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见,烟火旧 第十八章那山那景那人(三)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锦绣之后山河见,烟火旧 第十八章那山那景那人(三)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第二日,几人早早的起身,跟着来往的商人旅客一同前往平仲山。 “你们知道吗?这平仲山啊,早年间来过一位大人物” 就在陈知命他们一旁,一个商人跟一旁的人谈论起了平仲山,而陈知命三人在一旁默默的听着。 “什么大人物?”另一位商人问道 “据说三城城主与花城二城主两人曾在此舞剑比试” “世人都知道三城主爱慕花城二城主,两人倒也是天作之合,可惜……”那人说道此不禁一脸惋惜。 “可惜什么?” 一旁有人问道 “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我也是前段时间偶然知晓,我与你们说,他日若有人问起,你们可别说是我说的” “你快说吧” 那人看大家都在等他开口,自己吊胃口的目的达到后也是解释道;“凌劫锋,剑雨城城主,一生视剑如命,性格孤傲,当年,有一人从剑雨城正门打到城主府,期间伤了很多民众,数百守军,而且还打伤了城主的数位弟子,而当时的城主正在闭关,那人来到城主闭关处,却被城主一击打成废人,出关后,城主到处游历,期间遇到了一个剑术卓越,相貌绝佳的女子,两人一见钟情,常常在一起比剑,期间那名女子说出自己的哥哥被人废掉,而当时的二城主就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帮助她,他说自己认识几个医术高明的大夫,所以主动提出去帮她哥哥看一看,而来到花城之后,他才知道眼前的女子就是花城的二城主,当见到她哥哥那一刻,他立马就认出来了眼前残废的男子就是前段时间被自己废掉的那人,而她的哥哥也第一时间认出了他,当得知自己喜欢的人就是把自己哥哥变成废人的凶手时,她的内心就已经崩溃了,而她的哥哥在看到他后急火攻心,没过几天便死去,临死前他逼着自己的妹妹答应自己绝不和剑雨城城主再有来往,但她虽因此答应不在见他,但还是心系对方,于是便来到了平仲山菩提寺为他祈福,似是缘分所致,她来这里时刚好遇到了同在此地的凌劫锋,两人没有交谈,只是一个来到山前剑舞,一个山上在剑舞,借这满山之叶做最后的告别” “好可惜”顾雯不禁叹息,她虽小,但这其中之事她也是了解一些。 陈知命没有言语。 没过一会儿,他们已经来到了平仲山脚下,此时抬头望去,满山杏黄。 “哇,好漂亮啊”顾雯和小丫头被眼前的美景惊得说不出话来,因为太美了,就连陈知命也忍不住夸赞。 平仲山脚下,有一谭湖水,湖水表面飘满了杏叶,还有一两只白鹤站在水边,那些商人旅客路过时都会朝湖里丢一枚铜钱,看着他们这个举动,顾雯不解的问道“他们这是干什么?” 一旁一个商人看到他们开口问道“小丫头,你们是第一次来这里吧?” “嗯,是的”顾雯老老实实的回答。 那商人一脸恍然道“怪不得,往湖里扔铜钱,是祈福的意思,这满山杏树如同满山金子,是为财,而这里则是门户,这铜钱如钥匙,代表开财门,合在一起呢,就是商人口中的年年生财,寓意生意兴隆,而在那些旅客眼中,就是另一番说法了” 顾雯好奇的追问道“那有什么不同吗?” 那商人接着解释道;“对于旅客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所以他们往里面扔铜钱,是希望自己的旅途顺顺利利的” “原来是这样的啊,谢谢叔叔告诉我们这些”顾雯跟那位商人道谢后便来到湖边,她学着那些人有模有样的丢出一枚铜钱,双手合十,嘴里低声喃喃道;“拜托拜托,我希望母亲能够原谅父亲,希望她能够开心,希望父亲能够平安,希望我们一家三口还能有相聚的那一天” 陈知命带着小丫头也来到了湖边,他看着正在虔心祈祷的顾雯,不知何故竟开口道;“会的,一定会的” 片刻后,顾雯起身,看着站在身后的两人,她微笑道;“走吧” 几人顺着山道上山,虽然风景好,但人也是真的多,其中形形色色什么人都有。 走了有一段时间后几人终于来到了仲山寺门前,只见寺门前站着一个光头和尚,他手里拿着扫帚,在寺门口来回的清扫落叶,那些商人旅客或是达官显贵,不管是进寺门,还是出寺门的,看到他的时候都会双手合十,以表尊重。 等到三人来到寺门前,也是学着其他人双手合十,谁料那和尚突然开口道“阿弥陀佛,三位小施主是第一次来吧” 顾雯回答道;“咦,大师好眼力,我们确实是第一次来” 那和尚又开口道“那三位小施主可要好好逛一逛这里,多看看,这里风景很美,虽年年如此,可给人的感觉可不是年年都美,所有人心思各异,我观三位小施主现在心性纯良,如此美景,留在此时方为最好” 陈知命上前询问道;“大师,此番美景,世间少有,不过最容易得的最不容易珍惜,所以仲山寺一年只开一次,想必方丈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我们既然来此,肯定是要好好逛一逛,不过大师所说的美景并非年年都美,小子猜测大师的意思是美景固然美,只是每个人的心性不同,若是心怀愤念,或是恶念,那看待事物自然也不同,大师让我们多看看,是因为我们现在还小,心里没有杂念,所以此时的美景正好,小子大胆猜测,如果有冒犯,还请大师见谅” 那和尚看向陈知命,点头说道;“小施主聪慧,不过这只是其一,此话还有一层道理,等日后,小施主若再回此地,届时,这其中之意,小施主自会明白”说完和尚便让到一旁。 来到寺里,映入眼帘的是一颗巨大的菩提树,看起来已经有百年历史了,树干上绑满了红绳,那些忠于爱情的男男女女来此都会在树干上绑上一根红绳,写上自己喜欢的人名字,绕过菩提树,就会看到一个巨大的香炉,里面插满了香,那些商人旅客来此都会去大殿求三柱香,再往后就是大殿,来到大殿,一座巨大的佛像出现在眼前,佛像前跪坐着几个人,他们有的求签,有的祈祷,陈知命坐在一个没人的地方开始画画,而顾雯则是拉着小丫头到处闲逛。 陈知命提笔,寺里木鱼轻响,笔墨落下,人间入画,有心者发现了他,觉得有趣便上前一观,这一看,便再也移不开目光。 他的画里出现了两个如花般美丽,如水般纯净的女孩,出现了佛前的虔诚一拜,有权者一拜野心,有势者一拜欲望,有罪者求度赎罪,无罪者求拜安康。 他的画里出现了满山杏黄,出现了小湖碧水,出现了寺门和尚。 往来客驻足望他,他的画里是来往客,他们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春秋,他们带着故事来到这里,拜了自己的佛,安了自己的心。 有人花高价买他的画,但他没有卖,因为此行他带的画纸不多,自己都不知能否画完这景,他可舍不得卖。 少年执笔,人间烟雨,来往旅客有人在陈知命身旁讲起了自己见过的一些美景,经历的一些事,有人开头,便陆续的有更多人在哪里述说,越来越多的人围拢过来,只为听一听这些来自各地的故事,各处的烟雨,那人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给陈知命提供灵感,毕竟陈知命的画功摆在那里,谁能想到会引发这一场来自各地旅人的故事分享,但也让陈知命因此对这天下更多了解了一些,比如花城的万花盛会,千灯节,姑苏的烟雨过江,云镇的清涟河,千年古巷。 旁晚时分,游客散去,陈知命他们因为还小,所以留在了寺里,他来到大殿前,看见了白天那个站在寺门前的和尚。 和尚很老,看起来快有百岁了,老和尚依旧是在打扫地面的落叶,陈知命问他,做了多久的和尚,和尚说,做了几十年了,陈知命又问他为何出家,老和尚回答,自己罪孽太深。 老和尚守在寺里几十年了,陈知命跟他说了自己的见解,觉得老和尚这是画地为牢,走不出自己给自己加附的枷锁,不如去天下看看,走一里路,行一里善。 老和尚若有所思 第二日,陈知命没有看到老和尚,但却看到了寺里的方丈,他来到陈知命面前向他道谢,他说多谢陈知命一语点醒了他的师弟,让他走出了困着自己多年的牢笼。 如今师弟终于踏出了这个待了几十年不敢踏出一步的地方,走出来寺庙,走出了此山。 陈知命问方丈,老和尚去了哪里。 方丈说,路在脚下,不问去处,只求走一里路,行一里善。 方丈看陈知命的手猜到了陈知命这是一双弹琴的手,于是在陈知命临行前送给他一本琴谱,说是多年前故友所赠,如今他赠与陈知命,也算是没有辜负故友,陈知命没有拒绝,只是趁方丈不注意时捐了些许香火钱,并且留下了一张画作,画里,有寺,有山,有水,有树,还有一个扫地的老和尚。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锦绣之后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锦绣之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锦绣之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锦绣之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