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封建包办婚姻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堡宗别闹第六十六章 封建包办婚姻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景泰八年春末,沂王朱见深过继给已故越靖王朱瞻墉为孙,承越国,仍居乾西宫,上午去文华殿读书,下午回宫守孝。 看起来好像没什么改变。 实际上一切都变了。 朱见深的出身,不再是皇室正统。 孙太后薨天后,朱祁钰又去了几次南宫。 皆大醉而归。 在外人看来,随着朱祁钰逐步瓦解上皇的子嗣威胁,两兄弟的关系有回暖迹象。 外戚杭昱、杭敏父子,从地方返京。 各出任要职。 杭昱担任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杭敏本授千户,朱祁钰又恩荫其进士出身,进入兵部任兵部郎中,寻迁兵部侍郎。 同时,还有一位外戚也青云直上。 唐贵妃的父亲唐兴,从地方返京,擢升五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同知。 大家心知肚明。 孙太后薨天,陛下掌控腾骧武骧四卫,肃清皇宫后,上皇已经折腾不起浪花,所以陛下终于有了底气,准备从于少保手中夺回兵权了。 重用外戚,就是为了制衡于谦。 太子殿下终究才九岁,心性未定,孙太后薨天后,太子殿下便原形毕露,大小朝会基本上看不见他的身影,内阁抄送的折子到东宫,基本上没批朱过。 朱见济偶尔出东宫,大概也就去乾清殿找朱祁钰撒泼要东西。 要么去陪患了一场大病的杭皇后。 去得最多的是工部。 尤其是军器监,太子殿下几乎三天两头就要跑一趟,军器监监正施辛,从一个清水衙门的一把人,一跃成为东宫红人。 着实羡慕了好些人。 景泰八年秋,秋高气爽,阳光明媚,中秋将至。 朱见济躺在椅子上,问戴义:“白圭是个文臣吧?朱骧去查了没,他家那大女儿长得怎么样?发育得好不好?有没有裹脚?读过书没有?” 坤宁宫那边传来不好的消息。 母后看上了白圭家的大小姐,有意储为东宫妃子。 老子要被包办婚姻了! 这是封建恶习,老子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必须反抗。 不过…… 万一真香了呢。 所以得先看看白家大小姐长得怎么样,万一是个倾国倾城的祸水,还是可以勉为其难接受,包办婚姻也有它的优越性嘛。 戴义回道:“朱佥事还没回来。” 石亨动乱,朱骧因功擢升为锦衣卫指挥佥事,权兼北镇抚司镇抚使。 朱见济有些蛋疼,“什么时候锦衣卫办事如此没效率了?” 都交待下去几天了! 朱骧愣是没回个消息,也不知道他一天在忙什么,让他着人秘密追查石后和金刀的下落,也一直没有成效。 只要找到石后和金刀,堡宗就得乖乖的去见他娘。 也是见鬼了。 石后这么大一个活人,明明没有出京畿,竟然人间蒸发了。 又问道:“朝堂最**静得有点奇怪啊。” 戴义两手一摊,表示无奈,“殿下,你要和奴婢说国家大事?这事你得找张先生,他在都察院,消息灵通,最能知晓文官在朝堂上下的动向。” 我区区一个东宫太监,哪可能知晓朝堂大事。 说曹操,曹操就到。 张鹏来了。 进门行礼之后,笑眯眯的说,“恭喜殿下啊,微臣刚从坤宁宫那边过来,听陛下的意思,如果没有意外发生,等几日白家大小姐入京,这门亲事基本上就要定下来。” 朱见济又无奈的躺在椅子上,“我有些担忧啊。” 看过清宫妃子的照片。 那真是后宫三千粉黛无颜色。 明朝稍微好一些。 皇帝的后妃都是中下层官员的子女中择优选拔出来。 不像清廷,全是八旗内部消化,而且几乎都是政治联姻,导致皇后和嫔妃的质量极差。 所以自己还有很大的余地。 对张鹏道:“太子妃不是要选好几个在宫中养着么,不一定就是白圭家的大小姐啊,先生,先别说这了,你有没有感觉,朝堂最近安静得可怕。” 张鹏摇头,“安静么?波澜起伏得很!” 朱见济:“怎么说?” 张鹏道:“你舅舅杭敏今天才在兵部和于少保争执过,别说,杭敏杭侍郎有点手腕,竟然不落下风,搞得于少保拂袖而去,并说竖子不足与谋!” 侍郎和尚书争,不输就是赢。 朱见济心头一紧,“舅舅杭敏在兵部才几个月时间,就如此有势力了?” 张鹏显然知道一些内情,意味深长的说了句有钱好办事。 不巧了。 于少保没钱。 你说兵部的那些人会倒向谁? 关键杭敏各种拉拢贿赂兵部要员这件事,不可能瞒得过卢忠的锦衣卫,而陛下竟然浑然不觉一般,显然是默许杭敏此举了。 不过兵部是于谦的兵部,不可能这么快就落在杭敏手上。 很多人支持于少保的人碍于杭敏的身份,不愿意和他硬刚而已。 朱见济乐了,“于少保还真可怜。” 明明是最忠诚的大明长城,结果朱祁钰信重之余更多忌惮,而朱祁镇更是复辟之后就杀了他,简直是一个国家的耻辱。 张鹏继续道:“内阁那边闹得也厉害,随着王文被陛下重用,权兼户部尚书后,在内阁已经能和陈循分庭抗礼,两人现在形同水火,就差没打起来了。” 朱见济:“……” 便宜老爹是在制衡么,这两人可最忠诚于他的臣子,他竟然不来调和。 张鹏难得见到太子殿下如此关心局势,打开了话匣子,索性就继续说了:“唐兴和杭昱两位五军都督府的大佬,因为你母后和唐贵妃的关系,也在内斗,完全忘记了陛下把他们放进五军都督府的初衷了。” 朱见济听得越发头疼。 这都尼玛一群什么臣子啊,一点大局观都没有么。 张鹏:“还有个事,这个事就比较值得关注了,原吏部尚书王直、户部刑部尚书俞士悦、户部尚书张凤,这三人致仕后,并没有离开京畿,在三部依然有巨大影响力,尤其王翱,现在都还是个傀儡,根本掌控不了吏部!” 朱见济若有所思,“敌人亡我之心不灭啊!” 这三人留在京畿,估计是在等待机会东山再起,毕竟他们身居要职多年,门生好友遍及朝野,尤其王直,当了十几年的吏部尚书,多少朝堂要员都和他关系匪浅。 张鹏笑着摇头,“读书人而已,殿下自能应付。”旋即面色凝重,“殿下真正要提防的另有其人,这位勋贵近日即将返京。” 朱见济,“谁?” “南和伯,嗯……准确的说,有可能会是南和侯了,方瑛!” 有兵权的侯爷才是最大的威胁。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堡宗别闹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堡宗别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堡宗别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堡宗别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