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取胜不难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登基吧!大王!第424章取胜不难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忽必烈望着赵泰远遁,只能无奈下令停止追击。 他愤愤不平的看了眼北方,最终扯动马缰绳,然后领着骑兵回撤。 虽说忽必烈清楚,山东三镇不可能围住严忠济的同时,还在沂州境内埋伏大批兵马,但他率马军追了一路,人马皆疲,已然孤军深入,使他不敢犯险。 毕竟他和怯薛军的勇士性命都很金贵,不是赵泰这个人蛮子能比。 大势在蒙古,忽必烈只能安慰自己,不能急于一时。 当下聚集在道路上的蒙古人骑兵,只能纷纷扯动缰绳,跟着忽必烈回撤。 在回军的路上,蒙军上下都憋了一团火,他们将无处发泄的怒火释放在忠义军将士的尸体上,沿途忠义军的器械、铠甲被拾取,尸体被战马拖行,最后收拢一处,筑成“京观”,以炫耀武功。 另一边,赵泰率残部奔逃,发现有兵马埋伏,骇退了追击的援兵,随即慢慢降下马速。 这时连续奔逃的忠义军,已经接近极限,人马精神一松,不少骑兵便直接滚落下马,战马也被累得趴倒于地,口中冒出白沫。 赵泰大腿内侧,皮肉都被磨破,部将将他扶下马,立时一屁股坐在大石。 “大王,是沂州卫所的兄弟!”一人上前禀报。 赵泰接过水壶灌了一口,把嘴一抹:“带过来!” 不多时,几名穿着各色皮甲的汉子,被领到赵泰身前,就装备而已,一看都是杂牌。 几人行礼拜见,为首一将道:“沂州苍山卫千户韩仲国,拜见大王。” 赵泰想站起来,却发现腿酸软得厉害,于是放弃努力,抬手道:“韩千户不必多礼。你带来多少兵马,怎会在此接应。” 韩仲国四十多岁,模样颇为精干,他行礼道:“回禀大王,是军师下令接应大王突围。不仅是臣,沂州、滕州、海州各卫所,都接到了接应大王突围的命令。” 赵泰颔首,心道应该是他放出鸽信,下令武仙、李璮反击后,王宾和王文统知道赵泰将要突围,又不知方向,便给各卫所去了命令。 韩仲国继续道:“从邳州到沂州的几条官道上,都有人马埋伏。臣领苍山卫五百卫兵,负责此道,已经于此等候半月了。” 王宾他们不知道赵泰从哪里突围,这个安排十分合理,不过赵泰听说只有五百人接应,心中不禁暗道侥幸。 换源app】 “忽必烈必不甘心本帅突围,等后续兵马到齐,定然复来。”赵泰休息一阵后,恢复了力气,他用刀杵地,站起身道:“此地不宜久留,传令下去,等到了安全的地方再休息。” 当下,赵泰再次上马,领着属下向沂蒙山深处进发。 却说,忽必烈领军暂退,兵马没回到邳州,就遇见了追上的步军,于是大军再次掉头,追击赵泰。 正如忽必烈所料,赵泰一旦突出邳州,便是鱼入大海。 几万蒙军在沂蒙山区,转了半个月,虽然拔掉了一些忠义军卫所,但是却连赵泰的毛都没追到。 山区道路崎区,补给不遍,几万蒙军人吃马嚼,消耗颇大,而山中又无粮食补给,转运压力大太。 忽必烈在沂蒙山区没什么收获,散出去的队伍还时常遭受袭击,便只能退出沂蒙山。 在山东中部,赵泰突围之时,北面武仙和李璮探知蒙古骑兵北上,怯薛马军还没到兖州,两人便再次开润。 不到半个月,蒙军再次复夺济南、益都等地,可城池虽为蒙军所有,但三镇主力却始终未被蒙军消灭,山东陷入僵持局面。 ~~~~~~ 邳州城。 自赵泰突围后,三镇主力就从蒙军面前消失。 虽说忽必烈知道,赵泰的主力在海州和沂蒙山,但是却毫无办法。 蒙军进山进剿,在大山中根本找不到赵泰,而进逼海州,忠义军又撤到沿海大岛,蒙军同样没折。 现在几万蒙军待在山东,却没有什么建树,便让忽必烈相当郁闷。 不过,此时郁闷之人,并不只有忽必烈,蒙古大汗窝阔台,困顿开封城下,同样颇为苦恼。 宋军野战能力低下,可守城却相当厉害。 在窝阔台的计划中,忽必烈扫清山东后,迅速南下攻入淮南,截断开封与南宋的联系,则开封守军必溃。 窝阔台原本以为,只要他围三缺一,很快就可以拿下开封,却不想镇守开封的宋将全子才,是个硬茬子。 蒙军进抵开封后,全子才就闭门坚守,摆出一副死守开封的架势。 起初窝阔台不以为意,认为开封守军知道蒙古大军攻入淮南,必定军心大乱。 现在宋军不逃,可只要蒙军发起攻击,便能很快夺取城墙。 谁知窝阔台敦促大军勐攻多日,却无法撼动宋军的防御。 这便让窝阔台的大计出现问题,两路蒙军都没能完成预定任务。 当然,窝阔台并不承认他这一路出了问题,而是责怪起来忽必烈。 蒙军大帐内,窝阔台来回踱步,整个人显得颇为烦躁。 一众随军文武,看见大汗这般,都垂首站在一旁,不敢触窝阔台的霉头。 “忽必烈怎么搞的!本汗给他十万大军,让三个月内扫清山东,可到现在,他还没有解决赵泰!”窝阔台满脸抱怨,“现在本汗要围攻开封,他若不能全力南下,击溃淮南宋军,这一仗还怎么打?” 忽必烈十万大军,五万南下攻宋,五万留在山东围剿赵泰。 现在留在山东的五万人,没能剿灭赵泰,反而让赵泰逃脱,于山东没有进展。 南下的五万人,起初虽势如破竹,但毕竟兵力不足,在家赵范渡江,稳定江防后,便无法对南宋构成致命威胁。 很显然,蒙古帝国对于此次南征,过于乐观,以为南宋同西面的国家差不多,一两年就可以灭掉。 现在看来,南宋虽然文弱,但实力也不容小觑。 此时面对窝阔台的抱怨,大帐内诸多文武,不禁窃窃私语。 杨惟中沉思一阵,忽然出列道:“大汗!臣以为大军南征虽然受阻,然想要取胜不难!” 窝阔台眉头一挑,“哦?你快给本汗说一说。”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登基吧!大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登基吧!大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登基吧!大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登基吧!大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