证明直角三角形。 再回归,以后是不是就能用这办法证明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这是不是就是定理。 若这是不可变的定理,那是不是能证明它就是道的亿万分支之一的化身之一。 然后,我们人类中不断有精英能够寻找大道分支,让我们百姓不断的近道。 一直到某一天寻找到道的所有分支,帮助我们人类拼凑出大道的模样,然后再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精英,他能统筹所有知识,从而真正的帮助人类完成从近道到成道的跨越! 这便是我对证道,甚至成道的妄想!还请潘真人指正!” 潘真人瞪大了眼睛,他感觉自己智慧开悟,境界提升,身体飘飘欲仙,脑袋空空如也。 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耕耘贞观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耕耘贞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耕耘贞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耕耘贞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