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堡宗别闹第二百二十四章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到寿康宫给吴太后请安后,回到文华殿,豁然发现于谦在。 于谦已是满头白发。 正襟危坐,依然壮气不减。 正捧茶浅抿。 看见太子归来,慌忙起身就要行礼,被朱见济喊住,“于少保上了年纪,又是帝师,今后到东宫可以随意些。” 现在的帝师只挂虚衔,已经不教导读书了。 朱见济又道:“少保入座罢。” 到书桌后坐下,朱见济笑问于谦,“该不会是来给孔宏绪求情罢?” 于谦难得的笑了,“没必要。” 孔氏北宗本来就该敲打。 衍圣公? 又不是孔圣人。 朱见济讶然,“那少保有何事?” 于谦咳嗽一声,看了一眼周围,朱见济明了,对侍候左右的柳旒和李琴道:“刚才孤从寿康宫回来,皇祖母说今儿个没见着太子妃,你俩陪太子妃一起去寿康宫用午膳,在皇祖母那边混个脸熟……唔,若是遇见母后带着吕焕在寿康宫,你俩要知分寸。” 她俩不敢和白鲤争风吃醋。 但有可能和吕焕看不对眼。 先敲警钟。 柳旒和李琴大喜。 历来给吴太后请安,都没她俩的份。 现在太子殿下让她俩陪太子妃白鲤去,明显是要逐步的给她俩名分了。 于谦大为叹服。 就太子殿下的御后之术,陛下拍马也赶不上。 道:“陛下已经口谕六部和都察院及太常寺、大理寺等部门,让诸多臣子近期不能来文华殿打扰太子殿下,老臣斗胆,前来请示一事。” 朱见济道:“于少保过虑了,有事来找孤便是。” 其余人可能会吃闭门羹。 于少保不会。 中华的历史长河中,总有那么一批人让人在说起他的名字时,会肃然起敬,大宋的岳飞、文天祥,大汉的霍去病,大明么,于少保当之无愧。 大明其实还有几个不怎么出名的人,比如王艮。 王艮本该是状元,朱允炆嫌弃他长得不好看,有损朝廷形象,贬到第三名,状元成了胡广,靖难之后,王艮在家自缢。 朱允炆以貌取人,他却未以势取国。 于谦道:“微臣是想请示殿下,是否需要在福建那边筹备战舰,准备渡海去台湾,毕竟要跨海而战,没个一两年的准备,容易出师不利。” 朱见济大感意外,“少保怎么知道孤要去打台湾?” 于谦道:“齐家治国平天下,太子殿下已经处理了朝堂上的分歧,又收归兵权,只需把孔氏南宗的孔越封为衍圣公,则天下士族将和朝堂一心。景泰十年逃走的那一批人,在台湾经营了多年,再不去打,怕是要成尾大不掉,所以微臣断定,两年之内,殿下必定对台湾动刀戈。” 朱见济试探性的问道:“少保知道是何人在台湾?” 于谦道:“不是建文余孽?” 朱见济一听,原来于少保不知道啊。 也对。 如果于谦知道在台湾的是堡宗,大概也不会主动请示自己在福建开始备战。 不用担心于谦有什么想法。 堡宗在法理上已经死透了。 在任何地方出现的堡宗,朝堂都可以昭告天下说他是假的,然后派兵过去维持大明皇室的尊严——敢假冒大明天子,不杀你个七进七出,当我大明是大萌么。 在太庙被手刃的堡宗就不是天子了? 有一说一,于谦这兵部尚书很合格。 朱见济打算景泰二十年打台湾,把堡宗撵交趾去,但他并不清楚战前准备事项,尤其跨海作战需要的准备工作何其繁琐。 于谦提出来了! 朱见济笑道:“如此,有劳于少保了。” 于谦问道:“大概多少兵力跨海追剿建文余孽?” 知道兵力,才知道要准备多少战舰和粮食等后勤物资。 朱见济略一思忖,“本来只想动用东宫幼军,不过东宫幼军恐怕有人会晕船,所以打算从团营抽调兵力,给幼军凑够一万人罢。” 只需半年,就能给一万人的东宫幼军配齐装备。 于谦略有不放心,“就一万?” 台湾多山地密林。 火器威力大减。 朱见济笑眯眯的,“够了。” 其实也可以不这么复杂。 谢晚和范彪的十年之期已到,两人看见东宫幼军出现在台湾,根本不会藏着掖着,直接反了堡宗,然后把堡宗安排好逃亡交趾。 自己只需要下一封密旨给他俩即可。 为何还是要派幼军去? 亮肌肉而已。 免得这两人有不该有的想法。 于谦没再纠结兵力的事情,这些年太子殿下做的事,几乎算无遗策,他再多嘴就显得不懂事了,但还有个问题:战舰。 问道:“一万人的东宫幼军,只需要几艘宝船就能运过去,但建文余孽在台湾经营多年,说不准还勾连;了倭寇,水师力量只怕不差,幼军又不善于海战,殿下可有对策?” 朱见济点头,“有这种可能,到时候过海需要福建、广东、江苏等都司所有的防倭水师一起,拱卫着东宫幼军登陆,在局势没有明确下来之前,负责接应。” 又道:“此事就这么说定了,至于从团营抽调兵力填补幼军,兵部这边全力配合罢。” 于谦点头,“户部那边?” 户部真没钱。 朱见济道:“户部那边没钱,孤知道,但没钱也得拿钱出来,此事要慢慢解决,不过孤有个想法,我大明国库之所以贫瘠,是因为很多赋税收不起来,所以孤想在合适的时候进行税法改革。” 于谦大惊,“殿下三思。” 这可不是小事。 税法改革,是要和全天下的权贵开战,肯定会引起家国动荡。 朱见济点头,“孤知晓轻重,鉴于目前幼军还没发展起来,所以不打算立即推动税法改革,大概要等解决台湾的事情活,到时候可能要请于少保挂帅。” 历来变革,都由百官之首挂帅。 王安石变法时,王安石是当朝相公。 张居正变法时,权倾朝野。 所以于谦最合适。 于谦暗暗好笑,殿下这是打算让他来背锅,改革成功了固然好,改革不成功,他这个于少保就要为改革引起的动乱负责。 但于谦何所惧哉。 没钱的大明已经如此强势。 有钱的大明…… 不敢想。 于谦也支持大明外扩,至少要把宣宗弄丢的交趾给拿回来,要不然递补的六部侍郎名单,哪来的那么多熟谙军事的人。 起身,行礼,“微臣鞠躬尽瘁,绝不负殿下期望!” 82中文网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堡宗别闹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堡宗别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堡宗别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堡宗别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