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如此高效的大明官府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嫡子第五百五十二章 如此高效的大明官府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这帮关外前元余孽,最大的作用不过是打头阵罢了。\n\n刘宗圣的眼底闪过一缕轻蔑。\n\n三十年前这帮人被赶出中原,他们就失去了再次南下入主中原的机会了。\n\n三十年前没有守住中原江山,三十年后的今天,他们也不可能夺下中原。\n\n跟随在阿布身后的阿卜只俺眯着双眼。\n\n身边的这些明人让他感觉很不舒服。\n\n在草原上不论发生什么事情,勇武的长生天子民,只会选择握着刀骑在马背上解决所有发生的事情。\n\n而不是和这些奸诈狡猾的明人一样。\n\n如果明人能少些计谋该多好。\n\n阿卜只俺在心中幻想着。\n\n要是明人能少些聪明,以明人那副孱弱的身躯,绝无可能挡得住强壮长生天子民。\n\n阿鲁台却是好似有所察觉,回头看了一眼儿子,眼底露出一丝责备。\n\n阿卜只俺赶忙低下头。\n\n阿鲁台心中哼哼了一声。\n\n如同狡诈孱弱的明人一样,草原上的部族子民们勇武却目空一切。\n\n明人已经教给了长生天子民,该如何夺取并占据中原江山,只是一代代的可汗似乎只关注麾下的武士们是否勇武。\n\n想要重回中原,在保留长生天子民勇武时,必须要学会明人的行为方式。\n\n阿鲁台很清楚这座李府大院阁楼上的明人,对自己这一行人的心思和想法是怎样的。\n\n用明人的来说,他们在驱狼吞虎。\n\n可是啊,现在的元人,已经不是当初的元人了。\n\n阿鲁台目光幽幽,将视线从城中那片大火区域移向北边那座有着巍峨高墙和恢宏琉璃瓦的晋王府。\n\n在大明晋王生辰之日,自己将指挥着部族最强壮的勇武冲入晋王府,趁乱将大明的皇太孙和晋王掳走。\n\n阿鲁台悄无声息的低下了头,将双眼藏在阴影之中,望向李文相和刘宗圣二人。\n\n这两个明人在想着绑走大明的皇太孙和晋王,自己又何尝不想。\n\n他们以为自己这一次来,只是想要趁大明内乱的时候,从中原劫掠一些粮草物资回草原吧。\n\n可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打算啊。\n\n阿鲁台不由想到了中原人的另一句话。\n\n一切,只等着晋王生辰之日到来。\n\n……\n\n“螳螂捕蝉,黄雀在后。”\n\n黑漆漆的小院里,朱允没了看火海的心情,转身回到了相对暖和很多的地窖里,面对着朱允等人幽幽开口。\n\n在地道出口,终于是闻讯赶来的高仰止,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满盯着私自进城的皇太孙。\n\n朱允瞅了一眼对方,随后继续道:“这座太原城里,究竟谁是蝉,谁是螳螂,谁又会是黄雀?”\n\n高仰止闷闷道:“殿下若是再做这等冒险之举,臣不知那黄雀和螳螂会是谁,但臣一定知道那只蝉会是谁。”\n\n“你别这么紧张。”朱允有些无奈,摇头道:“总是要亲眼看看城里究竟出了什么事情才能安心入睡。”\n\n高仰止皱着眉,看向缩在一块儿的地窖二人组。\n\n朱允和张辉两人,本来就弯腰蹲在墙根下,见到这位不怒自威的帝国最年轻的内阁大臣,用那双眼睛透着审慎目光的看过来,不由又向后缩了缩。\n\n瞧着两人的模样,高仰止无奈的轻叹道:“太原城官府架阁库被焚,张辉他们定然会在明日开城门之前禀告殿下的。在晋王府三护卫不曾返回太原城,殿下的各项布局不曾落定之前,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n\n这种重臣劝谏之言,朱允没法发怒。\n\n队伍越来越大了,也越来越不好带了。\n\n不光要考虑得失,还要考虑队伍里所有人的想法。\n\n维护帝国皇室的统治权,继而革新天下社稷,需要的是高仰止他们这些人当差办事。\n\n朱允点点头,不曾说自己错了之类的话,只是开口说:“晋王叔生辰之前,孤绝不再入太原城。”\n\n得到了肯定的回答,高仰止总算是松了一口气。\n\n他态度也缓和了一些,转口道:“望殿下宽恕,臣非僭越,乃是殿下千金之躯干系重大,事关社稷国本。\n\n譬如今夜,臣可入城,臣亦可死,然殿下绝不可临危。\n\n固臣之一死,能使殿下安然,臣愿死之。”\n\n朱允目光闪烁,无奈道:“还没到要你死的时候,这就回营。”\n\n高仰止点点头,侧身站在了地道口。\n\n孙成、田麦两人当即便开始组织人手,准备护送朱允出城回营。\n\n“等下。”\n\n朱允却是忽然出声,叫住了已经走到地道口的朱允。\n\n朱允回头看了过来。\n\n只见蹲在墙根下的朱允珊珊一笑,开口询问道:“那等天亮了,这太原城里的事情……”\n\n“这城里的雪也积的有些厚了,且等着天亮让太原城多几分颜色吧。”\n\n朱允笑了两下,丢下一句话,便弯着腰钻进了地道里。\n\n眨眼间,地窖里便只剩下了朱允和张辉两人。\n\n望着原本还挤满了人的地窖现在变得空荡荡的,朱允侧目看向身边的张辉。\n\n“我知道老三是个靠谱的人,但你说等天亮了,那事情真的能办好?”\n\n张辉对眼前这个白痴翻了翻白眼:“事情是你提的,殿下也点头应允了,你现在问这个问题?”\n\n朱允双手撑着膝盖,将自己的屁股挪到一张凳子上,望着傻子张辉,轻叹了一声。\n\n“现在城里有晋商和白莲教一万多人,咱们也知道他们还召集各处白莲教教众赶来太原城。\n\n还有鞑靼部的人悄悄的进了太原城,李文相、刘宗圣他们还准备挑动山西道境内那十数万倭工起事造反。”\n\n朱允低沉的说着,将山西道和太原城现如今的局面一个一个的点出来。\n\n他目光凝重道:“他们的准备,咱们现在都知道。但我总是觉得,他们肯定还有我不知道的后手。”\n\n张辉皱眉道:“可是你说的这个后手,究竟在哪里?”\n\n这人真的是个白痴。\n\n朱允在心中再一次对张辉的白痴印象记上一分。\n\n他有些无语道:“我要是知道,就不会在这里和你叨叨了。”\n\n张辉眨眨眼,张了张嘴。\n\n随后,他勐的一挥衣袖。\n\n“话不投机半句多!”\n\n郁郁的说完之后,张辉带着满腔的愠怒,同样是钻进了黑漆漆的地道里。\n\n朱允望着张辉在地道中消失的背影,闷闷道:“他还不乐意了?”\n\n滴咕了一声,朱允打了个哈气。\n\n他半蹲着腰张开双臂,伸手抓着梯子爬出地窖。\n\n钻出地窖,朱允不禁打了一个寒颤。\n\n紧了紧身上的衣裳,朱允低着头弯着腰,向着四周张望了一圈。\n\n地上原先因为锦衣卫留下的脚印,这时候也因为那不曾停下的大雪而消失的无影无踪。\n\n朱允快步钻进屋子里。\n\n随后蹑手蹑脚的在外屋脱下身上的衣物,凑到在墙壁上开了洞的火炉旁,将自己整个身体烤的暖了一些,这才压着脚步走进了里屋。\n\n借着窗户外面钻进来的光亮,朱允看了一眼床榻,这才放下心来,小心翼翼的掀开被褥。\n\n他正准备钻进被子里。\n\n便见原本背对着自己的秋娘,这时候忽然转过身。\n\n黑暗中,秋娘眨动着她那双明亮的双眼。\n\n“吵醒你了?”\n\n朱允自责的说着。\n\n秋娘眨眨眼,摇摇头:“刚刚来家里的是那个人?”\n\n朱允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你一直没睡着?”\n\n“有些睡不着。”\n\n屋子里,秋娘的声音细小而轻柔。\n\n朱允钻进被子里,将秋娘身上的被褥压实,凑在面前轻声道:“再等等,再等等我们就回江南,回家里去。”\n\n“凤阳不算江南。”\n\n“应天是江南。”朱允的眼里露出几分心痛,安慰道:“等过了年,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就在江南了。”\n\n“江南都有什么?”\n\n“江南啊……雨前的新茶总是沁人心扉,夏天坐舟采荷最好,秋天的午后暖洋洋的出门走走最佳,冬日里自然是围炉煮茶吃些烤物。”\n\n“二郎会带着我一起的吧。”\n\n“会的,一定会的。一年四季,一生一世。”\n\n“那我困了。”\n\n“睡吧。”\n\n……\n\n官府架阁库的火,烧了整整一夜。\n\n快要天亮的时候因为实在是没有东西可以烧了,这场火才终于是有些不甘心的熄灭了。\n\n等到天亮时,从昨日一直下到现在的雪,也终于停了。\n\n乌云散去,满天朝阳,晨光洒在大地上,照射在雪地上,让天地之间变得比往日更加明亮纯净。\n\n只是进了太原城,到了官府架阁库附近。\n\n不曾到架阁库,那满地洁白的积雪,早就变得漆黑一片,落满灰尘。\n\n三座官府衙门旁,两座架阁库已经变成了满地废墟。\n\n烧透了的木头,随时都会断裂崩塌,让废墟的高度一次次的降低。\n\n废墟下面存留着的热量,还在不断的向外扩散着,让周围存不下半点积雪。\n\n融化了的雪水,从屋檐上低落下来。\n\n滴滴答答的,响个不停。\n\n在这片废墟中,聚集着一大群的人。\n\n青灰色的吏服,青绿官袍。\n\n在这一大群人里面,几名身穿吏服的官府皂吏被五花大绑扣着跪在地上。\n\n几名红袍站在近前,官袍上沾着灰尘,洁白的靴子被雪水染黑打湿。\n\n长孙贡满脸阴沉,双手藏在袖中,背在身后。\n\n和他一样的,是在他身边的山西道按察使司按察使周云坤,山西道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柳良,太原府知府宋胜贵,阳曲县县令岳兴会。\n\n这些都是太原城里各司衙门的主官。\n\n在他们的身后,则是各自衙门的属官。\n\n“架阁库,乃地方、朝堂一应军政存档之地,干系一地长治久安,民生百业。\n\n而今山西道布政使司架阁库被焚,太原府、阳曲县架阁库被焚。\n\n干系重大,罪不可恕。”\n\n山西道按察使司按察使周云坤脸色阴沉,语气冰冷的说着话。\n\n山西道都指挥使柳良低声道:“城门开了,太孙殿下定然会知晓昨夜城中这场大火的缘由。”\n\n长孙贡黑着脸。\n\n他的脸是真的黑了,因为这是昨夜从望汾楼赶过来后,被那漫天票下的灰尽落在脸上所致。\n\n而他也没有将其清洗掉。\n\n长孙贡黑着脸,冷声道:“臬台都查清了?”\n\n周云坤点点头,冷着脸看着跪在地上被绑着的几人:“按察使司衙门已查明,昨夜官府架阁库所生大火真相。乃是因为这几个蠹虫贪图取暖,在库房之中点燃炭火。是夜又瞌睡不止,渎职懈怠,擅离值守。所生火炉倒地,引燃库房,方才导致这场大火。”\n\n那跪在地上的几人,当即噗通一声,匍匐在了地上。\n\n“小的知罪,小的罪该万死。”\n\n“还请臬台宽恕。”\n\n“藩台留小的一命。”\n\n“小的知错,再也不犯了……”\n\n“……”\n\n废墟上的人群里,响起一阵求饶声。\n\n长孙贡黑着脸,愤恨道:“地方官府架阁库便好似那玄武湖上的黄册库。如今架阁库被焚,尔等还妄图活命?”\n\n他脸色阴沉,转头看向周云坤:“架阁库因小吏渎职被焚,臬台处定以何罪,何以惩处?”\n\n周云坤眼角余光扫向跪在地上的几人。\n\n冷声开口:“架阁库干系重大,涉及地方,今日被焚,小吏之错,当以重典。按察使司议定,当斩立决,三族流放三千里。”\n\n长孙贡立马接过话:“来人,斩了这几人。按察使司整理定罪,布政使司奏报皇太孙行在。”\n\n执掌山西的藩台老爷一声令下。\n\n当即便有几名凶神恶煞、如狼似虎的带刀差役冲了出来,将那几名看管架阁库的皂吏给拖走。\n\n少顷,不远处便传来了几道凄厉的惨叫声。\n\n山西道布政使司衙门左参政郭玉闯,在长孙贡身后低声道:“回禀藩台,奏疏以写好,下官这就派人送至城外太孙行在。”\n\n长孙贡望着时不时发出轰塌声,冒出黑烟的架阁库废墟,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n\n“去。”\n\n一刻钟的时间。\n\n太原北城外,行在大营。\n\n高仰止望着山西道布政使司衙门派来的差役远离的背影,折身回到中军大帐内。\n\n帐内,一应北巡文臣武将,尽数齐聚在此。\n\n高坐军中白虎椅的朱允脸色阴沉。\n\n他的手中正捏着一份山西道布政使司送过来的奏疏。\n\n将奏疏丢在桉上。\n\n朱允冷笑了两下。\n\n“孤从未想到过,我大明的官府办事查桉,竟然能如此高效啊!”\n\n………………\n\n月票推荐票\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嫡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嫡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嫡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嫡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