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一语道破劫仙秘,彩霞灵豚贺道衍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衡华第四十三章一语道破劫仙秘,彩霞灵豚贺道衍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开宗立派? 衡华轻摇羽扇,心思飞转。 很快便有了应对。 但见他摇头:“开宗立派?那种事情对我太遥远了。 “去年九月刚过六十岁生辰。家祖戏笑‘尚作稚童矣’。” 在漫漫仙道中,六十岁算什么?便是六百岁的修士都属青年。 李南行一听,连忙道:“六十岁不小了。在金方,二三岁的掌门也有几位。” “多是傀儡之流,前辈何以欺我?”衡华不悦道,“习得‘五行合丹术’,你大道可期。寻我开宗立派,是想将丹术传给旁人?” “我有三五好友,情况与我相类。因功法弊端,有走火入魔之厄。此外,金方水域的秘法传承由各大宗派把持。我欲为散修谋求一份出路。” 衡华故作拿捏,沉默不言。 他读过父亲遗留的游记手札,对金方的风土人情有些认识。 金方水域宗门林立,但结丹之秘、化婴之法向来被大门大派把持。李南行这类散修在金方水域,处境比延龙散修更为凄惨。 延龙这边,散修好歹可以购买功法。但在金方水域,核心要紧的秘诀功法断然不会拿出来卖。 而当那些散修耗费比旁人数倍的努力,顺利结丹化婴后。一个个开宗立派,反而比寻常宗门更加宝贝自己的成丹秘诀,不肯轻传。 “前辈不喜欢宗门?” “一个个自私自利,恪守门户之见,抱着真仙妙诀蔑视我辈‘追幻求假一场空’,是个人都高兴不来。” 李南行知道,衡华的五行合丹术是仙诀级别的成丹秘诀。如果公开,金方散修一脉可借此翻身。 “前辈可知‘传道承负’之说?” “请老师指教。” “一脉源流之祖创立功法,与其门徒结下传道之恩。凡后辈门徒行善积德,气运反馈祖师。既可助祖师完善本脉功法,也可凭借这份气数削减劫数。” 避劫。 李南行心中一跳,隐约明白了什么? “不错,正是三灾利害。 “为何劫仙之流避居世外,不肯轻入红尘?便是顾忌天道劫数,不愿被提前引动雷火风三劫。 “劫仙想要避劫,除却自身修为、天材地宝外,气运善功也是个法子。 “前辈厌弃金方水域宗门挤压散修空间,孰不知宗门也有自身苦处。 “成道之恩,固然可以借运。但同时,不肖门徒犯下罪过,也可削弱宗门气数。甚至与外结下仇怨,也有可能反噬宗门,导致劫仙有损。 “所以各宗门定下规矩,法不可轻传。便是为了避免心性不良者败坏宗门气数。” 李南行听罢,久久不语。 衡华所讲的“劫仙隐秘”,纵然在金方水域也没多少人清楚。 此前,李南行一直以为:宗门修士抱团,是为打地盘、争资源。 “我曾听祖父提及。若劫仙有三五金丹门徒在外广济善缘,天劫可削减百之二三。如有百十门人积累善功,天劫削减一成。如有成千上万门人弟子行大教事,天劫多可削减三成。” 气运之妙,不仅宗门可以,家族修士也可。 若伏家有劫仙,衡华相信凭借自家积累千年的功德,不说轻松度过第三劫,前两劫绝对没问题。 思考良久,李南行对衡华行礼赔罪:“请老师广传功法,是我孟浪了。” 见火候到了,衡华话锋一转:“前辈爱护友人之心,我亦明白。若仅三五人修行,我这法门传了便传了。 “但广传天下,召天下散修入我门中,强定师徒名分,此等祸事万不敢承。此后在外,也莫提及老师之称。权当你自己创造的吧。” 衡华自创天书,比其他人更需避劫。 所以他早就思量妥当。 绝对不能亲自开宗立派,沾染传道业果。 不然,若有几个欺师灭祖或惹是生非之辈,必然牵扯自身。 他想效仿的,是昔年太玄宗的祖师圣人。 圣人,并非某个特定的实力境界。 圣者,通也,睿也。 知行善备,可尊圣。 晓知天地,可尊圣。 无所不能,可尊圣。 德泽万物,可尊圣。 教化众生,可尊圣。 而在玄门仙道尊为“道圣”者,乃通达天地之正理,宣扬大道之奥妙。 既要自身明悟大道,也要传道玄门,恩惠群仙。 至此,才可谓“道圣”。 东莱洲的道圣,古来唯太玄子一人。 除却太玄嫡传的门徒为他积累善功外,那些得其点道之恩的修士,也有一份传道气运反馈。 甚至现如今,若这位大前辈还在。就凭衡华研究太玄宗的“天乙算术”“灵感通神”,也该行弟子礼。 这种无为化道,惠恩众修的手段,才是衡华心神向往的。 衡华暗道:如今早已不是圣人当年的处境。眼下宗门林立,我跑出来亲自开宗立派,必然被其他人抵触,哪里还能顺利传道?倒不如充当一个乐善讲法的“好好先生”,留下无数点道之恩。 这样的不记名弟子,在外犯事牵扯不到衡华。但他们修行有成,却要欠衡华一份情。凭借这份因缘,衡华能借来气数避劫。 甚至衡华狠心一些。 大可用秘术将自身劫气转移到这类不记名弟子身上,拿出去代替自己应劫。 所以,李南行提议让衡华亲自出面建立宗门,他万万不允。但他却愿意让李南行传给友人。 而散布于天下散修,那种明显招惹金方宗门势力怒火的祸事,衡华眼下法力低微,不敢乱来,亦不愿定师徒名分。 可如果未来修行有成,衡华迈入劫仙之列。不用别人请,他也要跑去各大水域讲道。不为收徒,就为传道。 太玄天书能出一尊道圣,我造化天书就不能了? 李南行明白衡华不欲生事的心思,遂道:“老师放心,我那些友人品行优良,断然不会作恶为祸。” “只要不传行恶之辈,前辈自便。” 随后,衡华又把“五行合丹术”讲了一遍。 顺带还把前置炼气期的功法跟着传授给李南行。这篇炼气的功法,便是衡华曾经给自己创造的《造化会元功》删减版。 以“灵猿入天宫,拜玉皇”为炼气第九层。以入仙籍,成仙根为筑基第一层。再后面的功法与白天传给李南行的“五行合丹术”相接。 李南行仔细体悟,顿时大喜:“老师这门功法,竟然是一门从凡人修行至金丹的仙诀?” 但随后,他想起一事:“这种法门在伏家恐怕也不多见。老师如此传授,会不会……” “我自创的,无碍。只是炼气九层修行,不可让凡人尝试。这法子,只适合筑基三境的修士散功重修。” “散功重修?” 李南行再琢磨推敲,察觉炼气层次的心猿问题。 “凡人灵神虚弱,无法化出心猿。唯有我辈筑基修士的神识重修,才能炼出心猿。” 此时,衡华暗生悔意。 他要做道圣,以《造化会元功》自成一脉宗师。第一重缺失的心法必须补全,不然日后不能正常修行,只能充作筑基修士散功重修的天书。 李南行笑道:“倒也无妨,我那些友人皆是筑基圆满,神识强横。只不过……” 碍于没有成丹之术,无法缔结上等金丹。 “敢问老师,这篇功法如何取名?” 总不能真叫做五行合丹术吧?带上前面幻化心猿的步骤,显然已不合时宜。 “《小品天仙诀》。” “小……小品?” 李南行一脸困惑。 “这意何解?” “大品,概指通篇全本。小品,即节选篇章。” 大小品之分,来自衡华前世的说法,多用于佛经,如《大品般若经》。 又如《世说新语》记:“殷中军读小品,下二百签,皆是精微,世之幽滞。”这里的小品,便是节选佛经。 衡华道:“天仙妙诀,不仅要有金丹、化婴,更要有劫仙避劫之术。而如今你我都无法推演那么高深的境界。不能以‘大品’自居,故称‘小品’。” 一番对话下来,衡华倒是多了几分师长心态。 顿了顿,他调整心绪,再道:“他日,我若将这篇天仙之法补全,自是《大品天仙诀》了。” 李南行再度拜谢。 就在衡华打算送客时,又想起一事。“清晨我在地烈岛讲《云烈赤符书》。到底是第一次讲法,还需前辈帮忙,撑撑场面。” 李南行自不会拒绝“小老师”的请求。 待得清晨,他在衡华授意下,以道法招来五色彩霞,驱走地烈岛上空火云。再以秘法将火山暂时平息,催生大片绿茵。更在衡华讲道的八卦台两侧,种下两颗郁郁葱葱的苍柏。 伏鹤一站在一边,看看天色彩霞,再看看地面绿茵,最后看向衡华的八卦台。 “这小子,排场倒是十足。” 八卦台左右两侧立着鎏金铜鹤炉,背后随风飘扬莲花帷幔。 伏向风嘀咕:“这小子出门备下这些零碎玩意,竟然真能用到?” 台下,许文玉等散修正襟危坐,静候衡华登场。 哗啦—— 水面炸起浪柱,一群豚鱼在水面嬉戏。 伏向风下意识想要驱逐,却被衡华传音拦下。 “是我专门弄来的江豚,三哥别乱来。” 江豚,是淡水中少有的豚类,与人无害,且灵性十足。纵然成妖后,也不会对人族进行攻击。甚至有时,还会保护路过船只。 延龙修士讲道,多以豚类现身为祥瑞。 衡华专门让啸鱼和恒寿去寻三五只江豚,为自己充当脸面。 伏向风直翻白眼。 虽然是第一次讲道,你这排场是不是太夸张了? “罢了,罢了,小六儿到底是少年心性,且由着他吧。” 自言自语时,伏向风挥剑一扫,清风拂过地烈岛,驱散硫磺硝烟,又有一片花海出现。 嘭—— 一声雷音响彻天穹,漫天金光飞舞,衡华施施然登场。 他穿玄清长衣,手捧云烈赤符书,在万众瞩目下入座。 正要开讲时,有一扁舟自水上渡来。 白衣书生飘然而至:“道友讲道,可否让在下也听一听。” 周潇、衡华神色齐齐一动,贪嗔痴,第三路至矣。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衡华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衡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衡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衡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