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圣进士、赐进士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苍守夜人第174章 圣进士、赐进士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他没有拿下林苏,林苏已经进入了彩虹桥,他甚至来不及展开第二击。 而且他做下这种事情,别人不知道,林苏自己却是知道的,他最后的这一眼,让张文远突然想到了京城大儒李平波曾经说过的那句话:白衣染血去,他年知是谁? 此人目前还很弱小,但他很快就会变得强大,也许三日后,他从试场出来时,已经跟他一个级别了。 一旦他变得强大,谁又能再压制于他? 还有,张宏…… 张文远目光一落,就看到了身边的张宏,张宏脸色一片惨白,父亲失手了,他完了! 圣家联姻,也完了! 这一番交手,林苏身边的人全都不知道。 林佳良道:“三弟,休要逞口舌之利,踏过殿试路,来日方长。” 他还以为三弟想在考前,跟张文远来一番言语交锋的,以三弟的口才,他可以让张文远很难堪,但这完全没必要。 但他没想到,就在刚才,张文远跟林苏已经有过一次交锋,这交锋,远不是口舌交锋可比,而是真正的生死战。 林苏深深吸口气:“走吧!” 彩虹桥内,接引之舟出现,试子登舟,穿云而起,直落贡院…… 张文远手一起,抓住张宏,在张宏一声凄惨大呼“不”中,穿空而起,落在自己的书房。 “爹爹……”张宏大哭。他已经正式确定不能参加科考,这一记重锤让这个风华正茂的书生真正知道了世事的残酷。 呼地一声,大风起,张宏被吹出了书房。 他的官印猛地一亮,秦放翁的身影出现:“张兄,你不是说过,必能将其阻断于科考之外吗?为何他顺利入场?……” 张文远冷冷地看着他,一句话都没说。 “张兄,到底怎么回事?你说话!”秦放翁也急了。 “我已尽力!”张文远缓缓吐出四个字,再没有了下文。 秦放翁瞅着他颤抖的头发,终是不忍:“张兄,我也知道你已尽力,现在咱们也只能寄希望于最后一道关卡了,只要他不能踏足前八十一,就还有机会!” 张文远的眼睛慢慢亮了。 对啊,还有一道关卡! 什么关卡? 进士关! 殿试进士分两种,一种是圣殿直接录取的,每一届只有八十一人,这八十一人称为“圣进士”,是进士中含金量最高的。 大苍国四十州,每州每届都有200人至800人中举,拥有了殿试资格,加起来有上万人。 还得加上前些年拥有资格却没有中试的“留级生”。 这留级生的队伍就庞大了,足有十万之众,全都是历届殿试落榜之人,也就是说,理论上每届殿试符合参试资格的人有十几万人,当然,这些人有的死了,有的老了,有的自知考不上也就算了,真正参加殿试的考生,每届都在三万至五万。 今科大苍殿试,总参试人员是历年来比较高的,多达五万三千人。 五万三千人中,圣殿取八十一名圣进士,这比例低得可怜。 谁都没把握能中得了圣进士,哪怕是一州会元都没这个把握。 科考三年才一次,如果每次只取这么一点点人,如何够用?所以,圣殿给了各大世俗政权一个权力,那就是分配给各个国家一定的配额,允许这些国家在这八十一名天才之外的人中,择优选拔进士。 这种进士就叫赐进士。 赐进士的名额,按照国家大小、国力强弱、国家影响力等诸多因素,由圣殿科考之前下发,大苍国的赐进士名额,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准,这一届允许360人。 这是不是说明皇帝也有很大的取士之权? 当然有!这360人就是他选的,基本上由他说了算。 但是,他的权力是受制约的,皇帝要取士,必须在圣殿划下的框框中选。 什么框? 就是科考之时,圣殿自行录取81人,另外给你一千名优胜者的名单,这份名单被称为“候选进士”,皇帝只能在这一千名候选进士名单中,优选360人,正式成为“赐进士”。 这种机制的建成,是圣殿与世俗政权长期合作达成的妥协。 也是一种不得已的策略。 圣殿掌控文路,但也离不开世俗政权的支持,如果国家治理不好,长年战乱,文人根本没办法读书,圣道也难昌。既然需要世俗政权的支持,那么你也总得给世俗政治一些权力,如果文人的一切,世俗政权都管不了,给不了你前程给不了你力量,你让文人如何为这些政权效命? 所以嘛,就形成了“有限放权”的政策。 圣殿取最顶端的。 皇帝取高端的。 其余的人,侯着吧。 秦放翁的意思很明白,林苏既然已经进了彩虹桥,就没办法再将他拉出来,那会怎样?林苏有三种结果,一是直接考中圣进士,二是进入候选进士名单,三是落榜。 如果是第一种,他直接考中圣进士,那算他真有狠,皇帝也没办法插手。 如果是第三种,落榜,那无需费脑筋。 但如果是第二种(候选进士)呢?他们的操作空间就到了,皇帝对林苏并不感冒,再加上几个朝官的奏折,哪怕林苏拥有名扬天下的青诗、青词,也可以将他拿下。 那么,林苏有没有可能直接一步登天,踏入圣进士这个行列? 张文远、秦放翁、赵勋等人并不看好,虽然他的诗才一流,但他毕竟出身于破落户林家,林家祖宗八代都是将门,能有多深的底蕴?殿试跟会试不一样,殿试中,光是圣言注,就占到了总评分的一半权重,单靠诗词并不足以让他脱颖而出。 当然,林苏这几个月也有抱山这样的名士支持,但抱山又算得了什么?抱山当初殿试时,策论也是一包糟,圣言注比起他们都不如,他能让林苏短短几个月时间超越老师,达到圣进士的高度?呵呵,谁信? 所以,综合结论,林苏极有可能凭借他的诗词功底踏足“候选进士”之列,进而接受他们的蹂躏…… 两位大人受挫之余,又一次找到了新的兴奋点。 …… 林苏降落在贡院考场之外的大坪上,看到密密麻麻的学子,纵然是林苏这等见多识广之人,也是暗暗心惊,这么多人? 宽大无边的广场上,粗略估计至少也有五万。 但细细揣摩下,也能理解。 三年一次的科考,每届每州产生200至800举人,加起来上万人,这些人十有八九是会参试的,这还不是主流,主流是那些前几届落榜的,殿试录取率1%左右,剩下的99%年年滚雪球,你说会滚到多大? 考生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一脸风霜的中年人,主流群体还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林苏目前骨龄19,在这个巨大群体中显得格外的青春靓丽。 但他也不敢欺负老同志,这些老同志可都是读了几十年书的人啊,不管什么事情,几十年做下来,总能出神入化,谁能断言他们底蕴不深? 五万多人,争夺81个圣进士的名额,再加上360个赐进士的名额,林苏都觉得圣殿实在是太坑了,这连百分之一都没有啊! 别人或许会有百分之一的机率,而他呢?更低。 因为他清楚地知道,他要想中试,唯一的希望就是排名前八十一! 如果排名第八十二,他就不会有机会! 别人排名八百二都有机会,他八十二不会有机会,原因很简单,皇帝并不希望他通过。 只要皇帝在他的问题上有一丁点权力,这个老家伙一定会将他踩下去。 形势如此严峻,他有压力吗? 并没有! 管他对手万千重,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焰火! 呵呵…… “三弟,最后一战!成败在此一举!”林佳良跟他双手相握,凝视他的双眼。 “最后一战!全力以赴!”林苏重重地握了二哥的手。 金钟敲响,试子入场。 林苏与二哥分开,进入各自的试场。 试场编号32532. 踏入专属的试场,四周突然变得异常安静,一层圣光浮起,笼罩了整个贡院,这圣光,来自于圣殿,纵然是一代妖皇,纵然是六境道果,都休想击破,如果是两国刀兵呢?也完全可以做到外面杀得血肉横飞,室内依旧平和安静。 金钟三响,正式开考。 上方如同幕布一般地撕开,试卷落下,林苏从圣言开始,圣言试卷最厚实,因为里面的内容最为丰富,这是填空题,只要熟悉圣言经典的人,都能填。 不讲才华,只讲基本功。 林苏一条条答过去,虽然速度不快,但也丝毫没有停,这殿试的圣言,比会试明显高了一个等级,题目更刁钻,更偏门,其中至少有两成并不属于十三部主经,而是属于二十七部副经之中,十三部主经,能够踏入殿试试场的人,全都熟,但二十七部副经,多数人也并不特别熟悉,幸好是林苏,他阅读面实在是太广了,这些经书他全都读过,在他独特的文山、文坛、文根滋养下,也早已如同烙印在他文山上一般,全部答完,无一遗漏。 一百道圣言基础题答完,时间过去了三刻钟。 林苏拿起了《圣言注》,这是所有殿试学子都头疼的一科,如果换作以前的林佳良、曾仕贵,看到这圣言注一定会后背冒汗,但这对于林苏,却是最简单的,他挥毫而落,有的题目仅仅写了十数字,有的题目却是写了一大段,他面前的圣言注越来越少,最后一页林苏写下最后一个字,《圣言注》全部完成。 他抬头看看时间,堪堪一个时辰。 林苏长长出了口气,这些圣言注,八成都在他的《十三注》之中,二哥,能拿到什么品级?甲估计是拿不到,乙肯定没问题,如果发挥好一些,乙上也是有可能的。 《圣言注》在科考中占了一半的分数,只要能拿到乙上,他殿试就可以稳进前一千,踏上候选进士名单。 但有一个问题,皇帝陛下会打压他林苏,会不会打压林佳良呢?还真是一个问题,如果林佳良进入前一千,但皇帝偏偏不录他,那也够恶心的。 但愿这个皇帝还有点底线吧。 也只能但愿了。 殿试五科,林苏花了一个时辰完成了两科。 第三科,林苏拿起来的是策论。 拿起来一看,林苏有些吃惊,又是一道灭国之题! “昔有华庭国,皇室兴旺,子孙绵长,国君仁义,分封诸侯,天下大兴,外敌虽在侧,但华庭国力强盛,边境无忧,后诸侯混战,导致国力衰微,以致夜郎入侵而亡国。各位学子以谋士之身份,为末代华庭献一中兴之策,避免华庭之亡。” 《诸世大罗》 林苏闭上眼睛思索…… 华庭古国已经灭了,是被夜郎国灭掉的,它是怎么灭的呢? 正如题目中所说,华庭古国,其实是手握一把好牌的。 国君仁义,一点都不糊涂,死了百多年还被无数人追忆。 皇室子孙也多,没有血脉断流的亡国之像。 华庭大军号称西北铁军,军威之盛,将领之多,时至今日也是一段传奇,当时的夜郎国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可为什么就衰了呢? 为什么就亡了呢? 只因为一点,内部皇子相互争斗,形成了“一皇多王”、“星盛而月衰”的局面。 军阀割据相当严重,朝廷政令根本下不到地方,偌大的帝国事实上分崩离析。 夜郎国在这种情况下,联合七皇子楚山王,攻占八皇子的离江府,杀了八皇子,兵锋直指最具权势的皇叔靠山王,朝廷震怒,欲调三皇子旗下的军队讨逆,谁能想到,三皇子有自己的小算盘,他最忌惮的就是靠山王,他希望七皇子跟靠山王拼一场,所以,他按兵不动。 后来情况就完全失控,最终几大皇子、皇叔将自己给玩死了,仅仅三年时间,强盛的华庭王朝轰然倒塌,夜郎占据华庭,成为西方一霸。 这篇策论跟以前的策论完全不同,以前的策论是找国家灭亡的原因,汲取教训。而这次的策论,要求是向末代国君献计献策,拯救即将灭亡的华庭。 这难度,绝对是凭空拔高十倍开外! 救国之策,一般学子绝对麻头。 即便是顶尖学子,又有几人能够答得上来?需要知道,当年华庭也是文风浓厚,天才众多,文心大儒比比皆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知识的大臣数以千计,面对亡国之忧,岂能不苦思救国之策? 他们没找到这救国之策,当前的这一批殿试学子,能够找出来?是不是太高估他们了?他们再能,也不可能比满殿文心大儒还能吧? 林苏沉思良久,突然他的眼睛亮了。 他想到了一个计策,这个计策,号称三千年来第一阳谋!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苍守夜人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苍守夜人》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苍守夜人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苍守夜人》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