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锅干碗净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滨江警事第二百八十六章 锅干碗净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等了大约二十分钟,视察车队到了。 两辆警车在前面开道,中间是十八辆大客车,据说每辆大客车上都有一个市领导,每辆大客车上也都安排了一个人讲解。 韩渝立正敬礼,等车队过去了赶紧上车追到港监局大门口。协助开道的市局民警,引导大客车的司机们停车。 汤局跟长航分局的张均彦一样是人大代表,正在市里开人大会,朱大姐代表港监局接待。 韩渝探头看了一眼,不敢往里面凑,叫上匆匆赶到的梁小余等人一起在外面执勤。 梁小余从来没见过这么大阵仗,好奇地问:“鱼支,哪来这么多政协委员的?” “一个区县五六十个,七个区县就四百多。” “听说还有列席会议的老政协委员。” “一辆车上一个市领导,滨江究竟有多少市领导?” 韩渝也不是很清楚,正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老张走过来笑道:“副局级就是市领导,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政协党组成员都是副局级,很多的。” 梁小余似懂非懂地问:“是吗?” “应该是,刚才我看见滨江市局的陈局了,从九号车下来的。” “陈局也来了,他也是市领导?” “他是市政府党组成员,肯定算市领导。” 视察不是开会,政协委员来自各行各业也不全是干部,有民主党派人士,有和尚、道士等宗教人士,有大老板。 总之,有二三十个委员没跟着进去。 有的在找厕所,有的在外面用“大哥大”打电话,有的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抽烟聊天。 韩渝正想提醒小鱼严肃点,一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声音从一辆大客车后面传来。 “咸鱼,你小子不好好在白龙港呆着,跑这儿来做什么。” “曾科,你也是政协委员?” “什么曾科,应该叫曾关长!” 刚看到滨江海关缉私科的曾祥科长,一个更熟悉的人从曾科长身后走了过来。 韩渝没想到在这儿都能见着长辈,欣喜地问:“周局,你什么时候做上政协委员的,我怎么不知道。” “去年增补的,可能上级考虑到我也分管局里的统战工作。” 前水上公安分局局长,现在的滨江农业局副局长周洪拍拍韩渝的胳膊,转身笑道:“差点跑题,曾科已经荣升副关长了,赶紧叫曾关长。” 韩渝反应过来,急忙笑道:“曾关长好,恭喜恭喜!” “有什么好恭喜的,先说说,你怎么跑这儿来了?” “我调到长航分局了。” 韩渝抬起胳膊,让曾副关长看自己的臂章。 曾祥见他的臂章跟地方公安确实不一样,伸手拍拍正激动得说不出话的小鱼,好奇地问:“什么时候调到张局手下的?” “去年腊月二十八。” “小鱼也穿上警服了!” “曾关长,我提干了,我现在是真公安,真警察!” “好,真是太好了,一定要好好干,千万别给你们的师父和张局丢脸。” “是!” 小鱼生怕说错话回去挨骂,干脆立正敬礼。 周洪回头看看港监局大院,故作不快地说:“小鱼调到我们渔政支队一样能提干,咸鱼调到我们渔政支队一样能做副支队长,可这两个臭小子不愿意,非要穿警服做公安。” “老周,他们在公安系统对你们渔政的帮助更大。” 曾祥微微一笑,拉着韩渝调侃道:“咸鱼,你调到了长航分局,事先怎么不给我打个电话?都说父债子还,你师父当年跟我们海关有协议的,他英年早逝,你又跳槽了,我们的协议怎么办?” 韩渝连忙道:“继续履行。” “还能履行?” “我只是工作关系调到了长航分局,人还在白龙港,趸船和001也在白龙港,人和船并没有来市区,人比以前还多。” “枪呢?” “一样。” “这么说我们海关有事还可以找你。” “当然,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 “好,就这么说定了。” …… 与此同时,陈局从港监局交管大楼里走了出来。 一个工作人员追上问:“陈局,是不是有什么指示?” “没什么指示,你忙你的,别管我。” “好的,我先进去了。” 刚才下车时看到两张既年轻又熟悉的面孔,陈局觉得很奇怪,委托一起陪同视察的政协王副主席照看下自己负责的那一组,径直走到大门口,想知道是不是看错了。 没想到走出来一看,真是在白龙港见过的那两条鱼。 “咸鱼同志,过来一下。” “啊……” “过来。” 市局领导居然真来了,而且专门出来叫自己。 韩渝顾不上再跟两位长辈聊天,小跑着上前立正敬礼:“报告陈局,长航分局水上消防队正在执勤,请指示!” “什么长航分局,什么水上消防队?” “陈局,我……我调到长航分局了。” 生怕市局领导不相信,韩渝再次抬起胳膊,让市局领导看臂章。 陈局见臂章上果然有航运公安的船锚图桉,顿时皱起眉头:“你调到长航分局了,什么时候的事?” “调过来没几天,去年腊月二十八办的手续。” “手续都办了?” “是!” 陈局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紧盯着他问:“趸船和执法救援船呢?” 韩渝没想到市局领导对自己如此关心,连忙道:“港监局把趸船和执法救援船买过去了,但都在白龙港,还给我们用。” “船也卖了!” “嗯,卖了五十万。” “那个小伙子是小鱼吧?” “是!” “小鱼也调到长航分局了?” “是,他调过来提干了,现在是水上消防队的消防民警。” “你们中队的其他人呢。” “报告陈局,水警中队撤销了,章所和丁所没调过来,他们还是四厂派出所民警,章所继续负责水上治安检查站,丁所继续负责白龙港长途汽车站警务室。朱宝根同志跟我和小鱼一起过来了,他本来就没编制,现在属于聘用人员。” 周慧新究竟在搞什么,这么大事居然不请示汇报! 陈局越想越窝火,不动声色问:“还有个烧饭的老同志呢?” 韩渝发现市局领导似乎不太高兴,小心翼翼地说:“钱叔回家了,趸船上不烧饭,我们现在都在白龙港客运码头食堂吃。” 船卖了。 人员调的调,散的散。 这是如假包换的锅干碗净! 陈局气得想骂人,但不能跟一个民警发火,强按下心中的愤怒追问道:“张局把你调过来,有没有给你安排个职务?” “安排了。” “什么职务?” “消防科副科长兼水上消防队长。” “副科级?” “是。” “好好干,你是从我们滨江公安系统调过来的,别给我们滨江公安丢脸。” “是!” “继续执勤。” “是!” 打发走咸鱼,再看看正跟滨江海关副关长说话的小鱼,陈局再也控制不住了,快步走到港监局大院的西南角,掏出“大哥大”,拨打市局政治处的电话。 等了大约十几秒,“大哥大”里传来董主任的声音。 “董主任,陵海公安局把白龙港水警中队撤销了,把水警中队的两条船卖给了港监局,让水警中队的那两条鱼调到了长航分局,这件事你知不知道?” “船卖了,人被张均彦挖走了?” “这么说你不知道!” “陈局,我真不知道。” “赶紧问问怎么回事。” “好的,我这就给周慧新打电话。” 周慧新去年腊月刚上任,既不是陵海的政协委员也不是陵海的人大代表,更不可能来市里开两会。 春节上班已经好几天了,但有些民警还很懒散,他正在东灶派出所检查工作。 听到“大哥大”响了,掏出看了一眼来电显示,连忙摁下通话键,走到院子里笑道:“董主任,新年好,给你拜晚年……” “拜什么年,先说说水警中队怎么回事。” “董主任,什么水警中队?” “别给我揣着明白装湖涂,那两条船是不是卖给了港监局!” “你说的是这件事啊,是卖了,卖了五十万。” “水警中队的那两条鱼呢?” “调走了,调到了长航分局。” 有没有搞错,陈局刚才在电话里说的居然是真的。 董主任头大了,哭笑不得地问:“周慧新,你穷疯了,你知道你做了些什么吗,你怎么不把你自个儿卖掉?” 早就知道把船卖了,把“万里长江第一哨”的金字招牌卖给人家,市局领导一定不会高兴,只是没想到市局领导知道的如此之快。 周慧新定定心神,无奈地说:“我倒想把我自个儿卖了,可我不值钱,没人要。” “我知道你这个局长不好当,也知道你们缺经费,可卖什么也不能卖那两条船!就算迫不得已一定要卖,大可等两三年再卖。” “我现在就迫不得已,我等不了两三年。” “人呢,为什么把人放了?” “董主任,你是说那两条鱼?” “嗯。” “人家是水警,让人家上岸太屈才。” “这么说你还有理了?” “我知道那是一个能出成绩的单位,可我们局里的情况你是知道的。如果不卖船,债主要在局里跟我一起过年。” “就你陵海困难,兄弟区县公安局不困难?” 董主任反问了一句,气呼呼地说:“你卖的不只是两条能出成绩的船,也不只是‘万里长江第一哨’的招牌,更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从中队长到炊事员都是党员、都立过功的单位!” 卖都卖了。 周慧新干脆来了个死猪不怕开水烫,悻悻地说:“我知道。” “你知道什么,我还要告诉你,你卖掉的也是一个正规化、专业化建设已经初具成果的样板单位!” “董主任,你说的也太夸张了。” “不夸张,你想想,从中队长到民警,再到炊事员,有一个算一个,都有在水上工作的专业资格证。这可不是交警队个个都会开车那么简单,就算交警队也不是个个都会开车的。” “好像是。” “是什么是,还特么好像,那是开船不是开车,放眼全省公安系统,哪个公安局的水上执法单位能做到,估计全国也找不出第二个!” 好好的一个模范单位,正想着好好宣传,把它变成滨江公安系统的亮点,并且是独一无二的亮点,结果却被周慧新给卖了。 董主任越想越气,咬牙切齿地说:“你就知道船值钱,其实人更值钱!就算卖船也不能卖人,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这个局长是怎么当的!” “董主任,我错了,我检讨。” “现在检讨有什么用,你给我等着,我先陈局汇报,回头再收拾你!” 董主任怒骂了一句,挂断电话,拨通局长的“大哥大”号码,赶紧汇报刚了解到的情况。 陈局气得要吃降压药,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冷冷地说:“他是生怕我不同意,所以给我来个先斩后奏。” “无组织无纪律,可他上任没几天,现在调整不合适。” “算了,这事不能全怪周慧新。能想象到要不是走投无路,他也不会明知道我们会反对还顶着压力卖。” “不怪他?” “怪只能怪我们没钱。” 陈局长叹口气,想想又说道:“张均彦挖这个墙脚是下了本钱的,两条鱼调过去就一个提副科,一个安排提干,想让那两条鱼回来既不可能也不合适。” 董主任苦着脸问:“就这么算了?” 陈局权衡了一番,低声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这件事给我提了个醒,今后我们要多关心基层,多关注能干出成绩的基层所队和基层民警。” “怎么关心?” “你安排个时间去几个区县公安局调下研,先摸摸底,搞清楚我们滨江公安系统有哪些好苗子。现在上上下下都搞什么专家库,我们也要搞个后备人才库。今后再遇到咸鱼这样的人才,要重点培养。” “是。” “这样的调研摸底是一项长期工作,一年至少要搞两次,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毕竟人员是流动的。” “我知道,陈局放心,吃一堑长一智,我们政治处绝不会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滨江警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滨江警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滨江警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滨江警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