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这里是大明帝国!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嫡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这里是大明帝国!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孤欲行秦法军功爵。”\n\n朱允的声音回荡在因为上直亲军卫首次对阵后军都督府获胜,而疯狂了的橄榄球场上。\n\n周围京军诸营官兵的呼喊声和愤怒的咆孝声,汇聚在一起轰鸣不断。\n\n然而,朱允的声音却是清清楚楚的落进了在场功勋武将们的耳中。\n\n秦法严苛,总结而言便是以法为本,严刑峻罚。\n\n而秦军功爵,则是在严苛的秦法之下,维系着先秦得以奋六世之余烈,终于始皇帝一统天下。\n\n秦军功爵,是以功绩定天下臣民功过。\n\n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n\n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n\n看台上,皆为国朝功勋,自是清楚秦军功爵是如何运行存在的。\n\n而此刻皇太孙当众说大明要复行秦军功爵,第一条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自是要推行的。\n\n至于第二条宗室之论,倒是在场众人不敢询问的事情。\n\n大明要复行秦法军功爵,若是不能取得在场功勋武将们的支持,则必然推行不了。\n\n朱允给足了在京功勋们思考的时间。\n\n他则是继续道:“秦之军功爵,以军功论爵,无功者不得受爵,如此一来,诸位叔伯家中子弟,日后便都要去疆场上亲自打拼事业了。\n\n孤心知诸位叔伯会有此等考虑,国朝是否又会夺了诸位开国那些年浴血奋战打拼出来的世袭罔替。\n\n孤在这里可以承诺,诸位叔伯的爵位,无大逆谋反之罪,朝廷不会夺了。但诸位叔伯家的子弟后人,往后若是想要再入军中领兵,则必须要走一遭讲武堂。三年为期,而后授总旗官,让他们自己在军中打拼吧,这样的家底才算得上扎实。”\n\n世袭罔替的爵位不会丢,只不过是将家中的小子们丢进讲武堂打磨三年,再以总旗官的身份进入军中打拼。\n\n虽然过程复杂了些,但在场这些从大明开国那血雨之中走出来的功勋武将们,并没有表达反对。\n\n他们依旧有着战场之上的血腥。\n\n他们依旧认为,好儿郎就该自己去拼搏一份事业。\n\n朱允又道:“往后,大明的军队凡有军功,授田百亩一下,则置于现今一十四道之内。若军功远超百亩,则授予新征之地上。我大明不妨有万户侯出现,若是这世间若有的土地之上,都有我大明万户侯的存在,大明万世基业可成也!”\n\n帝国是什么?\n\n帝国是拥有一支忠心且强大的军事力量,总是保持着对外开拓的精神和意志。\n\n文官内耗,武将夺权。\n\n当中原扩张到现如今这等极限之后,历朝历代总是会因为内部资源的争夺,而进入到内部斗争和不断的消耗之中。\n\n资源相对的日益减少,加剧所有阶层的利益争夺强度。\n\n百姓成了最无辜的存在。\n\n只需要一场灾难,亦或是一场人祸,便是天下大乱,千里狼烟。\n\n如今大明朝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和方向。\n\n文官正在被压制,属于那些儒家士绅,读书功名之辈的优待被取消。\n\n给功勋武将和天下的士卒灌输对外开拓的意志,保持大明资源的正增长。\n\n这是朱允数年来,想到的最佳的解决办法。\n\n或为一时之策,或被后人破坏,至少眼下是最佳的选择。\n\n至于更深的革新,朱允很清楚,在当下中原生产力前提之下,是绝不可能完成的。\n\n一切都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n\n这是根本。\n\n朱允在给功勋们安心,常森轻咳一声,转过头看向身边的多年同袍们。\n\n他需要给这些人一个警告。\n\n常森沉声开口:“殿下之言,臣等晓得,深以为然,大明兴,则臣等兴。后辈若是无能,便自去享那高门之内的寻常富贵。若为人先,自该去外头打拼,自己挣回来。父辈的功劳是父辈的,后人的富贵日子,该是后人思量的。”\n\n常森说的很不客气,只差指着在场的功勋武将们鼻子,告诉他们不要妄图后人能靠着前辈的功劳安享富贵。\n\n朱寿、桑敬等人连连开口承诺,附议之声接连不断。\n\n如今已经说到这里,太孙殿下的意图很明显了。\n\n朝廷有意往外头继续开疆拓土,或是征讨。\n\n朝廷功勋也不必再想安乐富贵,想要富贵就去打拼,军中凡是有志向的人,也自可打拼一番事业,出人头地。\n\n朱允含笑接话道:“此番复行秦法军功爵,五军都督府之上,孤已奏请,复设大都督府,总领五军都督府,入武英殿,值于文渊阁,与朝臣共商军国之事。\n\n兵部日后,便只责成于征辟士卒,兵械制造,军户人家也该要改一改,手无缚鸡之力者,安能入我威武明军乎?”\n\n复行秦法军功爵,则大明如今的户籍制度必然是要更改的。\n\n老爷子开国之初的户籍制度,有着当时的决定性因素,却并不适用于万世之大明。\n\n有那军功爵在,明军不愁无人入伍。\n\n到时候,朝廷宣旨册封,传缴地方知晓,届时百姓观那军中士卒,纷纷受封领地,自然人人心向军务。\n\n一旦所有人都发现,在中原之外还有数不尽的好处可以得到。\n\n即便交趾道等地在中原人看来是穷山恶水、瘴气毒虫遍地,也不会让他们心生畏惧。\n\n即便西域万里之遥,沙漠戈壁阻断坦途,也不能阻止人们的脚步。就如波涛汹涌的大洋,有着无尽的深渊危险,却也有数不尽的财富,趋势着人们踏上帆板,深入大洋。\n\n将大明从内卷调转为对外开拓,转移更多的内部矛盾,借助对外开拓来缓解调整抚平内部矛盾,只要这个大明永远帝国,自可永远强盛。\n\n看台上的功勋武将们,呼吸在加重,脸色逐渐涨红起来。\n\n皇太孙殿下的话语,还萦绕在他们的耳畔。\n\n复设大都督府,总领五军都督府,入武英殿,值文渊阁,改兵部。\n\n这一样样的革新之举,一样样的改变,无不在冲击着在场的功勋武将们。\n\n过往,大明功勋武将的地位,一切都来自于皇帝的信任,却又处处受到文官们的制约,将士考功、操练、粮草、军械,皆被文官把控。\n\n可如今不一样了。\n\n复设大都督府,那便是将整个大明的百万雄师再次绑在了一起。入值武英殿、文渊阁,大明的功勋武将们,第一次在朝堂政治上明确有了和文官们同等的地位,军机社稷。\n\n匹夫,除却豪情壮志,亦有社稷黎庶。\n\n大老看台上的动向,终于是引来了球场上今日在座看球的京军诸营官兵们的注意。\n\n原先因为上直亲军卫大爆冷门,与后军都督府对阵获胜,而诧异万分,呼啸不断的官兵们,好似是一个传染两,引得满场官兵悄然收敛动静,默默侧目转头,望向高台。\n\n如何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n\n又该如何避免大明从文官党争,转变成为藩镇割据,再复前朝故事?\n\n朱允正在思考着这样的问题,防范潜在的危险。\n\n“臣等身为明将,受陛下恩典,起于微末乡野之间,能有今朝之荣,惠及子孙,皆乃国家之泽。殿下雄心壮志,欲开国家万世基业,万年太平。\n\n臣等无能,素日无书,只知兵阵之上,将有令卒必从。今日殿下欲为大明万世基业,复行秦法军功爵,臣等伏耳尊听,唯以殿下之志,为臣等此生之志。\n\n臣等无圣贤功德,唯有匹夫之勇。若殿下不弃,臣等当以马革裹尸而还之志,以成大明万世之基业。”\n\n徽先伯桑敬再次抢先,紧抱双拳,气势豪迈、掷地有声的开口许诺。\n\n本就输了赌局的舳舻侯朱寿,心中不禁懊恼起来。\n\n自己输了赌局无所谓,现在知晓皇太孙殿下是要复行秦法军功爵,要革新明军,讲武堂今日又被屡次提到。\n\n加之又多次提及,功勋将门子弟入学讲武堂三年,天下将校考核入学讲武堂。恐怕往后讲武堂在朝廷里的地位,将会一日不一同了。\n\n此刻的朱寿反倒是希望,自己那三个月的讲武堂坐授之事,能够更长一点,做那投先动快子的人。\n\n他只是懊恼,怎得今日什么事都能被桑敬给抢了先。\n\n此刻朱寿懊恼不已,懊悔自己的嘴笨,想了半响,他只能是重重咳嗽一声,引来众人瞩目之后,他脸色又变得涨红了起来。\n\n半响的功夫之后,朱寿方才支支吾吾的高声开口道:“臣也一样!”\n\n原本已经被朱允那复行秦法军功爵之事,而吓得脸色发白的年轻知事官王信陵,听到舳舻侯这等言语,强忍不住的让笑声从牙齿缝里逃了出来。\n\n年轻人的笑声并没有影响到高台上的人们。\n\n在朱寿之后,余下的功勋武将们则显得自然了不少。\n\n“臣等复奏,臣等当以马革裹尸而还之志,以成大明万世之基业。”\n\n朱允面带微笑,默默的注视着眼前统领大明百万雄师的功勋武将们。\n\n他抬起头,看着明明球赛已经结束,但却没有一个人离场的球场周遭看台。\n\n那是数不尽的京军官兵们,正在瞩目着这里。\n\n朱允挥挥衣袍,左臂背到身后,右手转动着那枚白玉扳指,轻步踏下台阶。\n\n“都起了吧。”\n\n而单膝跪拜在他面前的功勋武将们,则是抱紧双拳,默默的挪动开身子,为皇太孙殿下让出了一条路来。\n\n等到朱允从他们的身边走过之后,在场的功勋武将们方才缓缓起身,转身注视着朱允的背影。\n\n朱允一步一步的踏下,到了高台的最前方。\n\n他的双手轻轻的搭在了高台边缘的栏杆之上,目光从球场的一头看到了另一头。\n\n“大明,今日复行秦法军功爵。”\n\n橄榄球场很大,可容万余官兵,然而此刻周遭寂静无声,只有朱允并不算大的声音,清晰的回荡在整个球场上空。\n\n肉眼可见的,那万余京军官兵的目光开始发生了改变。\n\n朱允继续道:“陈胜昔年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孤今日在这里只说一句,大明今日复秦法军功爵,尔等拿了军功来,大明有底气为尔封王。”\n\n封王。\n\n这是所有武人的终极梦想。\n\n有中山武宁王、开平忠武王专美于前,试问大明哪一个军中武人,不想封王,哪怕是死后追封。\n\n以军功授王爵,坐镇社稷安宁,享无上光荣。\n\n朱允仅仅只是一句尔等封王,整个球场上虽然还是一片寂静,却又变得无比热潮起来。\n\n常森目光烁烁,那句封王可不在自己知晓的范畴之内啊。\n\n如山岭一般站在高台上,在朱允身后的功勋武将们,尚未从原先的激动之中平复下来,那一句封王便再一次的在他们的心中激起千层浪。\n\n若说封王,他们这些本就有功勋爵位在身的人,才是最容易得到的。\n\n朱允面上始终带着微笑,他缓缓的举起右臂,高悬在半空之中,而后在万余京军官兵的注视下,重重的落下,砸在自己的胸膛之上。\n\n那一下击胸所发出的闷响声,远远的传了出去。\n\n“明军威武!”\n\n朱允一声呼啸,从胸腔之下强有力的迸发而出。\n\n“大明威武!”\n\n“大明威武!”\n\n“大明威武!”\n\n回应当朝监国皇太孙的是那万余官兵的高呼声。\n\n大明威武之声,在球场上一声衔接着一声,后一声紧追前一声,久久不肯平息。\n\n嘹亮的呼啸声,在球场上汇聚,犹如一柄灌注神力的利箭,从地面设想九天之上,引来满城瞩目。\n\n便是局势紧张的洪武门前,也因为那西城的动静,而纷纷侧目观望,目露好奇。\n\n朱允将握成拳的右手从胸口上放下,轻轻的拍在了身前的栏杆之上。\n\n官兵们的呼啸声,还未停歇,一直萦绕在朱允的耳边。\n\n不远处的讲武堂里,更多的武生们闻讯赶了过来。\n\n今日未曾露面的燕世子朱高炽和秦世子朱尚炳二人,从角落里出现在了朱允的身边。\n\n朱尚炳望着球场上的呼啸声,若非自己宗室身份,他很想也参与其中。\n\n而在他身边的朱高炽,则是双手兜在一起,颔首站在朱允身边。\n\n“爷爷的旨意,快要发到洪武门前了。”\n\n“税署已经会同锦衣卫,开始奔赴各地,再次复查田亩,力争能配合复行军功爵一事,安抚诸军,赏赐功臣,以定天下安宁。”\n\n朱允默默的点着头,回过头看向小胖。\n\n他满面笑容,如春风一般。\n\n“炽哥儿,你看到了吗?”\n\n“嗯?”\n\n“这里是大明帝国!”\n\n………………\n\n?月票??推荐票?\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嫡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嫡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嫡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嫡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