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从不妥协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嫡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从不妥协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大明朝是尊老爱幼的。 所以身为皇太孙的朱允熥,面带一位年近百岁的国朝寿星,自然是礼仪做足的亲自到了门前应话。 没有得了座位,也没有一杯茶的老人,显然是不明白这是皇太孙对他的尊敬和爱护。 老人家就是要多活动腿脚,也不能多喝茶的。 心中带着不理解的那一丝气愤。 这位家中有着杭州府八千亩良田,以诗书传家,族中更有数名科举入仕子弟,官阶最高已至礼部主事的老人,哼哼了两声。 “君子不于门墙之下议。” 朱允熥露着笑,旋即又脸色一沉,看向一旁的夏原吉:“尔等是如何办事的,前辈到访,为何不早早的迎进雅舍!当真是一点规矩都不懂了,朝廷厚待尔等,给予优荣,便是如此的不知本分了!” 自己成浙江道遍地都是的桑树了! 夏原吉默默的腹诽着,脸上却是露出惶恐:“臣有罪。” 说着,便在朱允熥的示意下,终于是将这老人给请进了大堂一旁的厢房雅舍里。 朱允熥亦是跟在后头。 到了雅舍内,自有差役送来了茶汤。 朱允熥抱着茶,不动如山,举杯轻嘬,目光似有似无的盯着这位远道而来要继续找茬的老人。 左等右等,都未等到太孙开口的老人。 终于是放下手中已经喝完的茶杯。 唏嘘着说道:“太孙,老朽钱氏,立于浙江数百年。历经前宋、贼元,天灾人祸见得多,太平日子不易。如今朝廷赈济浙江道,缓解灾情,老朽与家人还有乡亲,感念不已。” 朱允熥笑了笑,也终于是将手中的茶杯放下:“朝廷赈济地方灾情,本就是职责所在。朝廷不单单是要赈济灾情,更要让地方上的百姓,真正的过上好日子,如此才不枉百姓追随我家。” 钱氏老人眉头微微一抖,这话有些夹枪带棒,不给自己一丝缓和的机会。 “太孙年少,却有盖世威风,为浙江剜走好大一块腐肉,浙江百姓感激不尽。只是平定动乱之后,不知太孙要如何稳定浙江民心,恢复过往秩序?” 这是试探,试探完之后,钱氏老人继续开口道:“目下恢复民生为要,若是太孙有意,钱氏可约乡邻故交,每家总是能出些钱粮,好与浙江道官府,用以灾后重建之用。” 这已经是求饶之举。 夏原吉一直抱着茶杯安坐一旁,静静的观察这面前的对话。 两轮交谈下来,太孙已经和这钱家的老祖话锋交错数次。 先是用自己指桑骂槐的说钱家和那些士绅一族们不懂规矩。 后面则是钱家老祖在暗暗表明,朝廷这一次在浙江,要做的事情就是赈济灾情。 太孙则是朝廷不光要赈灾,更要推行改革,让百姓过更好的日子。 这个时候,钱氏老人便只能给出底线。 他们可以出钱出粮给官府和朝廷。 余下的意思,自然是他们无意和朝廷作对,但改革之事他们反对,他们愿意用钱粮来换取不推行改革。 很显然,这样的条件太孙绝无可能答应。 如同夏原吉所想。 朱允熥这时忽的轻笑起来,在钱家老人不解的注视下说道:“说起来,孤倒是常听人说,百姓是不知足的。钱家与故交乡邻捐献钱粮,用于浙江道百姓。今年能有,明年可还能有?百姓拿了今年这笔,大概明年还要接着拿。不知钱家是否愿意,每年都拿出这些钱粮?” 话题又绕回到了摊丁入亩官绅一体上来。 朱允熥目光幽幽的盯着眼前这位百岁老人。 他说百姓不知足,其实是在说老人背后所代表的官绅一族不知足。 官绅们想要一次买断,但他朱允熥想的却是年年如此。 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大明也从来没有过与人妥协的先例。 这个习惯,朱允熥觉得很好,并不打算开先河与人妥协。 钱家老人的脸色有些戚戚,那饱经风霜的褶皱下,还蕴藏着一丝丝的愠怒。 《我的治愈系游戏》 “凡诗书十载,可入科举之道,历数十载,可有一良善人家出。百姓不知足,乃是寻常之事。当以教化之功,如引水泄洪,教化百姓何以知足。” “教化者,当以天下圣贤门子弟为首,为朝廷于乡野定社稷。” “圣贤子弟寒窗苦读,每每家贫,朝有奉赡之养,则岁有才能辈出,国朝取仕不绝。若士子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何以闻圣贤书卷,何以行千里入京赴考。” 苍老颤抖的声音,又是一阵唏嘘感慨,渐渐落息。 话音之下,朱允熥脸色悄然变冷。 他在威胁! 以大明天下再无读书士子做要挟,要让自己绝了推行赋税新政的举动。 “汉孝廉、晋九品、唐门阀、宋科举,大明承袭前朝,复唐宋制。却非前朝,足可开新举。” 说完之后,朱允熥手指轻轻的捏住手边的茶盖,一声轻响,茶盖敲在了茶杯口上。 他的话已经很清楚了。 天下并非就是读书人的天下。 大明朝虽是中原正统,承袭前朝制度,但也可以重开新的制度。 汉之孝廉,隋唐门阀,前宋科举。 朝堂之上从来不是哪一个群体独占千年的。 大明朝没了读书人,还有更多的其他人。 钱家老人的手已经开始颤抖了,他从来没有听人说到这等狂妄之言。 继而,良久之后。 钱家老人这才长叹一声,好似感慨道:“太孙见笑,大抵是老朽真的老了。” 朱允熥起身:“您慢走,让年轻人送送您。” 夏原吉觉得自己今天就是一个擀面杖,太孙哪里有需要,自己就滚到哪里。 到了衙门外头,他望着钱家老人上了马车,这才转身回到衙门里。 而在马车上,钱家老人已经是满脸愤愤。 车内更是另有几名老者。 几人看着钱家老人,叹息一声:“太孙不曾答应我们这些人家的条件?” “他要我等人家年年出钱出粮,这与那摊丁入亩官绅一体,有何不同?”钱家老人低声泄愤。 几人当即失神:“这可如何是好?这条路走不通了?” 钱家老人摇摇头:“走不通,死路一条。目下,唯有应天,唯有在朝堂上了断此事!” …… “孤要回京!” 衙门里,朱允熥望着赶回来的夏原吉,忽的开口说了一句。 夏原吉当即不解:“殿下要回京?” 朱允熥点点头:“浙江道有二叔在,没人敢到他那里置喙。汤醴领兵坐镇浙江,推行清田,登记造册浙江道田亩总数,坐商行商之数,你自可安然进行。” “可朝中……”朱允熥眼睛里终于是露出了一丝忧虑,这是夏原吉从未见到过的:“于此事,只有朝中不乱,天下才不会乱!” 夏原吉点点头,小声问道:“殿下何时回京?” “即刻回京!” ………… 求月票啦~~~~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嫡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嫡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嫡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嫡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