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计划不如变化(二)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滨江警事第六十六章 计划不如变化(二)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接到姐姐的电话,韩渝一样不敢自己拿主意。 陈局目光深邃,凝视着面前的保密电话,沉吟道:“在海员俱乐部,我们可以通过监听掌握他们的动向。就算出了门,只要在滨江我们也不怕跟丢。但这一走就不一样了,尤其到了东海之后怎么盯?” 东海那么大,车多人多,在东海呆了两三年的人都可能搞不清东南西北。 张均彦知道局长担心什么,低声问:“那怎么办。” 陈局权衡了一下,抬头看向韩渝:“这是个机会,想想办法,看能不能贴靠上去!” “陈局,你是说我?” “咸鱼,你年纪小,他们对你又比较了解,你要是能贴靠上去,我们就不用担心会跟丢,而且能掌握他们的一举一动。” 贴靠是一方面,该跟的还是照跟。 有张所他们盯着,倒不担心有危险。 韩渝想了想,还是苦着脸道:“陈局,我如果就这么跟他们说,打算跟他们一起去东海,他们一定会起疑心。” “换作别人,他们肯定会怀疑。你是要跟着去,他们应该不会起疑心。在他们看来你就是个孩子,不可能联想到你是公安干警。” 陈局想了想,抬头看向张均彦:“关键是找个什么借口。” 张均彦一样担心到了东海会跟丢,觉得让小咸鱼贴靠是眼前最好的办法,摸着嘴角说:“咸鱼,你不是参加了自学考试么,完全可以借口去东海买书。” “书是报名之后统一发的。” “再想想,你需要什么。” “我……我想买个收录机,再买几盒英语磁带。” 陈局啪一声拍了下桌子:“这个借口不是挺好的么,在滨江想买电器很难,去东海应该能买到,就这么跟他们说。” 韩渝没想到他当真了,急忙道:“就这么说他们一样会起疑心,我打听过,收录机很贵的,便宜的也要五六百,双卡座可以插两盒磁带的那种要一千多,我哪里这么多钱!” “你没有,你家有啊!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谁家还不添置一两件家用电器。” 陈局知道小咸鱼是没钱没底气,想想又笑道:“不但要这么说,并且到了东海也要去买。我刚才说过要奖励你,这个收录机就是我奖励你的。” “真去买!” “难道还假买,均彦,去财务科预支一千两百块钱,注意新旧和面额,不能让嫌疑人看出是刚取出的来。” “是!” 港务局真有钱,陈局真有魄力…… 韩渝感觉像是在做梦,楞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小心翼翼地说:“陈局,一千两百块,我一年工资也没这么多。” 陈局大手一挥:“如果你有什么顾虑,就当作我们赞助给你们所里的。记得跟人家要发票,实在没有也没关系。” 一千多的收录机说送就送,不过相比之前送的雷达和电台好像又算不上什么。 韩渝乐得心花怒放,心想就算是赞助给所里的,到最后还不是自己用。 陈局见他那么高兴,暗笑小孩子就是好哄,看看手表上的时间,说起正事: “再就是联络,比如听到他们的对话,怎么把消息送出来。” 张均彦沉吟道:“用笔写不现实,总离开他们视线也不合适。” 陈局想到张均彦之前的介绍,问道:“小咸鱼,你是航运学校毕业的,在学校有没有学过报务。” 在航运行业,报务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在江上航行的大轮船和大型拖船队都有报务员,每天要在三个时段抄收长江全线的通电。 通电的内容主要是长江的水位、航道、天气变化情况,航标配置,移位,以及大型船队通过浅险航段等与航行安全有关的电报。 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一点的整点,都要收听长江沿线各港电台的通报表,凡与航行安全有关的信息,都会出现在通报表中。 不夸张地说报务员是船舶的顺风耳、千里眼。 远洋航海同样如此,必须有懂摩尔斯电码的报务员,连航海的旗语和灯光信号都是摩尔斯码。 韩渝不但学过,而且学的不错,咧嘴笑道:“学过。” “学的怎么样,能不能把标准电码本背下来。” “能,从开学就开始背,一直背到毕业。去年航道系统在我们学校举办‘无以复加’大比武,我也参加了。五百个汉字,翻译成四字电码,我一个都没错,拿了单项第一名。” 那是自己最风光的一次,韩渝生怕他们不相信,再次掏出小本本:“这个笔记本就是第一名的奖品。” 陈局突然有些羡慕徐三野,居然能有一个滨江航运学校毕业的部下,一边用手指敲着,一边笑道:“食指短,中指长。” 韩渝愣了愣,连忙道:“明白。” “我们先来一个。” “陈局,你也会?” “会不会,对一个就知道了。” 陈局笑眯眯地看着他,食指和中指却在有节奏的不断敲击。 他敲的好快,看上去很专业…… 韩渝定定心神,看着看着禁不住笑了,连忙像他一样敲击着回应。 陈局看了一会儿,笑道:“没问题了,就这么传递。均彦,去隔壁找政委,请政委联系电台,赶紧找个报务员,加入第二小组。” 正说着,红色的保密电话响了。 张均彦立马站起身,走出会议室。 韩渝意识到保密电话不能偷听,急忙跟了出来。 张均彦很好奇,拉着他问:“咸鱼,刚才陈局跟你敲的是什么。” 韩渝一脸不好意思地说:“陈局问我有没有谈女朋友,我说没有。” “哈哈哈,我以为他给你发什么暗号呢。” “陈局怎么也懂报务,看上去很熟练,比我都懂。” “他以前在部队做过好几年报务员,后来提干也在通讯营,从排长一直干到营长。” “老报务啊……” “不说这些了,白龙港有好多人认识你。我去找政委,你赶紧给徐所打个电话,请徐所帮着安排下。” “好的。” …… 又是找黄江生帮着买票,又是让小咸鱼贴靠的。 徐三野觉得滨江港公安局很不专业,办个案子都办得这么拖泥带水,搞清楚情况,低声问:“他们答应送一台收录机?” “给我钱,让我自己去挑,让我自己去买。” “那就挑好的买,别跟他们客气。” “好的很贵,要一千多。” “用不着帮他们省,买回来你可以用它学习,我们没事也可以听听歌。记得多买几盒歌曲磁带,看看有没有《十五的月亮》和《血染的风采》,要董文华唱的!” 所长喜欢唱歌,尤其喜欢唱军歌。 每次在电视上看到董文华,他看得最入神,跟着人家唱,打死都不许换台。 想到他那么喜欢董文华,韩渝禁不住笑道:“是!” …… 一切安排妥当,韩渝提着行李回到海员俱乐部。 韩宁见他把旅行包都带来了,不解地问:“三儿,你带包做什么。” “我顺便去东海啊。” “去东海做什么。” “买收录机,还要买英语磁带。” “自学考试用的?” “嗯。” “滨江没得卖?” “滨江要是能买到,我用得着去东海么。”韩渝放下包,转身问:“叶经理,你知不知道东海哪儿有收录机卖。” 叶兴国楞了楞,笑道:“知道,不过现在涨价了,有点贵。” “我有钱!” “三儿,别闹了,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 “这不是有叶经理么,买到我就坐船回来。我都十六了,又不是三岁小孩。” 生怕姐姐不放心,韩渝又说道:“毕业时好多同学没直接回家,人家不是去东海玩,就是坐船去汉武旅游。我什么地方都没去过,再说我是买收录机的,又不是去玩的!” 年轻人,个个都喜欢收录机。 甚至有很多小年轻,扛着收录机在大街上放舞曲,跳迪斯科。 叶兴国对韩渝想去东海买收录机不觉得奇怪,暗暗打定主意借这个机会把韩渝发展为中间人。 毕竟公司在滨江有“业务”,几乎每个月都要来,如果有韩家姐弟帮忙,将来不管做什么都比现在方便。 韩宁却一肚子不快,拉着脸嘟哝道:“想一出是一出,早知道你这么不听话,就不该让咱爸给你那么多钱……” “小韩,别说三儿了,他买收录机是为了学习!” 生怕韩宁不同意,叶兴国又保证道:“等到了东海,我带他去买。一买到我就帮他去买船票,送他上船。” 韩渝不想让叶兴国起疑心,不服气地说:“姐,其实都不用麻烦叶经理,只要告诉我哪儿有得卖,我就能找到。买到之后,我自己买船票回来。” 韩宁紧盯着他问:“你能找到?” “我有地图!” 韩渝打开包,翻出一张皱巴巴的东海市区地图。 见小老乡准备的如此充分,叶兴国不由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哈哈笑道:“小韩,看见没有,三儿是有准备的。” 韩宁装出一副很担心、很不好意思的的样子,苦着脸道:“叶经理,这就拜托你了。海员俱乐部的电话你是知道的,如果有什么事就给我打电话。” “有我看着,不会有事的。” 叶兴国话音刚落,刘大明和顾贤拿着头盔到了。 二人一见着韩宁就喊师娘,然后在韩宁介绍下跟叶兴国打招呼。 车费刚才在电话里已经谈好了,送一趟五十块,两辆车加起来一百。 叶兴国让他们先下楼等,然后去敲218房间的门。 张阿生和沈如兰早收拾好了行李,走出了敲开印度船员的门。 他们又叽里咕噜说了一大通,虽然一句都听不懂,但韩渝可以肯定他们是在约定明天下午在哪儿见面。 …… PS:标准电码本是邮电部门编制的,相当于摩尔斯电码的中文版。 那会儿航运系统通讯落后,没有单边带,更没有甚高频,通讯全靠电台。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滨江警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滨江警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滨江警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滨江警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