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卷着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的银幕年华第19章 卷着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舞台戏台上的事儿,邱佩甯熟悉,可是这些冰冷的机器,与她就相隔十万八千里远了。 唐秦对录音棚里的事儿看来门儿清,可是当着杨洁导演的面儿他怎么不提? “懂机器不一定会配音,我还得看你配音的成色。”冯景山终于开始与唐秦说话,因为作为配音演员来说,不是说声音本身好听就可以了。 配音是一门技术活儿,如何运用声音、如何将声音恰到好处地呈现、声音与人物是否相符,这些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这就好比说声音好听的人,他不一定会唱歌。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人,天生的嗓音非常棒,洪亮的膛音非常有质感,可是一唱起歌来,仍然会五音不全。 配音也是一样的道理。 “你的声音我听过了,只能说还成吧,嗯,”他在桌上翻找着剧本,“这是除妖乌鸡国里宝林禅寺一场戏,里坡老师和李扬给你配,嗯,我这关过不了,杨导那关肯定也过不了,你也别瞎耽误功夫了,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台里和杨导等着审录音呢,我前面找人耽误的功夫就已经够多的了……” 他给了唐秦十分钟的准备时间,如果不行,就是给唐秦十个小时准备也不成。 其实,说这些话,冯景山里外就一个意思,你打哪来还是回哪去,别在我这儿瞎耽误我的功夫! 虽说慢工出细活儿,可是时间不等人, 戏中唐秦的声音太亮,不圆润,光是声音好听,人物是立不住的,并且开始时气息不行,力度不够,就照这样子,他这一关肯定是过不了的。 “冯老师,可以了。” 十分钟后,唐秦放下手里的剧本。 “你背下剧本了?” 冯景山很诧异,全BJ城的四五十号棚虫,把台词背好再开始配音的,寥寥无几。一般人配音都是拿着稿子,边配边画杠儿。 这还不是正式配音,是在试音。 就冲唐秦这份极其认真的态度,刚才饰演高老太的李文玲当场就挑了大拇指。 里坡老师和李扬也有些诧异,这份认真的态度,让两人不敢托大,况且,人家十分钟就把台词全记住了,二人不敢怠慢,都放下剧本。 下面,三人就要配一出到乌鸡国寺院借宿的场景来。 “师父,你看这是什么寺院哪?”里坡的声音,音色好,气口儿恰如其分,他经常给电影配音,对于这个分寸掌握的很好。 并且,里坡这种嗓子里像含着东西似的、圆润的感觉,听着就是猪八戒。 邱佩甯这个外行也听了出来,她不由担心看一眼唐秦,唐秦面却已好象唐僧附体,又是一幅高僧模样。 冯景山当然也很满意里坡,里坡还没来的时候,马德华自己配了一集。 他配的其实还可以,人物感觉是对的,但戏曲舞台上的小花脸味儿很明显。 可杨导就怕这个,戏曲舞台的东西一旦出来了,就不是日常生活里的感觉了。 “噢,这是乌鸡国的皇家寺院。”唐秦的声音。 说到寺院二字,敬意十足,声音悠长,还有韵味。 不对啊,这不是带子里唐秦的声音? 冯景山一愣,可是马上明白了,唐秦的声音还是本声原音,但已是“化过妆”的声音,化过妆的声音与本音应用自如。 可是他的声音里,一名高僧的人设,已经稳稳立住了。 里坡老师道,“师兄,有好吃好喝的,师父,叫我去借宿吧。”这一句,里坡一配,立马就不一样了,这才是一个贪吃的猪的声音。 “哎,八戒,你嘴脸丑陋,言语鲁莽,不要得罪了本寺僧人,还是为师前去借宿。”唐秦脸上一脸郑重,虽在说着徒弟,却好似又心疼徒弟。 声色圆润,声音本身足以能撑住这个角色。 只听到第二句,冯景山已经决定,要用唐秦了。 现在,搞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拍戏时唐秦的声音与现在唐秦的声音判若两人。 一个声音最后时有些短促,一个声音气息悠长,一个虽然声音不够圆润,一个圆润得就象剥了皮的葡萄似的…… 李扬猴里猴气,“还是让师父前去吧,师父——” 李扬在这一句加了几个语气助词,冯景山以为,加的“是地方”,像“嗯、啊、是吧”这种水词儿加不好是噪音,加好了是戏中戏、是精华。 可是,虽然在里坡和李扬这样的配音高手跟前,唐秦仍能不落下风。 下面就是唐僧进入寺院,迎面就碰上了院主。 “院主,弟子有礼了——” “你这和尚,哪里来的呀?” “弟子是东土大唐驾下差来,上西天拜佛求经去的,今到宝方,求借一宿。” “此乃皇家寺院,只接纳皇亲国戚,不收留游方僧人,你还是到别处去吧。” “院主,如今天色已晚,还望院主行个方便。” “你这和尚好不啰嗦,我说过不收留游方僧人……” 最后一句,冯景山要看的就是最后一句,这里,唐僧在遭拒后,有愤怒,可是他是高僧,心境要平和,但也要表达出不满来。 原来这一集有汪粤的配音,汪粤是电影演员,他的语音、语速电影节奏比较强。而唐僧是一种缓慢的感觉,凡是长句,节奏无形中就拉长了。汪粤配的节奏一快,就没有了师父的感觉,没有了佛家的感觉。 “院主,古人云,寺院道观都是我等方上人的馆驿,进山门就有三升米分,你为何不肯留我?” 唐秦只感觉自己的气在胸中直转,待说到不肯留我时,他有意用了托气。 托气,就是语言声音停止时,气不能马上放松,轻轻托住,随着气息变化,用气把字吐出来。 冯景山摇摇头,却点点头,说到这一句,试音就结束了,大家都在看着他,等着他的意见。 邱佩甯走近唐秦,看冯景山的样子,一直不说话,怕是唐秦的配音要悬。 “老冯这人,标准很高,你也别往心里去。”她在安慰唐秦,她总感觉那个迎风冒雪,跑步背诵橘园颂歌的年轻人,不该有这样的结局。 “老冯,人家小唐配完了,你倒是给个话儿啊。”李文玲也催促道。 “嗯,小唐,不错。”里坡老师笑道,唐秦的配音,鲜明生动亲切可亲,那种思想感情的细微变化,他体会得到,“老冯,你怎么不说话了?” 冯景山还在沉思。 哦,这一段处理得节奏比较强,用稍快一点的节奏用托气的方式,用气把字吐出来…… 气用到了,脸上全是戏! 虽然节奏稍快,但是托气吐字,气息悠长,他,还是那个大唐东土的得道高僧。 “齐活儿。”冯景山突然就蹦出一句话来,他又带头鼓起掌来。 “仔细听,小唐的声音很有董行佶老师的韵味,董老师,人艺的大拿,话剧界的朗诵之王!” 唐秦马上摆手,这夸奖,他怎么受得了! 他还是配音界的一名新人,现在,勉强够得上棚虫二字,或许,还要把棚字去掉! 这就成了? 邱佩甯倒很为唐秦高兴,努力向上的人,结局总不会太差。 可是,现在的结局是,她看到,冯景山抓住了唐秦的手,好象生怕他跑掉似的。 “唐秦同志,欢迎加入我们配音组。” 旁边给高老太配音的李文玲是认识嫦娥邱佩甯的,“小邱,这是哪里的演员?”BJ这四五十位棚虫她都认识,没有听说还有这么一位啊。 “他就是唐僧啊。”邱佩甯笑道,“我们剧组的唐僧,现在来给自己配音了。” 这也成? “何止是成,简直就是不二人选,得来,就您了。”冯景山是行家,再不用见BJ电影制片厂那位,他定了,“哎,你坐啊。” 邱佩甯马上道,“你这里哪有椅子啊。” “看我这地儿,”冯景山马上自责道,“坐我的椅子,就坐我的椅子,我说,小唐,你的声音前后我都听了,不能说是天差地别吧,这进步的速度,我都不敢相信,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郑榕老爷子不是在剧组里吗?”唐秦没有坐,仍是这么站着。 “你是郑老的徒弟?怎么不早说啊,那还试什么啊,那么多人想拜他为师,一个没收,就收了你一个,你得多大的造化啊……”冯景山嚷开了,非要让唐秦坐下不可。 郑榕老爷子舞台上全挂子的本事,台词和朗诵更是没得说。 还不是徒弟呢,唐秦心道,我要拜师,人家也不收啊。 看着唐秦坐在椅子上,不象常人都是倚在靠背上,人家腰部挺直,腰有力量,这可是配音演员的本事。 冯景昌更加高看唐秦一眼,“小唐,你看,你来了,我们前面试拍的除妖乌鸡国,杨导不满意,前面的活儿,我都给挑喽……”他现在是发现宝了,立马有了更高标准。 所谓“挑”,是行话,就是把原来配好的删掉,重新配。 “老冯,电话。”正说着,录音棚外有人喊,隔着几床棉被,声音听得清清楚楚。 电话是杨洁导演打来的,“老冯,配音的事儿得较真,我让小唐过去,可不是让你看我的面子照顾他。” “不是,不是,不是,”冯景山连说三个不是,“真不是,刚刚试完音,还没来得及给您打电话,人家小唐是真合适,再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 “真的吗?”杨洁导演表示怀疑,刚在WF开拍时还气息不足,这会子就成了最合适的人了? “真的,当然假不了,杨导,感谢你千里送唐秦,这省了我多少功夫,我保证你回来之前,把大部分录音配好,杨导,你这不是让我做恶人,是我做好人,谢谢了杨导……” 冯景山一个劲的感谢,倒让杨洁更加纳闷,短短几个月时间,这个唐秦,成精了? “算了,你认可,大致是不差的,你告诉小唐,在BJ等我,我们从杭州回BJ,全剧组把这一集的稿费结了。”她打算回BJ,亲耳听一听唐秦的录音。 听说有稿费,冯景山更高兴,“哥几个,卷着,晚上我请大家吃大饼卷肉,里坡老师最爱这一口。”他高兴地回到录音棚,这是他的口头语,实际就是“开始”的意思。 天天就这么“卷着卷着”的,这拨儿人在一起高兴着呢。 “卷”到什么程度呢?后来全BJ配音界都说“卷”,后来上海那边儿也这么说了,都“卷”到上海去了,最远的都“卷”到XJ的配音班子里去了! “那我们就卷着!”唐秦笑道。 “哎,你怎么模仿我的声音……”冯景山惊讶道。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的银幕年华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的银幕年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的银幕年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的银幕年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